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11集
由 正國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的相關法義,這一句開示是引自《勝鬘經》中,是屬於佛法中非常核心的知見,同時與真正的修行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如果能夠對於這些法義有正確的瞭解,那對於我們在佛道修學上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一開始我們來看「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這句聖教的開示,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不難理解,但是卻涉及佛法中的核心法義,因此如果沒有經由善知識的教導與解說,實際上其道理可以說是難以了知的。而這裡面想要正確理解這句聖教的開示,當然要知道這裡所指的「心」指的是哪一個心,因為每一位有情的心不只一個;而要先確定這個心是哪一個心,還得先要知道每個有情有幾個心以及不同的心之各別體性,知道了之後,由前後文的關係才能確定這句開示裡面的「心」是哪一個心。
我們先來看在《勝鬘經講記》第六輯中,平實導師對於這句經文的開示:【如來藏出生了前七識而有煩惱產生,可是這些煩惱都不會與如來藏相應,所以「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講的是如來藏而不是……意識覺知心。但七識心相應的煩惱卻會落謝在如來藏心中,所以就會染污了自性清淨如來藏心中的種子內涵。】(《勝鬘經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69~170。)因此由上述開示可以瞭解這句聖教講的心是第八識如來藏心。因為每一位有情都有的這八個心裡面,只有第八識是不與煩惱相應的,因此「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這句話裡面,講的這個心指的是如來藏心。也就是說,如來藏只是配合收藏七轉識所熏習進來的煩惱種子,但是卻不與這些煩惱種子相應;而要轉變這些煩惱種子,也是必須要透過七轉識的修學與觀行才能成功。相同的,如來藏也只是單純地依外塵而對現內六塵相分境,祂對於內六塵相分境也不分別,也不會起貪染厭憎的心行,這才是吻合如來藏的體性。
也就是說,因為如來藏不緣六塵境界,並且具有真實如如的體性,因此當然不會在六塵境界中生起任何煩惱。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因為如來藏不與六根本煩惱與二十個隨煩惱心所法相應,自性清淨,因此當然「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譬如,在《成唯識論》卷3中聖 玄奘菩薩開示:【此識與幾心所相應?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阿賴耶識無始時來乃至未轉,於一切位恒與此五心所相應,……。】也就是說,尚未成佛前,一切有情的阿賴耶識都是與五遍行心所法相應,而不與包括煩惱與隨煩惱心所法在內之其他的心所法相應,所以說阿賴耶識不與煩惱相應。
經由上述之概要說明,相信諸位觀眾已經能夠大致瞭解「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的道理,而當然前提是必須要信受八識論,否則就無法接受正確的法義。那相對的,如果是損減執之六識論者,他們就會很直接把「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的「心」當成是意識心,因此為了想要表面上吻合經中的文字,有位六識論者便產生了:【因為法法是不相到的,各住自性,煩惱是煩惱,心是心,就是同時能生起,也還是互不相入,……。】(《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252。)這樣錯誤的說法。也就是這種說法,他認為意識心是可以不受煩惱心所法影響而住在意識的自性,那這顯然違背意識有三性的正理。也就是意識因為與種種心所法相應的關係,而能顯現出善、惡與無記性,並不是意識不受心所法影響而繼續安住自性。
譬如,在《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4中開示:【又貪瞋癡名隨煩惱心所法,由此隨煩惱隨惱於心,令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斷障,故名隨煩惱;如世尊說:汝等長夜為貪瞋癡隨所惱亂,心恒染汙。】這裡的「隨煩惱」是說,諸煩惱都會跟隨著眾生的意識心的意思,也就是各種煩惱會「隨惱於心,令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斷障」,而產生「為貪瞋癡隨所惱亂,心恒染汙」的現象,因此煩惱心所現起時就會令意識心染汙。所以有些經教中形容這種現象為「煩惱纏心」,所以令眾生無法解脫。
另外,因為煩惱對意識心能產生種種惱亂、染汙、束縛與障礙,因此可以用不同的名相來稱呼。譬如在《顯揚聖教論》卷1中的開示:【如是煩惱雜染,種種義差別故,立種種名,所謂: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暴流、軛、取、繫、蓋、株杌、垢、燒、害、箭、所有惡行、漏、匱、熱惱、鬪諍、熾然、火、稠林、拘礙,如是等義名差別。】由此可知,煩惱對於意識心之影響有多大,包括各種面向的影響,因此絕對不可能是與意識心「不相到的,各住自性」。然而上述論中所開示的種種煩惱,卻都是與如來藏心不相應的,這才是「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的正確道理。
因此從上面的探討,大家就可以知道「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中的心,不能用意識心來解釋,否則就會衍生出許多法義上的問題。這也就是說,八識論的正知見是學佛的先決條件,如果不信受八識論,就不可能成就三乘菩提之任何一種見道,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而在經教中也開示說,我們的第八識是「非闇非照,不在心」,譬如在《佛藏經講義》第三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重點就是「不在心」,不要落在眾生所知心上面來修行,要想辦法去實證非眾生心的如來藏「無名相法」。】(《佛藏經講義》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33。)也就是說,一般眾生總是以所知的意識心之境界及體性來思惟所有法義,而實際上經教中有些內容是在開示如來藏心,因此修學者就要謹慎地抉擇法義,才不會有所誤會。所以聖教中特別要提醒有一個根本心,祂是「非闇非照,不在心」,不可以用全部的名相,認為都是意識心,把祂套用在經教文字中所出現的心上面;而要對於法義有更深入的理解及現觀,當然是要去親證這個與意識心體性完全不同「非闇非照」的如來藏心。
同樣的,在《佛藏經講義》第三輯中,平實導師也開示:【既然如此,祂出生了我們以後就不需要重複再有我們五陰的法性。那我們這個五陰是三界有之一,不需要重複。】(《佛藏經講義》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80。)也就是說,第八識的法性與五陰的法性是不相同的,因此不能用所知的五陰法性套在第八識上。而在悟前尚未親證如來藏心,因此就必須要從善知識那聽聞有關實相心的種種道理,並且依教奉行,將來因緣具足就有實證的機會。在《瑜伽師地論》卷75中也有這樣的譬喻:【譬如有人,盡其壽量習辛苦味,於蜜石蜜上妙美味,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也就是如果有人從來都是嘗辛味與苦味,那他是無法想像、猜測或者相信,這世間有這個蜂蜜或黑糖的美妙之味道存在。所以連世間法都這樣了,何況是這微妙甚深的無上法如來藏?所以說第一義了義正法是不可思議的,必須要從善知識那裡受學才能夠有機會證得。聖 彌勒菩薩上面所開示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般人都會用現在之所知去推度自己未知的道理,那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人在探究生命與宇宙之實相,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教導,那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說,善知識在佛法之修學中是極為重要的,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道理。
為了讓大家有進一步的瞭解,我們來看在《成唯識論》卷5中,對於心所法有這樣的開示:【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也就是說,心所法是會與心王一起出現生起的,意識心王不現起,就不會有意識的心所法現起,因為心所法是要「助成心事」;也就是心王需要心所法協助才能成就種種的法,所以有意識心王出現的時候,才會有意識之心所法出現,單獨心所法現起,是沒有這種狀況,也是沒有意義的。而且心王出現的時候,也必定會有一部分的心所法跟著出現來幫助心王,所以說:「若見王時,亦見臣等。」或者說:「說王來非無臣等」(《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99),這裡是把心所法與心王相對而當成「臣」來形容。因此依據上述解釋,大家就可以知道心所法「恆依心起」的道理。
另外,「與心相應」的意思是說,譬如意識心王與意識的諸心所法是會相應的,是有關連而不是獨立的。所以上面曾經說過諸煩惱心所法會「隨惱於心,令不離染,令不解脫」等等,相對的善心所法就會讓意識心能行善淨業而得解脫。而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瞭解心王與心所的關係,因為:「心,心所同依一根而現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也就是譬如眼識與眼識的心所法都是依於眼根才能運作,而且是「同一所緣」,所以心王與心所是有密切的關係,絕不是獨立無關的。同時在唯識法義中,心所法是心王的「親所緣緣」,也就是心王能夠緣心所法,因此也絕對不是上述六識論者所認為的心王與煩惱心所法是「不相到的,各住自性」。另外由心所法「與心相應」的法義,我們可以進一步探究不同的心,祂所相應的心所法是不一樣的,因此這個也是我們在深入八識心王法義的一個重要知見。
所以,既然心所法「恆依心起,與心相應」,又是「同依一根」、「助成心事」,因此當然是「繫屬於心」。所以心王與心所法的關係,本質上是心王為主,心所法為輔、為助伴的關係,或者說心所法是心王所有之法。因此我們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既然心所法「繫屬於心」、是心王所有,因此我們的意識心王就應該好好運用善心所法,而不要被染汙心所法牽著走,也就是應當增長善心所法的勢力,而損減煩惱心所法的勢力。所以在《優婆塞戒經》卷2中開示:【勤修精進,輕賤煩惱,令彼煩惱不得自在。】這就是說,當煩惱對眾生自在,在歷緣對境時,眾生便無法不讓煩惱心所法現起,因此被煩惱帶著走;所以修學者應當輕賤諸煩惱心所法,因為當這些染汙心所法現起的時候,是有過失的,不僅不利自他,同時如果沒有加以對治,其勢力就會因為熏習的關係而越加強盛,乃至因為煩惱的關係而造諸惡業。因此,需要觀察染汙心所法的過失及善心所法的功德,有了功德與過失的對比,這樣就能夠逐漸轉染得淨。
因此可以說「輕賤煩惱」也是一種修行及觀行上的方便善巧;當然相對的,我們就要重視善心所法,令其勢力增長。在煩惱心所與善心所中,有些是相對的,譬如貪與無貪、瞋與無瞋、癡與無癡、害與不害、信與不信、放逸與不放逸、昏沉與輕安、懈怠與精進、掉舉與行捨、無慚無愧與慚愧等;也就是染汙法的勢力衰減,也就相對的讓善淨法的勢力增強。相信大家瞭解這個道理之後,應當能加速自己修學的速度。相對的,如果認為「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的心是意識心,那就變成意識心不觸煩惱,不會受煩惱影響,這樣就變成誤認為不需要去對治煩惱了;那這樣如何修行呢?由此可見,知見在修行中的重要性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在《勝鬘經》中還有一句經文的開示:【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這句聖教應當是大家所耳熟能詳的。同樣的道理,這裡所說的自性清淨心,指的仍然是第八識如來藏,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形容祂:「何期自性本自清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而因為第八識含藏著七識心相應的染汙種子,因此才說「自性清淨心而有染」;這並不是說第八識的清淨體性被染汙了,而是說這第八識本來自性清淨,但同時含藏染汙種子,所以說祂是「自性清淨心而有染」。因此,不可以如同有些六識論者,把這裡的自性清淨心解釋成意識心,這樣就會變成「意識心是自性清淨」的錯誤解說。
平實導師在《勝鬘經講記》第六輯中也開示說:【因為意識不論是在善心位或不善心位,從來都不能夠說是本來自性清淨的。……既然有時善、有時惡,當然就不能夠說祂是自性清淨心。……在染污種子沒有究竟清淨以前都會有惡性存在,……。】(《勝鬘經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75。)因此,如果把意識心當成是自性清淨的話,便會造成與意識心實際的體性不吻合,因為意識與善、惡及無記三性相應,同時也會與大家觀察到的實際狀況不一樣。因此如果意識心是心性本淨的,那就應當如同如來藏一樣,其體性不會被染汙;可是經文說「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而意識心本身日日斷滅,不可能如同如來藏一樣儲藏染汙種子,因此變成六識論者只能解釋成「自性清淨的意識心,其體性會受到染汙」,這就違背了意識不是心性本淨的事實,同時也落入法義之自相矛盾。所以正確的是「第八識含藏著七識心相應的染汙種子」才對。因此,從這裡我們同樣是可以知道:解讀經教時必須非常小心。相對的,我們也可以知道六識論者,舉凡聖教中所開示的有關第七識與第八識的法義,他們都將無法理解及修證,乃至嚴重者將衍生成謗法的後果。
另外,我們再來看在五位百法中,前二位是心王與心所,心王稱為「一切最勝」,心所稱為「與此相應」,也就是心所法與心王是會相應的;而這裡面所謂的相應,卻只有意識心與五十一個心所法全部可以相應,其他的前五識、第七識與第八識就只能與部分的心所法相應,而且都不盡相同。而五十一個心所法中有二十六個屬於煩惱與隨煩惱心所,各個心王與這些煩惱與隨煩惱之相應狀況也有差異。因此從諸心王與心所相應之狀況與差異來作瞭解及觀行,也是深入法義的一種方式;同時瞭解諸心王與煩惱、隨煩惱相應或不相應之法義,也有助於有效率地修除煩惱性障。當然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心王能夠與善心所相應的力量增強,而令心王與煩惱或隨煩惱心所法相應的力量能夠逐漸減弱。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來作幾點簡單的結論:
第一點,在經論中出現的「心」字非常多,而我們需要特別留意佛菩薩在經論中指的是哪一個心,不可以誤認都是在說意識心,這樣才不會誤解法義。同樣的道理,譬如「空」字也有可能有幾種說法,包括空相、空性、空界、虛空、空無等不同的意涵,這是我們在閱讀經教或善知識之著作時要非常小心的。
第二點,七識心王與煩惱心所法是會相應的,而且關係密切,煩惱心所法對於七轉識心王會產生種種的繫縛;與煩惱不相應的心,只有永遠都是真實如如的如來藏心。
第三點,修學者應當經由法義思惟,瞭解善心所之功德與染汙心所法之過失,經由功德與過失之對比,就能夠逐漸輕賤煩惱,令彼煩惱不得自在。
第四點,依據八識論正理才能夠正確理解經教的法義,因為這樣才能夠吻合實相界與現象界的緣故,這也是我們在許多節目中所經常強調的。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