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是依止藏、攝持藏(二)

第015集
由 正齡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節目,今天我們繼續來談「如來藏是依止藏、攝持藏」。上一次節目中我們說明了如來藏有「依止藏」的道理,因為如來藏是三界一切法的根本心,由於有如來藏,才能有三界眾生及器世間存在與運作;如來藏具有能讓人修行成就佛道的體性。如來藏也有「隱覆藏」的意思,這是因為如來藏心行極為微細難知,故說隱覆;又如來藏含藏的種子也難以了知而說隱覆;如來藏不在六塵了別,這又是眾生難以了知的,所以說如來藏是隱覆藏。

最後還說到如來藏能攝持一切種子,我們所作所為一切善惡業——有記無記、有漏無漏法種——全部由如來藏中現行,又熏回如來藏中,由如來藏完好地記持著;我們所有業行的種子都收藏在如來藏中不會遺失,未來世緣熟時,就會受可愛或不可愛的異熟果報。這是因為眾生的六識,一直都只在如來藏所變現的內相分中存在與運作;眾生一直以來,從來沒有接觸過外面的世界,所見、所聞、所嗅、所嚐、所觸乃至所了知的一切法,都是如來藏藉由眼、耳等五個色根接觸外境五塵後所變現出來。如來藏變現內相分六塵,接著才有六識的出現而可以了知六塵相分;而六識所觸、所知的,都只在內相分六塵中,從來不曾超出內相分六塵,因此六識心行及所造種種業全部都在如來藏中完成,所完成業種也就不會出於如來藏之外。

由於如來藏收藏所有七轉識熏習、造作的種子,所以叫作藏——寶藏的「藏」。而如來藏有依止藏、隱覆藏、攝持藏這三個功能:萬法的依止、行相微細未證者不知、以及收藏一切種子的功能,這些顯然都不是意識所能為的。所以如果有人否定如來藏而建立意識細心或細意識取代如來藏,來規避親證如來藏這件事,真的非有智之人。

上一次節目中,我們曾提到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說:一心二門有八識;很明確地指出眾生就是八個識,其中有真、有妄,有生滅、不生滅,然真妄體性不同,八識包含識陰六識、意根以及本識如來藏。識陰——眼、耳、鼻、舌、身、意識——六個識,大家都沒有意見,都不否認。第七識與第八識則常常有人會否定其存在。佛在經中常常會說到「意」,這個意有時是指意根、有時則是說意識、有時則是兼指意識與意根。至於如來藏「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阿含經》中常看到的「識」不離身,「識」不至東西南北、上下等十方,入胎識、名色緣識、識緣名色…等;這些都明白指出,有一個不同於六識,尤其是意識的「識」存在;這個識,也不是意根,因為意根攝屬六根之一,這樣子就是八識的全部,不多也不少。多了,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就不是去後來先的根本識、最終心;少了,就同於斷滅論所說「沒有因,只要眾緣就可以有三界一切法的出現」,這就違背了因緣法、緣起法,與 佛說「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的教說不符。因此八識心王中的第八識如來藏,因地又名阿賴耶識,至八地改名異熟識,乃至佛地的無垢識,這才是唯一不變,從無始劫來一直都存在,未來無量劫後依其不生不滅本性,仍然存在的法界一切法的根源;這是不會改變的事實,不論信或不信祂的存在。

所以說,我們一切作為都不離這八識,而前六識依第七識意根的意旨,在六塵上的造作,都在如來藏的範圍內。如來藏的攝持藏、依止藏的功能,無法由別的法取代;意識心無法取代,更不用說是非心的造物主、大梵天、冥性、自然、時節…等;外於本識而說的種種想像法或物質法,更不可能取代。如來藏真實存在,只要親證祂就好了,不必另外去建立別的法來取代,祂是無可取代的。其實八識各有其體性與功能,我們該作的是分辨清楚八識各有什麼功能與差別,去證明清楚就好了,但是不要為了求悟而被誤導,被以不實的法所矇蔽。如上面說的意識細心或細意識,都是意識;意識就是藉意根、法塵為緣而生的法,體性與功能完全異於如來藏,這點千萬要小心。

接下來,上次說的那位法師又說:【如即如如,無二無別的諦理,真諦是法法如是的。如如,本沒有什麼來不來。如寶珠,本來明淨,即無所謂來不來,然約琢磨寶珠的塵垢,使寶珠的明淨,能具體的顯露出來,所以名來。】(《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209~210。)這位法師把如來和如如拿來作解釋:如來,好像來,其實沒有來。

而如如在說什麼?在《雜阿含經》卷16中:【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真實持我所說四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名比丘真實持我四聖諦。」】這裡意思是說,比丘真實受持 佛陀所說四聖諦,四聖諦就如真如的諦理,不離真如而有四聖諦、四聖諦也不異於真如;畢竟是真如法性的一部分、是真實存在、可以詳細審視的真諦、是不顛倒非虛妄的法。

又在《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3佛陀告訴勝天王:【大王!所言如者,名為不異、無變、不生、無諍、真實;以無諍故,說名如如。如實知見諸法不生,「諸法雖生,如如不動;如如雖生一切諸法,如如不生,是名法身;清淨不變,猶如虛空無等等,一切三界無有一法所能及者,遍眾生身,無與似者;清淨離垢本來不染,自性明淨、自性不生、自性不起。在心意識,非心意識性,即是空、無相、無願,遍虛空界諸眾生處,一切平等,無邊無量不異不別;非色,不離色;非受想行識,不離受想行識;非地大、水火風大,不離地大、水火風大。無生離生,雖逆生死、不順涅槃;眼不能見,耳不能聞,鼻不能嗅,舌不能甞,身不能覺,意不能知,不在心意識,不離心意識。】這經文大意是說,所謂的「如」就是不異、無變、不生、無諍、真實,由於無諍叫作「如如」;這很分明就是在講真如這個心體與真如的如如法性,真如無壞、無變、不生、真實存在,真如沒有諍競而說如如。又如實了知,看見諸法都由這個真如心而生,而真如心於一切諸法卻是如如不動;真如雖然出生一切諸法,真如本身卻是不生的法,故名法身;自性清淨不變,猶如虛空,因此沒有與真如相等的法;三界一切法,沒有任何一法與真如有同樣的體性,真如遍眾生身中,卻不是眾生五陰十八界之法,真如在六根、六塵乃至六識中運作、顯現,卻不屬於六根、六塵與六識,乃至不屬於意根。總而言之,真如非五陰十八界,又不離五陰十八界而有真如心存在,有真如性可以顯現出來。

由這兩段經文可以知道,如或如如是在講真如心或真如心運作時的真實;而不動其心的如如法性,講的是自心真如的清淨法性,與「如來」來或不來是不相干的。而實際上「如」是講諸法皆如,「諸法如」的如字,不是講「如來」的如,因為如來的如字,是說好像的意思,與如如不動的自在道理,二者是不相同的。如果將諸法如,當作如來,根本就是牛頭逗馬嘴。

為什麼叫作「諸法如」?因為如來所證的是如來藏,到佛地名為無垢識;這個「識」在因地就已經是自在,也就是說已經是如如自在,不必等到修行以後才自在、才如。甚至二乘菩提中,阿羅漢滅盡了蘊處界入涅槃時也是如,原始佛法的阿含期中就已經是這麼說的:阿羅漢滅盡蘊處界以後是如。所以說「法不離如、法不異如」。佛陀有時又說阿羅漢的證境是真實、審諦、究盡,也就是究竟滅盡。這表示阿羅漢滅盡蘊處界以後,並不是斷滅空,正因為不是斷滅空,還有本際無垢識如如不動的獨存,所以叫作「如」。也因為菩薩所證的這個本識,在三界中一向是如,在喧鬧的六塵中也都一向是如,所以叫作「如如」。

舉例來說,譬如有人造了惡業下了地獄,即使是到無間地獄,當他的地獄身心受苦無量、煩惱無量,求死不得;好不容易死了,但是業風一吹,馬上又活過來,又繼續去受苦,真是受苦無間;他很苦惱;可是正當他受苦無間而驚恐苦惱時,他的如來藏卻是仍然如如不動,這才是真正的如。又譬如說,另一個人持五戒又行十善業,上生欲界天有種種享樂,他的覺知心好快樂。如經中說的:有一位阿羅漢的弟子生到忉利天去,駕著馬車飛馳,阿羅漢在路旁看見了就向他揮手,他卻不理他的師父,繼續前進而沒有停車向阿羅漢師父打招呼,因為他忙著享樂;這位阿羅漢覺得這個徒弟真無禮,於是以神通超前攔住他來質問,徒弟卻說:「師父啊!我在天上享樂,其實很忙,沒時間停下來向您問候。」因為忉利天中的天人都很快樂,他沒時間休息,也捨不得休息;可是當這個人如此不斷享樂時,他的如來藏還是沒有任何的貪,還是如如不動。必須是這樣的心,才能叫作全然的如;所以這個「如」字,是說如來藏的「如如」不動,不是說如來的「如」的意思。

接下來說,如──如來,即法空性。因為諸法都從自心如來而來,所以一切法都是空性,一切法全都附屬於如來藏空性,而自心如來這個法本來就是空性,所以如來也就是法空性。因此,如果有人說「法空性就是一切法緣起性空」,這意思就不一樣了;緣起性空是說,一切法都是藉著種種緣而生起的,沒有真實的自性,所以說其性是空。這與如來藏「空性」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如來藏猶如虛空,無形、無色、無相,然而這個空性如來藏,有能生萬法的真實自性,一切法都由空性如來藏而來,所以說一切法空性。

接著這位法師又說:【如《金剛經》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約所證說,但名如如,約能證說,即如如智。】(《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210。)諸法如就是自心如來。可是如果所說的如,不是自心如來而是另有他義,那就錯了;這位法師卻是以諸法滅盡的滅相為「如」,諸法滅盡了的滅相,滅相於一切法還有「如」可說嗎?請問各位菩薩:一個法如果滅壞了、不存在了,這個不存在的法,滅失了的相貌,可以說這個滅相不會滅失而永遠存在嗎?當然不能,滅了的法就是沒有了、不存在了,怎麼還可以說滅相永遠不會失去,而叫作「滅相不滅」?這就成了無法了。

譬如說,有一個人本來有一本書,後來因為不小心被火燒了,這時候書已經不存在了;也就是說,現在這本書的狀態是滅失的,書不存在的狀態叫作「滅相」,但說它是「滅相不滅」,這有何意義?有什麼作用?沒看過這本書原先存在的樣子的人,他無從體會這個不存在的滅相與原來存在的書之間有何關聯?不能從這個滅相來連結到原來那本書,更無法體會這個滅相與諸法有何關聯。所以說這個滅相在一切法中是「如」,這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於諸法中如,一定是有一個大前提,也就是有一個法,這個法在諸法中一向都如如不動,這才能說是於諸法中如。存而復失、不存在的法,有如如不動的道理可說嗎?所以,如果於諸法中並沒有那個常住而如如不動的法,而諸法斷滅後的斷滅空,怎麼能說是於諸法如呢?這麼說是沒有意義的。

接著來看「約所證說,但名如如,約能證說,即如如智」。如果單從「能證」講解為如如智,表面上似乎是對,但問題是:智與識到底是一個法或是兩個法?我們來看看「智」與「識」,是兩個或是一個?譬如我們說某人很有智慧,意思是這個人的意識的功能很好,顯然有智慧是因為意識功能好,因此智是識顯現所擁有的,所以是二;但智其實不離識,離識就無智可說,所以也是一;然而說一、或二,都將出現問題,因為事實上是不一亦不異。

也許有人又會講:「那都是從大乘法裡面弄出來隨便講的。」真是這樣嗎?其實在阿含部經典中,就記載著兩位大阿羅漢間的問答如下:【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智慧及識,此二法,為合為別?此二法可得別施設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智慧所知,即是識所識,是故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中阿含經》卷58《大拘絺羅經》)

這是說有一天,舍利子尊者問大拘絺羅尊者:「智與識是可以分開的嗎?或者是不可以分開?」大拘絺羅尊者說:「不可以分開,因為識是心體,智是心體所得的法;表面上看來雖然是兩個法,可是這兩個法不可分開,因為離開識就沒有智。『識與智』不一也不異,智是識的所證,是識所有,離開識就沒有智。」

回頭再來看這位法師這一句話:「約能證說,即如如智。」由上面阿含經文,大家已經知道,如如智是意識所得,意識悟了以後擁有如如智;因此能證的識不是智,但離識無智,所以說意識所擁有的如如智,並不就是意識本身。如果意識所擁有的如如智就是意識自己,那麼同樣的邏輯:燈泡發出來的光也就是燈泡,所以把燈光關掉時,燈泡應該同時就壞掉了。那麼就可以說:「約能發光的燈泡說,即是燈泡的光。」如果把燈關掉了,燈泡的光不見了,那時燈泡也應該滅失了;但事實上,每次開關電燈的結果並不是這樣。

所以如如智是意識的所證,當意識找到如來藏了,由此能現觀如來藏的如如不動自性而有如如智。這是意識有了如如智,是意識證得如如智,意識與如如智是相待的兩個法,可是這位法師說:「能證就是智,智就是識。」如果像這位法師所說的「能證」是意識,而能證的意識就是所證的智,那麼意識所證得的如如智就是意識本身,因為識就是智,那就應該所有人一出生時,有了意識就一定有智;因為識就是智,智不是後來修學才證的,識與智就不是兩個法。所以這位法師說:「約能證說,即如如智。」他這個意思是說:如如智就是能證的意識覺知心。然而這是違背常理的說法,這是通不過世俗邏輯的考驗,更不要說實相智慧的考驗了。

從世間法上來看,我們從小就開始不斷地讓意識學習,意識經過學習才能生起世間法的智慧;佛法智慧也如是,不論是聽聞的智慧,或是又經過思惟的智慧,都是因為先有識,才有智。所以「智」是因為「識」對某一法的無明、無知去除了,才顯現出有這方面的「明」,也就是智慧;因此,智是依識而有,不是先有智才有識。所以不能像這位法師所說的:智是能證,即如如智。而真正的如如智是親證如來藏,能現觀如來藏於諸法如如不動,有了這個對如來藏觀察所產生的智慧,才能說有如如智;二者雖然是不一不異,但是「能得」與「所得」還是有所不同,不能含糊籠統地說「所證的智就是能證的識」,這樣就是體用不分了。

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