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乘離生死畏,不受生死苦

第121集
由 正齡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節目,今天我們要講的主題是〈二乘離生死畏、不受生死苦〉。

接續前面親教師所講,這一段經文所說「不受後有」有兩種智慧,第一種是 如來不但能以至高無上的調御方法調御自身,也能調御眾生,而且降伏了五陰魔、煩惱魔、生死魔以及鬼神魔等,出現於世間被一切眾生所瞻仰,並且得到不思議的法身,於所有的所知障的爾焰境界中,都能夠得到無礙的法自在功德。如來到了這個境界,已經沒有任何的法可以再往上修,也沒有任何境界可證了,從此以後不論造作任何事業,都不可能再有所得了;而且具足十力,因此是世間最勇猛者;而且到達最究竟的、至高無上無所畏懼的境界,對於所有世間、出世間法中所生的一切爾焰,可以獲得無遮障的智慧觀行;而這是可以自己獲得,並不需要由他人幫助,並且因為已經有了究竟的不受後有智,而能夠作不受後有的師子吼。這是屬於 如來的不受後有智,是究竟的。

今天我們接著來看下半段經文,第二種不受後有智,這是二乘聖者的不受後有智。從 平實導師《勝鬘經講記》第三輯240頁開始:【世尊!阿羅漢、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作是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阿羅漢、辟支佛觀察時,得不受後有,觀第一蘇息處涅槃地。】(《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經文大意是說,第二種不受後有智是屬於阿羅漢與辟支佛解脫生死的智慧。阿羅漢與辟支佛已經度過生死的怖畏,次第證得解脫樂之後,他們心中這樣想:「我已經離開生死的恐怖,因為我已經不再領受生死的種種痛苦了。」當阿羅漢、辟支佛這樣觀察的時候,可以得到不受後有的解脫;但是他們所觀察的只是到達第一個可以蘇息的涅槃地而已,那還不是最究竟的。這個二乘聖者的不受後有智,是說二乘聖者經由對世俗諦蘊處界諸法的觀察,而斷除了對三界法的貪愛,連對自己存在的一絲絲喜樂都沒有了,因此可以自知自作證—捨報一定可以不再受生—不再有後有之身,當然就可以確定不會再領受生死中的種種痛苦。阿羅漢與辟支佛的這個不受後有智,是純粹對出離三界生死苦的解脫智慧,與前面第一種諸佛的究竟不受後有的智慧相差非常大。

我們來看二乘為什麼可以「離生死畏、不受生死苦」?因為 如來在成佛之道中,先教導他們證得二乘涅槃,讓二乘行者可以在修學過程中先獲得出離三界生死的果實與功德;接著告訴他們:這個蘇息地只是佛所施設的一個化城,還沒有成就佛果,也不究竟。因此再告訴二乘行者,應當轉入大乘法中修學成佛之道,當成佛時才是真的離生死畏、不受生死苦。也就是說,二乘聖者雖然可以出離三界生死、不受生死苦,但這只是暫時的休息處,這個境界並不是究竟的蘇息處,也不是能自利、利他的處所,可以說這不是佛法中應該安住、停歇的境界。

而阿羅漢與辟支佛「不受後有」只要能斷除對三界法的貪愛就可以了,因此所斷煩惱只是一念無明煩惱障的現行,並未觸及所知障,對所知障是完全未相應到;連諸地菩薩分斷的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二乘聖者也未斷,更不用說諸佛究竟斷盡的所知障隨眠。因此,解脫道的修行過程及修行時劫,與佛菩提道來比相差非常大,除了二乘聖者所觀察的煩惱障現行的斷除外,更進而觀察自己一切種子都不再變異了,已經究竟清淨、究竟圓滿,而不可能再變異了;不再變異表示不再受熏,沒有異熟生死了,這才是大乘法中的不受後有智。所以說,二乘聖者的不受後有智與諸佛如來的不受後有智相差非常大。

但是不論佛菩提道或解脫道的修行,都須了知其次第與內容,並且要具足修證。所以解脫道的修證過程,不像大乘法中對「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親證是一念相應而證。然而在經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人來見 佛,佛為他們開示一番之後就證果,甚至有在 佛呼喚:「善來!比丘!」就證得阿羅漢果的情況。我們來探究一下其間的差異所在,剛剛曾說解脫道與佛菩提道在修證上有其次第、且須具足修,但是在證果上是不是也如此呢?先來看關於「阿羅漢、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作是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

有一位法師在書中這麼寫著:【約斷煩惱說:先斷見一處住地,次斷欲愛住地,再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約證果說,先證初果,次證二果,再三果、四果。二乘這樣的次第修證,也能得解脫樂,離生老死怖。】(《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186。)先說明一下,由於這位法師認為解脫道就是佛菩提道,因此他認為二乘的修行就等同於佛道的修行。因此這位法師的意思是:佛道的修行在斷除煩惱上,應先斷見一處住地,接著斷欲界愛住地、色界愛住地,最後斷有愛住地,這在修行次第上似乎沒有錯。另外在證果上,是否也如這位法師所說,先證初果、次證二果,再證三果,最後四果呢?平實導師在書中對這位法師看法的評論如此說:【二乘人斷煩惱與證果,非必次第斷、次第證,譬如「善來比丘」,亦如初聞法時即成俱解脫、慧解脫之阿羅漢等人。】(《勝鬘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40。)解脫道煩惱的斷除是應先斷惡見,也就是五利使的我見、疑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也就是先斷見一處住地證初果須陀洹,之後薄貪瞋癡成為二果斯陀含,接著就是要斷除欲界愛住地惑,能發起初禪了,才有基本的條件說這個人是斷了欲界愛、超越了欲界;如果沒有發起初禪,即使把五下分結的內容觀行清楚了,也還不能說他是三果、有三果心解脫的功德,因為三果的證境是要能真實捨離欲界愛住地,而這是要以初禪是否發起為證驗,而且還必須是斷我見,又發起初禪不退,這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才能說是證得三果心解脫。

如 平實導師在書中說的:「有發起初禪的凡夫,沒有未證初禪的三果人。」這是因為未斷我見的凡夫,只要能降伏欲界愛,即使沒有斷我見還是可以修得初禪,甚至修到無色界定,這在佛世時就有很多外道是如此。而三果人因為斷了我見,又透過觀行捨離了欲界法的貪愛,因此而發起初禪,就不只是伏欲界愛而已;出定後依憑斷我見的正知見及初禪的定力,不會再落入我見中,也不再貪愛欲界法,確實有三果的功德在身。三果人接著還必須斷色界愛住地惑,成為更高層次的三果人,之後再斷除無色界愛住地惑;如果他禪定沒有具足修,就成為四果慧解脫阿羅漢,還不是俱解脫阿羅漢。當然這是一般的情況,但是也有久修者,那麼情況就不同了。

在《大般涅槃經》卷2記載著:有一位弗迦娑在三自歸後,聽聞 佛陀說法而得法眼淨,也就是聲聞初果,隨後對 佛及阿難尊者作了供養,又證了三果阿那含。我們來看一下內容:【時弗迦娑手執劫貝,長跪佛前而作是言:「我今以此奉上世尊,唯願哀愍,即賜納受。」爾時世尊答弗迦娑:「我今為汝受取一張,可以一張施於阿難。所以者何?阿難日夜親侍我側,且又今日看我疾病。若有施主,施於病人及看病者,斯則名為滿足大施。」時弗迦娑聞佛此語,歡喜踊躍,即以一張置佛足下,又持一張至阿難所,長跪白言:「我今以此奉施尊者,唯願納受。」阿難答言:「善哉!善哉!汝今能信天人師言,令汝長夜永得安樂,我為汝受。」於是,弗迦娑還至佛所,如來即復為說諸法,其聞法已,得阿那含果。時弗迦娑復白佛言:「我今欲於佛法出家。」佛即喚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成沙門,得阿羅漢。】這位弗迦娑證得初果後,聽了 佛陀的教導,在對 佛陀及服侍 佛陀多年的阿難尊者作供養,並受到阿難尊者的祝願之後,又回到 佛陀這裡;佛陀為他開示,在聞法之後就證得三果阿那含,請求 佛陀在 佛的正法中出家。這時候 佛陀就呼喚他而說:「善來比丘!」弗迦娑聽了,於是煩惱頓除,袈裟著身,成為真正的沙門,並證得四果阿羅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弗迦娑是聽法後,先證初果,再來是證三果,最後在 佛陀一句「善來比丘」而證四果,顯示弗迦娑並不是依初果、二果、三果的次第證得四果。

另外在《大般涅槃經》卷3,則記載了 佛陀示現入涅槃前所度最後一位聲聞弟子須跋陀羅證果的過程如下:【爾時,須跋陀羅,既聞如來說八聖道,心生歡喜,舉身毛竪,渴仰欲聞八聖道義,而白佛言:「唯願世尊為我分別八聖道義。」於是世尊即便為其分別廣說。須跋陀羅既聞佛說八聖道義,心意開朗,豁然大悟,於諸法中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即白佛言:「我今欲於佛法出家。」於是世尊即便喚之:「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成沙門。世尊又為廣說四諦,即獲漏盡,成阿羅漢。】這裡須跋陀羅則是在聞 佛說八正道,獲得初果法眼淨,進而請求 佛陀准許他在正法中出家,同樣在 佛陀呼喚「善來比丘」而鬚髮自落,成為真正的沙門。

弗迦娑與須跋陀羅的證果過程很相似。我們都知道這位須跋陀羅是一位外道,當他在聽到 佛即將在三個月後入涅槃時,還一直猶豫著要不要來見 佛,拖到最後一天的晚上,才終於來請求 佛陀為他釋疑:六師外道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一切智者?而須跋陀羅在見 佛時已經一百二十歲了,聰明多智,誦四毘陀經,一切書論無不通達,受一切人之所宗仰恭敬。實際上須跋陀羅已曾供養恆河沙佛,於諸佛所深種善根;以本願力,常在尼乾外道法中出家修行,以方便慧勸誘邪見失道的眾生,讓他們得入正智,須跋陀羅可以說是一位久修行者。

從這兩段經文可以知道,解脫道的修行必須依著解脫道的内容與次第,具足修行才能成就;而在證果上,則會因為各人過去世修行的層次而有不同。當然,要在一世中修行證得聲聞四果也是有可能,但前提是利根又很精進,並且在真正善知識的教導下就能夠成就,否則就可能需要七次人天往返,才能極盡苦邊。如《別譯雜阿含經》卷8所說,釋摩訶男請問 佛陀:「在家優婆塞歸命三寶之後,自稱我是優婆塞,應該如何修行才能證得初果須陀洹,以及二果斯陀含,乃至證得三果阿那含呢?」世尊告訴摩訶男:應該斷除三結,也就是身見、戒取及疑網等。斷除了這三結之後,就成為須陀洹,之後可以永離三惡道,更不復受三塗之身;於解脫道這個世俗諦的無上道,生起了決定信,只要人間、天上七次往返,就可以窮盡諸苦邊際而入於涅槃,而名為優婆塞得須陀洹。這就是 平實導師曾說的最鈍根、懈怠的初果人,只要七次人天往返,也可以究竟苦邊,不受後有;而在解脫道中證得初果,同樣也可以斷除解脫道的異生性,不再墮生於三惡道中。接著摩訶男又問:「怎麼樣可以證得斯陀含果?」佛陀告訴摩訶男:「斷了三縛結之後,進而薄淫怒癡,就名為二果斯陀含。」於是摩訶男又問:「如何可以證得阿那含果?」佛告訴摩訶男:「如果能斷除三縛結以及五下分結,就可以成為三果阿那含。」

從這一段《別譯雜阿含經》的記載可以很清楚看到:解脫道的修行內容應該斷除的煩惱,包含三果前的三縛結、五下分結;如果要證四果,還須斷除五上分結,並將有漏、無明漏斷盡成為慧解脫,之後再修八背捨證滅盡定,成為俱解脫阿羅漢;甚至再加修神通,成為三明六通大阿羅漢,以這樣的次第,來完成解脫道極果的修證。因此可以知道解脫道的修證內涵具足修完了,就能成為四果阿羅漢,證果的差異會因往世修行狀況以及此世所證層次而有不同,至少要斷除三界法的貪愛,才能成為四果慧解脫聖者。但是各人心性不同,遮障解脫果實證的煩惱也各不相同,有人各方面都很好,就是容易起瞋,那麼只要能把瞋習除掉,就可以證得阿羅漢;而有人則是什麼都好,唯對色欲無法捨離,那麼這種人只要修除掉這方面的欲貪,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因此並不是每一個人的修行與證果情況都相同。

那「比丘」是什麼意思呢?平實導師說:比丘就是煩惱已經斷盡了,斷了煩惱當然就是比丘,比丘的意思是勤習而求斷煩惱。如《大般涅槃經》卷23所說:【我名比丘,比丘之人名破煩惱。】比丘的意思是要斷除生死煩惱。在聲聞比丘而言是將遮障出離三界生死的煩惱全部斷除,而不受後有;菩薩比丘則是證得沒有形相、沒有煩惱的本識,但不斷後有。能在 佛陀一句話下證得本識,這個顯然就是長劫修學的菩薩,並不是這一世才開始修學佛法的。所以「善來比丘」這句話,有它另一層深意存在,我們這邊不再說明。

由此也可以知道善來比丘,實際上都是久修的行者,並不是完全沒有修行者,在聽聞 佛陀說法、呼喚一聲之下,就能證果。而且善來比丘絕大部分都是菩薩再來,如 平實導師在書中的開示說:【有許多阿羅漢,是見 佛之前已經先證得非非想定,所以三界愛已經都降伏了,只是最後一分的我慢還沒有斷。我慢是因我起慢:因為自我的存在而覺得喜樂。】(《勝鬘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42。)能證得非非想定,其實都已經將三界愛降伏了,因此只要能聽聞到真實的解脫道法義,就能斷我見、我執而證阿羅漢。由以上說明可知聲聞、辟支佛能夠自知「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在於他們能將三界愛全部斷除,連自己存在的一絲絲喜樂都沒有,完全沒有我慢,完全不會對自己存在而覺得喜樂,這樣就能夠自知自作證: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最後作一個結論:解脫道的修證,雖然有應該修的內容,也有應該斷除的煩惱,但是在一世的修行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經由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樣的次第完成的;因此在斷除煩惱方面,也不是每個人都是依著這個次第在斷除,只要能完成該修的內容與該斷的煩惱,先斷貪或先除瞋,其實會因人而異。譬如有人不貪三界法,但是瞋心重,只要能把瞋的習氣改了,就能證果;而有人則是斷除對三界法的貪愛就能證果,各種情況都有。如 平實導師書中所說:【解脫道不一定是次第證的,但是一定要把次第證的道理告訴大家,免得誤會了,就把修證阿羅漢的完整內容給遺漏掉。有的人是修得很好的,問題是他對於某一部分還沒有斷、還沒有實證,所以被牽扯住而不能上進。】(《勝鬘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46。)所以說法無定法,如何修證、如何證果不能一概而論。因此前面所舉這位法師所說證果次第並不是正確的,而他對斷除煩惱與證果的配置也是不正確的。

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