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恩、三寶、勝義僧(五)

第110集
由 正潔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

延續上一個單元最後,我們再來引用 平實導師所寫作的《楞嚴經講記》第十輯219頁的內容,我們來補充一下、來證明一下,摧邪顯正是為了救人,摧邪顯正不是罵人,平實導師絕對不是一個不尊重三寶的人;反而是這些表相僧寶,他才是真實的不知三寶恩,不能報答佛恩。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楞嚴經講記》第十輯219頁 平實導師怎麼說?【常常有人向我說:「會外有人寫信來說:你們正覺弘揚自己的法就好了,只要把正法講出去,人家就知道了,你們何必要破斥人家?」會裡也有同修好意勸我不要跟各大山頭與附佛法外道全面為敵,事實上,我也不想與他們全面為敵。】你們看,以前……」,這裡講的「以前」,其實就是我一起順便為菩薩們唸的,就是大概2000年所演講的這個《邪見與佛法》第11頁的內容。【你們看,以前我不是一直都讚歎佛光山、讚歎慈濟嗎?為什麼我近來要說他們的法義過失?因為他們已經嚴重抵制,而且私底下已經罵我們是邪魔外道了。所以我們都沒有主動去與人為敵,只有誰是我主動與他們為敵呢?第一是印順法師,第二是藏傳佛教(就是喇嘛教),其他都是被動的回應。這就是說,在弘揚或護持佛教正法的事情上面,除非我們的法與他們的意識境界法(就是所謂的「六識論」)一樣,否則他們不可能認同我們,也一定會抵制我們。】(《楞嚴經講記》第十輯,正智出版社,頁219。)

好,那我們回來看看,就是2000年他在《邪見與佛法》當中,是不是如同《楞嚴經講記》這裡說的真實不虛?他是一直都讚歎佛光山、讚歎慈濟。我們來看一下《邪見與佛法》第11頁:【另外有一種人,他雖然沒有自稱為悟,可是他所說的及所寫的書對佛法有大害,對佛法產生非常嚴重、而且很深遠不良的影響,那我們也應該要加以評論。當我們說完這些善知識們的錯誤,諸位也許會說:慈濟的證嚴法師、佛光山的星雲法師,你為什麼不說呢?那是因為他們從來都不曾自稱已經開悟,他們說法很誠懇實在,並不會用自己所想像的去描述第一義,所以他們不會誤導眾生;此外,他們接引很多人學佛,有大功德,我們應該要讚歎,為什麼反而去評論人家呢?】(《邪見與佛法》,佛教正覺同修會,頁11。)

證據清清楚楚地留在這裡,2000年所演說的《邪見與佛法》,清楚都在讚歎慈濟、讚歎星雲法師,讚歎他們接引初機、引眾生入佛門修行的功德。為什麼之後在《楞嚴經講記》卻有這樣子的說法?因為他們已經誹謗正覺,誹謗 平實導師他所傳授的八識論、所傳授的證悟是以阿賴耶識為證悟標的。如來所說的這些大乘佛經,是真實佛口親說,絕對不是一般的所謂回歸 佛陀本懷,誹謗這一些小乘佛法才是真實的佛法、才是究竟的佛法;而依之來斷定說「這些大乘佛法,這是佛去世後,這些弟子們、這些論師們,互相辯駁、這樣子爭辯,然後輾轉引生而出來的;也是為了懷念佛陀所說的佛法,而產生的後世的智慧結晶」。

這些在之前,我們說的「大乘是佛說」,已經清楚辨破無遺!這裡我們只簡單地提醒他們:如果八識論、如果阿賴耶識,不是真實不虛、真實存在,是禪宗證悟不生不滅法的證悟標的——所謂的真實心;那麼,請問您的意思是指說「一切法只有蘊處界法」,沒錯吧?因為你不承認有一個不生不滅法,你認為那是自性見。那回到我們之前,依於算數行相與盡所有性的一分而演說的道理,我們要來請問您:既然一切法就只有蘊處界法,蘊處界外沒有一個出生這一些蘊處界生滅法、這些有為法的真實無為自在心,所謂的「有無之法」當中的「無為自在心、自在法」,如果沒有的話,那請問輪迴如何成立?請問:您造作了善、惡業,存在你只願意承認的五蘊當中的哪一蘊?十八界中的哪一界?十二處乃至六入當中哪一入?您說得出來嗎?這些剎那生、剎那滅的法,能夠受熏、能夠持種嗎?沒有一個受熏、持種的不生不滅法,眾生的因緣果報如何經於百千萬劫而能夠所造業不亡呢?

很清楚的,蘊處界法是剎那生、剎那滅。嚴格來講,小乘當中不講意根,如果把意根撇除,從小乘範疇來講,蘊處界法根本不從今生到下一生。六識都是今世就斷了,下一世又重新生起,六根、意根如果不從大乘來講,這個六根——扶塵根、勝義根——它用哪一根?扶塵根也好,勝義根也好,它能夠受熏、能夠持種嗎?六塵更不用說了!十八界沒有一法能夠受熏、持種。請問您:因果如何成立?所以,第一個,蘊處界法之外,您不承認有不生不滅法,請問您:如何來講說、來成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來講說生死輪迴的道理?您講得出來嗎?

第二個,再請問您:請問涅槃是不是所謂的「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涅槃是不是寂滅、清淨、安樂?請問這樣的「寂滅」,是不是要「生滅滅已」,要「永滅無餘」蘊處界,要「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些蘊處界法都永滅無餘,一一蘊、一一處、一一入、一一界都滅盡無餘了,才能夠證入涅槃。這是最簡單基本知見,不管是坊間有任何人依於考據——不管是日本的考據,不管是西藏喇嘛的考據,不管是依於梵文、藏文——來講說這樣的經文才是真實的佛典,都不管!這些都可以擺在後面。因為沒有任何這樣子的學術研究,這些蠹蟲他能夠否認我們剛才講的第一點,乃至現在講的第二點。請問:二乘聲聞人,不管是定性辟支佛或是定性阿羅漢,他證入的無餘涅槃,是不是要滅掉蘊處界?既然您不承認蘊處界法之外,有一個能夠受熏、持種的不生不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本自清淨、能生萬法的第八識含藏識;請問,第二點請問:阿羅漢無餘涅槃是不是要滅掉蘊處界?沒有一個稍微具足基本的佛法正知見的人,敢說涅槃不是滅掉蘊處界,敢說無餘涅槃不是「永滅無餘」;什麼東西永滅無餘?蘊處界一切有為法生滅法永滅無餘!

再來,既然二乘聲聞無學,他滅掉蘊處界證入涅槃,是要永滅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入,這些生滅法都滅掉了。請問他憑什麼、他依於什麼、他以什麼而與斷滅見外道而來有所區別?您的意思是指這些阿羅漢二乘人,全部都是等同於斷滅見外道嗎?難道小乘才是真實究竟依歸,就如同印順乃至一干徒眾所說的「小乘法才是真實佛法,阿含裡面已經含攝一切成佛之道」?這些人不僅沒有辦法回答:為什麼十大弟子當中個個各有第一,神通第一、智慧第一?為什麼目犍連的智慧不如舍利弗?阿羅漢如果是佛,還會有這樣子的佛的智慧不如另外一尊佛嗎?阿羅漢不是佛,顯而易見。乃至之前引喻的阿支羅迦葉、玷牟留,這些人也是阿羅漢,佛已經在阿含清楚的印證他們了。問題來了,這些是佛嗎?難道阿羅漢與佛,小乘與大乘,差別只在於悲心不足而不是智慧嗎?清清楚楚的,不只是智慧不足,更有甚多的福德不足,佛是智慧、福德兩足尊,而這個不管十大聲聞弟子,乃至其餘的阿支羅迦葉(被牛撞死了、牴死了這樣的阿支羅迦葉),乃至玷牟留這樣子的外道僧,都遠遠地福德不如於佛。

那在這個僧寶講完之後,我們最後要來總結之前,我們還要提到有些人誹謗了 平實導師他是居士,沒有資格來傳戒。那我們來看看這一個《菩薩瓔珞本業經》是怎麼說的?時間所限,我們只簡單唸到最基本的經文,《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其師者,夫婦六親得互為師授!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這樣子的《菩薩瓔珞本業經》,是不是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夫婦六親可以、得以互相為戒師而來傳授戒法」?當然,這裡不是指殊勝的上品戒,可是無妨說這個居士可以傳戒,因為夫婦尚且可以互為師授,請問一下:既然如此,把小乘的斷我見三縛結清楚地講說出來、提點出來,清楚地、毫無疑問地符合於《六祖壇經》、符合於《華嚴經》、符合於《楞伽經》(禪宗要來印證明心的這樣《楞伽經》),乃至其餘的諸大乘契經而來講說阿賴耶識這個第八識如來藏,是諸佛如來、諸大菩薩要來成就佛法之所依;所謂的「浩浩三藏不可窮」,所謂的「能藏、所藏、執藏」,依這樣子而來說這個第八識是「廣大阿賴耶」,而說諸佛、諸菩薩已經被授記了,乃至已經成佛;或者還沒被授記的,將要成佛的,都是依這個廣大阿賴耶而成於正覺。請問這樣子的 平實菩薩,難道沒有資格是所謂的勝義僧攝嗎?沒有資格來傳授菩薩戒嗎?是您說的對呢?還是 佛說的《菩薩瓔珞本業經》對?這樣的誹謗人無妨自己捫心自問。

好,那最後時間所限,我們再來引用這個《摩訶僧祇律》,針對這個「僧寶」,居士算不算可以是勝義僧攝?當然是算!已於佛經所攝,我們這裡其實是故意說。如果有些人誹謗:「你引用的是大乘佛經,我不承認大乘佛經。」那無妨我們就來引用小乘的戒律,戒經裡面的《摩訶僧祇律》卷12的這樣子的律文經文,我們來證成一下「何謂真實僧寶」?難道你剃髮著染衣——您只要把頭髮剃光、鬍鬚剃掉,您只要穿著這一個僧衣——您真實就是僧寶嗎?如同印順這般的誹謗大乘佛法的「無慚愧僧」嗎?這樣的指控好像很嚴厲,問題是菩薩不作爛好人,作爛好人的人不名報三寶恩。

在《佛藏經》清楚地講到,你殺人一命只是欠一世——一世的怨仇。當你講說散播錯誤的佛法而來說這是真實能夠解脫的佛法,舉例來說,誹謗大乘而說「阿含才是成佛之道」,乃至誹謗阿賴耶識而說「蘊處界都是緣起性空法,佛法的第一勝義諦就是緣起性空」;您難道沒有注意到:您的緣起性空是依於蘊處界的出生而有嗎?蘊處界尚且是生滅法、是有為法、是如夢幻泡影,依之而建立的「緣起性空」會是真實法?會是勝義諦嗎?也就是因為這樣錯誤的、愚癡的對於佛法的修行,才會說:「所謂的真如涅槃就是滅相不滅,這樣的蘊處界都滅掉了,剩下這個滅相不滅,這就叫真如。」真是愚癡到不可估計!

好,回到《摩訶僧祇律》卷12,我們來看看,這裡的主體是五通居士。記得!這是小乘律!可是在小乘律當中,就已經有五通居士以居士身為這一個小乘的出家眾、比丘尼眾來講說四念處,而讓他們證得四沙門果的經文證據。我們來看一下《摩訶僧祇律》卷12:【佛告諸比丘尼:「汝等可去,還案來時道,若五通居士若有所說,汝當受行。」】這裡簡單的補充一點,佛所說的這些對象——比丘尼,是因為她們犯了什麼過失,而被 佛所摒出僧團,她們是有過失的。好,這些比丘尼聽聞佛法,請菩薩們記得,剛剛有說 佛是親口直說了:「五通居士若有所說,汝當受行。」請問在小乘《摩訶僧祇律》,佛有沒有說過「居士有所說,某一些情況下,你這些出家眾應當要來接受、要來受持、要來依之修行」呢?當然是有!後面的經文、律文就會清楚地說到「五通居士依於佛所託命,受佛之命,而為這些比丘尼眾講說四念處,而讓她們證果」這樣相關的一個內容。

我們先說下去:【爾時王舍城諸比丘尼,即還趣五通聚落。時五通居士即入定,觀見此諸比丘尼已向佛懺悔,悉皆清淨,成就法器。】(《摩訶僧祇律》卷12)重點在這裡:他入定,依神通三昧入定之後,有這樣子的神通而能夠觀察這些原先被 佛所摒出僧團的比丘尼(因為違犯佛所制的戒律),觀察到這些比丘尼她們已經向 佛懺悔了,她們的罪業已經清淨了,她們已經成就能夠來聽聞這一些佛法而來依之修行的,已經是成為這樣子的道器了。如果離開這樣的「已向佛懺悔,悉皆清淨,成就法器」,五通居士當然沒有辦法自己作主而來接納,甚至來善供養這些比丘尼。因為後面我們還會引用同樣的《摩訶僧祇律》來看看,當這些比丘尼在稍早之前,還沒有跟 佛懺悔之前,還有罪業在身,還不堪受之前,五通居士是如何地來接待她們。我們前後作一個對比,然後來看看所謂的僧寶,難道是只要剃頭著染衣就算了嗎?您讀過、看過之後一定會清楚地了知,僧寶絕對不是以剃髮著染衣而來作決定。

【時五通居士案如常法,乘白騲馬車一由延迎。】他接待這些比丘尼之後,他說:【善來,阿姨!行道不疲極耶?】(《摩訶僧祇律》卷12)後面的這樣子的《摩訶僧祇律》這樣的經文又說到了【到家中已,與好新房】,然後很上等的床褥、被具,還給她們暖水來洗腳,讓她們塗上足油保養;與非時之漿,讓她們能夠填飽肚子;【暮然燈火】,晚上了就點燃了燈火,然後要去安慰問訊:【「阿姨!安隱住。」明旦供給齒木(這是古代人當作牙刷用的)、澡水與種種粥。】(《摩訶僧祇律》卷12)

相對應於之前的,這些比丘尼犯了過失,被 佛摒出僧團之後,還沒有懺悔之前,我們來看看五通居士是如何來迎待她們、迎接她們:【爾時世尊欲化度故,過五通居士聚落,向舍衛城。五通居士常法,聞比丘、比丘尼僧來,至一由延,迎設種種供養。爾時五通居士聞此諸比丘尼來,即入正受觀之:】請記得這是在剛剛講的這些《摩訶僧祇律》的這樣的經文之前,這是這些比丘尼還沒有懺悔之前。【諸比丘尼為何因緣故來?】他要來觀察這些比丘尼為什麼會經過他的聚落呢?【觀已,五通居士見彼諸比丘尼一切有過,】她們是有過失的,【皆被驅罰】,是被 佛驅摒出僧團、被處罰的。【未得解過】,她們的過失尚未開解,尚未跟 佛懺悔嘛!她們【非是淨器,無聖法分】(《摩訶僧祇律》卷12),換句話說,她們的三十七菩提分,她們以目前的根器而言,是不足以為這個連小乘聽聞這樣子的聖法的根器,都還不足以為論。

後面是重點了,【作是觀已,】當五通居士了知這些比丘尼【猶帶過失】,尚未跟 佛懺悔,未是清淨道器之前,【作是觀已,都不往迎設諸供養。諸比丘尼展轉借問,來至其門。語言:「王舍城諸比丘尼,今在門外,令居士知。」】(《摩訶僧祇律》卷12)來報門了,跟守門人來講。可是五通居士聽完以後,他是如何來反應、來接待她們的呢?居士即勅使人(這些奴僕)與破屋、弊床褥,給她們很破爛的、很不好的爛屋、爛住所。為什麼?因為她們是爛根器、是爛道器,不足為道器。她們只堪受這樣子最差的供養:不供給煖水來洗腳,也不供給這些香酥油來塗抹、來保養她們疲累的雙腳;亦不與非時漿,亦不(與,也不去)問訊、(也不去)安慰。晚上也讓她們住在黑暗當中,不為她們燃燈,明旦也不供給齒木淨木,只給她們很粗糙的飲食;食完以後,遣令速去。而這些愚癡的、尚未懺悔的比丘尼,卻怎麼說?【自相謂言:「我聞此居士常有信心,恭敬供養眾僧。如今觀之,無有信敬。」】(《摩訶僧祇律》卷12)這些比丘尼在當下這個時候來講,她們只是表相的僧人,她們甚至連表相僧寶都不足以來承擔,她們是剛剛經文裡面所說到的,她們尚且是屬於「無慚愧僧」,有錯而尚未懺。

好,那回到相關的,我們要來演說的依於《摩訶僧祇律》,不只是大乘戒的話,大乘居士夫婦可以互相傳授,甚至在小乘法,在這個小乘的《摩訶僧祇律》當中,小乘之中居士以居士之身,尚且可以為出家眾說法,而來令他們證得四沙門果。我們來看一下,一樣是《摩訶僧祇律》的卷12,再回顧、複習一下剛剛的經文:【佛告諸比丘尼:「汝等可去,還案來時道。」】循著原舊路,【「若五通居士若有所說,汝當受行。」爾時王舍城諸比丘尼,即還趣五通聚落。】這些比丘尼已經懺悔,就以清淨道器之身(已經懺悔,跟佛懺悔過了),回到這個五通居士所在的聚落。

重點來了,我們以這幾句來作為這次單元的總結:【時五通居士即入定,觀見此諸比丘尼已向佛懺悔,悉皆清淨,成就法器。】(《摩訶僧祇律》卷12)其他的剛剛有說過了,我們再來唸一下最重點:【居士日日為比丘尼說四念處,諸比丘尼聞此法已,初夜後夜精勤不懈,修習聖道,成就得證。】(《摩訶僧祇律》卷12)清楚的這裡《摩訶僧祇律》告訴我們了,不要說大乘法夫婦得以互相傳授,居士可以傳戒;在小乘當中,居士之身尚且可以為出家眾說法,雖然這是特例,可是一樣讓她們證得四沙門果。

時間的關係,我們這次就演說到這裡。

祝願各位菩薩們:一切無礙!

阿彌陀佛!


點擊數: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