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漢已經成佛了嗎(一)

第005集
由 正村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佛教正覺同修會所為您製作的三乘菩提系列電視弘法節目。這個單元是探討「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今天題目子題是「阿羅漢已經成佛了嗎?」那麼這個題目我們要分四集的節目來為大家一起探討,這是第一集的節目。

這個題目的第一項綱要,我們要由勝鬘經典當中勝鬘夫人對如來與聲聞、緣覺證境之差別,以及在其他經典當中 佛世尊的開示,來證成阿羅漢不是佛,離佛地證境還非常遙遠。那麼這整個單元也是以 平實導師著作的《勝鬘經講記》作為藍本,再進一步闡述勝鬘夫人的開示。

在 平實導師的《勝鬘經講記》第四輯當中,勝鬘夫人對如來與聲聞、緣覺證境的差別有下面這一段開示說:【世尊!如來應等正覺,非一切聲聞、緣覺境界;不思議空智,斷一切煩惱藏。世尊!若壞一切煩惱藏究竟智,是名第一義智;初聖諦智,非究竟智,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在 平實導師出世弘法之前,佛教界對整個三乘菩提佛法的勝劣次第差別仍然有嚴重的誤會,甚至認為阿羅漢等同於佛,二乘解脫道修學圓滿成就無學阿羅漢位,就是圓滿的佛道,也就是把解脫道的修學,當成就是大乘佛菩提道的修學。平實導師不忍眾生被誤導,在週二固定公開講經法會中,為大眾次第宣演大乘系列經典,也特別選擇這一部《勝鬘經》來開講,要經由勝鬘夫人經文的開示,來為大眾說明如來跟聲聞阿羅漢以及緣覺辟支佛所證證境之間的勝劣差別。

如上面這一段經文,在〈無邊聖諦章〉第6當中,勝鬘夫人開示說:諸佛如來是人天至尊、是人天之所應供,而諸佛如來之間也都是成就平等平等無差別的無上正覺智慧,也就是諸佛如來之所證智慧彼此間平等並沒有勝劣差別。但是諸佛如來所證的智慧,卻不是二乘聖者,也就是聲聞阿羅漢、緣覺辟支佛之所能思議,諸佛成就的智慧,是斷除一切煩惱藏的「不思議空智」;經文後段又談到要壞盡「一切煩惱藏」,說這樣究竟圓滿的智慧,才是第一義諦智慧。之後也談到二乘聖人所證只是初聖諦智慧,這屬於可思議,不是不可思議的智慧,還不是佛地究竟圓滿智慧,也就是還只是趣向成就佛地的無上正等正覺所應該先成就的初聖諦智慧。

上面經文剛開始談到「如來應等正覺」,意思在說諸佛如來之所證,彼此之間都是平等平等沒有任何差別,所以才會叫作「等正覺」。由這個地方的經文開示,我們更可以確認:附佛外道的密宗喇嘛教,他們曾經宣稱他們所證的密教佛成就了報身佛的境界,說這樣的境界更殊勝於顯教佛,這樣的說法當然是虛妄說;這是屬於外道法教,不是佛法,也就是密宗喇嘛教所說,並不是佛世尊說的法教。因為法界的事實是沒有所謂的喇嘛教密教佛可言,更不會有所謂的密教佛殊勝於顯教佛的說法;因為經文告訴我們,諸佛如來所證都是平等平等,都是等正覺沒有差別的緣故。

另外這段經文勝鬘夫人也繼續開示:諸佛是成就「壞一切煩惱藏究竟智」,也就是諸佛都是壞盡一切煩惱藏。那麼可能有人也會誤會說二乘聖人一樣也斷盡了所有的煩惱,斷盡我見、我執、我所執煩惱,那也是壞盡一切煩惱藏;但是實際上一切煩惱藏所含攝煩惱的內涵非常廣、非常深細,不但函蓋二乘聖人要斷除的煩惱障(也就是見惑與思惑煩惱),更進一步含攝大乘菩薩才有能力進斷的三界愛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以及初地菩薩所專斷的所知障。

所知障含攝的煩惱內涵名為「無始無明上煩惱」,這樣的無始無明上煩惱如同恆河塵沙一般無量無邊,所以經中又名為塵沙惑。這所有的一切煩惱藏,都收藏在有情眾生的金剛心如來藏當中。諸佛都是斷盡二乘人所斷的一念無明,所謂的下煩惱,而且還要進一步斷盡大乘菩薩才有能力斷除的無始無明上煩惱。這樣才是斷盡自心如來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煩惱,才能圓滿成就佛地「不思議空智」,這是究竟圓滿的究竟智,也是世出世間第一義諦的智慧。

所以阿羅漢當然還不是諸佛如來,因為阿羅漢所斷的煩惱淺狹,所證的智慧仍是可思、可議;而諸佛所斷煩惱就非常廣、非常深細,所成就是經文所說不可思議空智。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讚歎諸佛如來同樣是阿羅漢,諸佛當然堪受人天應供,因為諸佛也同樣斷盡阿羅漢所斷的見、思二惑煩惱;但是我們卻不可以稱揚阿羅漢也已經是諸佛如來,因為阿羅漢自身還沒有斷盡所有上文所說的「一切煩惱藏」,所以阿羅漢的證境離佛地還非常遙遠,完全無法思議諸佛如來所證解脫智慧的緣故。

下面我們要由 佛在其他經典當中的開示,來進一步瞭解阿羅漢跟諸佛如來所證智慧勝劣的差別,我們就可以瞭解為什麼勝鬘夫人在這段經文會開示諸佛所證是不思議空智,當然就能夠更瞭解阿羅漢為什麼還不是諸佛如來。

在 佛世尊《大寶積經》有一段經文的開示就談到:阿羅漢為什麼還需要歸依如來修學?為什麼他的心中還有恐怖不得自在?在《大寶積經》卷119經文說:【世尊!如是阿羅漢有恐怖,故歸依如來。是故阿羅漢及辟支佛,生法有餘、梵行未立、所作未辦,當有所斷未究竟故,去涅槃遠。何以故?唯有如來應正等覺證得涅槃,成就無量不可思議一切功德,所應斷者皆悉已斷究竟清淨,為諸有情之所瞻仰,超過二乘、菩薩境界。阿羅漢等則不如是,言得涅槃佛之方便,是故阿羅漢等去涅槃遠。】

這段經文的大意在談:阿羅漢還是需要歸依佛世尊繼續修學,阿羅漢心中還有恐怖的緣故。二乘無學聖者聲聞阿羅漢跟緣覺辟支佛,仍然有餘生法不盡、梵行未立,所作尚未究竟成辦,仍然有應斷煩惱無明還沒有究竟捨,離佛地究竟圓滿涅槃之實證還非常遙遠。如來應供等正覺則已經實證圓滿究竟的無住處涅槃,已經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智慧,也就是所有的下煩惱、上煩惱都斷除清淨,是所有有情之所共同瞻仰,諸佛之證境已經超過二乘無學,以及所有諸地上菩薩的證境。但阿羅漢等二乘修學者都還沒有佛地所證的智慧功德,經中有時候說二乘無學已證涅槃,那只是為了攝受急於求解脫生死的二乘修學者的方便善巧說,實際上阿羅漢等二乘修學者離佛地圓滿涅槃的實證還非常遙遠。

這一段經文談論到阿羅漢證境遠不及諸佛如來,我們再為大家把中間重要的法義,略為論述如下:

第一點,阿羅漢不是佛,因為阿羅漢沒有究竟樂,阿羅漢心中還不得解脫自在—於內有恐怖、於外也仍有恐怖。諸佛如來之所實證,是「常樂我淨」的如來勝境,是有究竟樂的。但阿羅漢卻沒有究竟樂,心中還因為恐懼入涅槃後要滅盡一切法:滅盡一切法、滅盡五陰自我之後,一切成空無所有,恐懼落入斷滅空無,所以仍有恐怖,並無究竟樂。阿羅漢雖然信受佛語,知道入了涅槃,知道涅槃不滅,還有涅槃的本際實際常住不壞,但還不能夠現前親見這涅槃當中獨存之法,沒有辦法現前實證的緣故,因此還沒有究竟樂。這就是這段阿含經文,佛開示的於外有恐怖、於內有恐怖。

有關於外於內有恐怖,在中阿含經文 佛陀就先開示:何謂「於內有恐怖」?經文說:【「世尊!云何因內有恐怖耶?」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見、如是說:『彼或昔時無,設有,我不得。』彼如是見、如是說,憂慼煩勞、啼哭椎胸而發狂癡,比丘!如是因內有恐怖也!」】(《中阿含經》卷54)

阿羅漢因為還不能實證內法,所以還有恐怖。入無餘涅槃要滅盡一切法,雖然依 佛的教示,在滅盡諸法、滅盡自我之後,佛說還有內法獨存常住不滅,還有涅槃的本際實際常住,所以涅槃是真實的、是清涼。但阿羅漢於這個部分還不能知、不能現前親見,不能知道這內法本識心之所在。由於不能實證的緣故,因此他無法證實在阿羅漢自我五陰滅盡之後,是否真有這內法本識心常住。所以阿羅漢心中還是有憂慼煩勞,於內還有恐怖,還不能遠離顛倒夢想,還不能實證佛地圓滿究竟涅槃的緣故。

中阿含經文,佛另外開示:何謂「於外有恐怖」?在卷54經文說:【「世尊!頗有因外有恐怖也?」世尊答曰:「有也。」……「如是說:『我,斷壞,不復有。』所以者何?彼比丘所謂長夜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意念;比丘多行彼,便憂慼煩勞、啼哭椎胸而發狂癡。比丘!如是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這段經文開示因外有恐怖,這是相對於內法本識心常住不滅,所以說五陰是外法,在五陰自我這個我還是會壞盡、會斷滅,入涅槃後不會再有這五陰的自我;想到這個地方,在未來漫漫長夜當中都沒有這五陰自我了,全部滅盡了,是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意念了,一切成斷滅空無境界,因此他憂慼煩勞,所以心中還有恐怖想。

所以阿羅漢於一切五陰我的空無壞盡,還是有怖畏的,於涅槃內法的這本識心所知不足。還不能現前親見的緣故,心中還有恐怖,所以阿羅漢需要歸依 佛世尊繼續修學,還沒有辦法實證佛地的究竟樂;所以阿羅漢當然還不是佛,離佛地證境還非常遙遠。

第二個論點:說阿羅漢雖然可以自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但實際上仍然有餘生法不盡,梵行未立,所以阿羅漢仍然不是佛。阿羅漢雖然斷盡分段生死,於三界生死已經斷盡,也就是不會再流轉生死了;但是對於大乘成佛之道來看,阿羅漢其實還有生死未盡,仍有餘生法不盡。這個地方講的就是大乘諸地菩薩才有能力開始斷除的三界愛習氣種子隨眠,以及諸地菩薩才能夠次第斷除的變易生死。這個地方談的變易生死,講的就是在阿羅漢藏識中,祂所含藏的種子,繼續有生滅流注變異的法性存在,所含的種子仍會變異;這樣的種子餘生未斷盡,種子仍然具有異熟生滅法性。所以對於這樣的變易生死,阿羅漢還沒有斷盡,所以阿羅漢於生死還不得究竟解脫自在,還沒有證入究竟圓滿生死解脫自在的彼岸。

大乘諸地菩薩都是需要進修一切種智,也就是要將藏識當中所藏種子修習到無有變異,這樣的修習要經歷兩大阿僧祇劫,最後才得究竟圓滿。由大乘菩薩成佛法道的修學來看二乘阿羅漢聖者之所修習,由於阿羅漢還沒有能力修習一切種智,這樣的一切種子應修梵行「尚未成辦」,所以經文才會說二乘聖者「梵行未立」。所以阿羅漢離佛地還非常遙遠,仍然不是佛。

第三個論點:說阿羅漢不是佛,所應斷煩惱尚未斷盡,所作未辦、不住涅槃、未到彼岸,去涅槃仍然非常遙遠。阿羅漢雖然斷盡三界愛煩惱種子,可以不受後世蘊有,但實際上還沒有到達真正究竟圓滿生死的彼岸。因為阿羅漢還有所知障的遮障,遮障他佛道的成就;也就是仍然有所知障所含攝的無始無明上煩惱他還沒有斷盡。雖然他已經能夠滅盡五蘊自我,不再受後有,但是他不證涅槃本際,不證涅槃的緣故,也可以說阿羅漢不住涅槃,因為阿羅漢入涅槃是要滅盡五蘊自我,所以阿羅漢雖然方便說入涅槃,但是阿羅漢自我已滅盡,所以也可說阿羅漢是不住涅槃。只有大乘的見道菩薩,可以在五陰自我仍然現存的當下,就已經實證涅槃本際,有能力現前觀察自己身中的如來藏就自住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才說大乘的證悟真見道之菩薩,才真的有到達生死彼岸。

又說阿羅漢「所作未辦」,因為阿羅漢仍有餘過,還有應斷煩惱還沒有斷除。這個地方講的「餘過」就是:阿羅漢還有煩惱障當中的煩惱習氣種子隨眠還沒有斷盡。而大乘菩薩在登入初地的時候,就已經斷盡阿羅漢所斷的煩惱障──煩惱的現行;在進入初地以上階位之後,諸地菩薩都繼續進斷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隨眠。另外,阿羅漢還有所知障所含攝的無始無明上煩惱,這些無量隨眠也還沒有斷除,這些煩惱屬於心不相應煩惱,阿羅漢於這些煩惱還沒有能力相應,那當然就更談不上說要斷除這些上煩惱了。所以阿羅漢還不是佛,離佛地究竟圓滿無住處涅槃之實證,仍然非常遙遠。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阿羅漢已經成佛了嗎」這個題目,先為大家解說到這裡。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下一集的節目。

最後祝願所有菩薩:色身康泰、學法無礙、道業增上、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