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具善惡無記三性

第115集
由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意識具善惡無記三性」的相關法義,因為意識有三性之體性,所以我們就可以透過正確的修學方法,讓意識的善性力量逐漸增強,惡性的力量逐漸減損;而我們同時也要瞭解並不是有情的八個心都具備三性的體性,瞭解這個道理,在修學上才不會認錯方向。

在佛法裡面,聖 玄奘菩薩的《八識規矩頌》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這裡面就用【三性三量通三境】來描述第六識,也就是第六識是具有善、惡、無記三種體性的,稱為三性;而且意識所緣的境界包括「現量、比量、非量」等三量,同時意識可以了別「性境、帶質境、獨影境」等三類境界。所以意識是與三性相應,而且其了別能力是非常猛利廣泛,所以意識是我們修行的關鍵。

今天我們要探討的主要是以意識的三性為主。我們先來看在《勝鬘經講記》第六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如果無記是心的本性,意識就不該會有喜怒哀樂;假使善就是意識的本性,那就變成人性本善說;如果說不善是心的本性,那就是荀子的性惡說;……但是意識心有時候會處在非善非惡的無記境界中,所以同樣一個意識心而有無記、善、惡三性,正好是意識。】(《勝鬘經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89。)也就是說,意識心是具有三性的體性,但是因為因緣或境界的不同,就有可能會使相應之三性發生轉變,譬如造作惡業時,意識心是與惡性相應;但是當他發現是錯誤而生起慚愧心時,就轉變為善性,因此意識是會與三性相應,不是都是無記性的。

而《勝鬘經講記》中之所以會有這段開示的出現,是因為有位六識論者,他在解釋《勝鬘經》中的【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這句話的時候,把這個自性清淨心當成意識心來解釋;同時他引用某聲聞部派佛教論師的說法,而說【無記是心的本性】(《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253)。這是因為他不信受這個具有「無覆無記」體性的第八識,而《勝鬘經》中開示的「自性清淨心」講的是第八識如來藏心,但是六識論者不承認第八識,那在解釋《勝鬘經》的時候,只能說意識是自性清淨而本性是無記的,那這樣就會造成法義上的問題,因為違背意識是三性相應的正理。同樣的,在聖 玄奘菩薩所造的《成唯識論》卷5中也很清楚地開示:【此六轉識何性攝耶?謂善不善俱非性攝。俱非者謂無記,非善不善故名俱非。】也就是說,六識祂是具有善、不善與無記性的,而論中所說的「俱非」,就是「非善不善」或者說是不可記別善惡,也就是無記。而一般在談善惡性時,主要是以意識為主,因為前五識只是跟著意識來說善惡性,主要談的三性還是在意識上面。

在《顯揚聖教論》卷5中,對於善與惡有這樣的開示:【問:何義、幾種,是善?答:感後樂果義,煩惱苦斷義,及彼對治義故。……問:何義、幾種,是不善?答:感後苦果義,及起惡行義故。……復有餘義,謂無過失義,對治過失義,隨順功德義故是善,與此相違義故是不善。】也就是說,如果會感生未來之可愛果報,或者能夠對治及斷除煩惱與苦的種種法,都可以稱為「善」;相對的,如果會引生未來的苦果,或造作惡行傷害自他,這些法就屬於「惡」所含攝。而善也可以說是行為上面沒有過失,或者是可以對治過失的法,也包括可以隨順功德出生的種種法;相反的,就屬於惡所含攝。而善是可以在世間法上面,或者在出世間法上面,譬如一般人修十善業可以感得可愛異熟果報,或者修學三乘菩提可以對治與斷除煩惱、增長智慧等,皆是屬於善所含攝,而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就是相應於善性了;而相對的,惡或無記的道理也是一樣。所以,依眾生五趣輪迴的道理,也可以知道意識是與三性相應的,因此每一個人無量劫以來,都曾扮演過許多的角色。

如果是以人趣來說,能夠取得人身,基本上是因為心性符合往生人趣的條件,也就是在《楞嚴經》中所開示的【情想均等】(《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8)。意思就是說,在面對事情時的理智與情執上是相當的;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基本上不太會去傷害別人,也有在行十善業,但是有缺漏,做得不是很具足。譬如在《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1中的開示:【於十善業,缺漏不全,以是十業得人趣報。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所謂具足修行增上十善。】也就是說,能夠成為人,實際上也必須要有一些基本的福報,及心性上面至少是「情想均等」;因此,如果十善業做得很好,那就有往生欲界天的福德了,所以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知道:要出生到欲界天並不是靠誰的允諾,主要還是要靠自己行善累積福德以及有相對應的心性。

又譬如在《楞伽經詳解》第七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彼五趣者,謂於天界、人間、畜生、鬼道、地獄中受生不斷。……謂其心與彼眾生道之心性及萬法相應,捨壽之後必定趣彼,續生於彼,故名為趣。】(《楞伽經詳解》第七輯,正智出版社,頁107。)也就是眾生的心性如果轉變了,就有可能轉變他投生的趣別,那這裡面就隱含了一個重要的意思,也就是說,眾生並不是隨便可以得到人身,能夠投胎成為人,他必須滿足一些基本條件——因此只要是出生為人,他基本上就能夠被引發出一些善性出來。因為本身就有這樣的種子,而當然也會有一些惡的種子可能被引發出來,或因熏習而增長;所以在某些因緣環境之下,同一個人他的三性是會隨著因緣環境而轉變的。譬如菩薩觀眾生苦能夠引發而生起慈悲之心,或者如一般人看到別人的苦難,也能生起惻隱之心,所以眾生的三性是可以隨著因緣而轉變的,包括有時善、有時惡,或者經由修學正法而增長善法、損減惡法。所以在古代,孟子也觀察到人趣的一些心性特性,所以他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在《楞嚴經講記》第十二輯中,平實導師也開示:【也就是說,身體和支分有一個相同的模樣,所以心想就會大致相同;而正常人都不外於這個模樣,這個模樣就是人類的眾同分。】(《楞嚴經講記》第十二輯,正智出版社,頁107。)所以人趣的眾生一般就是會與三性相應,而且也有基本上大致相同的心想,所以可以互相有效地溝通及有共同和諧的群體生活;而如果後天有較好的教導及熏習,那善法的力量就會更加被引發出來,而有較大的勢力。因此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惡的說法,都只是看到局部而已,因為欠缺完整的生命心識架構知見及對佛法正理的了知,故只能夠觀察到部分的現象;因此,正確地說法並非人性本惡或本善,而是一般人的意識都是具有三性的。

所以我們在經論中也常見有佛菩薩教化惡人的內容,令其善心生起;或者有人原本是為善居多,但被惡知識教導之後,就造作許多惡業,所以應當遠離惡知識而親近善知識。而眾生之意識心如果不是與善惡性相應,屬於非善非惡,那就與無記性相應了,但不能說意識心的本性是無記性的。在《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2中開示:【無明為緣,先於諸有造作增長種種福行或非福行或不動行,引發攝受種種生身種子差別。】上述福行與非福行,基本上就相對應於可以感生可愛與不可愛的異熟果報,而不動行就是修諸禪定。也就是因為無明緣行的關係而造作諸行支,而依據諸行支的不同,就能夠引發未來世出生不同五陰身及相應法的種子勢力,所以在捨報之後就會往生至相應的趣別。這也代表,其實我們平常在諸行當中,就會熏習或引發各種相應的種子,所以這也是提醒我們必須要非常留意自己的行為,因為「走過必留下痕跡」。相對的,這也表示意識的體性是可以轉變的,才能與不同種類之行支相應,因此意識心是與三性相應,而非本性是無記性的。

事實上,眾生在造業的時候,也有可能是善惡間雜的,所以有一種業稱為「黑白黑白異熟業」。也就是說,有人在造業的過程,譬如說他在行善,可能一開始他發起了善心的意樂,可是在幫助眾生的過程中,他因為眾生的抱怨或其他原因,而起了瞋恨心或辱罵對方等,但是他還是完成了幫助眾生這個布施的過程;或者有人發心布施,但是布施之後,心裡生起了慳吝心而追悔,在經教中說這樣的狀況,其異熟果報就會【先雖富樂,後還貧苦】(《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因此,在行善的過程中,他的意識心是善惡間雜的,當然將來引生的異熟果報也就不同了,這也就是屬於「黑白黑白異熟業」。以上也說明了意識心即使是在同一件事情上面,也還有可能是有善惡性之轉變的狀況。

而如果是在其他趣別,則其熏習與人間就會有很大的差異。譬如在《大寶積經》卷72中開示:【彼人若從餓鬼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常求財利、樂不淨食,見他資產便生妬嫉,復於他財生己有想,見他受用便生悋惜。……餓鬼已前作人身時,修行積習慳貪之法,……彼業力故生餓鬼中,與諸餓鬼久居住故,行餓鬼業,彼從餓鬼終已,由有習氣餓鬼行法,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見己身行,應當自知,……。】也就是說,如果前世為人時,常與堅固的慳貪心相應,捨報之後便轉生餓鬼道,而在餓鬼道時與他在一起的也多是餓鬼道眾生,因此在淪落到餓鬼道之後,所熏習之法也多是與餓鬼道相應之法;後來如果因為業盡,或蒙佛菩薩慈悲救度接引而出生到人間時,此人身上之餓鬼道相應的種子,勢力仍然是存在的,因此雖然已經獲得人身,但是較一般人會有較強的貪利與慳貪心,會顯現一些餓鬼的習氣出來。因此,如果具備正知見者,便可以自行觀察而知道自己的問題及來處,也可以應用正知見來漸漸對治與修除這些不好的心性。

所以從上面的說明,也讓我們更能瞭解意識是與三性相應,並且可以因為修學而逐漸轉變這三性的勢力;而到了究竟佛地,如來的種種身口意行就都是屬於大慈大悲的體性了,全部都是為了利樂眾生,所以說到了佛地,就已經屬於「純善」,而不會與惡性與無記性相應了。而在上述所引《大寶積經》中的開示,也讓我們知道:下墮三惡道之可怕,以及要出離之困難,因為在三惡道中,常相處的對象就是三惡道眾生,而常熏習之法主要也是三惡道的法,因此要轉變心性而出離三惡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而在八個心裡面屬於無記性的是意根的「有覆無記」與如來藏的「無覆無記」,因為要能夠有辦法判別是非善惡的心,才能是屬於有記性的。意根的慧心所低劣,而如來藏不緣六塵境界,故這兩個心都與善惡性不相應。而這個道理用百法來說明就可以很清楚,因為如來藏不與了別六塵境界的五別境心所法相應,而意根只與五別境心所法的慧心所相應,而且其慧心所低劣,所以意根與如來藏都是無記性的;所以,不能把如來藏無記的體性套在意識上面,而說意識心的本性是無記的。相對的,意識具有完整的五別境心所法,能夠清楚深入地了別六塵境界,並且有非常猛利的思惟分析與判斷能力,因此說意識是與善惡性及無記性相應的。

另外,在百法中的五十一個心所法,裡面有十一個善心所以及二十六個根本煩惱及隨煩惱心所法,也就是百法是以非常完整及細膩的方式,來描述眾生的心識的架構與運作方式及可能的三性組合。所以當意識心配合善心所而造作善淨業或起善淨相應的身口意行,意識就與善性相應,而這些善法也可以同時應用於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也就是行善的時候,意識心就會配合某些善心所的運作來一起完成,當然這裡面也要有五遍行與五別境心所法的合作;或者當意識心配合煩惱心所而造作惡業、染業,或起染汙相應的身口意行,意識就與惡性相應。所以,我們應當依據正法修行,讓煩惱法逐漸損減而令善法強盛。而修學二乘菩提如果進入初果見道位,因為見道的力量,他就不會再造作能往惡趣業了;而三果人因為已經離欲界愛,他也不會再造作不善業了。

而對於諸位菩薩來說,並不是得到人身就足夠了,而是同時要有因緣修學正法,在《瑜伽師地論》卷21中開示:【云何自圓滿?謂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淨信、離諸業障。】也就是說,我們要「善得人身」,要能夠不受其他人的束縛、限制而可以修學正法;也要出生在有了義正法弘傳之處,可以聽聞了義正法,也要諸根無缺,並且能夠信受 如來正法,以及離開重業的遮障。因此我們這世只要好好修學正法、依教奉行,並且護持 世尊正法、利樂眾生,那未來世就能夠成就「善得人身」,並且具有「自圓滿」的其他內容,如此就可以令道業迅速增上。所以,有許多菩薩能發願再來人間護持 世尊正法、利樂眾生,也就是知道這個道理。因為知道自己此世所熏聞之善淨法種子不會消失,一定可以存在如來藏中而帶到未來世去,所以未來世一定會「善得人身」;並且此世與善知識及許多菩薩廣結善緣,因此未來世的善淨法種子就能夠很容易被引發出來,所以又能夠繼續更增上修學正法、利樂眾生,故菩薩生生世世都能夠不畏生死之苦而盡未來際行菩薩道。

我們再來看一下今天所談的三性之中的善性,其中一般眾生所行之十善業,雖然屬於善法,但是仍然攝屬於行支中的「有漏善」,無法出離十二因緣之流轉門,只能得人天之果報。因此我們必須配合三乘菩提智慧而修集十善業道,這樣才能知道什麼才是對於眾生真正有利的善法,而給予眾生今世、後世都能夠得到的真正利益。而同時三乘所修之十善業道亦有層次不同之差別,菩薩因為心量及智慧廣大,而且願力無邊,因此能修集「上上十善業道」而可以利樂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菩薩在種福田或利樂眾生時,一方面要注意種福田的對象,一方面也要留意給予眾生的是否是對於眾生真正有利,千萬不要種到毒田,或者布施邪知邪見給眾生,那反而不如一般人單純與人天果報相應的十善業了。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來作幾個簡單的結論:

第一點,意識心具有三性,在面對不同因緣或境界的時候,其三性就能夠發生轉變;而因為意識可以由惡轉善,因此我們的修行才有可能成就。

第二點,如來藏是無覆無記的體性,意識是有覆有記的體性,二者差異很大,因此不能把意識心當成眾生的根本因如來藏,否則一定會引生種種法義上的錯誤。

第三點,往生五趣之某一趣,是要與該趣眾生的心性相應的,所以我們必須令善法勢力增強而遠離惡法,未來世就能夠常常具足「自圓滿」。

第四點,五趣相應的種子之勢力,在此世種種相應之行中,就會逐漸被熏習及引發出來,因此對於自己的諸行都要非常留意謹慎,並且隨時觀察而修正之。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