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種(二)

第014集
由 正嫺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單元。

我們再續談法種,也因為法種是本來就存在的,但是您無法全部運作它,要經由悟後漸次修行才能去運作,要經由發菩提心、菩薩願,生生世世來娑婆攝受有情,漸次修行才能運作。如來藏還有許多祂自己的法種,由祂自己在運作,眾生都不知道,悟了以後也都還有很多部分是不知道的。說一個最簡單的好了,淨土宗是佛門最普遍的行法,修念佛法門大家都知道,佛在淨土經中也說:您在這邊信有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求願往生;即使發了願要往生極樂世界以後,都沒有再繼續念佛,但心中這個願還在,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就會有一朵蓮花生出來在等著您。但是那朵蓮花是誰製造的呢?就是這個想要去極樂世界的人,他的如來藏自己製造的,不是 阿彌陀佛幫他造的。可是念佛人有誰知道這一個正理呢?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

而且不說他知不知道,單說有幾個人能夠看見他們自己所發願而出生的蓮花呢?也是非常、非常少。如果看見過屬於他自己的蓮花,就絕對會相信:確實有極樂世界的存在,心中絕對不會有絲毫懷疑。話說回來,但是那朵蓮花為什麼會出生?又為什麼會滅?都是因為這個念佛者的心願想不想去極樂世界而決定的!如果有一天讀了詆毀極樂世界的書,心想:「原來沒有極樂世界,便反悔了,那我不去了。」當心想不去了,極樂世界七寶池中的那朵蓮花就消滅了,不存在了!那又是誰的功能差別來導致這種作用呢?還是他自己的如來藏。這個功能差別─這個法種─是如來藏所擁有的,法種可以有時顯現而運作,也可以有時不顯現而不運作;這個法種含藏在如來藏法身中,由如來藏法身來發動這個法種,所以法種不等於法身。

法身擁有的法種,若想要全部都能顯現而出生廣大功德,必須依靠悟後進修而使法身中的種子清淨了,才能開始大量出生;所以清淨法種、無漏有為法種的增長,一方面要靠善知識正教導,一方面要多聞熏習,另一方面一定要付諸於實修。並不是證悟了就沒事了,證悟之後還要進一步深入次第進修。三地滿心之後就不再有胎昧,三地滿心之前都還不離胎昧,不離胎昧就是會把前世所悟的實相智慧暫時若忘——就好像忘了一樣;因為一投胎了,前世意識就滅了,由意根與如來藏住於母胎中而出生了此世全新的五色根,轉到此世;但此世的意識卻是全新的,因為是依靠此世的五色根為緣而出生的;但是經由 佛的加持,可以使這個往世所悟的無漏法種次第生顯,這是聖 平實導師的親身體驗。所以 勝鬘夫人因為一念淨信而導致 佛的感應與加持,所以使她的前世所修的無漏法種一時現前了,這顯示她還有胎昧,因此她其實還沒有到三地滿心;但是依緣 佛的感應加持,使她把往世的無漏法種發起了。所以由此也可得知,學佛一切法更需心心念念 佛來幫忙與護念,絕非靠自己成滿修道。

再請問諸位,勝鬘夫人這個時候是頓悟還是漸悟呢?答案是頓悟嘛!從這一世來說是頓悟,因為您證得如來藏而發起這些無漏法種,不可能是漸漸知道的。當您找到如來藏的時候,不可能是:我先找到如來藏的手,然後找到如來藏的腳,再找到祂的尾巴,然後找到祂的身體,最後才找到祂的頭,沒有這回事。譬如說孩子跑出去玩了,您出去找了他很久,最後終於找到他了,那時您總不會說:是我先找到他的手,再找到他的人吧!當您找到他時就一定是整個人都找到了。所以當您找到了如來藏時也是一樣的道理,一旦您找到了如來藏時就是全體找到了;所不知道的只是祂心中含藏的各類法種,要悟後漸次深入證知而已。

由於阿賴耶集藏您所造作、熏習的一切業種以後,您的無明種也集藏、業種也集藏,那您因為阿賴耶識就有了三界的生死輪迴,於三界生死輪迴之中,往世所造業種以及所熏無漏法種就會一一遇緣現行;這些無明種、業種,及無漏法種、淨業法種,都由各人的阿賴耶識集藏,隨著各人轉生而帶到未來世去,一世一世遞傳不滅;除非遇緣現行受報,否則業種將會永遠存在各人的阿賴耶識中,等著緣熟時現行受報;這種阿賴耶識集藏一切法種不滅、遇緣而起的現象,就是阿賴耶緣起。換句話說,眾生所造的一切善惡業種,以及八識心王的一一種子,以及眾生因不明實相、不知解脫道,而熏習種種外道邪見和我見、我執所成的無明種,都集藏在阿賴耶識中,因緣成熟便會現行。

阿賴耶緣起就是一切法的緣起,離開阿賴耶識,就不可能有一切法的緣起緣滅;所以一切世間法的緣起緣滅,包含一切有情蘊處界的緣起緣滅,都是以阿賴耶識為因,乃至佛法中所說解脫道之蘊處界緣起性空之正理,以及佛菩提道之實相般若與一切種智,都依阿賴耶識而起,這就是賴耶緣起。阿賴耶識集藏八識心王之一切種子的法種故,阿賴耶識無始劫來恆不斷滅而集藏有情所造一切業種以及所熏一切無明種。

開悟明心這件事,永遠不可能會有漸悟的事。有一個很有趣的禪宗典故,在這裡拿出來跟諸位討論一下。禪宗有一個很有名的十牛圖,很多人讀過,也看過人家畫的十牛圖的圖樣。那個十牛圖中說:先要尋找牛跡,然後見到牛走過後留下的腳跡;繼續再找了很久,好不容易終於才找到了尾巴,然後才找到牠的後腿、身體,然後才看見牛角,最後才全部放下,入塵垂手接引眾生。這個十牛圖真的是千古荒唐言!請問:您們找到如來藏的時候,有先找到祂的尾巴,最後才找到全部嗎?都是直接就找到全體了。

有人說:禪宗的開悟有漸悟與頓悟兩種,漸悟就是一點一滴慢慢地知道了如來藏。可是我們會中已經有數百人明心,並沒有誰是一點一滴經過五年、十年才具足找到如來藏的,都是找到時就全體現前了。所以開悟明心以及眼見佛性這兩回事都是頓悟,從來沒有漸悟的。假使有人說:禪宗的開悟是漸悟。那您就知道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此,如果要說漸悟,只有一個情況下可以說是,就是從往世無量劫前第一次的開悟累積到現在,不斷地一世又一世的頓悟之後,每一世都悟後進修而不斷地增長智慧,依於這樣才可以說是漸悟。

因為佛菩提並不是一悟能究竟圓滿的,是要悟後無量劫中不斷地熏習、進修、增長才能夠圓滿的,所以要從無量劫前第一次的開悟一直累積到今生,才能使您到了十行位、十迴向位,或者到初地、二地等;這樣把往世的證悟以及世世重新證悟以後的修行不斷地累積,才可以說是漸悟。但是,凡是在還沒有離開胎昧之前,每一世的初學佛後,證悟如來藏時都是頓悟;因為當您找到如來藏時,如來藏就全體示現,並沒有一分分漸漸出現的事。所以應該說,在每一世中都是頓悟漸修,沒有漸悟這回事情。要談漸悟的事情,是三地滿心以後已離胎昧而能夠把往世修習的無生法忍聯結到這一世來,否則都是沒有漸悟這回事。

但是關於頓與漸,那又牽涉到頓教與漸教的問題,而頓教與漸教在佛學學術界中,一直都有人爭論不休,各執一詞。可是如果您沒有親證如來藏、沒有根本智及後得無分別智、沒有道種智,對於頓教與漸教是無法釐清的。什麼叫作頓教?華嚴就是頓教。在《華嚴經》中,不論是四十華嚴、六十華嚴或八十華嚴,在《華嚴經》中已經把解脫道、佛菩提道以及成佛的次第,全部一起具足圓滿地解說了,這叫作頓教──頓時開示全部佛菩提的法教,是從許多方面來解說佛菩提的內涵之後,再作一個綜合的次第性說明,才會有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從凡夫位次第到達等覺位。

所以善財童子是等覺大士,不要像鄉下人家的民間信仰一般,畫一個小孩站在觀世音菩薩身邊。拜託!他是等覺大士,不是無知調皮的小孩。他們都把童子、童女二字給誤會了。在佛法中,凡是獨身而不成家立業的人,都叫作童子或童女,即使活到八十歲了還是叫作童子、童女。譬如有一些《般若經》說「文殊師利童子」,難道就要把 文殊師利畫成小孩子嗎?因此一般人對佛法的誤解是很多的。但是我們從華嚴頓教中就可以瞭解,凡是具足圓滿而在同時間裡把全部佛法解說完畢,那個法就叫作頓教。三藏所有經教中,只有華嚴是這一類的教法,所以《華嚴經》中的法義就是頓教的法。

什麼叫作漸教呢?當 佛陀成佛之後,繼續坐在菩提樹下諦觀菩提樹,整整七天都沒有眨眼,那就是正在深入把所有的佛法都加以觀察而全部現前了。佛法全部現前之後才發覺麻煩大了:這些無明眾生要怎麼度?佛法是這麼深妙,要如何為眾生說法?不可能直接為眾生宣說啊!

若有一天你們明心或已經明心之後,終於會體驗到這個道理,出去以後向人家說:明心是可能的,如來藏是怎麼樣、是如何的。可是眾生聽得進去嗎?聽不進去!如果您沒有被人家痛罵大妄語,就得慶幸了!光是一個明心就很難讓眾生相信,如果再要說到眼見佛性,那就更難了。佛性無形無色,怎麼可能眼見?牆壁上也看得見,山河大地上也看得見佛性,這怎麼可能?這更沒有辦法相信。可是如果有因緣的話,等你們見性了,就知道這個都是實話。事實上,在見性之前告訴您說佛性其實是什麼,您根本不可能相信,何況是諸地與成佛的智慧境界,要如何為眾生說呢?

所以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思惟到最後時,覺得要為無明眾生解說佛法確實太難了,只好決定作罷,準備入涅槃去了;因為確實太難完整宣講,而且眾生實在很難理解的,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最後還好釋提桓因來請求 佛陀住世,請轉法輪,請求 世尊千萬不要入滅,不然我們今日哪有 釋迦牟尼佛可以追隨?從那時開始的兩千五百多年下來,我們如今還在追隨祂。佛陀受請之後不得不想辦法,那就參考一下以前諸佛是怎麼說法的:喔!原來也有一會說法,也有兩會說法的,也有三會說法的;再觀察此界五濁眾生的根器,就只能選用三會說法來弘法。所以就先來個聲聞會,初轉法輪;再來是般若會,二轉法輪;再來則是方廣會,三轉法輪;這樣才終於具足教導成佛之內容與次第。像這樣,在次第弘化的過程中圓滿了成佛之道的所有法教,這些法教的全部內容與法門,加上次第的教導內容,就叫作漸教。

所以在五濁惡世時,一定要有頓教及漸教。漸教即是漸次說法:從解脫道開始說,然後再說實相般若中道,最後再說一切種智;這就是前後三轉法輪的三乘教法,由聲聞法而說到實相般若,再說唯識增上慧學一切種智,是漸次而說的,故名漸教。在聲聞教時,當您為眾生說明如何是涅槃,解脫是確實可證的,離生死是可能的;為眾生把這個法說明之後,終於有一些人成為阿羅漢了,確定自己可以出三界了,對 佛就具足了信心。這時再轉入第二會來轉法輪,宣說實相般若。在初講般若時,迴心於大乘法的阿羅漢們聽得迷迷糊糊的,於是 世尊在講經以外就配合一些教外別傳、直指人心的頓悟法,終於有一些已證聲聞果的菩薩們證得如來藏了,終於有幾個人可以聽懂般若了;這時才會有解空第一的須菩提悟了如來藏而確定轉入菩薩道中,於是漸漸有更多聲聞聖人轉入菩薩道中。第二會宣說實相般若時,終於有人知道原來蘊處界以及萬法的緣起性空,都是從不念心、非心心來的、都是從這個無住心法種來的,原來這個無住心可以無住而不斷的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喔!太妙了!太棒了!所以大眾都很歡喜,很歡喜的緣故,願意繼續深入受學了,於是就會有第三會的宣說方廣諸經、成佛之道,幫助大家進入諸地實修。從初轉法輪的聲聞解脫道,到第三轉法輪方廣諸經增上慧學的成佛之道唯識種智,從始至終是漸次深入地說法,所以名為漸教。

到最後,再講《大般涅槃經》、《無量義經》、《法華經》,把整個成佛之道的法義收攝圓滿起來,這叫作收圓,也叫作終教(而四阿含所記載的聲聞及緣覺法則是始教)。

一貫道們一天到晚在講收圓,但是收圓的道理他們不懂,只有有證悟正法的我們懂:是把整個佛法收攝圓滿。他們講的收圓,說是要由老母娘把以前放出去的原人圓滿的收回來,說這樣叫作收圓。佛法不可以這樣講,這樣說真是胡扯!所以前後三轉法輪的意思,就是叫作漸教。在華嚴時期將全部佛法簡要地說完就是頓教,所以頓教要從人間講到天上,在短短二十一天時間內全部把它講完,才不會有人在後來的第三轉法輪時毀謗說:「以前在說解脫道時的佛陀,其實還不懂般若、唯識;是後來懂了所以才於現在開始宣講。」可是頓教並不是一般眾生能信受的,所以大部分內容選在天界先宣講;若有人不信的話,天人可以來人間為大眾證明:釋迦佛已經在天界講過成佛之道的般若與唯識諸法。像這樣廣為開演三乘菩提,方便施設三會說法,所以 佛在《長阿含經》裡面自稱是三會說法,就已經很清楚預告說:第二會般若、第三會方廣都是 釋迦佛金口親說的,這在阿含部的經中就已經表明過了。

因為時間關係,留待下一集解說。

祝願福慧增長、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點擊數: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