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15集
由 正嫺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單元。
精進而日進千里,這個事情對悟者而言,可能會感覺到就算悟了,每天也只是一小步、一小步在往前走。可是你們要瞭解:悟者每一小步,對一般學佛人來講,都是猶如千里之遙,這也是我們在二十幾年來度眾的過程中所深刻體會到的。因為我們在救護眾生脫離邪見的過程中,始終覺得非常的困難,單只是一個斷我見就很困難了。對於正學佛來說,斷我見、斷三縛結、取證初果,是可以瞭解何種方式去斷除;可是這件事對於現在的一般學佛人,不論大師或居士,或者對於古時的大師與居士們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如果要談進一步取證大乘法中所證的法界萬法的根源、法界的實相──證如來藏,更是加倍、加倍的難。所以當您悟後在進修的過程中,可能都覺得自己似乎進步不很快速,可是等您悟後繼續進修後,當以前指導您的師父或老師遇見您的時候,都會發覺您的成長真的深不可測;這就表示您的任何一小步,對他們來講都不可思議,所以真的叫作日進千里。就好像有神足通的人,他走一步,別人都要走好幾個月、好幾年;可是他那一步,他自己並不覺得那一步很大,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在這裡希望每年、每天都是進步千里,這個是如實語,也是我們至誠的祝福。
我們再略談有關法種,「賴耶緣起」是說眾生所造的一切善惡業,以及所熏的一切善染法、一切世出世間諸法,不論是什麼法,都落在阿賴耶識中所集藏的法種。由於阿賴耶識集藏眾生所造作熏習的一切業種,所以就有了三界的生死輪迴,於三界生死輪迴之中,往世所造業種以及所熏無漏法種,就會一一遇緣現行。這些無明種、業種及無漏法種、淨業法種,都由各人的阿賴耶識集藏,隨著各人的轉生而帶到未來世去,一世、一世遞傳不滅;除非遇緣現行受報,否則業種將會永遠存在各人的阿賴耶識中,等著緣熟時現行受報。這種阿賴耶識集藏一切法種不滅、遇緣而起的現象,稱為賴耶緣起。
換句話說,眾生所造的一切善惡業種,以及八識心王的一一種子流注,因為會導致眾生流轉生死,都是因為眾生不明實相、不知解脫之道,而熏習種種外道邪見和我見、我執所成的無明種,都集藏在阿賴耶識一切法種中,因緣成熟便會現行,現行受報之現象便是賴耶緣起。在此末法時期,已經無人能修、能證;雖然有人講解唯識學時會說到賴耶緣起的道理,但卻無有能力親自實證祂。
業行完成而成就業種以後,如果不是由各人的第八識執持集藏,則業種如何可能存在而不滅失?若不是由各人的阿賴耶識自己集藏,那就表示他人所造的惡業、善業,有可能於未來世在自己身上現行受報,那就變成修福、修淨業的人,一生勞苦所修的福德與功德都可能唐捐其功,對自己無利益、也無果報;可能別人前世所造惡業會在自己此世身中受惡報,也可能自己前世所修善業會在別人此世身中受福報,那就因果錯亂、無因無果了。無因無果那就不是佛法了。
接著我們再談,佛對 勝鬘夫人說:「其實我早就安立妳了,前世就已經開悟過妳了;今天因為妳父母的因緣,現在當然也要攝受妳,未來世還要再繼續攝受妳。」勝鬘夫人聽了就回答說:「我勝鬘已經作了種種的功德,現在又作了讚佛的功德。這一世如此,未來的無量世也將會是像這樣不斷地種植一切善法的根本,唯願佛陀見憐攝受。」這樣,勝鬘夫人的歸依也就完成了。
可是這部經,從經名開始講到這裡,有沒有哪個地方看得出來這些法是勝鬘夫人與她的眷屬共同說出來的呢?都沒有啊!就只看見 勝鬘夫人一個人在說。但是某某法師對於這一點是怎麼說的呢:【本經雖稱勝鬘夫人說,但實不限勝鬘一人,勝鬘是個領導的代表者。】(《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中華民國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31。)某某法師認為大乘經都是佛滅後的眾菩薩弟子編造,認為這些菩薩也都是由聲聞人經過很多世代演變出來的,在佛世是沒有菩薩也沒有般若中觀及唯識增上慧學的,長期創造結集而成的。由此可見某某法師堅定認為「大乘法非佛說」,所以他是以大乘法的表相來包裝他的小乘法。
所以我們完全沒有冤枉他,因為這部經明明是 勝鬘菩薩一個人講出來的,白紙黑字記載得很清楚,他卻說是勝鬘和她的眷屬共同說出來的。他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大乘經典及菩薩們都是從後來的聲聞部派佛教中演變出來的,所以勝鬘夫人其實是一群人,而以勝鬘作代表。
某某法師又這樣說:【見佛、禮佛、讚佛等,都是勝鬘和她底眷屬所共作的。上來約事淺說。如約義深說,那麼勝鬘是無始來蘊界處中的勝功德相;悲心為本稱女;總為菩提心。】(《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中華民國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31。)那麼我們就要提出問題了,如果說勝鬘夫人可以比喻為菩提心,那一定有兩個過失:到底勝鬘夫人是勝義菩提心?還是能發心的世俗菩提心?若是要探究起來,問題還真不少呢!而且前段文字中暗示說勝鬘夫人是一群人的代表,顯然是指人;在這一段文字中又說勝鬘夫人是暗喻菩薩心而不是一位或多位的人,顯然是前後自相矛盾而無法並舉的,所以這樣說法是有很多、很大過失存在的。
再看看某某法師接下來的說法,再回到前面的內容來探討。某某法師說:【這是由於善知識的般若(母)方便(父)所熏發,成習所成性,如父母所生。】(《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中華民國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31。)他這一段話,我們要來說明一下。由他這一段話來看,我們就知道某某法師所說的菩提心是所生法。既然是所生法,又說是約義深說的勝義菩提心,那麼他這個說法就不能成立了,因為他所說的菩提心有兩種。請看這一段的第一行,他說「如約義深說,那麼勝鬘是無始來蘊界處中的勝功德相」,這是他所說菩提心的第一個內涵,然後又說「悲心為本稱女」,這個悲心本稱女,也是他所謂的菩提心,所以他所說的菩提心是這兩個法,就是蘊處界中的勝功德相以及悲心。
但是這兩個心、法都是所生法,因為蘊處界中的勝功德相是包括行來去止等表色與無表色的,也包括種種有漏有為法,而世俗人所修得的神通,也包括在這其中。所謂表色及無表色皆是行蘊,亦謂識蘊之種種心行皆是行蘊。人類皆有身根,不壞之身根即名有根身,有根身在人間之存在,必有行來去止、坐臥睡眠及飲食、大小便利等事,由此顯示種種表色都是行蘊;乃至由表色而顯示出來的氣質、神韻等無表色,亦皆屬於身根之行蘊所攝。身根的行蘊就是肢體動作等色蘊所顯示的法,故行蘊中有一部分是由色蘊的行為所顯現,就是色蘊的行來去止、肢體動作等事相的功能差別,也是眾生所執著的自性,攝屬於行蘊之一。若有人將色蘊所顯示的行蘊執為實相者,就是錯悟而墮於色蘊有為生滅法中者;像是這樣自稱為悟,以賢聖自居,其實是未斷我見者,墮在行蘊我中,就是名為大妄語的人,成就地獄業。
但是無漏有為法種—如來藏的無漏有為法—某某法師是不知道的,所以他所知道的蘊處界中的勝功德相只包含有漏的有為法,加上他們自以為的無漏有為法——也就是為別人說法、利樂眾生等等事情,但他們這些法其實還是屬於有漏的有為法,但他們自以為是無漏的有為法。所以他所謂的菩提心的第一個部分(蘊界處中的勝功德相)就是這個部分。至於悲心,那更是意識相應法,所以為了利樂眾生而發起的菩提心就是悲心,這也是意識相應的法。
既然是意識相應的法,顯然這兩個菩提心都是意識發心而造作出來的法。意識既然是所生法,意識所發的這兩個菩提心當然也是所生法。然而某某法師把這兩個所生法當作是約義深說的勝義菩提心,那就有過失了,這是不恰當的。因為在大乘法中的約義深說的勝義菩提心是指如來藏心,這個如來藏祂才是勝義菩提心,因為祂才是萬法的根本──實相法界。而蘊處界所發起的種種殊勝功德相,不論是為自己或為眾生而發起的願心以及悲心,都是屬於所生法,都是所生法的意識境界,不是本來就已經具足圓滿的法;所以這兩種菩提心不能說是約義深說,應該說是約世俗法而淺說的法,所以他講的這個菩提心是不正確的。而且約義深說的菩提心必定是勝義菩提心,那就是第八識如來藏,這是某某法師這麼聰明的人都無法領會的般若深義,才能說是約義而說,才能說是深說。而這個菩提心如來藏是絕對不會與愛見之心相應,並且也不會是與悲心相應的;但某某法師卻把意識所發的悲心,說成是約義深說的勝義菩提心,這是與般若正理完全不符合的。
接下來某某法師又說:勝鬘夫人【遠嫁阿踰闍國,即菩提心芽,為極難破除(不可克)的生死雜染所礙,未能還到故鄉田地,如法華的窮子流浪一樣。】(《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中華民國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31。)但這個說法是把佛教史上的事實加以意象化,成為譬喻類的說法,不是真正的有勝鬘夫人及阿踰闍國;其實目的就是要把大乘經典加以矮化、虛位化,讓人覺得這一部大乘經典並不是真的由佛菩薩親口所說的,是後來的佛弟子們把它創造出來的,所以都說成是意象性而非真實存在過的。所謂意象性,譬如說他所講的:勝鬘夫人遠嫁阿踰闍國成為阿踰闍國國王的夫人,而阿踰闍的意思叫作不可克;阿踰闍是不可克,所以這個阿踰闍實際上只是一個意象、一個象徵,象徵說如來藏法是不可克服的,沒有辦法否定的,是約義深說的象徵性說法,實際上並沒有勝鬘夫人與阿踰闍國存在過。
但是在當時阿踰闍國是真實存在的。阿踰闍的意思叫作不可克,不能被人家征服的,所以叫作阿踰闍。這個阿踰闍國實際上是存在過的,是歷史上一個小國家,而不是象徵性的一個說法。所以某某法師的遣詞用字時他很用心,他就是要讓您感覺到勝鬘夫人只是一個象徵,阿踰闍國也只是一個象徵,不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他的用意就是要讓您不知不覺之間去感覺到這樣的意思,那您對大乘經典的真實佛說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產生了懷疑。他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暗示您,使您讀久了以後就會感覺到大乘經典確實非佛說,他這一段文字的用意就是在這裡。
如果讀他的書,要懂得他那樣遣詞用字的目的是什麼,從這裡諸位就可以看出來他的用心極深。所以他說:勝鬘夫人遠嫁阿踰闍國,這叫菩提心芽,就是發菩提心。說嫁去阿踰闍國就是象徵發菩提心,所以阿踰闍國不見得是事實上存在過——讓您讀起來時會感覺是這樣。但其實她遠嫁阿踰闍國與發菩提心無關,因為真實發起菩提心是 釋迦佛示現之後,她的智慧被加持而生長了,才是發菩提心芽,而當下就入於初地心中,才能說出三賢位菩薩所不知道的法。若說是象徵發起菩提心芽,應該是前往 佛陀所在而深心親近,怎麼會反而是遠嫁呢?而且,發起約義深說的勝義菩提心芽是要親證如來藏才有可能的,這個勝義菩提心芽卻是七住菩薩證得如來藏時才能發起的,說為勝義菩提心芽的緣故是因為甚深、極甚深的緣故;也是因為七住位菩薩的般若總相智,阿羅漢就已經不能知道了,而 勝鬘夫人所能說的法義是超過三賢位智慧的,包括十迴向滿心所不知道的法,她也知道,所以這段經文顯然不是指稱 勝鬘夫人發起菩提心芽。如果是說發菩提心芽,她應該是成為七住位的菩薩,而不該成為入地的菩薩;所以某某法師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因此聖 平實導師藉著他的錯誤說法,順便把他的居心也為大家指點出來。
接著又說「未能還到故鄉田地」。勝鬘夫人能講出入地菩薩才能說的法,某某法師怎麼能說她還沒有還到故鄉田地呢?還到故鄉田地只是三賢位中的七住位菩薩的事情,已經證得蘊處界的本源,了知本地風光了,當然是已經還到故鄉田地了;但這不是初地心的事情,而是遠在很多劫之前的七住位時就已經還到故鄉了。說這個故鄉就是如來藏,無始劫以來您都是從如來藏中出生的,您找到了如來藏就是回到故鄉了。所以某某法師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接下來這位某某法師又說:【但菩提心熏習成熟,展轉增勝,名利根易悟。這由於善知識的外緣熏發,菩提心功德增長,以有漏修慧,趣向臨入於真如,即誠求見佛。剎那第一義空智現前,如來藏出纏而法身顯現,名佛於空現。】(《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中華民國2003年4月新版二刷,頁31~32。)現在我們再來看看他這一段話中有多少錯誤。他說:「菩提心熏習成熟,展轉增勝,名為利根易悟。」請問:他所謂熏習成熟的菩提心是勝義菩提心,還是世俗菩提心啊?當然是世俗法的菩提心,因為他說的菩提心是熏發之後才成熟的,是本無後有的,當然是意識心的境界,所以他這個發菩提心根本不能講是約義深說,應該是約俗淺談的世俗菩提心。因為他的菩提心都是意識被熏習之後,才瞭解到自己有能夠利他的功德性,那都是蘊處界中的法;至於願意發起利他的心,這個悲心也是由意識熏習出來的法,都在菩薩性所函蓋的範圍之內,也都是蘊處界內的法;而菩薩性又是熏習得來的,不是人人本有的,因此他所說的菩提心法,仍然還是要定義在約俗淺談上面,不能叫作約義深說的菩提心。
因為時間關係,留待下一集解說。
祝願福慧增長、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