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97集
由 正禮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上一節的節目,我們介紹講到「不思議的滅諦」。這不思議的滅諦跟空三昧、還有金剛三昧是有相連貫的關係。換言之,滅諦說的就是要把蘊處界一切法滅掉,這個時候它所獲得的就叫「空三昧」;可是滅掉一切法之後,滅掉眾生的身心蘊處界的時候,不是什麼都沒有,它還會有所謂的涅槃本際,也叫作阿賴耶識,也叫如來藏。那這個時候,這個涅槃本際、阿賴耶識、如來藏如何證得呢?證得涅槃本際、阿賴耶識、證得如來藏所獲得的智慧就叫「金剛三昧」。所以,顯然滅諦的道理,它是含攝所謂的空三昧跟金剛三昧。
如果要瞭解完整的滅諦的話,那聲聞人或是緣覺人他們所證得最多就是所謂的空三昧,他們對於金剛三昧他不完全瞭解,因為他沒有真正地證得。那我們說舍利弗他證得空三昧,也證得金剛三昧,所以其實舍利弗他也是大乘菩薩。那我們說這個滅諦它跟空三昧、跟金剛三昧有關係,同時它也跟所謂的常見、斷見是有關係的。因為真正證得金剛三昧的人,他是會有般若智慧的,他就不會掉入常見跟斷見的。
我們看看這個《阿含經》裡面的經文:【佛告阿難:「我若答言有我,則增彼先來邪見;若答言無我,彼先癡惑豈不更增癡惑?言先有我從今斷滅。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於今斷滅則是斷見。如來離於二邊,處中說法,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謂緣無明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雜阿含經》卷34)這段經文在說:有一個叫作婆蹉種的外道出家,他來跟 佛陀學法。可是,他跟 佛陀請問的一些法就涉及到有我、無我的問題,可是 佛陀都不回答他這個問題。那個婆蹉種後來離開了,阿難就問 佛陀說:「這個婆蹉種來請問佛陀您這個問題,為什麼佛陀您都不回答呢?」阿難覺得非常疑惑,因為 佛陀非常慈悲,為什麼不回答這個婆蹉種外道出家的問題呢?如來就說了,說:「我如果跟他答說『有我』,那他會以為他原來的想法是正確的。」因為一般眾生都認為:「有我啊!如果沒有我,我怎麼會在這個世界生存?怎麼會來學佛呢?」所以答說「有我」會增加他這樣的邪見。可是如果跟他講「無我」呢,那他也會產生疑惑啊!他說:「那如果沒有我,那怎麼還會有我現在存在呢?那以後我不就整個都斷滅掉了嗎?」所以 如來就有解釋說:「如果答『有我』,就增加他原來的邪見;然後答『無我』,他認為說:那我原來有我,後來又無我了,那不就變斷滅嗎?」
因為怎麼樣呢,因為有我表示怎麼樣?因為我們自己的身體或我們的覺知心,我們都認為那叫「我」;那如果說有我的話,就會把我們的身體或我們的覺知心就當作是我,這個時候會產生一種叫作常見。什麼叫作常見呢?就是說它本身是無常的,可是卻把它當成是它會一直存在的常法。譬如說,身體會壞掉,可是卻把我們的身體當成是我;那這樣的話,哪天身體壞了,那不就自己不存在了,那不就成為滅了嗎?我們的覺知心也是一樣這個道理,如果把我們的覺知心當成是我,那也是常見啊!因為覺知心是會滅的,每天晚上睡覺就滅一次,我們把會滅的身體跟會滅的覺知心,當成是從無始劫以來流轉到現在的本體,或者當成是我們的真我,那這樣就叫作常見。
那如果有人認為說:「那我們是無我的,將來都是會滅盡,都不存在了。」那就叫作斷見。因為怎麼樣?因為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一世,不是「我這世出生之後,我死了、身體壞了,我的覺知心也壞了之後,就不再出生,不再為人,不再成為其他的生命形態」。如果是當成這樣的話,那就叫作斷滅見。
如來是離開了常見跟斷見而處中說法。處中說法的意思就是說,他不會落入兩邊的見解,不會落入斷或常的見解,他會安住於真正的道理,這個道理就叫作中道。因為他不會落到兩邊,不會落到對立;那這個不落入對立、兩邊的這樣的見解呢,就是因為這個見解安住在涅槃的本際,安住在阿賴耶識,安住在如來藏。而這樣子的涅槃本際、如來藏、阿賴耶識,祂確實是我們眾生生死輪迴的本體啊!而這個本體是符合事實的,所以祂成為中道,祂不會落入錯誤的兩邊。
所以滅諦所說的道理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可以把我們的色身、我們的覺知心都滅盡了;可是,不可以把會滅盡的這個身體跟覺知心當作是將來還會再出生,然後他還是當成是我們生命的本體,那這樣的話,就叫作常見,因為它會滅掉。如果說,我們現在的身體跟覺知心存在,我們就認為它可以永遠存在;可是事實上,死了它就滅了。所以把身體跟覺知心認為它會一直存在的(它本來會滅的,當成它會一直存在),那就叫作常見。所以不管是斷見或常見,都不符合滅諦的道理。因為滅諦的道理是說:在我們的身心蘊處界諸法,它的出生跟最後壞滅的時候別有一法,叫阿賴耶識、叫作涅槃本際。祂是怎麼樣?祂可以作我們生命的本體。
所以,經文接著 佛陀就說「處中說法」,就是說無明緣行、行緣識,然後最後到老病死、憂悲苦惱把它滅盡。為什麼講處中說法會跟十二因緣有關係呢?那是因為十二因緣,其實它有流轉法,它還有還滅法。普遍在講因緣法的時候,都會講流轉法:無明緣行、行緣識,到老死、憂悲苦惱。可是我們眾生會流轉,可是也會還滅啊!表示在十二因緣它有兩個力量:一個力量叫作流轉,眾生從無始劫以來一直流轉生死,隨著流轉的一個力量;那什麼是還滅呢?還滅就是說,當我們十二因緣中的某一支,可以把它斷壞的話,它就不能環環相扣了,這個流轉就會滅了,它就會開始還滅。那表示還滅有另外一個力量來抵抗流轉的力量,才使得聲聞人證得初果之後,他可以七次人天往返,究竟解脫。那顯然十二因緣的運轉,它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流轉的方向,從無明緣行、行緣識這樣流轉的方向;它有另外一個還滅的運行的方向,就是斷掉其中一支之後,這個無明就不再是無明了,它會變成「明」,然後最後什麼愛、取、有的這些煩惱的心法,就會開始滅(然後開始還滅了),還滅到最後會把十二因緣法的每一支全部滅盡。
所以顯然十二因緣法,它有流轉——讓十二支因緣一直存在;跟還滅——最後讓十二支因緣法的每一支全部滅盡。所以顯然十二因緣,它在運行的時候,它有兩個力量:一個力量是流轉的方向,另外一個方向是還滅的方向;這兩個方向剛好相反。可是我們要想一個道理:如果十二因緣同時可以成立流轉,又可以成立還滅,因為任何一個人他可以流轉,他也可以因為實證佛法之後還滅啊!所以顯然這個十二支因緣,它有兩個方向可以流轉跟還滅。那我們要想一件事情:如果十二因緣法可以流轉又還滅的話,那這兩個法如何能夠同時運行呢?也就是說,在十二因緣之外,如果沒有另外的法存在的話,那十二因緣流轉就永遠流轉啊,它不可能還滅的!如果十二因緣法本來就是還滅的力量大,那眾生早就應該要還滅了啊!可是為什麼沒有還滅?
所以說,顯然在十二因緣法之外,別有另外一個法,那個法就叫作阿賴耶識或涅槃本際,或叫如來藏。這個法儲存了眾生生死流轉的業,或者是能夠還滅生死的那個智慧,才使得眾生既可以還滅又可以流轉,讓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能夠同時發生。所以 佛陀說十二因緣法有流轉跟還滅這兩個方向的時候,其實它就已經隱含著:在十二因緣之外,一定還要有另外一個法叫作阿賴耶識,祂使得流轉跟還滅同時可以存在。如果十二因緣可以流轉又可以還滅,可是沒有在十二因緣法之外,別有另外一個阿賴耶識的話,那這個流轉跟還滅它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不可能在十二因緣法——不假借十二因緣法——之外的另外那個法,它能夠自己又流轉又還滅,沒有這樣的事情。
所以,所謂的處中說法——依於中道而說法——其實說的就是:在十二因緣的流轉跟還滅的這個現象可以同時存在的情形之下,已經隱含著有阿賴耶識的存在,而這個阿賴耶識就叫作無緣法。因為十二因緣是因緣法,可是別有另外一個法叫作無緣法,這個無緣法才是讓流轉跟還滅可以同時成立的那個法。所以顯然滅諦跟中道、還有跟十二因緣彼此之間也有連貫、互相關聯的道理。
好,那我們接下來來看這個金剛三昧,跟我們前面曾經介紹過的這個真實禪,其實它也有關係。換言之,我們所說的這個真實禪所要證得的,其實就是金剛三昧。我們來看看在《阿含經》裡面的這個經文:【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屏隈之處,補納故衣。爾時,有十千梵迦夷天從梵天沒,來至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各圍遶侍焉,又以此偈而歎頌曰:「歸命人中上,歸命人中尊,我等今不知,為依何等禪?」是時,十千梵迦夷天說此語已,舍利弗默然可之。爾時,諸天以見舍利弗默然可已,即禮足退去。諸天去未遠,舍利弗即入金剛三昧。】(《增壹阿含經》卷45)這個是說,舍利弗有一次在耆闍崛山的一個比較僻靜的地方,在補自己破掉的衣服。那就有梵眾天的天人下來禮敬他,說了一個偈,說:「禮敬人中最尊上的、最尊貴的,然後可是他們不能知道這個最尊貴的人,到底是依什麼樣的內容來進行禪定?」可是這個時候,舍利弗都沒有出什麼聲音,都默然啊!可是這些梵眾天的天人,對於舍利弗默然不理會他們,他也不覺得奇怪,然後反而他覺得舍利弗默然許可了他們的偈,然後他們就很高興地離開啦!這個時候舍利弗——天人沒有離開多久——他就進入了金剛三昧。
所以,顯然梵眾天人他們所說的那個偈所要表達的,就是這個金剛三昧。因為舍利弗在補納故衣的時候,其實他一樣有金剛三昧,不是說他把這個補衣的事情放下之後入了金剛三昧,才叫作當時有金剛三昧,其實在補衣的時候他就有金剛三昧。所以當舍利弗在補衣不理會他們的時候,梵眾天也知道說他一定有他的道理,他也是很高興地離開啊!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梵眾天以那個偈來讚歎舍利弗,其實他說的就是真實禪。
我們來看看真實禪的經文,我們就可以彼此來呼應:【爾時,世尊告詵陀迦旃延:「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如是,詵陀!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詵陀!比丘如是修禪者,諸天主、伊濕波羅、波闍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禮而說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禪定?』」】(《雜阿含經》卷33)
我們看看這個真實禪裡面,一樣是禮敬大士夫,禮敬士之上。因為他一樣不知道這個偉大的參禪者,在參這個真實禪的時候是依何而禪定的?那顯然跟前面我們舉的《阿含經》裡面,梵眾天人來讚歎舍利弗的偈是一模一樣的,因為他們都不知道舍利弗是依何而禪定的?真實禪是依何而禪定呢?一樣是不知道。可是它的內容全部都是金剛三昧,為了要獲得金剛三昧的智慧,就要修真實禪;修了真實禪就可以依於真實禪的道理,進行五陰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觀行;那最後依於真實禪的這個禪法,最後可以證得十二因緣法流轉、還滅之外,別有另外一個法叫阿賴耶識,他能夠證得。
證得這個阿賴耶識,證得這個無緣法,就可以證得金剛三昧,因為可以知道金剛三昧的這個金剛到底是什麼。因為祂是離開了十二因緣,離開了流轉、離開了還滅。因為流轉叫作有,還滅最後就是無,祂可以離開有的流轉、也離開最後還滅的無而能夠存在。然後這個法,其實它是金剛的法,祂是沒有任何法可以去破壞祂的;所以祂就成為法界中永遠不壞的不生不滅的法,祂就稱為金剛。所以,證得這個法就有金剛三昧,知道法界中竟然有這樣的法存在,而這樣的法跟滅諦有關,跟因緣法有關,也跟總相智有關,也跟空三昧有關。所以就把所謂的空三昧、金剛三昧、空相、空性、滅諦所有的這些法,全部融會在一起,這樣子就是大乘菩薩參究真實禪,最後能夠實證金剛三昧所獲得的智慧。
所以中國禪宗所有的明心者,他所參究的內容,就是要把我們的流轉生死中永遠不壞的這個本體到底是什麼樣的法?要把祂參究出來。當他參究出來之後,他就獲得了空三昧,也獲得了金剛三昧,那他的智慧就引發起來而成就了般若的中道觀;所以,能夠處中說法,能夠不落兩邊,就是般若智慧的實證。
好,那我們今天就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