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鬘師子吼(一)

第126集
由 正墩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歡迎收看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系列佛法講座。今天要繼續為大家解說《勝鬘經講記》的最後一章〈勝鬘章〉的內容。

我們在先前的單元之中,已經學習勝鬘夫人從法上演說了許多深妙的義理,最後還是要再回到勝鬘夫人身上來,因為 釋迦如來是這部經的法主,而她是這部經的經主——她是這部經的緣起:由她開始,最後還是要由她來結束。

勝鬘夫人是女眾,可是誰能像她這樣子師子吼?所以一切女人都不應當自輕,因為開悟佛法、證如來藏不會是只有男人才能證,證如來藏跟男人、女人身分無關,當然更與出家、在家身分無關;只要你是人,有菩薩性、福德夠,就可以證,不該因為自己是女人、在家,就妄自菲薄說自己不可能證得。勝鬘夫人能對這個非常深妙的法,具有種種方便來守護、來降伏種種非法之說,並且能把握其中的分寸。應當知道:其實勝鬘夫人在往劫以來已經親近過百千億佛了,這樣世世轉生修行到今天,才能夠說出這樣的深妙義理來。

這一部經成就了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功德不是一切聲聞、緣覺所能知道的,所以一切不迴心的聲聞、緣覺等聖人,都不能夠觀察知見,何況能夠究竟呢?這部經是非常大的功德所聚集而成就的,受持這部經將有廣大的利益,但又應當如何受持呢?這便成為學習這部經典的最重要的事。

我們來看看 如來是如何以十五種的經名,代表這部《勝鬘經》所說的應受持的法。佛陀於是開示說:「這部《勝鬘經》是讚歎如來真實第一義的功德,應當如是受持,所以這部經也可以稱為《歎如來真實第一義功德經》。」意思是說,這部經是在讚歎 如來所證的功德,就像是這部經一開始的時候,勝鬘夫人向 釋迦如來讚歎 佛的無比功德。這個功德有兩個部分:一是真實功德,二是第一義功德。強調真實功德的用意,是在表顯「一般人錯會佛法為一切法緣起性空,不知應該求證法界實相」;第一義功德則是在表顯「二乘聖人所證的菩提並非究竟」。而這部經主要是在讚歎 如來有這兩種功德,所以應當如是受持。

勝鬘夫人為何不說 佛的功德是解脫功德呢?不說是緣起功德而說是真實功德?這道理是說 佛所證的是真實法——實相法,而不是只證得虛相法,所以才叫作實功德。實就表示有某一法真實不虛,不是蘊處界等諸法是所生之法,是無常、苦、空的虛妄之法;也不是蘊處界等諸法緣起性空滅盡之後的無法,而是確確實實存在的真實法,所以這個功德叫作「實功德」。這個真實功德是因為法界實相而有,這個法界實相就是一切有情皆有的第八識如來藏,也因為世間一切萬法都由此如來藏出生,如來藏是諸法之根源,所以又稱為法身。菩薩因為親證無餘涅槃中的本際,根據這個本際心而漸次修證佛道,最後終於能成就佛道,究竟圓滿成就如來一切功德,所以說菩薩所證的法是真實功德法、是第一義諦功德。二乘菩提的功德不是真實功德,因為二乘菩提法稱為世俗諦,是世俗法中的真諦——緣起性空,這緣起性空只是蘊處界的現象,並不是實法;也因為不證第一義,因此不能證得生命的本際,更不能圓滿一切法,不能成佛,所以說它是不究竟的。

因為解脫道的真實理,是依世俗法蘊處界的緣起性空來觀察,而觀察出來世俗法的蘊處界都是緣起有生之法;既然是緣起而有生,生則必有滅;有生必有滅的緣故,暫有而無常、無我,就是蘊處界的真實理。蘊處界的諸法無有一法可以常住,阿羅漢們捨報之後入無餘涅槃時,滅盡蘊處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法,不再留存任何一法,成就二乘菩提親證無餘涅槃的功德。可是證無餘涅槃而滅盡蘊處界之後,不再有任何一法存在,所指的是世間有為法不復存在,並非說涅槃是斷滅法、是空無。因為涅槃之中只是滅去了一切世間有,但仍然有實際、有本際獨存不滅,而這個實際、本際的第八識並不屬於會有生滅的蘊處界法,這才是常住法;這個涅槃中的常住法才是實相,是真實存在而常住不滅的法性,所以不是虛相法;但是這個實相法卻不是阿羅漢所能證知,只有菩薩追隨諸佛才能夠證知,阿羅漢只能證知蘊處界的緣起性空而不能證得常住不變的實相,所以說解脫道是虛相法而不是實相法。二乘聖人入無餘涅槃以後,剩下的就是真實不壞的第八識本際,因此說涅槃是真實法、常住法,不是虛妄法,不是斷滅空。但是涅槃其實是無法、是施設之法,因為涅槃這個法只是依第八識本際不再出生蘊處界的情況,而施設那個境界叫作無餘涅槃,但無餘涅槃中其實就是第八識獨住的境界;所以涅槃只是名詞,用來表示第八識自住的狀況。

另一方面關於如來的三身,勝鬘夫人讚歎如來功德是色無盡,如來同樣也是因為這個常住的實相法證得般若以及一切種智的智慧,因而有解脫色,於色不復樂;因此如來可以有勝妙不壞的常住色身,加上如來的悲願,也因此如來的虛空妙色永無窮盡的示現於三界中。既然如來是色無盡,所以如來的勝妙智慧也不斷示現在三界中,智慧同樣也是無盡。釋迦佛應身示現滅度以後,並不是灰飛煙滅而成為空無,還有從法身不斷地出生應身,示現八相成道於他方世界成佛;同時,如來的化身也是不斷為有緣眾生隨時需要而化現。本來壽命極長至七百無量數劫的莊嚴報身,由於佛地的無比功德,久劫不斷地廣大利益有情,事實上壽命更是無窮無盡;至於法身,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常住法,也是自性佛,因此勝鬘夫人更是特別以【敬禮過稱量,敬禮無譬類,敬禮無邊法,敬禮難思議。】(《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來讚歎。因為真實法如來藏,是非意識境界,是離心意識的,所以說這個真實法如來藏是「過稱量、無譬類、無邊、難思議」。

以斷煩惱、斷除障礙、解脫生死來看 如來的功德,勝鬘夫人讚歎 如來已經降伏自心種種過失與罪惡,並且色身也沒有任何過失,總攝為色身與心配合共同顯現出來的一念無明住地的四種煩惱——心過惡及身過惡等四類煩惱,釋迦如來的證境已經到了一切有情都難加以降伏的地步了,所以勝鬘夫人敬禮法王 如來。並且 如來不但對解脫道的修行者的爾焰,也就是外我所的貪愛、我見的存在,以及對於自我及內我所的執著等等的所有煩惱能一切皆知;並且對菩薩要斷的爾焰(過恆河沙數修道所斷的上煩惱)也都是一切皆知,因此勝鬘夫人讚歎 如來是智慧身自在。這是說明 如來不但圓滿具足解脫的智慧,斷除了煩惱障、斷除分段生死,同時也圓滿具足了實相般若的智慧,斷除了所知障、斷除了二乘人不知不證的變易生死。

除了勝鬘夫人以上種種面向來讚歎 如來真實功德之外,另外我們在經中也學習到一點:勝鬘夫人是因為讚歎 如來的真實功德,以這個善根的增益,將會在無量阿僧祇劫中成為諸天天人中的自在王;而且一切生處,常常可以看見佛,每一世遇見佛時,都會像所讚歎而沒有差別。不但如此,如來因此授記勝鬘夫人再繼續供養無量阿僧祇佛,在供養過兩大阿僧祇劫之後成佛,可見讚歎 如來真實功德的殊勝。這也讓我們聯想到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中所說的「禮敬諸佛」以及「稱讚如來」,正是一切菩薩所應行之事。

經由勝鬘夫人讚歎 如來的種種功德,所以應當如是受持。要以實相法如來藏以及如來所證真實功德作為受持的依止及標的;絕非以誤解的二乘法,將緣起性空獨立於實相法而說能證解脫;更不能把緣起性空當作是佛法的全部,或者將解脫斷我見、我執的四聖諦、八正道當作是成佛的修行內容,甚至將阿羅漢當作是也和 如來一樣的功德。若真有愚癡之人如此,那便是善根淺薄之人,這樣的人不能讚歎如來真實功德,成就佛道也就遙遙無期。

其次,如來開示說這部《勝鬘經》的第二個經名是叫作《不思議大受經》。因為真實法是常住法,而常住法又異於外道的神我、梵我,也異於二乘法所說的緣起性空,所以說:「對這個法證悟而且能夠安忍所以生起了智慧,對於這種無所得空而不是斷滅的真實境界生起了智慧,這樣安住下來,正受如是智慧境界、解脫境界,就叫作《不思議大受經》,應當如是受持。」這是呼應在經中內容的第二章〈十受章〉,當勝鬘夫人聽到了 佛為她授記以後,她以恭敬的心,自動自發地接受這十種大願的戒法。這是主動而受,並不是他人施設戒相之後,她再衡量斟酌能不能受。因為這是證悟實相法的菩薩能安住正受真實境界,因而生起智慧而心得決定,內心自然願意持受,相應於所證智慧境界的清淨、廣大、無我的菩薩戒行。所以這十種受是一種菩薩發自內心的大願,所以就稱為十大受,而且是主動而受;這只有久學菩薩才能作到,所以說這是不思議大受,新學菩薩是沒有辦法主動發起這種大心的。而且這個持受的戒是從發願的今日此時乃至菩提(也就是成佛),一直都是不間斷地持受。

這十大受的內容,相關於菩薩的戒,所以仍然是菩薩三聚淨戒所函蓋的,不外於菩薩所受的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有情戒、攝善法戒。這十大受的內容,首先前五個受的全部都屬於攝律儀戒,不過它不屬於身口的律儀,而是心地的律儀。這五個戒可以攝歸於一法,就叫作「攝心為戒」,仍然是以攝心為戒來統攝這五個正受,因此都屬於心地戒。這五個戒是:【於所受戒不起犯心。……於諸尊長不起慢心。……於諸眾生不起恚心。……於他身色及外眾具不起嫉心。……於內外法不起慳心。】(《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這五大正受,這充分顯示了登地菩薩的心態與心量,也唯有如此才有資格登地。其次,有四個戒是屬於攝受有情的戒律:【不自為己受畜財物;凡有所受,悉為成熟貧苦眾生。……不自為己行四攝法;為一切眾生故,以不愛染心、無厭足心、無罣礙心、攝受眾生。……困苦眾生,終不暫捨,必欲安隱;以義饒益令脫眾苦,然後乃捨。……若見捕養眾惡律儀及諸犯戒,終不棄捨;】

接下來十大受的第十個願戒,是屬於攝善法的大願——【攝受正法終不忘失】。接著勝鬘夫人把這個道理加以說明,為什麼說她從發願這時開始一直到成佛之時,攝受正法的願不會忘失?她說:「假使忘失了正法就會忘失了大乘,忘失了大乘就會忘失了波羅蜜;忘失了波羅蜜的人,就一定不愛樂大乘。」這就點出了一個道理來了:假使你這一世聽聞三乘菩提時,獨獨愛樂大乘菩提,都不愛樂二乘菩提,不想一心求取無餘涅槃,那就表示你沒有忘失波羅蜜;沒有忘失波羅蜜,就沒有忘失攝受正法。

不但如此,勝鬘夫人又解釋說:「假使菩薩不能決定於大乘法」,也就是說,菩薩若對於二乘法或者外道法仍然有所愛樂,「他就不能獲得攝受正法的欲」,不能夠成就善法欲。一個愛樂二乘解脫道的人,你想要讓他發起這個願,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對這種攝受正法的願沒有一絲一毫的喜悅,所以他就沒有攝受波羅蜜、攝受大乘的願望,不會對大乘法有所愛樂。因此,即使你每天去他家中為他說明大乘法是如何的勝妙,他終究不能夠隨你所說而愛樂進入大乘法中,所以那種人永遠都不能夠堪任超越凡夫地的境界。

勝鬘夫人說她自己因為看見這樣的人有無量大過失的緣故,又因為看見未來無量劫中攝受正法的大菩薩們都有無量福利的緣故,所以她自己主動地發起「攝受正法而不忘失」的大願正受。這意思是說,所有的願,把前面的九個大願攝歸到最後這個願來,這就是「攝受善法願」——發起攝受這個世間最廣大深遠、最勝妙善法的願。「攝受善法終不忘失」,一定可以使人超越凡夫地,並且遠離不肯攝受正法者的無量大過;未來無量世中,世世都將會是證悟的菩薩摩訶薩,因此可以速成佛道,福利無量無邊,因此大眾都應該要受這個大受。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一集的解說到此。

阿彌陀佛!


點擊數: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