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法身與六即佛

第103集
由 正源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電視弘法節目。這一集我們依據 平實導師《勝鬘經講記》的開示,進一步探討《勝鬘經》中「如來藏者是法身藏」的意涵。

導師在講記中開示:這個法身藏指的是一切諸法的究竟歸依處,所以叫作法身。諸法都以祂為身,不能離祂而有任何功用,所以如來藏叫作法身。(《勝鬘經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08。)前面說的法界藏,是著重在說明眾生的第八識如來藏這個「寶藏」,祂具有能出生三界一切法的功德,也就是功能差別,唯識學中稱為「界」、稱為「種子」。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中就開示此第八識:「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成唯識論》卷3)說這第八識能提供三界世間及出世間一切法所需的種子,以維持眾生三界世間及出世間一切法運作的功能,所以祂是種子識、是法界藏。

至於這一集我們要說的法身藏,首先來說什麼是「法身」?平實導師在《金剛經宗通》中有這麼一段開示說:「真如雖生諸法而真如不生」,這個真如心第八識就是法身。所以,法身只能夠作一個定義:祂就是諸法所依之身。必須是諸法的根源才能叫作法身,如果不是諸法的本源,全都不能稱為法身。換句話說,諸地菩薩有五分法身,這個五分法身都要依這個真實法真如心才能夠說有法身。阿羅漢結集四阿含,聽取了大乘經中說的五分法身名相,也存在於原本屬於大乘經而被他們結集成小乘經的文字中;可是他們的五分法身沒有這個真實身,所以只能夠說他們是方便說法身;所以我常說,阿羅漢的五分法身,有法而無身。他們說的五分法身是從大乘經典裡面聽來的,其實沒有真的法身。(《金剛經宗通》第五輯,正智出版社,頁309。)導師的意思是說,只有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才是法身,也唯有親證如來藏的大乘菩薩才能說有真的法身。

但是導師在《勝鬘經講記》中卻又開示:說法身,把祂分成因地的法身、果地的法身,又說一切有情對佛法完全無知的時候,他們的如來藏也叫作法身,因為一切有情還是一樣擁有諸法之身。(《勝鬘經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08。)這兩種說法看似矛盾,其實並無矛盾,也沒有衝突!因為,說身就是講祂的功德、祂的力用;有力量與作用就稱為功德力用,所以功德力用與作用就叫作身。而法身通常講的是果地的諸佛法身,也就是諸佛的第八無垢識;但是成佛之前,乃至對佛法一竅不通的凡夫異生,也還是有他的法身,因為他的第八識一樣是諸法之身。因此,導師在《勝鬘經講記》中接著就用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這「六即佛」的法義來說明這個道理。這裡所說的是眾生從對佛法完全無知的時候開始,然後有因緣聞熏修習佛法,再經過幾個階段,直到成就究竟佛果的佛菩提道修證過程中,因地和果地的六個階位;就是以修學過程中親證諸法之身——第八識如來藏——的程度差別,而說有這六個階位的不同。

所以,從真實義來說,如來藏就是法身,因為只有如來藏才是諸法所依身;那麼親證如來藏其實就是親證法身,親證如來藏的六個階位,可說就是親證法身的六個階位;所以「理即佛」可說就是理上法身,「名字即佛」就是名字法身,「觀行即佛」是觀行法身,「相似即佛」是相似法身,「分證即佛」是分證法身,而「究竟即佛」是究竟圓滿法身。

用這樣去理解之後,平實導師在《勝鬘經講記》中解說六即佛義理的這些道理,我們也可以用來解說這六個階位的法身。像「理上法身」就是說,一切有情同樣有這與諸佛相同理體的法身,並不因為他沒有親證、甚至沒有聽過,就沒有法身成佛之性,因為他未來果地的佛陀法身一直都在他身上;其他的名字法身、觀行法身、相似法身、分證法身及究竟圓滿法身,也都同樣可以加以去理解祂。

導師開示說:終於修到法身圓滿位了,可是這個法身到底叫作什麼?叫作無垢識,還是因地第八識如來藏心。這個無垢識在七地滿心以後改為異熟識,直到等覺位過了的妙覺位最後身菩薩時,都叫作異熟識,但七地以下還是叫作阿賴耶識。(《勝鬘經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10。)意思就是說修學過程中,眾生從凡夫位開始,經過入地前的三賢位,直到七地以下的因地法身叫作阿賴耶識;七地滿心進入第八地,經過九、十地,然後等覺、妙覺位的因地法身叫作異熟識;最後終於修到究竟成佛的圓滿果地法身叫作無垢識,其實都是同一個第八識如來藏心。從理上法身進修到究竟圓滿法身的這六個階位,可以說就是逐漸地讓第八識顯發祂功德力用的過程。

那麼作為一個佛弟子應該如何圓滿這個過程呢?平實導師開示說:無垢識是諸法之所依,名為法身,而這個無垢識仍然是以五法為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有這五法為身而稱為法身。可是這個法身的無垢識是從因地的阿賴耶識修來的,只是隨著實證的境界改變而改名罷了,其實還是同一個心體。(《勝鬘經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11。)這意思就是說,有情眾生從因地凡夫到成就佛果的佛菩提道五十二階位的修學,就是要修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法,一世接著一世不斷修學,每一世所修這五法的功德都由自己的法身如來藏執藏,所以如來藏是諸法之身,必須究竟圓滿這五法的功德,眾生的因地法身才會成為果地法身。也就是說,以六即佛的六個階位看待佛菩提菩薩道所修所證時,其實就是從漸次聞思修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法,然後漸次修證圓滿這五法的過程。

雖然說具足圓滿修證這五法,讓如來藏完全顯發祂的自性功德,成佛轉成無垢識,才是真實義的法身;甚至 平實導師在《勝鬘經講記》也曾經開示說:這五分法身的初證,是在初地的入地心,所以初地的入地心菩薩一定是永伏性障如阿羅漢;因此他具有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也就是有這五種功德作用,這樣才能稱為初次發起五分法身。(《勝鬘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10。)但是五法要依如來藏才能有作用,以如來藏為身。所以 導師在這裡再次地強調:一切眾生都有法身,可是畢竟還是沒有成佛,因此只能夠把祂叫作因地的法身。可是將來究竟成佛的法身的功能差別,已經都含藏在阿賴耶識如來藏心中,所以又叫作法身藏。(《勝鬘經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11。)

就是強調眾生的因地法身和成佛後的果地法身,其實都是同一個第八識如來藏心體。這就牽涉到了修學佛菩提道的第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楞嚴經》中 釋迦世尊的開示:【云何「初心」二義決定?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4)平實導師在《楞嚴經講記》,藉著演繹此段聖教諄諄教誨我們:佛是斬釘截鐵、不通商量地直接講了!佛法修證的事情是不能作人情的,對就對,不對就不對;因為如果一開始就偏差了,以後就全盤都錯,全都白修了!剛出發時的方向一定要絕對正確,否則就會越走越發偏差了。所以如果想要證佛菩提、入佛知見,應該先把這個因地「發起覺悟所證的初心」與「果地覺悟所證究竟心」兩個真實義決定清楚。「發覺初心」的「發」,是指因地時所發的菩提心正確或錯誤,……與將來到達果地佛地時的究竟覺悟,那時所證的是否仍然一樣是這個心?而這個因地時的「發」菩提心與果地時的「覺」菩提心,是否符合?卻是在因地初發菩提心時就必須抉擇清楚,不許有絲毫的含糊籠統;可別等到將來自認為果地最後覺悟時,才被善知識指正而發覺到根本就錯了,三大阿僧祇劫的精進苦修全都白費功夫,……所以初發菩提心與未來的果地覺心,必須互相符合沒有錯誤。要先把這個大前提決定了,再從理證上面確認所悟是否符合第一義?把第一義確認清楚了,然後再從事相上的事修來除掉煩惱,從賢位進修聖位的種智,漸次到達佛地究竟覺的果位,這就是第二義。(《楞嚴經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302~303。)

也就是說,眾生將來成佛一定是依憑第八識如來藏,現在因地所悟的如果是悟得離念靈知意識心,那麼因地心與果地覺,顯然不是同一個心,這樣繼續修行下去,叫作心地不直、心地迂曲,將來就無法成佛。初發大乘菩提心時,第一個決定不變的真義就是這個。既然是第一決定不變,當然是自始至終都不能改變;就是在整個佛菩提道因地到果地修學過程中,都必須依憑這個如來藏法身,要心得決定不可猶疑。因此勝鬘夫人又開示:「如來藏是出世間上上藏。」

平實導師解釋說:出世間的如來藏為什麼是上上藏?因為出世間法的實證,有三乘的差別不同。出離三界世間,是三乘聖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出離的智慧卻不一樣,所以《金剛經》才會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因為所修的無為法不同,所以就成為不同的賢聖:如果是修阿含解脫道,將來成就的是解脫果,能出離三界生死,就是阿羅漢;假使修阿含道中所說的因緣法而出生在無佛之世,那麼成就因緣觀時就成為辟支佛,不同於阿羅漢;如果是修學般若而證悟,就是大乘菩薩;在三賢位中,如果已經進修一切種智,也已經通達第二轉法輪的實相般若,也是菩薩,但已經是入地的菩薩。所以一切賢聖之所以會有不相同,有的人成為阿羅漢,有的人成為辟支佛,有的人成為菩薩;都是因為所修的無為法不同所導致的。(《勝鬘經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11。)

也就是說,儘管聲聞菩提所修的阿羅漢果,緣覺菩提所修的辟支佛果,乃至大乘佛菩提所修的究竟佛果,都是出世間法;然而:二乘法是出三界世間,能永遠斷離五陰世間,但並不是上上法;因為阿羅漢、辟支佛知道有一個本識永存不滅,成為無餘涅槃中的本際,可是他們都無法實證,無法生起實相般若。(《勝鬘經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12。)

說「如來藏是出世間上上藏」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從 平實導師用來解說如來藏與法身之間的關係這個「五分法身」和「六即佛」的道理,來加以理解。首先說聲聞、緣覺二乘人,他們持無作戒,就是以不作意、任運無犯,來成就戒法;其次他們要修習四禪八定的世間禪定,降伏三界煩惱令心清淨;再其次要藉著深觀蘊處界的三界世間法,來修學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的無漏智慧,以斷三界煩惱;然後藉著這個無漏智慧,明白了五陰十二處及十八界的所有內容與生滅的本質,再來斷除我見與我執,自己確認「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證得解脫。

這時候已經有了聲聞十智中的「盡智」,就是後有永盡的智慧,知道死後不起中陰,不再投胎出生,把自己滅盡,就出離三界,但是他還沒有無生智。導師在《勝鬘經講記》第三輯中開示說:無生智者謂能以不再受生之智慧為人宣說,謂已通達二乘無生之智慧而發起他受用功德者。若如周利槃特伽早期唯有自受用功德而不能為人宣說生死已盡之智慧,則名盡智而非無生智,生死已盡、亦已離生死恐怖故,然而仍缺無生智。(《勝鬘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48。)也就是說,只得盡智的聲聞人雖證得出離三界生死的解脫果,但只是「身證」的阿羅漢,還不是慧解脫,更不是俱解脫,因為沒有解脫知見。但是有無生智的,就既證解脫,也具足解脫知見,所以能為人宣說解脫之道,能夠自稱「解脫、解脫知見,知如真」,這才是慧解脫、甚至俱解脫的阿羅漢。

這樣看來,這位具足證得聲聞十智的阿羅漢,在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法上都有所修證,但只能方便說他證得五分法身。因為法身就是第八識如來藏,而這位阿羅漢只在事相法上,從五蘊的空、虛妄、無我、無我所來觀行,但是沒有證得法身如來藏,沒有實證法身如來藏的五分功德。只在蘊處界事相法上修因緣觀的辟支佛,當然也是一樣的。因此才說,阿羅漢和辟支佛都不是大乘佛菩提道的佛。

至於佛菩提道的五分法身,以及和「如來藏是出世間上上藏」之間的關係,我們就等下一集再為大家來說明。

阿彌陀佛!


點擊數: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