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轉依如來藏之淨行

第052集
由 正祺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空性中道真實義」單元。今天我們繼續來說明 維摩詰菩薩對善德菩薩作大布施時的開示。

維摩詰菩薩說:「於六和敬起質直心。」(《維摩詰所說經》卷1)六和敬是:身和同禮、口和同讚、意和同信、戒和同持、見和同說、利和同享。這六和敬是菩薩與眾生共同修學的時候,應該有的六種和同愛敬的態度。第一個身和同禮,是說我們在佛門當中、共修團體當中安住,必須要禮敬三寶,不可以我喜歡哪一位天神,另外請來禮拜,跟別人不同;就只有三寶可以接受我們的禮拜,這就是身和同禮。第二個口和同讚,是說在佛教道場當中修行佛法,可是卻在讚歎外道天神,和別人所讚歎的不一樣,這就會起紛爭;就像是有出家師父稱讚三教平等、九教平等等等,這就不是口和同讚。第三個意和同信,是說我們心裡面所想的應該是相同的,信受奉行的也是相同的,不能說身在佛門,結果信的是外道。信受的對象不一樣,也會起紛爭。第四個戒和同持,是說在戒律上大家沒有異議,一體信受奉行。如果大家都持戒了,就有一個人不持戒,一天到晚所做的事跟持戒的精神都違背,這樣就無法共住了。第五個見和同說,是說在一個共修道場當中,大家的見解是互相融合的,見解是一樣的,所說的法也是一樣的;如果見解不一樣,所說出來的法就跟大家不一樣。就像大家信受的諸法實相是如來藏,而有人信受的是意識常住不滅,這樣就無法共住修行。最後一個利和同享,是說一個佛教共住道場,如果有供養的時候,應該歸到常住所有,由常住大眾共同使用,不能用到私人身上。

這六和敬是以六種和合的態度來共住,大家互相尊重。六和敬必須在一個前提下來實現,也就是說起質直心。我們的心地的本質應該是直爽的,不應該以個人的利益來盤算受持六和敬;我們要以調柔的、直爽的心性,來受持六和敬。要這樣子來教導眾生,應該起質直心來奉行六和敬的法,這就是法施之會。

接著,維摩詰菩薩說:「正行善法起於淨命。」(《維摩詰所說經》卷1)我們在正法上面應該以善心所來奉行,不應該以惡心所相應;我們的心地應該直爽不彎曲,對於良善清淨的種種法,要從正面來看待,不要扭曲,就這樣子來奉行各種良善清淨的法,這樣子才能夠生起清淨的法身慧命;要這樣子來維持我們在人間這個生命的清淨本質,我們要用正當的職業來謀取生活及修行上所需要的錢財資糧,這就是淨命,不是穢命。要以這個道理來教導眾生信受奉行,這才是法布施的聚會。

接著,維摩詰菩薩說:「心淨歡喜起近賢聖。」(《維摩詰所說經》卷1)當我們的心清淨了,當生起了歡喜心,才能夠生起親近賢聖的心情。如果心不清淨,心中也沒有歡喜心,那就無法生起樂於親近賢聖的心情。所謂賢聖,賢位菩薩是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聖位菩薩是指初地以後的菩薩。清淨心呢?就是對於正法沒有懷疑地信受,也就是多分或少分遠離煩惱的心。如果眾生的心不清淨,就會以不清淨的心來測度菩薩們,那就無法對三賢、十聖的賢聖們生起歡喜心;清淨心是生起歡喜心的基礎,自己的心清淨了,才會知道賢聖們的心是如何清淨。同修會的禪淨班學員修學無相念佛能夠安住,當功夫漸漸上手,心能夠安住在清淨的憶佛念上面,當心少分開始清淨了,因為對這少分的清淨心生起了歡喜,會對更多的清淨心的境界生起嚮往,因此對賢聖菩薩們就會想親近學習。這樣就能夠繼續修學看話頭、參話頭、斷我見、破參明心,甚至是別相智、道種智等等智慧。但是眾生們往往因為自己想些不如法的事情,就會認為菩薩們跟自己一樣的不清淨,譬如在佛世的時候,曾經遇到飢荒,富樓那尊者也托不到食物,可是他沒有飢餓相,就有比丘認為他把比較好的地方分給自己托缽去。富樓那尊者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只好摳自己的喉嚨,吐出他自己的飲食,原來他吃了牛糞,他用牛糞來騙騙肚子。心不清淨的人也是一樣,會毀謗清淨的修行人,因此說:「眾生看佛,佛是眾生;佛看眾生,眾生是佛。」清淨心是生起歡喜心的基礎,有歡喜心就會自然而然地樂於親近賢聖。若是能夠把這個道理教導給眾生,這才是真正的法施。

接著,維摩詰菩薩說:「不憎惡人起調伏心。」(《維摩詰所說經》卷1)我們對於惡劣的人,有能力的時候要教導他們,不要對他們生起厭惡的心;再怎麼惡劣的人,我們都希望他們有機會回歸正法,能夠改惡修善;我們要把去惡修善的道理、因緣果報的道理告訴他們,但是心中不要生起憎惡之心。就像 勝鬘夫人在 如來前受記時,所發的十大受中的:【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捕養眾惡律儀及諸犯戒,終不棄捨。我得力時,於彼彼處見此眾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攝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滿,惡道減少,能於如來所轉法輪而得隨轉;見是利故,救攝不捨。】(《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我們對於惡劣的人,在有能力的時候,要折伏攝受他們;這樣子折伏攝受惡人,可以令正法久住。當正法久住的時候,天人會充滿,惡道就會減少,諸天以及人間都可以將如來的正法輪,隨時隨地加以運轉,這樣子 佛的佛法慧命,就可以不斷地利樂人天。我們能夠這樣子作,讓我們自己的心調柔而且降伏,我們不但自己這麼作,也把這個道理告訴眾生,這才是真實的法布施。

接著,維摩詰菩薩說:「以出家法起於深心。」(《維摩詰所說經》卷1)出家是指身出家;出家有身出家,有心出家。許多人認為「剃頭著染衣,離開世俗的家住到寺廟裡面去,叫作出家」,這是二乘人的觀念;在大乘法當中,是看心有沒有出家。如果一天到晚想的是世間的享樂,把自己執著得很緊,時時要把握自己、要活在當下,不肯死掉自己,那麼我見根本不能斷除,這不是出家;因為真正的出家,是出離三界的家,能夠出離三界家的繫縛,才是真正的出家。在末法的時代,大多是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的人。雖然身出家了,可是一直地執著著離念靈知的意識心,以為是真實心,所說的法是一切法緣起性空,可是卻以一念不生作為佛法的修證,這樣子我見斷不了,這種人嘴巴說出家,心裡面其實是不樂出家的。他們想要的是在三界中的意識,他們根本不想出離這個三界,這個離念靈知心是永遠在三界當中,出不了三界的,所以說這是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等而下之的,譬如在道場的宏偉,在飲食、在僧服上面用心,這些都是身出家、心不出家。真正的佛法是以出家法作為依歸的,什麼是出家法?在解脫道當中斷我見、斷我執;在大乘法當中,有斷我見、斷我執以外,還要實證佛菩提道的智慧,這實相心才是真正能夠出三界的真實心;要這樣子修證,這才是出家法。這種的出家法,才能夠生起求法的殷重心,能夠證悟般若實相如來藏,而且能夠確實轉依如來藏,智慧才能夠生起的;這個時候將自己的真實心來跟經典比對,就能夠在確實驗證的情形下,自然而然對佛法生起了深切的信心。

當把我見徹底斷除乾淨的時候,我執思惑不必急著斷除;一心想要斷盡思惑而出離三界,是不能生起深心的,只是個自了漢。他只會顧著自己,只隨緣度眾,他死了以後就入涅槃,不會再來三界當中行菩薩道了;這種自了漢,許多的禪師都想剁了他們的腳後跟。如黃蘗禪師曾經與一位奇異的僧人同行,這位僧人是一位阿羅漢,剛好遇到江水大漲,久久過不了江,這位僧人就將斗笠當舟,站上去漂浮離開了。黃蘗禪師指著那位阿羅漢罵道:「你這個自了漢!如果我早知道,就把你腳後跟給剁了。」這阿羅漢被罵了以後,還心甘情願地讚歎黃蘗禪師說:「您真是位猛利的菩薩!這不是我所能夠作得到的。」菩薩轉依實相心,要轉依真實出家的如來藏,才能夠生起殷重的深心,這樣子就會願意生生世世在三界當中流浪生死;就這樣子來不斷地利樂眾生,來成就佛土。如果沒有這種實相心的真實出家的法,是無法生起深心的,捨報之前就會斷盡對三界的一切貪愛,捨報之後就不再來三界當中了;在大乘佛法當中,才能夠以出家法起於深心。能夠這樣子奉行,並且教導眾生這個真實的道理,這才是真正的法施。

接著,維摩詰菩薩說:「以如說行起於多聞。」(《維摩詰所說經》卷1)如說而行,能夠發起多聞的功德,很多人不大相信這件事情。可是如果悟後出來弘揚正法,就依照著 如來所說的三乘經典如說而行,就這樣子來弘法,就會發現說真的會發起多聞的功德。因為在弘法的過程,依照著 如來所說的聖教去作,不可能說一套而作的是另一套;就這樣子弘法一陣子以後呢,以前不懂的地方,就會發現說現在真的懂了。當我們閱讀經典中的聖教的時候,會發起多聞的功德,這就是弘法時常常會產生的,因為弘法者如說而行,諸佛菩薩當然會暗中加持,那麼許多原來不懂的深妙法,當需要去講解它的時候,那個時候一讀就懂了,似乎是很奇怪的事情。而修行到最後,會越來越發現諸佛菩薩不可思議,到最後都不敢再說、不敢起念:自己有多厲害。世間有一句話「教學相長」,弘法的人能夠如說而行,在弘法的過程當中,得到利益最多的是自己;因為如說而行以後,生起了多聞的功德。在《瑜伽師地論》卷19中,聖教開示說:【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多聞能夠知道佛法的義理,能夠讓我們遠離過惡,能夠讓我們捨離無有真實內涵的邪說,能夠讓我們證得涅槃。當我們願意如說而行的時候,就依照著 如來所說,為眾生去作,不為自己謀什麼利益,就這麼單純地住持正法,為有緣人去作的時候,多聞的功德就會出現。能夠把這個道理付諸於實行,而且為眾生說明,這就是法的布施。

接著,維摩詰菩薩說:「以無諍法起空閑處。」(《維摩詰所說經》卷1)空閑處不是指一定的處所,而是指自己的心中。如果心中沒有罣礙,就是空閑處;如果心中有罣礙,即使住在深山之中,還不是空閑。為什麼心中會有罣礙呢?為什麼會放不下,跟別人老是有諍論呢?老是有人我是非呢?有人我是非,心裡面就會有一堆的辯論酬對,那麼到哪裡都不會有空閑處。如果跟別人都完全沒有諍論,即使住在鬧市裡面,無妨門前車流滾滾,可是心中無事,這就是空閑處。當寫作文章、作法義辨正的時候,正在寫的時候,可以文思泉湧;可是一旦離開書桌,什麼都放下、都不會去想了,什麼事兒都沒有。這個時候吃飯、散步、種菜,什麼事都不會去想,這就是菩薩的空閑處。菩薩與人無諍,菩薩在作法義辨正的時候,是為了利樂有情,而不是為了爭強鬥勝,當然不是為了諍論,因此菩薩內心安樂。如果能夠以這種無諍法存在於心中,不管我們作什麼,不管多麼的忙,其實都是安住在空閑處。要把這個道理告訴眾生,這就是真正的法布施。

接著,維摩詰菩薩說:「趣向佛慧起於宴坐。」(《維摩詰所說經》卷1)前面 維摩詰菩薩跟舍利弗說:「不於三界中現身意,才叫作宴坐。」也就是說,不是打坐時心安住在一念不生或是單一境界時,才叫作宴坐,而是轉依如來藏的絕對寂靜,而不是以一般人所認定的意識心作為實相,在這個時候,就沒有在三界當中現起身口意行,這個身口意行只是夢幻中的事情。因為凡是身口意的行為,都是屬於五陰所有,可是如來藏從不曾在三界當中現身意,要這樣子轉依,這才是絕對寂靜的宴坐。這種智慧,是佛菩提的智慧。在二乘菩提當中,如果說不在三界中現身意,那是無餘涅槃的境界。可是菩薩不然,菩薩無妨五陰照樣在三界當中現起身口意行,可是另外有個實相,在三界當中卻是不現身口意行,這就是佛菩提的智慧。

在一切的修證的法當中,只有佛菩提的智慧法門當中,才能夠生起真實的宴坐之法。換句話說,佛菩提的真實意旨,是要在有為法當中生起無為法;在有為法當中要生起無為法,那麼要先在有為法當中親證無為法。在有為法當中實證無為法以後,就可以不斷地在有為法當中生起無為法;這樣子不斷地生起無為法之後,才可能生起於深心,起於大乘宴坐之法;到最後究竟佛地的時候,才能具足世間、出世間法,這樣子才算是福德智慧具足。所以說,只有趣向佛慧才能起於宴坐之法,這就是佛菩提道的行門。能夠把這個道理付諸實行,可以在三界當中不離有為法而顯現無為法,並且不離有為法而教導眾生親證無為法。要把這個道理教導給眾生,這樣才是真正的法布施的聚會。

今天就為各位菩薩說明到這邊,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