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41集
由 正莉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 平實導師著作《阿含正義》第五輯第八節裡面有關「二乘頂忍」的意涵。
二乘聖人他的所證是「梵行已立、我生已盡、不受後有」,至少已經發起具足的初禪不退;並且捨報之後,不會再生起中陰身、不會再受生,所有後世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法都不再生起了,永遠不再有未來世的自我;並且有「解脫知見」,能夠隨緣隨分為人解說聲聞法證涅槃的道理,這就是二乘解脫道所說的證無生。所以如果有人想要以識陰六識覺知心的自我,入住無餘涅槃,認為有生有滅的識陰境界可以常住不滅,認為那就是證得解脫道的無生,其實那已經墮入外道的五現涅槃了,不是真正證得出離三界生死的涅槃,已經落在識陰或者說意識境界裡面,那不是聲聞法解脫道所說的證無生。所以說到二乘解脫道裡面無生忍的法,我們就必須從最基本的層次,也就是從頂法和忍法來說起。
各位菩薩!我們就先來看一段 佛在《中阿含經》裡面的一段開示:【世尊告曰:「阿難!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及諸年少比丘說頂法及頂法退。」尊者阿難等受教而聽。世尊告曰:「阿難!多聞聖弟子真實因心,思念稱量,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彼如是思念、如是稱量、如是善觀分別,便生忍、生樂,生欲:欲聞、欲念、欲觀,阿難!是謂頂法。阿難!若得此頂法,復失、衰退,不修守護,不習精勤,阿難!是謂頂法退。」】(《中阿含經》卷21)
在這段經文裡面,佛為阿難尊者以及年少比丘們開示解說:什麼是頂法?什麼又是頂法退失?佛告訴阿難尊者說:「多聞的聖弟子們以修學正法的真實因的清淨心,來思念、稱量五蘊諸法;並且善於觀察分別這個五蘊諸法是無常、苦、空,不是真實我。就這樣去思惟、憶念以及稱量,就這樣去善於觀察分別,於是就出生了安忍、出生了法樂,想要安住在佛法中的善法欲,也就是想要聽聞、憶念以及觀察:五蘊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的,不是真實的我。」這就是 佛所開示的頂法。接著 佛又繼續告訴阿難尊者說:「什麼是頂法的退失呢?如果已經獲得了頂法以後,不久又失去了,那所獲得的頂法衰微退轉了,不再修習守護這個頂法了,不再精進勤修這個頂法了,這就是所謂的頂法已經退失了。」
各位菩薩!從上面的經文開示,我們這樣子瞭解頂法以及頂法退失的定義之後,接著我們再來看,佛在同一部經,同樣是在《中阿含經》卷21裡面的開示,佛說:【……如是,內、外識、更樂、覺、想、思、愛、界,因緣起,阿難!多聞聖弟子此因緣起及因緣起法,思念稱量,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彼如是思念、如是稱量、如是善觀分別,便生忍、生樂,生欲:欲聞、欲念、欲觀,阿難!是謂頂法。阿難!若得此頂法,復失、衰退,不修守護,不習精勤,阿難!是謂頂法退。】
在這裡,佛進一步提到說內識以及外識。佛說:「就像這樣,能夠觸內相分六塵的識陰六識,這就是所說的內識;以及能夠入住母胎出生名色五陰而觸外六塵的住胎識,這就是所說的外識。就這樣,內識、外識、觸、受、想、思、愛以及界(這個界就是功能的意思),這些都是以這個外識—本識、住胎識—為根本因,然後以父母、四大(所謂地、水、火、風),以及無明等種種法為緣,這樣子有因有緣才能出現在三界裡面,這就是所說的『因緣起』的正義。」
接著 佛又開示說:「對於這個『因緣起』的道理,以及由因與緣所生起的種種法,都加以思惟、憶念、稱量之後,並且善於觀察分別這些五蘊諸法,無常、苦、空、無我,透過這樣的思惟、憶念、稱量,以及善於觀察分別以後,於是就生起了安忍、快樂,以及生起了善法欲,想要聽聞、憶念以及觀察,這就是所說的頂法。可如果得到了這個頂法以後又退失了,也就是衰微退轉了,不肯再繼續去精進勤修,不肯守護這個頂法,這就是所說的頂法已經退失了。」
各位菩薩!佛這樣子開示以後,又交代阿難尊者說:「阿難啊!你應當為這些年少比丘們解說,並且教導他們有關這個頂法以及頂法退失的道理,使他們都能夠得到身心安隱,以及法樂無窮,身心都不會覺得煩憂或熱惱,終身都可以修行清淨梵行。」最後 佛又交代大眾說:「聽聞正法以後,應當各自去身體力行,去山林或樹下安靜的地方,靜坐思惟整理法義,並且要勤加精進,不可以放逸懈怠。」
各位菩薩!在這段經文裡面提到了修阿含解脫道的一個重要的大前提,那就是對於內識與外識的認知。也就是說,修解脫道的行者,對於這個內識與外識的義理要能夠了知,要知道說:阿含解脫道是以「八識論」為大前提的。如果不承認有第八識住胎識存在,不管他如何地精勤修二乘法,他都無法證得二乘菩提果,因為如果把這個能夠貫通三世,能夠來往三世,相續存在的本識、住胎識否定了,如果把二乘菩提的根本因住胎識否定了,那麼就違背 佛說「因緣起」的正義了。那意思就是說,佛說二乘菩提「因緣起」的道理,完全是以「八識論」為大前提來宣說的。
什麼是內識?什麼又是外識呢?我們來看一段《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裡面的開示:【云何內識?若識受,是名內識。云何外識?若識不受,是名外識。】那意思就是說,什麼是內識呢?如果有一個識,祂對六塵境界是能夠領受的;也就是說,這個識祂是安住在五蘊裡面,能夠領受內六塵,而且對這個六塵境界有覺受,那麼這個識就叫作內識。接著論文又說,什麼是外識呢?就是說,如果有一個識,祂不會去領受六塵境界;也就是說,這個識祂可以藉著五色根直接觸外六塵,並且可以變生內六塵,但是祂卻不領受這些內、外六塵,這個識就叫作外識,就是因為祂能夠藉著五色根而觸外六塵,所以叫作外識。
這是從六塵的領受或不領受,來定義內識與外識;也就是說,能夠領受六塵境界的就是識陰六識,但祂都是在勝義根裡面去領受內六入,祂不能直接去領受外六入,所以叫作內識。可那個從來不領受內六入的本識住胎識,卻可以藉由五色根直接接觸外六塵,所以叫作外識。但這個外識祂雖然能夠藉著五色根觸外六入,然後變生內六入,可祂本身卻不去領受這個內六入,祂只是變生內六入,再由內識去領受,所以叫作外識。
我們另外再來看看《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1裡面,對這個內識與外識又是怎麼說的:【「若內、若外者,云何內識?」答:「若識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識。」「云何外識?」答:「若識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識。」】
那意思就是說,什麼是內識呢?是說有一種識(如識陰六識),祂在這個人間相續存在,也就是出生以後有了識陰六識,在這一生當中都不會失去,這個識陰六識就是內識。那什麼是外識呢?是說有一種識(如本識住胎識),祂在人間相續存在,這個本識住胎識本來不曾證得,或者說證得以後,當五陰滅失了,祂又會在其他地方相續不斷地繼續存在,就譬如受生其他地方又繼續存在,這個本識就是外識。
這裡是從生滅與常住,這兩種不同的體性來定義內識與外識。也就是說,凡是能夠常住,不會因為五陰壞滅就不存在的,縱然這一世的五陰壞滅了,祂仍然可以到別的地方去入胎受生,或者到天界受生,仍然可以繼續存在的本識,就叫作外識。而那個只能存在一世,不能往生到下一世去的識陰六識,祂就只能存在這一世的五陰裡面,不能去到下一世,就叫作內識。這就是《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對內識與外識的定義。
各位菩薩!雖然《舍利弗阿毘曇論》跟這個《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這兩部論對於內識與外識的定義,乍聽之下好像有所不同,那是因為這兩部論分別從不同的層面來解說。可如果從法界實相來看,這兩部論對內識與外識的定義,恰好是互相契合,有異曲同工之處;換句話說,由於這兩部論分別從不同的面向來解說內識與外識的定義,這樣反而可以使我們更清楚地了知內識與外識的差別所在。我們簡單地說,那個能夠來往三世,能夠繼續存在他處,永遠不會壞滅的,而且能夠觸外法的本識,就叫作外識;而那個只能存在一世,被出生以後一直都在五陰身中,不能觸外法,只能觸內六塵的識陰六識,就叫作內識。
也許有人說,為什麼這個外識不是指意根呢?因為 佛在四阿含諸經裡面已經多次宣說「意法為緣生意識」,並且也說意根是六根所攝的法,從來不把意根說為識,所以外識不可能是意根,而是本識住胎識。由於外識可以觸外法,所以祂能接觸受精卵物質,也能觸取母親血液中的四大,所以能夠在捨報以後去到他處繼續入胎、住胎,以及出生名色;可內識—識陰六識—卻只能存在一世,捨報入胎就永遠斷滅了。況且在四阿含諸經裡面,內識與外識都不說為根或意,既然內識是識陰六識,那麼外識當然就是本識住胎識。
各位菩薩!在前面我們所舉示的《中阿含經》裡面,佛說修學解脫道,首先應該先信受有內識與外識,接著再觀察五蘊諸法是虛妄的,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的,這樣一一去作深入的觀行以後,心中生起了想要實證無我的善法欲,並且相信有一個外識住胎識是常住不滅的,這就是頂法。這個所謂的頂法,顧名思義就是指三界之頂的法義;也就是說,這個頂法已經到達三界頂了,雖然還無法真的出離三界生死苦,可在三界裡面所有凡夫眾生都無法到達這個智慧境界,所以叫作頂法。所有三界內的法都落入蘊處界我,以及蘊處界所擁有的各種我所的法裡面,始終無法到達頂法的智慧境界。當然這個我所就包括內我所與外我所了。
各位菩薩!這個頂法它有四種真實的意涵:第一、就是要認知內識—識陰六識—是虛妄的。第二、要認知外識—住胎識真實存在,祂可以貫通三世,也就是可以去到他方、他世繼續存在,永遠不滅。第三、要認知觸、受、想、思、愛等這些法,都是由外識與內識共同合作而出生的心所法,是不自在的法。第四、要認知外識、內識以及心所法,在密切和合運作下所生起的三界五蘊中的種種功能差別,都是假合而有,都是緣生緣滅之法。
各位菩薩!若您能夠如實了知這些道理不退失,就是頂法不退。如果能如實了知頂法不退,再繼續深入觀察下去,那麼這一世就有機會證得二乘菩提的見道,獲得初果的解脫功德,乃至可以證得二果、三果或四果。
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下一集再繼續為大家說明。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