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出要界(下)

第040集
由 正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今天我們要繼續上一集所講的五出要界。五出要界就是欲出要、瞋恚出要、嫉妒出要、色法出要以及身見出要;這五種出要的方法,對於已經在解脫道上證得初果、二果,接著想要進一步,證得三果、四果的學人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內容。

佛在《中阿含經》卷21裡面,對於這五出要界就有詳細的開示,我們來看看經文是怎麼說的:【阿難!我本為汝說五出要界。云何為五?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欲,彼因極重善觀欲故,心便不向欲、不樂欲、不近欲、不信解欲。若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欲;穢惡,厭患欲,觀無欲,心向無欲,樂無欲、近無欲、信解無欲。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欲及因欲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欲生,如是欲出要,阿難!是謂第一出要界。】

因為這段經文比較長,也由於時間的限制,我們經文就用摘錄的方式來呈現,這段經文的大意是這樣:佛告訴阿難說,這五種出離的重要方法,那多聞聖弟子是非常重視、善於觀察五欲的過患,因此他的心就不再趣向於五欲,不再愛樂五欲、不再接近五欲、也不再信解那五欲有什麼樣的勝妙受用。那麼由於欲出要、欲出離的緣故,如果愛樂五欲的心生起了,立刻就要把它融化消失掉,也就是要把欲心燒焦萎縮掉,就這樣去捨離五欲,不住在五欲的境界裡面,心裡覺得五欲是污穢的、可厭惡的,深深覺得五欲是修道上的一個障礙與災患,就這樣去觀察確定自己心裡面是無欲的,心是趣向無欲、愛樂無欲、接近無欲,並且信解無欲的功德。這個時候心裡也就沒有罣礙、也沒有混濁,非常清明的--心裡確實已經離欲,因此就發起初禪了,獲得初禪境界中的身樂。

這個時候已經遠離一切五欲、以及五欲所產生的種種功德漏失,同時也遠離熱惱和憂戚,已經解脫五欲的繫縛,不再領受欲界五欲的覺受,這就是五欲出離的重要方法,這就是佛說的第一種出要界,叫作「欲出要」。這欲界中的五欲,其實是屬於五蘊的我所,那五蘊當中又以識蘊六識最為重要,因為祂是領受五欲諸法的自我己身;佛說:這識蘊六識是緣生法,是修學解脫道的行者所要捨棄的生滅法,必須永遠自我捨棄以後,才能獲得聲聞涅槃。那既然連識蘊六識都要捨棄了,更何況是識蘊六識所領受的五欲我所,那更是應該要捨棄的。

接著,五出要界的第二種,瞋恚出要。同樣是在這一部《中阿含經》裡面,佛的開示,因為時間的侷限,我們就不再唸經文,就直接作大略的說明。在經文裡面 佛告訴阿難說:那多聞聖弟子是非常重視、善於觀察瞋恚,因此就不再趣向於瞋恚、也不再愛樂瞋恚、不再接近瞋恚,也不再信解瞋恚的功德作用,那瞋恚有什麼樣的功德作用呢?譬如它會讓人家覺得恐懼、害怕,所以如果瞋恚心生起了,立刻就要把這個瞋恚融化消失掉,要把它燒焦萎縮掉,不能讓它舒張開來;這樣從此就捨離瞋恚,不會住在瞋恚的境界裡面,覺得瞋恚是污穢的、可厭惡的,從此就厭離瞋恚,覺得瞋恚是修道上的一個嚴重的障礙以及災患。

就這樣去作觀察,確定自己已經沒有瞋恚,心是趣向於沒有瞋恚的境界,是愛樂沒有瞋恚、接近沒有瞋恚的境界,並且信解那沒有瞋恚的功德受用。這時候心裡沒有罣礙、也沒有污濁,心裡獲得安樂,因為已經遠離瞋恚,並且發起初禪了,獲得初禪境界中的身樂,那麼從此就遠離一切瞋恚,遠離瞋恚所產生的種種漏失,也遠離熱惱和憂戚。也因為已經解脫於瞋恚所產生的繫縛,從此就不再領受那瞋恚所產生的覺受,這就是瞋恚出離的重要方法,這就是 佛說的第二種出要界,叫作「恚出要」。

接著五出要界的第三種,嫉妒出要。在這部經文裡面說的是「害心出要」,那道理是一樣的,因為人們往往是由於嫉妒別人而產生了害心,同樣的我們底下就大略的作個說明。佛告訴阿難說:那多聞聖弟子,是非常重視、善於觀察害心,因此就不再趣向於害人害己,也不再樂於害人害己、也不再接近害人害己的事情,更是不再信解那害心會有什麼好的功德作用,也不再信解那害心對道業會有什麼樣的幫助。所以如果害心生起了,立刻就要把它融化消失掉,要把它燒焦萎縮掉,不能讓它舒張開來,那這樣從此就捨離害心,不再住於害心裡面,覺得害心是污穢的、可厭惡的,從此就厭惡害心,覺得害心是解脫道上的一個障礙以及災患。

就這樣去觀察確定自己心裡已經沒有害心,心是趣向於無害,愛樂於無害、接近於無害,並且信解無害心的功德,乃至心裡不再對那曾經傷害過自己的惡人有所罣礙了。這個時候因為心裡已經沒有汙濁的害心,覺得自在安樂,這樣子就能導致初禪身樂的生起,那麼從此就遠離一切所有的害心,也遠離因為害心所產生的種種漏失、以及熱惱和憂戚,完全解脫於害心的掌控,從此就不再領受害心所引生的覺受,這就是害心出離的重要方法,這就是 佛說的第三種出要,叫作「害出要」。

接著,五出要界的第四種,色法出要。這個色法主要是指欲界中的色陰和五塵,同樣的我們也大略地作個說明。佛告訴阿難說:那多聞聖弟子是非常重視、善於觀察色法,就是因為非常重視、善於觀察色法,因此就不再趣向於色法,不再愛樂色法、不再接近色法,也不再信解那色法會有什麼樣的功德。所以如果貪愛色法的心一旦生起,立刻就要把它融化消失掉,就要把它燒焦萎縮掉,不能讓它舒張開來,那麼從此就捨離了色法的貪愛,不樂安住在色法裡面,覺得色法是污穢的、可厭惡的,心裡厭惡色法,覺得色法是解脫道上的一個災患。所以心趣向於沒有色法的境界,愛樂於沒有色法的境界,接近於沒有色法的境界,也信解那滅除色法的涅槃境界;由於心裡對色法已經不再有所罣礙了,也沒有貪愛、汙濁,心裡是愛樂於沒有欲界色,這樣就能導致初禪的身樂出生,所以從此就遠離一切欲界色,並且遠離欲界色所產生的種種漏失,以及熱惱和憂戚。已經完全解脫於欲界色,不再領受這個欲界色的覺受,這就是色法出離的重要方法,這就是 佛說的第四種出要,叫作「色出要」。

各位菩薩,關於這個色出要,佛在《雜阿含經》卷10第268經裡面也有相關的開示,在這部經裡面 佛說:必須先如實了知色陰的內容,然後再去探究色陰的積集、色陰滅除後的境界,色陰被自己貪愛的滋味、色陰存在的過患,以及色陰出離的方法,對這些都能夠如實了知以後,那麼就不再愛樂、貪著五陰了。同樣的,對於受陰、想陰、行陰、識陰的內容,也要如實地一一去了知,並且一一去作觀行,這樣才能如實斷除對於五陰的貪愛執著,這樣才是解脫道的正修行,所以五出要界的最後一個,就是「身見出要」,我們底下也大略地作個說明。佛說:善觀己身,這個是指善於觀察自己的五陰身;佛告訴阿難說:那多聞聖弟子是非常重視、善於觀察己身,也就是非常重視、善於觀察自己的五陰身,那麼心裡就不再趣向於自己的五陰身,不再愛樂於自己的五陰身、也不再執著自己的五陰身,也不再信解自己的五陰身存在能使自己出離三界。

所以如果貪愛自己五陰身的心生起,立刻就要把它融化消失掉,要把它燒焦萎縮掉,不能讓它舒張開來,心裡完全捨離五陰身的貪愛,不樂於安住在五陰身中,覺得五陰身是汙穢的、是可厭惡的,那麼從此就厭惡五陰身,覺得五陰身的存在那是解脫道上的一個災患。

不過講到這裡,我們要特別提出一點說明,我們現在所講的內容是阿含解脫道,所以這裡所謂的厭惡五陰身,捨棄五陰身、不再領受後有,這是說解脫道行者的最後歸宿。換句話說,定性的四果阿羅漢捨壽之後,不再入胎受生,不再受生於欲界天、色界天乃至無色界,也就是不再有任何五陰或四陰存在了,一切自我都全部滅盡了,只剩下第八識如來藏,獨自存在那無境界的境界,這樣才是實證無餘涅槃。可是對於一切修佛菩提道的菩薩來說,菩薩是不能厭惡五陰身、也不能捨棄五陰身,否則就無法成就究竟佛道了。因為五陰身是修道的重要道器,也就是說:我們這裡所謂的厭惡五陰身,是針對那二乘聲聞解脫道的修法,這個大前提,請各位菩薩留意,不能混淆了。菩薩對於五陰身雖然不能貪愛執著,但菩薩也不能厭惡五陰身、更不能捨棄五陰身,因為五陰身是修道的一個道器。

我們把話題再拉回來說二乘聲聞解脫道的行者,他厭惡五陰身,覺得五陰身的存在,那是解脫道上的災患,所以心趣向於滅除五陰身,樂於沒有五陰身、接近沒有五陰身,也信解滅除五陰身的涅槃境界,心裡對五陰身已經沒有罣礙,沒有五陰身貪愛的汙濁,心裡覺得解脫的快樂,那麼從此就遠離那由於貪愛五陰身所產生的種種漏失、以及熱惱和憂戚,已經完全脫離五陰身的繫縛,不再領受那由於貪愛執著五陰身所產生的覺受,這就是五陰身出離的重要方法,也就是 佛說的第五種出要,叫作「己身出要」。

那意思就是說:滅除自己使得五陰身完全不存在了,捨報之後不再生起一絲一毫的來世五陰,連三界裡面最微細的非想非非想定中的離念靈知心也永遠滅盡了,這才是無餘涅槃。也就是說完全滅盡一切色陰,一切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都統統滅盡了,這才是真正的無餘涅槃。所以說如果有人想要以意識覺知心一念不生入住無餘涅槃,那就跟解脫道的取證相違背了,那就是未斷我見的人。總而言之,這五種出要是針對那對於五蘊的我所貪愛執著非常強烈的人,所要作的一個特別加強的觀行,因為有的人在聽聞正法的正知見之後,也確實作了觀行,我見也已經斷除了,卻一直無法取證三果、也無法斷盡我執--無法取證四果。可是在解脫道的修證上,斷除我執證四果阿羅漢,那是最初、也是最終的目標,可由於對五欲等法的貪愛執著始終無法斷除,因此就不能永離欲界愛,三果的功德也就一直無法生起了。所以 佛就特別教導這五種出要界,為了讓佛弟子在斷我見以後可以依這五種出要界,進一步來斷除五蘊我所的執著,進一步取證三果心解脫、乃至四果慧解脫,這就是 佛施設這五出要界最主要的目的。

各位菩薩:凡是已經斷我見證初果,已經進入二果薄貪、瞋、癡的學人,如果始終不能斷除欲界愛的我所執、也無法斷除我執,那麼對於這五出要界就要加以留意,並且要確實地付諸實行。所以最後 佛又交代阿難說:【阿難!此五出要界,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出要界,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中阿含經》卷21)

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點擊數: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