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與漸修

第002集
由 正旭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這一集我們要繼續講解〈無邊聖諦章〉,今天所要講的主題是「頓悟與漸修」。諸位也許都聽說過,禪宗有一個很有名的十牛圖,現在我們用勝鬘夫人的這幾句經文來檢查看看十牛圖所說的究竟有沒有道理。勝鬘夫人說:【無有出世間上上智,四智漸至及四緣漸至;無漸至法,是出世間上上智。】(《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換句話說,般若的證悟這個真見道是一剎那間就解決的。親證這個實相心,也就是親證無餘涅槃的本際的時候,同時就是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在證悟的當下就都證得的。所以當你找到如來藏的時候,不可能像十牛圖所說的:先找到如來藏的腳跡,然後找到如來藏的尾巴,然後再找到如來藏的腳,再找祂的肚子,找祂的脖子、頭以及頭上的角或者祂的鼻子。根本沒有這回事!所以禪宗的開悟明心只有頓悟,沒有漸悟這回事!

這種出世間的上上智,是一悟之間,就全體親證本識如來藏的;如來藏心體是開悟的當下就全體親證的,沒有分證如來藏的。如果要講漸悟,那是只有禪宗的明心頓悟以後才有漸悟,但是那個漸悟是慢慢地修學而次第了知如來藏的一切自性跟功能,而不是證得如來藏心體。當你找到如來藏的當下,就找到祂的全部,就是如來藏心體完全顯露在你的眼前,沒有哪一分還遮掩著不讓你瞧見,這樣見道所生的般若實相智慧才是出世間的上上智。見道之後將來修學到最後身菩薩位,人間眾生得度的因緣熟了,這時候來到人間示現成佛也是一樣,一悟就起了大圓鏡智,眼見佛性時一悟就生起了成所作智。這不是漸漸累積上來的,所以勝鬘夫人說:「沒有一個漸至法,是出世間上上智。」反觀阿含所講的二乘解脫道都屬於次第禪觀,都是藉緣漸修之法;除非是四禪八定具足的人,如果不假借蘊處界的生住異滅為助緣而作次第禪觀,就不可能證得解脫果;所以都是四智漸至之法,是斷除四住地煩惱而獲得的出世間智,所以是四緣漸至之法。第一義諦卻不是四智漸至、四緣漸至之法,而是頓悟如來藏所生的法界實相智慧,不是世俗法蘊處界有關的生住異滅的智慧。

那麼前面勝鬘夫人所說的「出世間上上智」,我們來看某一位有名的法師的註解,這一位法師說:【大乘以平等法性為第一義諦,所以也是理必頓悟的。本經以漸屬聲聞緣覺法,以頓屬如來法。頓漸的歧異,就是大乘與小乘的不同。】(《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204。)我們來看看他這一段的註解到底有沒有過失,或者哪些是正確的。其實如來法有頓悟的部分,也有漸修的部分,因此這一位法師說「頓屬如來法」,這樣的說法是有過失的。這位法師又說:「頓漸的歧異,就是大乘與小乘的不同。」這樣的說法也有過失。

關於頓跟漸,十幾年前有一位法師在她的《弘誓雙月刊》曾經談到一點說:大乘禪宗所謂的開悟,是自由心證。她的大意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她的言外之意其實是說:禪宗的開悟沒有一個標準,師父說你開悟了就是開悟了,說你沒悟那就沒悟了。她還提出另一個觀點說:為什麼大乘禪宗的開悟是屬於自由心證而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因為禪宗講開悟都是一念之間的事,如果沒有辦法頓悟,就永遠沒有開悟的機會,那就不如次第禪觀。次第禪觀有一個順序,讓你一步一步走到所要悟的境界來,可是禪宗講的都是一剎那之間就解決,一句話之間就解決了,那怎麼可以叫作開悟呢?這樣的開悟都是自由心證,有什麼憑藉?她的意思大概就是如此。但問題是:凡是屬於次第禪觀,永遠都是屬於世間法的範圍,不曾涉及法界的實相。

般若的證悟並不是禪定,雖然也被稱為禪觀,但它只是靜慮而非禪定,是明白法界的真相而不是修定。禪宗的禪觀是實相智慧的證悟,不屬於世間禪定的定境。既然不屬於定境,怎麼可能是次第漸進的呢?譬如修定,當然是欲界定、未到地定,然後證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四空定,這樣修上去,這是次第禪觀。又譬如五停心觀這些法,也都有次第性。但如果是次第性的,一定是世間法,不是法界實相。然而大乘的開悟是悟得實相心,只是把祂找出來而已;這個實相心是本來就存在的,不是一分努力修習之後才出現一分,而是在悟的當下就全體分明顯現在你眼前,問題是有沒有那個智慧去找到祂。想要找到祂,所需要的是正知正見等等方法的智慧,那就要依靠善知識來教導,也就是禪宗的禪法。所以禪法不是禪,禪法只是幫助你找到實相心的方法。跟隨禪師身邊十幾年、二十幾年的目的,就只是要經由他的開示來建立一個尋找實相心的正確知見跟方法,禪法都是知見、方法。可是當你找到實相心的時候,那只是一念之間,所以沒有次第性。

譬如有一個東西是在你眼前,卻一直都被你忽略掉,你只曾經聽到它的名字,卻不知那個東西就是人家叫你尋找的對象。長輩吩咐你說:「你去把某一個東西找來給我。」於是你就去尋找,可是要找的那個東西,卻一直被你忽略掉,不知道它的存在,所以不曉得這個長輩到底要去找哪一個東西,所以長輩就告訴你:「就在倉庫裡面,你去找啊!」可是你把倉庫翻遍了,從來不會想到是它!因為它很平常,它一點都不顯眼,所以才會忽略它,明明在眼前,卻始終沒辦法找到它。只好又回來向長輩說:「我找不到啊!到底它長個什麼模樣?放在哪一個位置?」長輩就告訴你:它長得什麼模樣、什麼顏色、什麼形狀,大約多大、多小,放在倉庫的某一個位置。那你就依長輩告訴你的那些訊息去倉庫裡面那個位置去找,那不就很容易找到了嗎?當你找到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喔!原來是這個!一天到晚看見它卻忽略它,從來都沒想到就是它。

但是當你找到它的時候,一剎那間就全體看見了,不是先看到那個東西的十分之一,然後看到那個東西的十分之二,乃至十分之三,乃至十分;而是一見的時候就已經是全體看見了。所以中國禪宗—大乘般若禪—的開悟,不是定境的修行,是找到生命的實相如來藏,怎麼會是次第禪觀呢?勝鬘夫人也說:凡是次第禪觀,也就是四智漸至、四緣漸至的禪觀境界,都是屬於世間法的觀行。因為二乘人所證的菩提都是從世間法來觀行而證得,都是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世間法上面作觀行,所以要一步一步地去證,要漸次斷我見、我執,那當然是屬於出離世間法的智慧。可是出世間上上智,卻是剎那之間悟入的,所以說「無漸至法,是出世間上上智」。

但這不代表大乘法中就沒有次第修,因為證悟實相是剎那間的事,可是剎那間證悟之後卻要次第進修,頓悟後是將近三大阿僧祇劫的進修,所以大乘法並不是某些人所想像的一悟就能成佛。可是頓悟入道都是只有一剎那間的事,當你經由自己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中,找到如來藏的時候,以祂作為根本而繼續探討下去以後就會發現:原來萬法都從祂來,但祂卻是平實得很。所以次第禪觀不會是大乘聖者出世間的上上智,只是二乘聖人的出世間智。這一位法師在這一段註解中,倒是對頓跟漸有一點正確的認知,所以才會這麼說。

但是頓固然屬於如來法,也就是菩薩法,但這個頓不代表一頓就成佛了,因為這一頓只是開悟明心而已。就像廣欽老和尚以前在隨眾念佛,他那麼一頓 也是悟了,那也是頓悟,而且是標準的頓悟。而這個標準的頓悟只是一剎那間的事,沒有次第性可說;可是這一悟之後,才知道有好多成佛的法都必須要次第修學、次第親證。所以不能單純地說「頓就是如來法」,因為如來法的頓悟只是入道而已;入道之後,還是要漸修別相智跟一切種智,並不是一頓悟就成佛了!所以這一位法師說「頓就是如來法」,還是有過失的。

而這一位法師說「漸屬聲聞、緣覺法」。這倒也可以說得通,因為聲聞、緣覺法的觀行是有次第性的,所以施設了四果的名目。即使是善來比丘,乍看之下似乎是頓成阿羅漢,但其實也仍然是漸修得來。因為頓成阿羅漢,譬如說兩種人,第一種慧解脫,是本來就已經離開欲界愛,已經證得禪定,最少是證得初禪了,這時候只要斷我見,並且有佛詳細開示我慢的內容而斷除了,當下可以成為慧解脫的阿羅漢。如果是已經四禪、四空定都具足了,只要斷我見,就能當場取證滅盡定,也可以當場成為進入無餘涅槃的示現者,那也是屬於頓。可是這種慧解脫或者是俱解脫的比丘,在聞佛說法的當下,頓成慧解脫、俱解脫以前,卻是先已經次第漸修四禪八定,降伏了無色界愛跟色界愛,或是已降伏了欲界愛,所以在斷我見的時候頓成慧解脫、俱解脫阿羅漢,這也是在見道之前,先經過前面一段的實證禪定而降伏三界愛的修行過程才能夠成就的。所以,以漸法屬於聲聞、緣覺,他這一句話基本上是沒有過失的。

但是頓漸之間的歧異,就是大乘與小乘法的所有不同所在嗎?這一句話可就大有過失了,因為不論是頓或漸,都與三乘菩提法義及修證的內容不相干;頓或漸,只是一種現象而不是過程跟內容。在二乘菩提當中,只要斷盡我見、我執,就可以出離三界生死,獲得解脫道的究竟果,也就是阿羅漢,可是都不需要去求證菩薩所修的實相法。菩薩固然也同時擁有解脫道的證量,但菩薩在解脫道上是不用功修行的,只是把解脫道當作佛菩提道中的副產品而已。菩薩在佛菩提道所修的是明心、眼見佛性、修證一切種智,這三個法都不是二乘人所能修,也不是他們所需要修的法。所以大、小乘的歧異,不是在頓與漸來作區別的,而是在觀行的對象不同,也是在親證的內涵不同來區別的,而頓與漸只是現象,因此不是單從頓漸就可以作出區別的。

這一位法師以頓和漸來區別大、小乘的不同,其實他的意思是說:大乘是一悟就成阿羅漢,小乘是從初果、二果到三果、四果這樣子漸漸成就的,但所修的內容同樣是解脫道,他的意思就是這樣。可是假使真的是這個樣子,就不該有《勝鬘經》,也不該有《維摩詰經》的演述了。《勝鬘經》、《維摩詰經》中,沒有一位聲聞人敢開口說法,佛的十大聲聞弟子全都受到 維摩詰大士的教訓或訓誨,而都不敢開口牴觸 維摩詰大士;從這個現象就已經顯示了是修證法義的內容不相同,所以親證的內容也不相同,才會有這種現象的存在;而頓跟漸,只是不同修證內容在過程中顯示出來的一種現象。否則應該是菩薩們的所證與所斷,都與阿羅漢們相同,那就應該法同一味,為什麼阿羅漢已經是解脫道的究竟果了,竟然還無法跟菩薩們對談呢?

由此可以知道大乘跟小乘的不同,不是因為頓與漸的差別而作區分的;而是因為所修證及所修斷的內涵不同,因此才會有大、小乘的差異,所以他的說法是有過失的。

大乘法不能只從表相來看,這一位法師卻是只從表相來看三乘法,所以他所看到的是:釋迦牟尼佛是一悟就成佛的,有許多阿羅漢也是一悟就成為阿羅漢。可是他沒有看到的是:阿羅漢悟得聲聞菩提以後都不能成佛。他也沒有看到:許多菩薩都開悟大乘菩提了,可是也都還沒成佛。

他為什麼要說頓悟就是成佛呢?因為他不承認大乘佛菩提,只承認二乘法聲聞、緣覺菩提,所以他刻意把佛菩提的法義排除掉;只因為佛菩提的法義是他所不知道的,是他無法實證的,所以要加以排斥。都是因為佛菩提的內容他無法親證,譬如頓悟明心是要證如來藏,還要進而眼見佛性,還要進修一切種智。而佛性是如來藏在六塵外的某一種作用,一切種子都含藏在如來藏中,都是要從實證如來藏著手的;但他不能親證,又要如何眼見佛性跟證得一切種子的智慧呢?所以他不得不加以否定。

否定成功以後,就沒有人可以質疑他是一個大乘法中還沒有見道的凡夫。如果要講聲聞道、緣覺道,憑著意識思惟,跟一般凡夫們一樣,可以講得頭頭是道;一般學佛人既然還沒有斷我見、證初果,所知所見絕對不會超過他,那麼他想要怎麼說,誰都無法挑戰他。所以他把大乘佛菩提的內涵排除掉,用二乘的解脫道和因緣觀來取代佛菩提而說為大乘佛教,因此大乘佛法就開始被他通俗化、學術化了,因此就有人專門從事佛學學問的研究,以讀經研究作為佛法的實證,佛法的層次當然隨著開始降低而不尊貴了。所以,三乘菩提並不是以頓漸來區分的,而是以修證的內涵來作區分的;而大乘佛菩提並不是靠著意識思惟來證悟的,這個證悟是要有因緣的。

各位菩薩!今天因為時間已經到了,我們的「頓悟與漸修」的主題就講到這裡。謝謝各位的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