- 詳細內容
第012集
由 正光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的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主要是針對有一批退轉者,在網路上自稱是琅琊閣等人,誤解經典及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的開示,以不實、扭曲的方式在網路上貼文,以此來評論正覺同修會。因為這樣的緣故,正覺同修會針對琅琊閣評論的文章一一加以辨正,讓各位菩薩知道:琅琊閣所說的種種法,不僅是違背佛菩薩的開示,而且也成就誤導眾生的大惡業。
有一位網友在琅琊閣網站貼文表示「正覺與正統唯識經論見道理論對照」表,他提出觀點經過彙整以後,有六個重點如下:第一點,資糧位是地前四十心,不是正覺的初住位到第六住位。第二點,加行位是十迴向位圓滿到入初地前,不是正覺的第六住位到真見道前。第三點,加行位圓滿時,需要有四禪的功夫,以及不需要去參禪,就可以引發真見道,不是正覺需要有欲界的未到地定及參禪才能真見道。第四點,見道時是證真如,不是正覺證阿賴耶識。第五點,菩薩真見道時,僅需要多個剎那就成為初地菩薩,不是正覺還要經歷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二十三的修行,才可以成為初地菩薩。第六點,菩薩真見道所在的階位是初地的通達位,同時完成見道的真見道及相見道階位,不是正覺真見道的第七住位,以及悟後要修相見道圓滿,才能到達初地的通達位。
綜合這位網友所提出的觀點,與退轉者張志成所主張的完全一樣,那就是菩薩真見道時就是初地菩薩,而不是正覺的第七住位菩薩。會有這樣錯誤的結果出現,在於他錯解佛菩薩在經中的開示,以及誤會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的開示。因為此錯,導致他的佛法知見完全走偏了,因而走上修行的歧路。以此緣故,今天所要講的子題是:〈菩薩入通達位前的修行歧路〉。
今舉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9唯識五位的開示,來解釋這位網友的說法真的是錯得離譜了。其論文如下:【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所謂的唯識五位,那就是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今天所要談的子題與前三位有關,那就是修大乘順解脫分的資糧位、修大乘順決擇分的加行位、諸菩薩所住見道的通達位。
接下來 玄奘菩薩解釋這三位的內涵如下:【云何漸次悟入唯識?謂諸菩薩於識相性資糧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成唯識論》卷9)大略說明如下:「如何有次第性悟入唯識?那就是諸菩薩在資糧位中,對阿賴耶識的真如法性及法相,能夠深入去信受及理解;在加行位中,能夠漸次伏除能取空與所取空而引發菩薩真見道;在通達位,對於阿賴耶識的真如法性及法相能夠如實通達。」
接著 玄奘菩薩開示:【「初資糧位其相云何?」頌曰:「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論曰:「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擇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習種種勝資糧故、為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亦名順解脫分。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成唯識論》卷9)玄奘菩薩已經開示:資糧位的菩薩已發菩提心,想求住於阿賴耶識的真勝義性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修習種種殊勝的資糧;以及為了有情而勤求解脫的緣故,所以在外門廣修六度萬行,但是還沒有伏除能取、所取。從這裡可以了知:所謂的資糧位,那就是從初住位的布施度到第六住位的般若度,所以菩薩在此階位廣修六度萬行,以此來培植菩薩的福德與智慧。
反觀這位網友第一點所說的「資糧位是地前四十心,不是正覺的初住位到第六住位」,顯然他的說法已經錯了。當菩薩圓滿資糧位以後,開始進入加行位,玄奘菩薩則開示加行位的內容如下:【「次加行位其相云何?」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成唯識論》卷9)玄奘菩薩已經開示:當菩薩圓滿資糧位以後,當求真見道,但是菩薩未能伏除能取空與所取空;所以菩薩真見道之前,特別建立加行位,也就是菩薩進入唯識性前、在破參明心前,熏習參禪重要知見的階段。在此加行位中,善知識為了讓菩薩悟入唯識性及唯識相,開示一切有情身中都有第八識,也就是真如的異名,為菩薩心中建立似有真如一法的存在,並宣示世間所有的一切法,包括了五陰、七轉識、五根在內,都是阿賴耶識所生、都是真如所生,萬法唯識即是真如、阿賴耶識的體性。
當善知識為菩薩建立似有真如這一法存在,於是菩薩透過四尋思,去觀察蘊處界及諸法等法,不離「能取」的心與「所取」的名、義、自性、差別,都是自心所變,假名施設有。如是經過第一次觀察而發起了煖法,有了一種智慧,能夠觀照到能取的心與所取的名、義、自性、差別,都是自心所變,假名施設有。接著再一次去觀察名、義、自性、差別等法都是真如所生,不過是自心取自心罷了。由於能夠安住在蘊處界的緣起性空,體驗一念不生的靈知心是假,此時的知見乃是尋思的最究竟,故名為頂相。菩薩經過煖、頂法以後,發起了下如實智,有了順決擇分而能印定所取非真實有;此時菩薩還沒有找到真心,唯能印定「所取空」,無法印定「能取空」,但是能安忍,是名為忍位。接著,菩薩對於能取再次詳細觀察,最後確認而印定能取空,因而成就世第一法。由於加行位是善知識為菩薩建立似有真如這一法存在,當菩薩完成加行位時,僅能伏除能取與所取;這時菩薩還有所得,還沒有真見道證唯識性,所以 玄奘菩薩才會在加行位開示:「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反觀這位網友第二點所說的「加行位是十迴向位圓滿到入初地前,不是正覺的第六住位到真見道前」,顯然是錯誤的說法。
接下來談這位網友第三點的說法,那就是「加行位圓滿時,需要有四禪的功夫,以及不需要去參禪,就可以引發真見道,不是正覺需要有欲界的未到地定及參禪才能真見道」。首先談要不要有四禪功夫才能真見道?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53開示:【若依未至定證得初果,爾時一切能往惡趣、惡戒種子皆悉永害,此即名為聖所愛戒。】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已經很清楚開示:如果菩薩有未至定的功夫,也就是有欲界的未到地定的功夫,於證得菩薩初果時,就不會下墮三惡道中。這證明了菩薩真見道只要有欲界的未到地定的功夫來輔佐,並不一定要有四禪功夫才能真見道;但是菩薩如果有四禪功夫來真見道,必然比具有未到地定而真見道的菩薩來得殊勝,所以 玄奘菩薩才會在《成唯識論》卷9開示:【菩薩起此煖等善根,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託最勝依入見道故。】
接下來,談菩薩要不要透過參禪才能真見道?試問:當菩薩完成四加行以後,是不是無所事事而等著開悟?當然不是!如果菩薩無所事事而等著開悟,那是無法開悟,所以菩薩才要透過參禪的方式來尋求開悟。有一部經可以來證明,那就是《心經》,因為《心經》已經很清楚說明菩薩要透過參禪才能證悟,端視自己有沒有懂得 佛在經中背後所說的道理。其經文如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謂的「觀自在菩薩」,是指參禪的菩薩,他具有善知識為他建立真心自在的正知見,那就是真心離見聞覺知;於是菩薩透過見聞覺知心,往離見聞覺知的方向去參究本來就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當菩薩參究很深入的時候,也就是經中所開示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因緣成熟時,一念相應慧找到了第八識,現前觀察真心才是真實的,五蘊都是虛假的,於是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於是「度了一切苦厄」。由此可知:菩薩於加行位圓滿以後,不應該無所事事而等著開悟,應該透過參禪的方式來尋求開悟。反觀這位網友第三點的說法:「加行位圓滿時,需要有四禪的功夫,以及不需要去參禪,就可以引發真見道。」那不是正確的說法。
接下來,談這位網友第四點的說法,那就是「菩薩見道時是證真如,而不是正覺證阿賴耶識」。在前面三集的辨正當中,已證明阿賴耶識是一切眾生、一切法所依止的主體識,祂有很多不同的名稱,譬如在初轉法輪的阿含時,有苦之本際、我、如、如來藏等名;在第二轉法輪的般若時,有空性心、無所得心、無住心等名;在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種智時,有第八識、阿賴耶識、種子識、異熟識、無垢識等名。顯然菩薩證悟時,就是悟得阿賴耶識、真如,只是真心在不同修行階位有不同名稱。反觀這位網友第四點的說法:「菩薩見道時是證真如,不是正覺證阿賴耶識。」顯然是不正確的說法。
接下來,談這位網友第五點的說法,那就是:「菩薩真見道時,僅需多剎那就成為初地菩薩,不是正覺還要經歷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二十三的修行,才可以成為初地菩薩。」佛在《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曾開示,菩薩證悟般若是為第七住位菩薩。其經文如下:【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說明如下:「諸位善男子!如果菩薩經過一劫、二劫乃至十劫的修行,得以從十信位圓滿進入十住位。從初住位開始修布施度,二住位修持戒度,乃至進入第六住位修般若度,於第六度的般若波羅蜜時得以正確的觀行現在前,又經過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持及攝受得以心得決定的緣故,因而進入第七住位而常住不退。在第七住位以前,菩薩就會有進進退退的事情發生,名為退分。佛子!所謂不退轉的意思是說:菩薩進入般若度,因為明心證悟阿賴耶識,現前觀察阿賴耶識『人無我空』,畢竟無生,必然心得決定而不退轉。」
從 佛的開示可知:如果菩薩正確的般若觀行現在前,也就是找到真心阿賴耶識,而且心得決定而不退轉,就成為七住位的菩薩。這證明了菩薩證悟阿賴耶識得以心得決定不退轉,是為第七住位菩薩,並不是這位網友所說的初地菩薩;然而菩薩明心,還需要佛菩薩等護持及攝受下才能不退轉;乃至於菩薩要成為初地菩薩,還要經歷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二十三的修行,以及佛菩薩等護持及攝受下才能成為初地菩薩,並不是一悟了僅僅經過多個剎那的時程,就可以成為初地菩薩。所以說,這位網友說「菩薩真見道時,僅需要多個剎那,就成為初地菩薩」,那是錯誤的說法。
接下來,談這位網友第六點的說法,那就是:「菩薩真見道所在的階位是初地通達位,同時完成見道的真見道及相見道階位,不是正覺真見道的第七住位,以及悟後要修相見道圓滿,才能到達初地的通達位。」關於菩薩證悟阿賴耶識是為七住菩薩,不是初地菩薩,已在前一點說明,不再重複說明了,今僅對菩薩真見道是否一起完成相見道來辨正。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9曾開示:【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二、相見道,此復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玄奘菩薩已經很清楚開示:見道有兩種,那就是真見道及相見道,菩薩明心證阿賴耶識,名為真見道,於真見道以後還有相見道要修行。所以這位網友所說「菩薩見道時所在的階位是初地的通達位,同時完成見道的真見道及相見道階位」,那是錯誤、不正確的說法。
從上面的說明可知:顯然這位網友的佛法知見錯得一塌糊塗;既然琅琊閣張貼這位網友的貼文,顯然認同他的說法,認為菩薩悟了就是初地菩薩。然而在《阿含經》中 佛曾開示:凡是說法與 佛顛倒者,名為誹謗 如來,未來要受長劫純苦、不可愛的異熟果報,那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後學冀望他們看到上面說法以後,能夠知道自己錯了而發露懺悔,則不失好漢一個,也值得後學加以讚歎。
說到這裡時間已經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