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生身與變易生死

第057集
由 正祺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單元。今天我們來說明〈意生身與變易生死〉的問題。

在前面的單元曾經說過眾生有二種死,也就是分段死與不思議變易死。所謂的分段死,是五陰的生死,虛偽不真實的眾生都不能離開分段死;所謂的不思議變易死,是指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上面都還存在著如來藏自心種子不斷流注變異的一個情形,必須一直到無上菩提究竟成佛的時候,如來藏中的種子究竟清淨了,不再變異了,這樣子斷盡了變易生死,因此說為常樂我淨。

那麼什麼是大力菩薩意生身呢?佛告訴我們:入地以上的菩薩在修學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等等功課以後,隨著意念來去十方世界攝受眾生,無有障礙。菩薩不必依靠飛機、太空船就可以迅速地依著意生身來去十方世界,這是多麼美好而且難以思議的事情,這根本不是美國太空總署發射太空船探討宇宙奧祕的科學家們所能夠想像的。佛法中告訴我們宇宙生命的奧妙,只要依於正確的佛法修行,大力菩薩們的生命不受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是多采多姿的;然而這個前提就是必須如實的依法修行。

所謂的意生身,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當中,如來告訴大慧菩薩說:【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無礙,故名意生。】意生身不是藉由父精母血和合所產生,是意識作意所生的身體,可以隨著意念來去迅疾無礙。在《大乘入楞伽經》卷7中聖教記載:【神通力自在,三昧淨莊嚴,種種意生身,是佛淨種性。】是說藉由神通力的自在,三昧清淨的莊嚴,如來有種種的意生身產生,意生身是佛的清淨功能性。

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中,如來告訴大慧菩薩說有三種意生身,也就是【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3)意生身的發起,必須是初地滿心位以上的出家菩薩在精勤的修學一段時間,地地次第漸修,同時必須承蒙佛恩進入大乘照明三昧當中得到佛的加持,然後才能夠發起的。

所謂的三昧樂正受意生身,是指戒定直往的初地滿心菩薩或戒慧直往的三地菩薩在滿心位前完成修學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等三昧中,能夠讓意識安住於三昧樂受的正受中,與大乘般若無漏慧相應,住於自心寂靜的境界,安住藏識心海中,不緣於外境,令五識波浪相不生,了知一切的人、法都是自心所現的境界,其實沒有不壞的體性。這種菩薩依著他所實證的神通、禪定等等發起的作用,顯現在外面的時候,可以在色界天的境界中,現起高廣的意生身,然後可以前往十方世界瞻仰、禮拜、供養諸佛、聽受妙法;也可以示現在十方世界色界天中,為眾生說法。三地滿心菩薩的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身量廣大,隨著菩薩道的地地增上修學,意生身會更加廣大殊勝。這種意生身是由意根與意識的作用力,依於無漏的妙定與自心如來藏所產生,所以稱為三昧樂正受意生身。

所謂覺法自性性意生身,是指菩薩從五地的意生身開始,漸漸地修到了第八地,觀察覺了諸法如夢如幻悉無所有,了知諸法的自性,所以身心轉變,證得如幻三昧以及無量三昧門,能現無量的妙相跟神力、於相於土自在、具備了五明;所現的輪寶猶如妙華莊嚴,來往迅疾如意。這種菩薩的意生身,猶如幻化、如夢所現、如水中月、猶如鏡像。這種意生身具足色界天人一切的身分與色法莊嚴,如意自在,可以隨入一切佛剎大眾之中,因為八地菩薩已經通達諸法的自性的緣故,稱為覺法自性性意生身。這種意生身,猶如四禪天人,一切的四肢、五根具足,而較四禪天人高廣莊嚴。菩薩可以乘著廣大莊嚴的妙華寶輪,隨著意念到十方一切佛國,去瞻仰、頂禮、供養諸佛、莊嚴佛的法會,也為眾生說法。這種意生身的圓滿成就,都是從七住般若慧的證得開始,也就是實證如來藏的根本無分別智是菩薩未來發起意生身的根本。

所謂的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是覺證一切的佛法,然後緣於自己所證得聖智的法樂之相,稱為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九地滿心的菩薩修證四無礙智,無漏的勝妙智慧越來越殊勝,因為這樣的轉變增上,使得九地的菩薩能夠在三界當中隨意示現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這種意生身不須如八地菩薩進入等持位中才能現行,而是在人間五蘊身運行的時候,就有這種意生身同時現行運作,稱為種類俱生。這種意生身自由隨意而現,因此稱為無行作意生身。

大力菩薩有以上三種意生身,這三種意生身存在的時候,菩薩都還有變易生死,因此《勝鬘經》中說:【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也就是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都還有不思議的變易生死,一直到究竟成佛的時候,才斷盡不思議變易生死。

《勝鬘經》這句話並不能夠解釋為:因為成佛的時候沒有變易生死,所以佛沒有意生身。然而有位倡導人間佛教並且對佛教界影響力很大的法師,在他所著作的《勝鬘經講記》書中說:【意生身還是生滅變化的,一直到「究竟無上菩提」──成佛,生滅變化的意生身才沒有。因為,唯有佛地,障習都清淨了,功德都圓滿了,無欠無餘,再沒有變易的可能,所以讚佛為常恆不變清涼。】(《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145。)他的意思是佛地因為障習都清淨了,不會再有變異的可能,所以生滅變化的意生身就沒有了。他把意生身跟障習(也就是所知障跟習氣種子等等)互相連貫,然後說沒有了所知障以及習氣種子,就沒有再變異的可能,意生身也就不見了。

為了確定他的想法,經查他在《印度佛教思想史》書中說:【『勝鬘經』在一般的煩惱──四種住地(與一般所說,見所斷、修所斷煩惱相當)外,別立無明住地。在有漏的善惡業外,別立無漏業。在一般的生死,一次又一次的分段生死外,別立意生[成]身的不可思議變易死。無明住地為因,無漏業為緣,得意生身的變易生死。】(《印度佛教思想史》,正聞出版社,1989年11月三版,頁364。)在書中他以佛教學者的態度,把大乘佛法當作是一種思想的演變,所以他認為《勝鬘經》在一般的煩惱——四種住地外,另外安立無明住地。也在一般的生死,也就是生死流轉的分段生死外,又安立意生身的不可思議變易死。他把菩薩的三種意生身認為是:因為有無漏業的緣,加上無始無明住地這個因,所以產生有變易生死的意生身。所以他說:「成佛以後沒有變易生死,也就沒有意生身。」可是他這種說法對嗎?經上不是這麼說的,而且大力菩薩經過各種禪定以及智慧的修證以後,可以發起意生身,可是成佛以後,意生身竟然不見了,這有道理嗎?

這位法師可能沒有想過,如果他所說的「意生身還是生滅變化的,一直到『究竟無上菩提』——成佛,生滅變化的意生身才沒有。」如果這句話的邏輯是對的,也就是成佛的時候所有生滅變化的相關修證都會不見,那麼應身佛 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年前來示現的時候,祂所示現的五蘊身也是生滅變化的,因為 如來示現了八相成道的過程,既然有八相成道的過程,應身佛的五蘊身也是生滅變化的。可是 如來示現成佛以後,祂生滅變化的五蘊身為什麼還會在人間說法四十九年?不是成佛的時候所有生滅變化的意生身,乃至五蘊身等等都應該不見嗎?如果依這個邏輯推理,佛成佛以後應該馬上就不見了,可是這種說法不是很離譜嗎?這有道理嗎?明明《大乘入楞伽經》說:【種種意生身,是佛淨種性。】這位法師為什麼偏偏要這麼說呢?

因為這位法師一向主張「大乘非佛親口所說」,他認為大乘佛法的興起是因為佛弟子們對佛永恆的懷念所產生,因此在他的想法,佛是阿羅漢,阿羅漢們也是佛。他認為佛法就是一切法緣起性空,大乘佛法所談的如來藏以及阿賴耶識,都是後代佛學研究者所杜撰的,是不究竟的;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佛也入無餘涅槃,他處處都在說:三乘同入無餘涅槃。其實佛是證得四種涅槃,當然包括無餘涅槃,但是佛並不入無餘涅槃,因為入無餘涅槃是滅掉七識心,只剩如來藏單獨存在的境界,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是灰身泯智的,而佛則是安住在無住處涅槃當中。

那麼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是灰身泯智,對於暗示佛入無餘涅槃,這位法師他換個方式以委婉的方式來說,他在他所著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書中說:【在現實的人間佛陀的立場,佛入涅槃,是不再存在這個世間了。涅槃,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是有。】(《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1989年10月六版,頁103。)或者說:【無漏五蘊為佛法身,可以為眾生的歸依處,但佛已入涅槃,佛的五分法身,還是與世間沒有關涉。】(《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1989年10月六版,頁164。)他所要表達的是:如來已經灰飛煙滅了,也跟阿羅漢一樣灰身泯智了,不存在這個世間了。所謂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乃至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他全部都不接受。所以他才會說:【成佛,生滅變化的意生身才沒有。】

可是,如果辛苦的修學佛法,成佛以後,最後卻是灰飛煙滅,那麼學佛的目的在哪裡呢?當菩薩時,辛苦修學所得的五分法身以及三種意生身,在成佛的時候都會不見,與眾生沒有關係,那到底為什麼要成佛呢?成佛的結果與菩薩道的行願是互相違背的,那成佛之道有什麼意義呢?單就初發菩提心的四宏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就無法達成,何況是入地時所發的十無盡願呢?所以大乘非佛說的主張,其實是充滿著矛盾的。

這位主張大乘非佛說的法師,他心裡面想的是:諸佛並不尊貴,只要能夠成為阿羅漢就夠了,阿羅漢就等於是佛。他其實是想要讓大家都如此地認定,從此以後只要修學二乘聲聞法而不必再修學佛法,然後在人間努力地行善,實現人間佛教的理想。

因此他在《勝鬘經講記》說:【因為,唯有佛地,障習都清淨了,功德都圓滿了,無欠無餘,再沒有變易的可能,所以讚佛為常恆不變清涼。】(《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145。)他故意不說諸佛離開變易生死以後,世出世間法的功德完全具足而能永恆的利樂無量有情,反而是要大家想像為:佛地障習都清淨了,功德都圓滿了,不再有變易了,所以是不會再示現於三界中利樂有情的,是滅盡一切而成為斷滅空了。明明是因為障與習都盡淨了,所以離開變易生死,如來藏中的所有功德就能夠全部圓滿地顯現出來;但是他不說離開變易生死有這種大功德,反而暗示說佛地是滅盡一切而不再有無漏有為法功德來利樂眾生,說這樣的斷滅空就是常恆、不變、清涼。

他這一段話中的意思,跟 勝鬘夫人所說的常恆、不變、清涼無關,反而根本就是斷滅空!但是他卻故意套進來,閃避了「所知障、煩惱障的斷盡,以及習氣種子的斷盡,所以離開變易生死」的佛法正理。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這位法師是處心積慮用這樣的方式來歪曲解釋佛法,要將他所誤會的聲聞羅漢法來取代佛法,這樣子曲解大乘經典來附和他自己的立場。其實變易生死從來都不是依意生身的生滅或變易來講的,可是因為大乘非佛說的這位法師不承認如來藏,就曲解為意生身的變易生死,這樣子迴避如來藏心中的種子的生滅、變易,這就產生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果這位法師不是別有居心,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也就是:他是完全不懂佛法的人,才會如此地亂說一氣。

在《妙法蓮華經》中 佛說:【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妙法蓮華經》卷5)真正的 釋迦牟尼佛並沒有離開我們,並沒有灰飛煙滅,兩千五百年前 佛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成佛,只是一種示現,如來是常住的,並不會有所謂的「佛入涅槃,是不再存在這世間了」,或是說「佛已入涅槃,佛的五分法身還是與世間沒有關涉」,而是 如來常住這樣子才是正確的大乘佛法。

再次說明變易生死從來都不是依意生身的生滅變化來說的,我們真修實證佛法的人,不可以胡亂地將佛法的名相作連結,這對於自己或是眾生的法身慧命都是沒有幫助的。

以上就是今天為各位菩薩說明〈意生身與變易生死〉之間的真正關係。歡迎您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