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觀前要先有法身觀

第098集
由 正禮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上次的節目,我們介紹了所謂空三昧、金剛三昧、滅諦、十二因緣、真實禪、甚至中道的這些相關的道理,知道一切法的這個範圍,然後知道它最後都會壞滅,我們說這個是空三昧。那金剛三昧是證得不生不滅的這個生命的本體,可是這個金剛三昧一般很難令人理解,所以有時候也會以空三昧來表彰菩薩的智慧——也用空三昧的某一個角度來表彰菩薩證得金剛三昧的一種智慧。因為這涉及到空性跟空相它的共相,因為它的共相就是有空,所以就會把空三昧的這個部分,有時候也當成是菩薩實證金剛三昧所表彰出來的一種智慧。

我們來看看這個《大智度論》裡面,它就有提到這樣的論文:【復次,是須菩提好行空三昧,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歲已,還下閻浮提。爾時,須菩提於石窟中住,自思惟:「佛從忉利天來下,我當至佛所耶?不至佛所耶?」又念言:「佛常說:若人以智慧眼觀佛法身,則為見佛中最。」】(《大智度論》巻11)這裡說 佛陀到忉利天去結夏或受歲之後都會下來。下來的時候,那個時候須菩提在石窟中,他就想一件事情,他說:「佛陀從忉利天下來了,那到底我應該去現場覲見佛陀呢?還是我不應該去呢?」然後他又想著說:「佛陀也經常這樣講啊!說:如果有人以智慧眼來觀察佛陀的法身,這樣子就是在見佛裡面最殊勝的!」換言之,看到 佛陀的生身——就是祂的身體、肉身——很殊勝,可是佛有三身啊!祂有應化身、有報身,祂也有法身啊!佛陀說:如果以智慧眼來觀察佛陀的法身——就見佛——來說他最殊勝。所以須菩提就想到這個道理。

接著,須菩提又有他的想法:【是時,以佛從忉利天下故,閻浮提中四部眾集,諸天見人,人亦見天。座中有佛,及轉輪聖王、諸天大眾,眾會莊嚴,先未曾有!須菩提心念:「今此大眾,雖復殊特,勢不久停,磨滅之法,皆歸無常。」因此無常觀之初門,悉知諸法空無有實;作是觀時,即得道證。】(〜《大智度論》巻11)這是說當 佛陀從忉利天下來的時候,閻浮提的在家、出家、男女二眾,總共四眾就集合在一起,殊勝的場面從來沒有這樣子過。這個時候須菩提心裡就想,他說:「雖然大家都在一起,情況非常的特殊,而且雖然它非常特殊,可是這種聚會它也不可能一直存在,它也是會磨滅的啊!」就像我們的五陰身心也一樣都會磨滅。所以說因為這個緣故,他就想說:「這些都是磨滅之法,都是無常之法。」所以他心中就生起了無常的觀點,來觀察諸法都空無有實。什麼叫諸法呢?就是蘊處界一切法,就是所有人的身心——肉體的身跟心理功能的意識心——它最後都會壞滅的,這叫無常觀。

當他這樣子觀察的時候,他就獲得了道證,表示他在空三昧之外,又證得了另外一個法,那個法其實就是金剛三昧。我們要知道在這裡就說明了一件事情:須菩提進行無常觀,能夠以空三昧進行無常觀,之前他是有觀佛法身的,他知道空三昧在一切法都最後會滅盡的這個情況之下,是有諸佛的法身存在的;因為這樣子的觀察之後,他生起了無常想,他就能夠獲得了大乘法的證得。所以顯然無常觀之所以能夠成就,它必須要有法身的觀;如果沒有法身觀,他是不能獲得真正的空三昧的。

我們可以看民國初年有一些人,他們的觀點經常落入無常觀,可是他們的無常觀是沒有法身的,所以他們的無常觀不能產生空三昧的正確見解,沒有辦法產生聲聞見道所見的空三昧,所以他們就墮入斷滅見而不自知。我們來看這個資料:「諸有欲知無為者,吾可告之曰:一切諸法皆是有為,生生滅滅,滅滅生生,剎那剎那,不得停住,常生滅故,常有為故,是故無常,即此無常,其性是常,常無常故,即此有為無常,是為常住無為。……三者、佛法云真如非以有一常住之體故,諸法依之而有生滅,但以諸法生滅無常故,而顯此無常之常性,名之曰真如。」(〈大乘起信論料簡〉,《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6冊,頁64~93。)這是民國初年一位支那内學院的學者,他叫王恩洋,他就主張所謂的無常(這個無常的)這個規則,它本身因為有一個不變的規則,所以他就把這個無常當成常了。可是他說無常的這個生生滅滅,一切法、諸法都是生生滅滅,這個生生滅滅它是永遠不變的,就把這個生生滅滅永遠是有這個現象,就當作是常了;換言之,他就把生滅法同時又是無常、又是常,然後就認為說這樣就是法界中所有的實相了。

那顯然在他的觀念裡面,他就缺乏了總相智。因為他不知道法界有兩類法:一類叫作生滅法,一類叫作不生滅法。因為這兩類法:一個是黑法,一個是白法;一個是緣法,一個是無緣法;一個是照法,另外一類是無照法。他不懂這個,所以他把生滅、有為(生滅、有為意思是這樣的特性不會改變)就當成是這個常住的無為法;甚至把無常的這個規律當作是常,然後說這個就叫作真如。他對於有一個真實法存在,作為一切生滅法所依,他推翻掉!他認為佛法中沒有這樣講法。

可是我們從《阿含經》舍利弗所說的總相法裡面,就可以很明顯看出來,黑法、白法,緣、無緣法,照、無照法,明顯地在說有兩類法,這兩類法才是法界裡面的總相,能夠因為這樣證得這個兩類法的總相,就叫作總相智,所獲得的就是一個空三昧的智慧跟一個金剛三昧的智慧。如果把無常的這個法性一直不變,就當作是常,表示它還是只有一類法而已;而且把生滅的法就當成是常法,那本身就產生極大的矛盾。為什麼?因為生滅法自己滅了之後,它如何能夠自己再生起自己,讓自己持續延續下去呢?法界中是不可能那樣子的。

從十二因緣法裡面,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流轉跟還滅它是兩個力量,它是彼此會抵消的力量;它要能夠運行兩個方向,一定要有在十二因緣法之外別有一個阿賴耶識存在,使得流轉跟還滅能夠同時存在。所以顯然王恩洋他不瞭解這個道理,他就把無常的這個法性就當成是常,然後說這個叫真如。顯然他是有無常觀,可是他的無常觀因為沒有法身作為前提,所以他不能成就真正的無常觀,不能獲得空三昧,也更不可能證得金剛三昧的。所以一個正確的無常的觀行,其實它必須要有法身觀在前面,才能夠成就真正的無常觀。

那我們接著來看須菩提最後因為行空三昧又有道證之後,又有什麼樣的精采的內容?【爾時,一切眾人皆欲求先見佛,禮敬供養。有華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惡,便化為轉輪聖王及七寶千子,眾人見之,皆避坐起去。化王到佛所已,還復本身,為比丘尼最初禮佛。是時,佛告比丘尼:「非汝初禮,須菩提最初禮我。所以者何?須菩提觀諸法空,是為見佛法身,得真供養,供養中最,非以致敬生身為供養也。」以是故言須菩提常行空三昧,與般若波羅蜜空相相應,以是故佛命令說般若波羅蜜。】(《大智度論》巻11)這個故事是在說:因為大家都想要看 佛陀從忉利天下來,想要第一個來見佛,來算是供養 佛陀。其中有一個叫華色比丘尼,她認為自己是女眾,女眾有一些不好的名聲,所以說她想要獲得最初禮佛的功德。所以她化作轉輪聖王,還有一千個兒子的這樣的威德,大家看了(每一個人)都避開了;所以說,這個華色比丘尼就一馬當先,跑到 佛陀的面前去見了 佛陀,然後回復她的本來的比丘尼的身分見了 佛陀。她想說:我是第一個見到佛陀的人啊!結果 佛陀就跟這個比丘尼說:「妳不是第一個見我的。」祂說:須菩提才是真正第一個見我的,因為須菩提見了我的法身。然後 佛陀就說:「因為見佛法身才是得到真正的供養啊!而且是供養中最殊勝的。」所以因為這個緣故,凡是這個《般若經》裡面在講一些般若波羅蜜的時候,都是以須菩提作為當機眾,由須菩提來跟 佛陀對答有關般若的這個部分。

所以顯然須菩提行空三昧最後道證,其實他是證得了 佛陀的法身,那也代表他已經證得了金剛三昧。那因為他行空三昧,這個空三昧跟般若波羅蜜的空相相應,表示說般若波羅蜜是有談到一些空相。為什麼?因為一切法是有相貌的,所以那是空相。可是般若波羅蜜不是只有空相而已啊!因為般若波羅蜜的空相是跟空三昧是相應的;可是法身不是空相,法身是空性,所以般若波羅蜜有空相,也有空性。而般若波羅蜜的空相,就是跟聲聞法的空三昧是相應的,所以須菩提他行空三昧。

菩薩有時候以空三昧的證得,也表彰他的智慧,因為般若波羅蜜空相是跟空三昧相應的。那般若波羅蜜證得空相的相應的時候,其實他也同時相應了般若波羅蜜沒有相貌的那個空性的部分,因為那個就是 佛陀的法身。所以有時候為了表彰菩薩證得法身,就以般若波羅蜜的空相相應的空三昧表彰他的智慧。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空三昧,它是一個菩薩證得 佛陀的法身的時候,他不是只得金剛三昧而已,他同時也證得了空三昧;代表一個大乘菩薩他證得金剛三昧,就是獲得了明心的功德,他同時也會獲得聲聞見道初果的空三昧的功德;因為證得空性之後,同時也會證得般若波羅蜜的空相,而這個空相是跟空三昧相應的。

所以大乘見道,其實他會獲得兩種總相智:一個總相智叫作空三昧的總相智,一個是金剛三昧的總相智。然後金剛三昧跟空三昧剛好是兩類法,他都證得,所以這是證得法界完整的智慧。所以,如果有人認為說佛陀成佛的時候,祂還有真言沒有說,譬如有些密教認為說,釋迦牟尼佛祂並沒有真正成佛,因為祂還需要真言,還要大日如來來教導祂真言;可是其實不然,因為法界就是兩類法,一個是生滅法,一個是不生不滅法,除此之外沒有第三類法;所謂的真言還是屬於第一類法而已,還是屬於生滅的總相法裡面。所以 佛陀成佛是完整的成佛,因為祂證得了法界完整的實相,所謂生滅的部分跟不生不滅的這個部分全部證得。菩薩也是依於證得了空三昧跟金剛三昧之後,經過長久的修菩薩道,最後成為菩薩的極果——就是成佛。

所以菩薩證得金剛三昧,同時也證得空三昧之後,他就能夠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佛之道;而且他所獲得的智慧是法界完整的智慧,不需要別有真言。如果有真言,也是菩薩引發智慧之後,屬於蘊處界的這個智慧,屬於金剛三昧的智慧所引發的真言的智慧;而這個真言的智慧,一樣是附屬於空三昧跟金剛三昧的,而不是在外於空三昧跟金剛三昧之外,別有真言。因為法界就是只有生滅這一類法跟不生不滅這一類法,總共就是這兩類法,除此之外,別無其他種類之法。

那我們接下來跟各位看看,有些人對於所謂的空三昧,他會有很多的誤解,甚至對於空三昧產生了一些蔑視。我們來看看有一位法師他這樣說:「在行、住、衣、食之間,住空三昧中,時時反省觀察自心,是不是生起惑染貪著,有則觀察空義對治它,無則心安樂住。這樣常修空三昧,以達一切清淨。所以,空有兩方面的意義:一、專在義理上說,是體驗無我我所。二、在行為上說,則是於見色聞聲中不為境界所繫縛,離欲清淨,這是空三昧的特色。」(《性空學探源》,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78。)

其實這一段法說,在我們的行住衣食之間行這個空三昧。可是他怎麼描寫空三昧呢?他認為說:在這個行住衣食之間,去觀察我們的內心中,去體驗所謂的無我、無我所,然後體驗我們有沒有貪染執著在這裡面,如果有就以空義把它對治掉。可是這樣並不是符合空三昧的道理,因為空三昧是要知道一切法的範圍而沒有遺漏;然後能夠知道它的法性是生滅,最後能夠滅盡;因為滅盡,所以說產生了空三昧的智慧。可是它還有個前提:要知道有法身。如果沒有這樣子總相的智慧,就不能說他有空三昧的智慧。

好,那我們今天就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