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07集
由 正墩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系列佛法講座。這一集我們要來講解有關解脫修行的方法與次第。
從解脫初果見道的當下,以及之後一生修行之路,有種種差別的現象。見道與修道存在有種種的變異相,見道與修道不可認為就是只有一種狀況。見道的同時,有人就是單純的見道,只發起了見地;有人見道的同時,成為俱解脫或者慧解脫;有人在見道的同時,成為三果人;有人見道的同時,成為二果人;或者有人只能成為初果人。至於見道後一生修道的結果,有人見道後一生修道,不努力的修行,只是初果人;有人不努力修道,但卻成為三果、四果。有人努力修道,只成為二果;有人努力修道,卻成了慧解脫跟俱解脫。這個現象跟這個道理,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有說到:【問:已得趣入補特伽羅,為有定量,一切時等得般涅槃?為無定量,一切時分而不齊等得般涅槃?答:無有定量,亦非一切時分齊等得般涅槃,然隨所應,如所遇緣有差別故而般涅槃。】(《瑜伽師地論》卷21)這裡說隨所應、所應的緣,指的就是他的善根福德、性障、修定、智慧、精進等;所遇的緣,就指的是此世所遇到的善知識,這世所呈現的異熟果報。
那麼見道時純粹見道,只發起見地,進入初果之中,而不能成為二果人,那是怎麼樣的狀況呢?就是說,在見道之前沒有先修禪定,而且未曾用心在修除五蓋,他的心仍在欲界粗重的貪愛,心地就像一般世俗人一樣,當有緣遇到實證的大善知識時,聽聞解脫的正確的道理,而大善知識也為他講解五蘊的內容、五蘊的苦集滅道,在他聽聞時都具足地聽聞而且確實地理解。用這個聞熏的基礎,然後自己在閑暇安靜的地方,不受他人干擾,仔細思惟通達之後,我見就斷了;當斷我見,三縛結也跟著斷掉了而成為初果。但是這只是見道,雖然知道解脫的道理,但是沒有繼續修道。他因為因緣不足,不能夠繼續跟隨著大善知識受學、熏習解脫道中見道後有更深妙的法理,在證悟二乘菩提之後,終其一生不能再依善知識的教導修行法門,繼續進修二果。一生就只有初果,捨報後就生欲界天;而在沒有善知識的指導之下,就必須經歷七次的人天往返,最後成為阿羅漢,取證無餘涅槃。
那什麼是見道之後只是單純的見道,只能發起見地而進入初果之中呢?而且即使一生努力地修行之後,也不可能成為二果、三果、四果人?這是說,從往世修行以來時劫其實很短,那善根不具足,雖然遇到善知識幫助他見道,但是他自己本身卻仍然貪愛著五欲,瞋心仍然很重,解脫道的法有很多還是不理解;或者欠缺善根,主要的是欠缺了精進根,他不想斷欲貪,卻想要證阿羅漢果。佛就對這種人指示說:「你只要斷欲界愛,尤其是男女細滑觸貪,就可以證得。」但這須要有大善知識攝受他,並且開示斷貪的法,努力進修就可以。
那什麼是見道時同時成為俱解脫呢?那是說,遇到解脫正法之前,他是在外道曾經修習四禪八定,而且是具足證得。但他自以為是阿羅漢,已經證無餘涅槃,這是因為凡夫大師為他印證的關係。後來遇到解脫實證者,知道他自己的所證只是世間的禪定,公開懺悔大妄語業;而善知識為他解說五蘊的內涵,五蘊的苦集滅道,他以禪定證量現觀斷我見、我執,就能夠證滅盡定,入無餘涅槃成為俱解脫。未斷我見之前,雖然是證四禪八定,但仍然是外道,或者是佛門的凡夫。見道同時成為俱解脫,而我們方便說是先修道、後見道。
那什麼是見道時同時成為慧解脫呢?是因為遇到解脫道的正法之前,也是曾經修過四禪八定,已經證得初果或者是二果;曾經聽聞解脫道的法理,但這個道理是不正確的,追隨佛門的大師是沒有斷我見的關係,以離念靈知心作為常住不斷的涅槃心,他跟隨他修行,他自認為已經證得有餘涅槃。後來聽聞真善知識教導解脫道的正理,並且破斥自己自認為已經證涅槃,但是是未斷我見的識陰境界;所以他想前往去聽聞善知識,判斷是不是說的有道理?或者要去破他所說來救護他,但事實上,是誤會了大善知識說法的緣故。那見到大善知識時,因為具足善根的關係,跟善知識反復辨正的過程,知道自己所證不是正確的,對此公開懺悔;在大善知識的開示下斷我見,同時斷了有漏、無明漏而證慧解脫果。已經先證初禪而後聽聞正法,知道解脫的基本道理,能將過去自己認為已斷的我見當場斷除;而將以前誤以為已經斷的我執,藉著聞法的因緣而滅除了無明漏及無色界之有漏,所以在見道的當時,能夠成為慧解脫。
那什麼是見道時同時成為三果阿那含呢?那是因為在修解脫道之前,跟隨著外道或者是佛門中誤會解脫道的大師們修證禪定,以修定作為聲聞解脫道之禪觀。見道之前已經證初禪,證得離生喜樂定,已經離開了欲界生,所以遇到大善知識之前,由於沒有大妄語業,而大善知識幫助他斷我見時,已經離開了欲界生的關係,所以在斷我見時變成了三果人,不再受生欲界天或者是人間。在捨報時候,依照見道的這個修行的差別,有不同的狀況來取證涅槃;這就是說,從中般涅槃到上流色天中而取涅槃。三果中有五類七種的差別,包括了中般涅槃有三種,還有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除受生後少用功力就能證涅槃),或者是有行般涅槃(受生後要多用功力才能證涅槃),乃至於上流處處般涅槃(要受生後不斷地受生,在色界天或者是無色界天來證涅槃)。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他在五下分結斷除的程度,或者初禪發起的品質,乃至於福德的差別。
那麼什麼是見道時同時成為二果斯陀含呢?那是因為見道前,已經努力修除五欲貪、色界瞋;但卻無法確實斷除五欲貪愛及色界瞋,斷不了五蓋,初禪自然不能發起。但是他有善因緣,極力想要遠離五欲貪愛及瞋心,在他遇到善知識為他開示五陰一一陰,每一陰的苦、集、滅、道的時候,當場就斷了我見;在斷我見、斷三縛結時,就成為二果人──成了薄貪瞋癡。他如果沒有再繼續努力修行,只是隨分而修,那當然捨報之後就只能生欲界天,在欲界天報盡捨壽時,再下生人間修行,在人間一世而能夠成阿羅漢果,在捨報時取現般涅槃。
那什麼是見道後一生不努力修道,只是初果人?就是因為往世曾經跟大善知識結下了法緣,所以獲得善知識為他開示,能夠斷我見成為初果人。他在往世不曾精勤修集福德、不曾精勤修習布施行,所以見道之後無力再繼續修道,必須要在世間法上努力的謀生,才能夠得到溫飽,所以一世之中無法努力修道,終其一生只是初果人而已。
那麼什麼又是見道後努力修道,終生精進地修行,他的結果卻只能原地踏步,不能成為二果人呢?那是因為他的性障很深重,貪瞋癡心一向都很重的關係;但由於在往世曾與大善知識結過善法緣,那在這一世緣成熟了,能夠遇到大善知識為他開示五陰一一陰,每一陰的苦、集、滅、道的道理;但是他的性障深重,不能當場信受、現觀;後來獨處閑靜處的時候,努力地去思惟及觀察,方能夠確認五蘊每一蘊皆是因緣假合而成,最後最後終於斷了我見、斷了三縛結;確認每一蘊都無法離開苦跟集,但他的深心之中仍不樂於五蘊的滅除,在他的意識層面努力地修習滅除五蘊的法義,但是在他的深心當中,對五蘊的滅除之道卻無所用心。由於性障深重、貪著極強的情況之下,一生雖然努力精進修行,但是仍然無法達到薄貪瞋癡。
那什麼是見道後一生努力修道,卻只能成為二果人呢?這裡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說他的性障深重,無法斷除欲界愛,所以終其一生只能進入薄貪瞋癡的薄地境界,永遠保持二果的證量。見道之後未繼續跟隨大善知識,對於修道中所應聽聞的正法沒有多聞熏習,這樣對見道後所應修斷的五蓋也不了知,也不能夠精進修行,那又不知道見道之後要取證三果時,必須發起初禪才能夠取證三果的道理,也不知道發起初禪必須遠離五蓋的道理。所以在見道後一世精勤的修道,仍然沒有辦法取證三果或者四果,永遠停留在初果、二果的境界當中。
那麼什麼又是見道後一生不需要努力修道,單單憑著聞法思惟,便能夠取證三果乃至於四果呢?那是因為在他見道之前,早已用心於修除各種的貪愛,但由於沒有因緣遇到大善知識,所以他努力修行一世,都是以定為禪;因為證初禪,成就了離生喜樂定的功德,所以在他親遇大善知識而能夠聽聞正法得以見道之後,他的五下分結立刻就斷盡,當下成為三果人。在表相上,似乎他見道後是沒有努力修道的,但實質上他是在見道前,已經將煩惱伏除了很多了。將來捨壽時,將成中般涅槃或者是生般涅槃。還有如果因為見道而入三果後,能夠一再地深入有漏、無明漏的內容,終於確認色界、無色界一切的意識心統統都是識陰所攝的無常法,這樣子滅除了有漏、無明漏,滅除了我執,證得了慧解脫的果證。
那什麼又是見道後一生努力修道成為慧解脫呢?那是因為見道之前,沒有修除五蓋的關係,尚未離開欲界生,不能夠發起初禪;見道前曾多世的修集福德,因此見道後無須為家庭生活奔波,有閑暇來努力修道;繼續追隨大善知識聞法修道,修除了五蓋,以求遠離欲界愛,成為二果人。隨後他又努力地修定,於未到地定成熟後,加上先前已修的消除五蓋發起初禪,能夠入三果功德正受;深入的觀行後,也能夠斷盡五下分結。在三果最高位中仍繼續地精進修道,進斷五上分結。這原因是:在親近大善知識聞熏更深入的五蘊苦集滅道的道理,或者是因緣法,了知五上分結的內容,努力修斷,乃至五上分結中最難斷的我慢也斷除了。此時色界有、無色界有已經沒有貪愛了,也對於識陰中最微細而且極難斷的三界微細意識心─意識極細心─也已經沒有貪愛了;而且對於已經捨棄最細意識心,而最細意識的這個捨心也都已經滅除了,這個就是有漏、無明漏的斷除,因此成為慧解脫。
那什麼又是見道之後一生努力地修道,而成為俱解脫呢?那是因為他見道之後,諮詢大善知識的意見,了知慧解脫是可以迅速修成的,因此依照前一項的方法與次第,依次一一斷除了五蓋等欲界貪瞋煩惱,而斷五下分結;再進一步斷色貪、無色貪,以及我慢、掉舉、無明,而斷了五上分結;努力修證慧解脫的行門,先成為慧解脫後,自知自證「梵行已修,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再藉此世的餘生繼續進修禪定,從二禪到四空定的修證,然後取證滅盡定,成為俱解脫。
那什麼是見道之後ㄧ生努力修道,而成為三明六通呢?那是因為當他成就了俱解脫之後,可隨時入無餘涅槃。如果這一世還有剩餘的時間,進修五神通、三明(也就是天眼、宿命、漏盡這三明),將五神通修成之後加以精鍊,能夠見未來八萬大劫事,這個就是天眼明;能夠觀過去八萬大劫,那就是宿命明;還有將解脫道所有的細節都能夠一一深入觀察而沒有遺漏,這個就是漏盡明;這樣就是所謂的三明六通。
什麼是先修道後見道,但是見道前,事實上是沒有修道的道理呢?那是因為先在外道修禪定後,再入佛門修解脫。意思是說,一直在外道中以定為禪,或者追隨佛門中表相大師,而且即便確實他也已經證了四禪八定,但是卻錯將禪定修證當作是聲聞禪的禪觀智慧境界,一世當中精進地修行之後,成為非想非非想定實證者。這樣的人往往誤以為就是實證涅槃。後來他遇到了大善知識為他開示我見的內容,令他能夠當場斷我見,這樣就可以立即成為俱解脫。當成為俱解脫的時候,那以前所修的四禪八定降伏我見、我執的過程,就可以追認為二乘菩提解脫道的修證。由於見道是在修道-就是所謂的修四禪八定-之後,所以說是「先修道、後見道」之人。但如果有人修成四禪八定之後,他卻一世未遇到大善知識開示我見的內容;在他見道前的修道,統統不能夠算是修道,只能在後來確實見道之後,才可以追認是先修道。
但這也是由於跟隨表相大師修證四禪八定,而且已經滿足四禪八定之後的人,才有可能發生的情況。然而,綜觀當今世間並沒有發現可以教授禪定的表相大師,所以也不復見這種狀況,因為當代表相大師自身連初禪都沒有曾經實證。如果有人先證四禪八定的功夫,後來又曾經遇到大善知識,但他的心中沒有絲毫信受的意思,所以不樂於前往請益,更不樂於聽聞大善知識宣說解脫道的正法,卻自以為已經實證了阿羅漢果,那這樣子先前所證的四禪八定的過程,當然不許稱作是修道。如果以此先證四禪八定後,再藉著大善知識的因緣而斷我見,頓成俱解脫,我們就可以稱為是「先修道而後見道」之人。
由於時間的關係,有關於解脫修行的次第與方法,講解到此。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