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真見道與相見道(下)

第105集
由 正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今天我們仍然是延續上一集的主題,叫作〈大乘真見道與相見道〉。

首先,我們看《成唯識論》卷9,玄奘菩薩開示說:【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意思是說,前面真見道,是證得萬法唯阿賴耶識所生的唯識性;後面相見道,則是證得萬法唯阿賴耶識所生的種種法相,也就是依唯識性;然後從阿賴耶識心體以及種子的一切法相中再作觀行,叫作唯識相。在唯識相當中,仍然還是有唯識性存在,因為萬法都是從阿賴耶識心體出生,都不離唯識性。

那什麼是唯識性?是說阿賴耶識心體能出生、能顯現萬法的種種自性。所以 佛在《大乘入楞伽經》開示說:【生唯是識生,滅亦唯識滅。】(《大乘入楞伽經》卷6)從這句經文可以證明:萬法唯識的唯識性。既然萬法的出生都是「唯識所生」,唯是阿賴耶識中含藏無漏有為法所出生;萬法的壞滅也是「唯識所滅」,也是由於阿賴耶識中含藏種子的緣故而壞滅。所以說,阿賴耶識是一切法界的實相。能這樣現觀的人,就是親證唯識性相的菩薩。這就證明了:阿賴耶識是實相心體。既然阿賴耶識是實相心體,就不可能是生滅心。

接著《成唯識論》卷9又說:【二中初勝,故頌偏說。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意思是說,真見道與相見道這兩種功德,以初時真見道來得殊勝,因為前面真見道是發起後面相見道以及修道的基礎,因為真見道能使後面相見道的功德發起,所以說為殊勝。但是前面真見道所證得的智慧,只是根本無分別智,而後面相見道位悟後起修所證得的智慧,則是後得無分別智。

所謂唯識性,就是萬法唯識的真實性,這個識就是指阿賴耶識。菩薩在初明心時,親證真如理體阿賴耶識,叫作真見道。真見道只是明心證真如——證得阿賴耶識自體,只是了知阿賴耶識自身真如性的總相,還不能了知阿賴耶識自體的種種別相,所以是根本無分別智。如果想要進入初地的入地心,明心證真如以後,還需要加修相見道,在阿賴耶識所生、所顯的種種法相上-也就是在阿賴耶識心體以及阿賴耶識所生七轉識的種種別相上-去作觀行。這就必須比前面真見道的總相觀行,更深入去證驗以及了知,確認萬法都是阿賴耶識所出生、所顯現的法相;也確認七轉識以及一切我所諸法,都是從阿賴耶識所執藏的種子所現行,或直接、或間接、或輾轉出生。如果真見道以後,不在阿賴耶識心體上面作唯識相的種種現觀,那麼就不可能進入初地的入地心。所以說「唯識相」相較於「唯識性」,那是更上一層之法。

但不論是唯識性或唯識相,都是依阿賴耶識所作的觀行,如果離開阿賴耶識,也就沒有唯識性、唯識相可修可證。因為真見道只是總相智,還沒有證得別相智,所以明心觸證阿賴耶識,確認阿賴耶識為萬法的根源,這只是真見道,還不是相見道。必須在明心證真如以後,進一步再作現觀,更深入去現觀阿賴耶識自體的種種體性,這樣才能發起別相智,也就是後得無分別智。所以說,唯識相是真見道以後所應該進修之法。

但是唯識相所現觀的心體,仍然是阿賴耶識自體,然後再配合七轉識作現觀,不像真見道時,只是對阿賴耶識自體作現觀;因此,相見道的所觀是更為深細。可是相見道所親證的法義,仍然還是依真如理體阿賴耶識來作觀行,也就是不可以離開阿賴耶識去作觀行。此外,如果明心證真如以後,得少為足,不再跟隨有種智證量的善知識繼續修學相見道,那麼就不可能進入初地的入地心。

接著我們再來看《成唯識論》卷9,玄奘菩薩開示說:【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論文中說的「二見道」,就是指真見道與相見道;「極喜地」就是指初地。意思就是說,當菩薩證得真見道與相見道,通達這兩種見道時,就是生如來家,住在初地的入地心。

我們綜合以上所說,真見道是在前面,相見道是在後面;真見道的智慧比較粗淺,相見道的智慧比較深廣。但是前面真見道的智慧,卻是後面修相見道的基礎,如果沒有前面真見道,也就不可能有後面的相見道。菩薩在初次明心時,也就是第一次明心不退,成為七住位菩薩,這時候雖然已經親證阿賴耶識,可仍然還沒有轉成究竟清淨真如,因為還沒有發起「後得無分別智」,也還沒有證得道種智,只能稱為「根本無分別智」。當七住位菩薩證得「根本無分別智」進入中道,也就是證得阿賴耶識出生中道智慧以後,第六識意識就轉生「妙觀察智」,第七識意根末那識就轉生「平等性智」。這就是明心真見道時所生的「根本無分別智」,都是在中道的法智、類智上來說,這是下品的轉識成智,只是下品轉。

換句話說,明心開悟時是以能分別的意識覺知心,來悟得本來就無分別的阿賴耶識,然後由阿賴耶識體性的證驗,使得意識產生勝妙的觀察能力,就叫作妙觀察智。這表示已經有了初分的能力可以現觀阿賴耶識如何運作,叫作下品的妙觀察智,屬於根本無分別智。這是由於能夠觀察本來就無分別的阿賴耶識的運作,所以這個智慧叫作無分別智。換句話說,這個無分別智的證得,並不是把能分別的意識心修行變成無分別,因為如果不能分別就不是智。這是由於意識有能力來觀察無分別心阿賴耶識的運行,因此產生了智慧,這個智慧叫作無分別智。

再說,由於發起無分別智,所以能夠現觀:一切有情都是同樣有這種無分別心阿賴耶識,體性都一樣,平等平等而沒有差別。那麼從此就不會再對眾生的貧富、美醜等等去作分別;這樣意根末那識產生了平等觀,心就安住在平等觀,於是生起下品的平等性智,但也只是初分的下品平等性智。

接著,我們再來看《攝大乘論釋》怎麼說的:【論曰:「若菩薩如此入初地已,得見道,得通達,入唯識。」釋曰:……由入唯識為方便故,能通達真俗境;由通達真俗境故,得無分別智行;由得勝行故,得初地果。】(《攝大乘論釋》卷8)《攝大乘論》開示說:「如果菩薩這樣修行,進入初地以後,叫作得見道功德,得通達見道內涵,真正進入唯識位。」《攝大乘論釋》解釋說,由於初地菩薩能夠以進入唯識性的行門,作為方便法的緣故,所以能夠通達真諦與俗諦兩種境界。由於通達真諦與俗諦兩種境界的緣故,就能夠獲得無分別智的出世行;也由於獲得殊勝的出世行的緣故,所以才能夠證得初地的果位。

釋文中明白地說,由於見道的緣故,才能夠有諸地的修道事行以及理行。又說,在大乘法中,必須了知外塵都無所有,一切都唯有識,都是「唯識所生、唯識所滅」,才算是通達真如;也必須了知萬法皆空,都是由第八識阿賴耶識所出生,才算是通達俗諦。也必須了知阿賴耶識從來無生,才算是通達真如;而且也必須了知阿賴耶識離語言文字,無形無色,不可名狀,不是三界有法,但假名說為實有法,才算是通達大乘法的世俗諦。大乘法的世俗諦,是以親證阿賴耶識為基礎而作現觀,不同於二乘法的世俗諦單依蘊處界來作現觀。

這個「論意」以及「釋意」,明白地告訴我們:真見道就是證真如,而真見道所證得的真如法性,就是第八阿賴耶識心體在世俗萬法中運作時所顯示出來的真實性、如如性以及清淨性。此外,證得通達位初地入地心的證量,必須以「證知阿賴耶識心體本來無生的體性」作為基礎才能證得。所以說,不但世間萬法是以阿賴耶識為歸,乃至出世間一切無為法,以及菩薩親證大乘無生忍與無生法忍所證得的果位,也都匯歸於阿賴耶識心體。

二乘人所證得的初果到四果,也是依阿賴耶識心體中所含藏「我見、我執煩惱種子現行」的斷除而立名;二乘阿羅漢所取證無餘涅槃,也是依阿賴耶識改名為異熟識心體而立名;乃至最後身菩薩所證得佛地真如,也是依阿賴耶識改名稱為無垢識心體後所顯示的真實性與如如不動性而立名。因此說,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部都匯歸阿賴耶識心體,如果離開阿賴耶識心體,也就沒有一法可說了。

又依據《成唯識論》 玄奘菩薩所說,佛地所生起的四智心品,非一亦非四,都是由八識心王配合運作而出生能作觀察、思惟、分別、了知的意識心。然後再由意識覺知心觀察阿賴耶識心體,而了知阿賴耶識心體的真實性與如如性,才能夠出生意識所擁有的妙觀察智,也才能夠在意識覺知心上顯示阿賴耶識心體恆時處在真如法性中,因此而顯示出佛地清淨意識的清淨法界。由於佛地清淨前五識所相應的成所作智心品,而顯示佛地前五識的清淨法界;也由於佛地的清淨意根所相應的平等性智相應心品的所行境界,而顯示佛地意根的清淨法界;也由於第八識無垢識所相應的大圓鏡智心品作為四智的所依,因此而顯示佛地無垢識的清淨法界;這樣四智心品所行的智慧境界、所顯示的清淨無雜境界和第八識無垢識心體,合稱為清淨法界。

這個第八識無垢識心體猶如虛空,無法染汙祂的體性,所以說為清淨法界。而清淨法界不是心法,只是佛地八識心王所顯示出來的清淨智慧境界。那麼清淨法界既不是心、不是識,也就沒有出生任何一法的功德,更不可能出生諸法本母阿賴耶識。既然四智心品以及佛地清淨法界,都是由於通達般若真見道與相見道,並且發起增上意樂而進入初地;也是由於進修阿賴耶識心體所含一切種子的智慧,以及修集無量福德,淨除阿賴耶識所執藏的二障隨眠,才能成就佛地清淨法界以及四智心品。所以,世間萬法以及一切佛法全部都匯歸阿賴耶識心體。

如果捨棄阿賴耶識、否定阿賴耶識,而妄想另外尋找一個能出生阿賴耶識之法,就是心外求法的外道。也就是說,如果外於阿賴耶識而求解脫、求佛法,就是心外求法的外道。可古往今來,心外求法的外道不乏其人,譬如古天竺安慧論師以及他的徒弟般若趜多,正是佛門外道。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安慧論師所創造的《大乘廣五蘊論》,安慧論師把能生五蘊的阿賴耶識,攝歸在阿賴耶識所生的五蘊中,安慧論師的這個邪見與法界實相完全不符,完全違背 佛的聖教。因此,一切學佛人都應該要遠離,以免被邪師邪見所誤導而壞了佛法慧命。

所以,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開示說:【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意思就是說,想要成就菩提妙果,最為重要的,首先就是先要跟對善知識,因為如果能夠親近真正的善知識,接著才能夠聽聞到正法,才能夠如理思量,乃至如法修證。

時間的關係,今天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