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識非識蘊

第084集
由 正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也就是本會 平實導師的著作《識蘊真義》的導讀課程。

上一集節目中我們說到,平實導師在教材第265頁的開示說到:阿賴耶識非是可增減者,所以不能歸類在識蘊中。既非識蘊所攝,焉可說阿賴耶識為生滅之識蘊法?安慧不瞭解這個道理,所以在大乘法中將心、意、識三者混同為一。

所以他在《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2,如是云:【云何建立識蘊?謂心意識差別。心者,謂蘊界處習氣所熏,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亦名異熟識,亦名阿陀那識;以能積集諸習氣故。……無間滅意者,由隨覺故,無間覺義是「意」義,當知此中隨顯相說。識者謂六識身:眼識乃至意識。眼識者,謂依眼、緣色了別為性。】隨後又云:【識蘊即七識界,謂眼等六識界及意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2)

然後總結而說:【心謂識蘊:七識界及意處。心所有法,謂受蘊、想蘊、相應行蘊及法界法處一分。】(《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3)

所以安慧之意為:第八識攝歸第七識,第七識即是前六識之總體而說為「意」,所以「意」即是六識總說。所以安慧法師的意思是:第八識也是含攝在「意」內,而「意」就是前六識的總說;然後因為前六識是識蘊所攝,所以阿賴耶識也是識蘊所攝;因為是識蘊所攝,而識蘊又是生滅法,所以阿賴耶識當然就是生滅法。

安慧由於這樣的邪見的緣故,而認同一切法空之虛相法言說,認為「一切法緣起緣滅即是佛所說一切佛法宗旨,其餘諸經中所說的七、八識都是方便說,實質上並無七、八識存在」,以上就是 平實導師介紹了安慧論師心中的觀點。 表面上看起來,安慧是研究唯識的學者,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了阿賴耶識、末那識及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識,他說到了八個識各有什麼什麼功能,體性如何如何,表面上安慧似乎是認同 世尊所說「眾生有八個識、八識心王」,但實際上,因為安慧自己無法證悟第八識,連自己的第七識意根與意識的差別都不知道;可是佛菩薩的經論中,卻明明白白地講到有八個識,他只好依文解義。但是在他的內心之中,只相信自己現前可以看到的六個識,而不相信 佛說還有第七個識與第八個識,所以他承襲了佛門中六識論者的觀點,將第七識說為是意識的一部分。

然而 世尊在《阿含經》中已明白地開示:十八界中的意界與意識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界。至於無生無滅的第八阿賴耶識,安慧就更加地不能理解了,所以他說心只有七心界七個識。那麼,世尊所說的第八識怎麼辦呢?只好將第八識說成是第七識的一部分,而第七識又是前六識的一部分,所以第八識也就變成了六識心的一部分了,也就是安慧根本就不承認有真實的第七識與第八識,他只相信人有六個識。

在這兒,安慧其實他所依據經論的原文,本來是出自於《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這樣子說:【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瑜伽師地論》卷1)彌勒菩薩開示:說到意的自性,可以分為心、意、識三個部分。「心」就是一切種子的所隨(anugata),依止性(asraya)和所隨性,也就是其體能執種子的異熟性阿賴耶識;而「意」則是指第七恆行的末那識意根,意根可以與六識身作無間依,也就是六識身要依著這個末那識才能生起;至於識是指六識身,祂們是現前的(abhimuka)、了別的(vinapti)。

然而,安慧論師他讀不懂這一段論文,所以就依著自己所知的六識去亂解釋,才會把第八阿賴耶識也納入識蘊。這個第八識,祂雖然是一切種子的所隨、依止,第八識的體,雖然能執種子,但第八識本身無覺無觀、無有生滅非蘊集所成,所以不在 佛所說的識蘊的範圍當中。這一切的錯誤其實講到底,則是根源於安慧自己無法證得這個本來常住的第八識,所以無法去現觀自己第八識的無作性與清淨性,則必然會將他想像出來的那個第八識也納入了識蘊所含攝,就這樣犯下了謗法、謗佛的重罪。也就是安慧自作聰明地更改了 彌勒菩薩原來的開示,然後將第八識當作是蘊集而有生滅的法。

然而在《阿含經》中,世尊常常說阿羅漢入滅是「非常非斷,是真實而非虛妄」。例如,《雜阿含經》中說到瞿低迦阿羅漢入涅槃的事情:「一時,佛陀住王舍城毘婆羅山七葉樹石窟。瞿低迦也在王舍城附近的仙人山黑石洞,獨自一個人修心不放逸行。瞿低迦在修行中得到了大利益,證得了心解脫而且身作證,可是隨即又退失於此解脫,一次又一次地證入解脫而又退失,這樣子反覆地證得了又退失了六次。當他第七次又證入心解脫時,他就這樣想:『我獨自一人在此靜處精進思惟,修不放逸行,精勤修行,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成就而得解脫的利益。我證得了心解脫六次,卻又退失了六次,第六次還是退失了,所以我應該以刀自裁,以免又是第七次退失。』」

此時魔王波旬知道了,心裡想著:「世尊住在王舍城毘婆羅山七葉林的石窟中,世尊的弟子瞿低迦已經六次證得心解脫又六次退失,而現在他第七次的證入,想著要自殺以入涅槃,如果真的讓他自殺了,他就會入涅槃,就會脫離了我的掌控啦!所以不能讓他自殺離開我的掌心,不如我去告訴世尊這件事吧!」

於是,魔王波旬就手抱著用琉璃作成柄的琵琶,然後來到了 世尊的面前,一邊彈著琵琶、一邊唱誦著,稟告 世尊說:「大雄大力、大自在的世尊啊!您有一位修行熾然增上的弟子,現在正要去自殺,大牟尼!您應當去制止他,不准他自殺,哪有說在您正法律中修行的弟子,在尚未學習完成前,卻去自殺的道理呢?」

於是 佛陀回答魔王波旬說:「波旬!你真是放逸的種性啊!你明明是為了自己的私心而來的。瞿低迦是具足堅固修學的比丘,常安住於勝妙的禪定之中,不顧性命地在白天或黑夜都是精進地勤修。他已經照見了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中,生死輪迴的可怖畏處;他斷除了貪愛,他已經摧毀了魔軍的騷擾,而證得解脫入涅槃囉!」魔王波旬聽完後就出生了大憂惱心,憂惱到連手中的琵琶也掉在地上,就這樣悄悄地消失了。

魔王波旬離開後,世尊就要比丘們跟著祂一起去瞿低迦修行的石洞,到了石洞,大家看到倒臥在地上瞿低迦用刀自殺的屍體。世尊問大家:「有沒有看到瞿低迦的身體呢?」「有的,世尊!」「那你們有沒有看到瞿低迦身體的四周上下,飄繞著黑霧充滿四方?」「有的,世尊!」於是 世尊就告訴比丘說:「比丘們啊!你們看到一股黑黑的這個黑霧,在尊者瞿低迦身體的四周上下飄繞嗎?」「世尊!看見了,就像您所說的一樣。」「比丘們!這就是魔王波旬,他正在找尋瞿低迦死後的識神在哪裡?可是瞿低迦比丘是證阿羅漢而不住心自殺的,那當然是什麼都找不到。」

此時 佛陀就為瞿低迦阿羅漢印證了「第一記」,也就是瞿低迦已經成就了阿羅漢入涅槃。這個時候在旁邊的魔王波旬就請問 世尊說:「我找尋了東西南北、上下每一個方位,遍尋了各處,卻找不到瞿低迦的識神在哪裡啊!」佛陀回答:「如此一位修行堅固、於一切無所願求的阿羅漢,他已經拔除了三界貪愛的根本,瞿低迦已經入涅槃了。」此處,這個故事的前提條件是已經證得了阿羅漢,也就是已經斷除了一念無明煩惱,斷除了見惑與思惑的有餘依涅槃,已連根拔除了識樹,也是自知其時的阿羅漢自殺結束而入了涅槃。

那麼請各位想一想,魔王波旬怎麼樣也找不到瞿低迦阿羅漢,此時這一位過去的瞿低迦,已經什麼也沒有了,所以是斷滅嗎?當然不是。如果 世尊所教導的解脫涅槃就等同於外道所說的斷滅,那麼世間就不需要 世尊出世,因為佛法已經等同於世間法了。那麼那一些主張涅槃就是斷滅的外道們,就已經等同於 佛了,於是就不能說 世尊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法也就不是無上法教,這樣子就等同於世俗斷滅論了。所以當知,涅槃並非斷滅,故有真實、有本際常住。

那麼像是佛門中主張只有六識的佛門外道,或是像安慧論師此類人士,他們的心中認定只有六個識,但表面上為了討好時勢、為了討好大眾、為了換取供養,又不敢去否定佛菩薩所說經論,只好偽裝成為八識論的唯識學者,他們的心中所想像滅盡一切的涅槃,就必定會落入了斷滅論的範圍了,也就是自己已經成為了斷滅論外道而不自知。如果是這樣的人自殺,則不但不能夠入涅槃,反而得再加上殺生的重罪,要承受未來的不可愛異熟果,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第八識阿賴耶識仍然執持著善惡業種,而識樹的根(也就是他們的染淨末那識)仍然存在,則必然會引生種子出生中陰身繼續輪迴。

安慧論師這一個人擅長於狡慧,所以在他不同的著作當中有著不同的說法,有的時候他支持唯有六識真實,有的時候著作中卻又說有八識的存在,目的就是要讓人弄不清楚他的意旨。所以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安慧論師的背景。由於印度的典籍不太重視歷史上的時節記錄,所以我們中國佛教依著 玄奘法師留學印度那爛陀大學,所傳下來的記錄……。

時間的關係,今天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點擊數: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