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願(一)

第021集
由 正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今天,我們要講的主題是:〈大乘願〉。

《勝鬘經講記》,這是正覺法主 平實導師於多年以前,每週二晚上宣講《勝鬘經》,然後再整理成文字出書流通來利益大眾。這套《勝鬘經講記》總共有六輯,講記中對於《勝鬘經》所說三乘菩提的異同,以及兩種無明(一念無明以及無始無明)都依如來藏而有的正理,有深入地詳解。如果菩薩您想要釐清佛道以及二乘道的異同所在,就有必要去深入理解這部經的義理。可是這部經的義理非常深邃,不容易瞭解。所以菩薩您能夠反覆熏習這套《勝鬘經講記》,並且加以思惟整理,一定可以使您的道業迅速增上。

前面我們說到《勝鬘經》講的兩種無明,就是一念無明以及無始無明。我們就先大略地解說一下,什麼是一念無明?什麼又是無始無明?這個所謂無明,簡單來說,明白了就是明,不明白就是無明。我們前面說了無明有兩種:一種是無始無明,一種是一念無明。無始無明講的是迷理無明,也就是不明白法界實相的真理;而一念無明講的就是迷事無明,也就是不明白蘊處界緣起性空的道理。

換句話說,所謂無始無明講的就是:對於法界實相有所不知,因此導致障礙修證佛菩提道,所以又叫作所知障。凡夫外道,乃至不迴心的阿羅漢,從來都沒有感覺到所知障存在,一直要到想要弄明白法界實相、想要實證法界實相的時候,才會跟所知障相應。換句話說,當菩薩您開始想要參禪,想要實證第八識如來藏的時候,您就跟無始無明所知障相應了。

那什麼時候才會打破所知障呢?當菩薩您明心開悟,找到第八識如來藏時,就是打破所知障。可是明心開悟也只是打破所知障,所以明心開悟之後,還要繼續跟隨有種智證量的真善知識進修,在完成三賢位的功德之後,再進一步地地增上修,一直到究竟佛地,才斷盡所知障。換句話說,找到阿賴耶識,證知祂「真與非真」的實相時,就是破無始無明、破所知障;但是還不究竟,要修到佛地才究竟斷盡所知障。

接著我們繼續大略解說一下,什麼是一念無明?一念無明總共有四種住地煩惱,就是見一處住地、欲界愛住地、色界愛住地,以及無色界愛住地。無色界愛住地,又稱為有愛住地。這個住地的意思,就是意識覺知心所住的境界。也就是說,由於這四種住地煩惱現行,導致眾生在三界六道中,不斷地輪轉生死,所以一念無明又叫作煩惱障。

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的第一個、見一處住地煩惱,講的就是我見的部分,也就是三縛結:我見、疑見、戒禁取見。這個見一處住地煩惱,是見所斷的煩惱,也就是三乘見道都必須要斷的我見煩惱。這是由於凡夫眾生對於五陰起不如理作意,錯誤認為五陰的全部或局部是真實常住不壞我,時時刻刻都想要作自己、想要把握自己,這就是標準的我見。如果能夠把我見斷了,三縛結也就跟著斷了,這時候就是證得解脫道的初果;可是,初果人在四種住地煩惱中,也只是斷除見一處住地,至於其他的三個住地都還沒有斷除。以上所說,就是一念無明中的見一處住地煩惱,這是屬於見所斷的煩惱,也就是我見、見惑的部分。

接著一念無明中的欲界愛住地、色界愛住地以及無色界愛住地,這些都屬於修所斷的煩惱,也就是我執、思惑的部分。換句話說,一念無明中的欲界愛住地、色界愛住地以及無色界愛住地,這三種煩惱都叫作我執,這是屬於修所斷的煩惱。可是這個我執煩惱,必須依前面斷我見的見地,在歷緣對境當中去漸漸修斷。可是,如果還沒有斷我見,那就無法修斷我執煩惱,也就是只能伏住煩惱。這就好比石頭壓草一樣,當您把石頭移開時,底下的雜草又會重新冒出來。

前面我們說了,欲界愛住地、色界愛住地以及無色界愛住地,這三種煩惱叫作我執,屬於修所斷的煩惱,這就必須依見道斷我見的見地,歷緣對境當中去漸漸修斷。在 平實導師《勝鬘經講記》第二輯裡面,就用一支雨傘作為譬喻,說明一念無明以及無始無明的內涵,並且詳加演述整個成佛之道。如果菩薩您對這個部分有興趣,想要進一步去瞭解,請看《勝鬘經講記》第二輯的詳細內容。

接著,我們大略地介紹《勝鬘經》的經主。當然 佛世尊是法主,而這部經的經主則是勝鬘夫人;也就是說,這部經的說法者是勝鬘夫人。勝鬘夫人的父親是波斯匿王,母親是末利夫人,「末利」翻成漢語就是花鬘的意思。波斯匿王和末利夫人,希望他們的女兒長大之後,能夠勝過母親末利夫人,也就是希望女兒將來比母親還要莊嚴,所以就取了這個名字叫作「勝鬘」。勝鬘夫人在講這部經的時候,她已經有地上菩薩的證量了,也就是說,她已經是入地的聖位菩薩摩訶薩。

勝鬘夫人所說的這部《勝鬘經》,是屬於唯一佛乘的大乘方廣經典,所說的範圍很廣,主要是針對二乘聖人對於實相不知不證,因此而產生的種種誤會,以及針對凡夫外道的種種邪見,而加以破斥的經典。換句話說,這部經的本質,就是一部破邪顯正的經典;也就是藉著破斥邪說,以顯示正法的真實義與威德力。所以說,勝鬘夫人雖然是一位女眾,可本質確是個大丈夫,因為她在這部經裡面,不斷地作破邪顯正的獅子吼。

對於這部《勝鬘經》,以及這部經的說法者勝鬘夫人,我們這樣大略介紹之後,接著就要進入我們所分配到的章節來加以解說,也就是《勝鬘經講記》第一輯裡面,有關〈十受章〉的部分。這個〈十受章〉所講的內容,就是大乘願的戒法,也就是以大乘願為戒。這意思就是說,發了大乘願之後,如果不遵守這大乘願的十個大願,就是犯戒了。當勝鬘夫人聽聞 佛世尊為她授記之後,她就恭敬地、自動自發地接受這十大願的戒法。也就是說,這個大乘願戒,不是別人施設了戒相之後,再去斟酌說「我到底要不要受這個戒法」?勝鬘夫人是自己主動去受這個大乘願戒。所以,這十個大乘願就稱為十大受。這只有久學菩薩才作得到,新學菩薩是沒辦法主動發起這種大心,這也不是二乘人所能發心的。

這十大受的內容,可以說是菩薩三聚淨戒所含攝的內涵,換句話說,不外於菩薩戒的範疇。而菩薩戒是千佛大戒,如果學佛人想要成就佛道,那就必須受持菩薩戒為正解脫戒;因為如果不受持、不依止菩薩戒來修,也就無法成就究竟佛道。所以,佛在《梵網經》中說:菩薩戒「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因為菩薩戒以心為戒,是盡未來際受的心地戒;而聲聞戒,則是以身為戒,而且只有一世受。所以,菩薩戒的戒相,雖然因為所依據的經論而有些微的差別,可如果依戒的精神主旨來說,也就沒有什麼差別了。

菩薩戒可歸納為三聚淨戒,而所謂的菩薩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以及攝有情戒。我們這裡大略解說一下,什麼是三聚淨戒?第一、攝律儀戒:就是盡未來際受持菩薩十重戒,永遠不違犯。那麼依《梵網經》的戒相來說,十重戒就是: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酤酒、不說四眾過、不自讚毀他、不故慳、不故瞋以及不謗三寶。接著,三聚淨戒的第二個、攝善法戒:這就是盡未來際修學一切善法,於一切深妙佛法以及聞所未聞法無所畏懼,無有一善法不修學。接著,第三是饒益有情戒:就是以四攝法,也就是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來饒益一切有情、救度一切有情,再方便引導眾生進入佛法中。

所以《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佛說:【佛子!今為諸菩薩,結一切戒根本─所謂三受門: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眾生戒,所謂慈悲喜捨,化及一切眾生,皆得安樂;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這意思就是說,菩薩戒可歸結為三受門,也就是三聚淨戒的意思。

以上我們大略介紹菩薩三聚淨戒的內涵。再把話題拉回來說,勝鬘夫人是《勝鬘經》的經主,也就是說,《勝鬘經》是以勝鬘夫人為主軸而說的一部經典。勝鬘夫人是在家人,又是女眾,在當時已經是地上菩薩的證量了,她在 佛世尊前面,自動自發地接受這十大受,而且是盡未來際受。什麼是盡未來際受?是說從這一世開始,一直到未來究竟成佛,永遠都要這樣子。如果我們也能夠效法勝鬘夫人,在佛菩薩的聖像前,提起猛利心,勇發這十大願,這樣對於我們的道業,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本來是勝鬘夫人在 佛前所發的大願,可俗話說得好「見賢思齊」,我們當然也要「見聖思齊」,要向大菩薩學習。

《勝鬘經》〈十受章〉講的是大乘願的戒法,是以大乘願為戒。這是大心菩薩才敢發的大願,以願為戒,所以叫作大乘願戒。而這十個大願,最後又歸結成三個大願,所以在《勝鬘經》中,佛接著說:「此三大願者真實廣大。」各位菩薩!若您有所欣樂,請跟著我們一起讀誦這十大願的經文,把這廣大善根的種子種入您的第八識如來藏心中,那麼未來您的菩提心芽,終究有一天一定會成熟而發芽。

〈十受章〉的經文開示說:【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所受戒不起犯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尊長不起慢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眾生不起恚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他身色及外眾具不起嫉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內外法不起慳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自為己受畜財物;凡有所受,悉為成熟貧苦眾生。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自為己行四攝法;為一切眾生故,以不愛染心、無厭足心、無罣礙心、攝受眾生。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孤獨幽繫疾病種種厄難困苦眾生,終不暫捨,必欲安隱;以義饒益令脫眾苦,然後乃捨。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捕養眾惡律儀及諸犯戒,終不棄捨;我得力時,於彼彼處見此眾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攝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滿、惡道減少,能於如來所轉法輪而得隨轉,見是利故救攝不捨。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攝受正法終不忘失;何以故?忘失法者則忘大乘,忘大乘者則忘波羅蜜,忘波羅蜜者則不欲大乘;若菩薩不決定大乘者,則不能得攝受正法欲、隨所樂入,永不堪任越凡夫地;我見如是無量大過,又見未來攝受正法菩薩摩訶薩無量福利故,受此大受。法主世尊現為我證,唯佛世尊現前證知;】

各位菩薩!出口成願喔!已經講出口的,願力必定會在未來實現。也許現在或者說這一世,我們還不一定能夠作到,但是可以期待自己在未來世或未來無量世以後也可以作到。再說,未來我們必定會藉著這個大願,一方面,可以促使自己的善根深厚;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佛菩薩的護念加持,使得自己的道業,不斷地往上提升而早成佛道。

時間的關係,今天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