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缺少中觀正見

第129集
由 正禮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介紹到《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其實它也缺乏了中觀正見。在《廣論》的第17卷,它一開始就介紹了所謂的中觀的傳承,他們就攀緣了 龍樹菩薩;也就是把佛護、清辨、月稱等等的這些,這種後面所產生的應成派的中觀或者是自續派的中觀,攀緣到龍樹跟提婆──就是聖天這兩位菩薩,然後 龍樹菩薩跟提婆菩薩就稱為根本中觀師,然後就把佛護、清辨、月稱這些就稱為是隨侍中觀師。

我們來看看《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它怎麼樣說:【般若經等宣說諸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其能無倒解釋經者厥為龍猛。解彼意趣有何次第?答:佛護,清辨,月稱,靜命等大中觀師,皆依聖天為量,等同龍猛。故彼父子是餘中觀師所依根源,故諸先覺稱彼二師名根本中觀師,稱諸餘者名隨侍中觀師。】~(《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7)《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說:《般若經》所講的無自性這個道理,只有 龍樹講得最好,然後它說後來的人誰能夠作為這個傳承呢?它就舉了佛護、清辨、月稱這些來作為傳承,甚至還有人提到說「佛護跟清辨是龍樹菩薩的弟子」。可是這樣子是不符合事實的,因為龍樹菩薩跟提婆──也就是聖天菩薩,龍樹跟聖天他們是第二世紀到第三世紀的人物,也就是公元150年到200多年這樣的時間;可是佛護開始到清辨等等這些,是從公元470幾年以後的事情啊!所以最早期的 龍樹跟提婆到了佛護,他們中間至少隔了兩百年,既然中間隔了兩百年,豈有可能佛護跟清辨作為 龍樹跟提婆兩位菩薩的弟子呢?那是不可能啦!而且這樣子的事情,已經傳了非常多年了,已經傳了幾個世紀了。

我們看看,在藏傳佛教裡面真正的佛教就是覺囊巴──就是覺囊派,其中有一位叫作多羅那他,他的翻譯名字叫作達喇那他,我們現在把他稱為多羅那他。他作了一本叫作《印度佛教史》,他當時在西藏就提出這樣的看法,我們看看他所寫的內容:【西藏多數人,謂:「佛護為龍樹前期弟子,清辨為其後期弟子而興爭辯」、「佛護轉生為月稱」云。此僅臆說耳!】~(《印度佛教史》卷23,達喇那他著,王沂暖譯)這是達喇那他所寫的《印度佛教史》,這個多羅那他,他在《印度佛教史》裡面他就說西藏大多數的人,都總是認為說佛護是 龍樹的前期弟子,清辨是 龍樹菩薩的後期弟子,都是大弟子啊!他們中間有所爭辯,後來這佛護當時跟清辨辯論,清辨的弟子多,所以佛護輸了;可是後來他轉生成月稱,又把清辨打敗了,所以清辨他是自續派的,佛護是應成派、月稱也是應成派,所以後來應成派就把自續派給推翻掉了。可是其實多羅那他就清楚地說這個都是臆測之言,沒有真實的歷史根據,這才是真正的藏傳佛教,也就是說真正的藏傳佛教是不會編造歷史的。所以我們上集也提到,已經到了21世紀,結果還有喇嘛教的網站還在宣說佛護跟清辨是龍樹菩薩的大弟子,可是這是完全違反歷史事實的,可是為什麼要這樣子作呢?因為他們的道理不成立嘛!所以就用這種編造的歷史作為假權威來欺騙世人,所以我們對於這樣子違反事實的這種說法不以為然。而且這個事情從多羅那他,他是在明朝,相當於明朝的時代,大概是西元1600多年的那個時候,到目前已經是21世紀了,已經四、五百年了,結果西藏的這些喇嘛,特別是這一些不是真正的藏傳佛教的這一些中觀師們,還在傳這一些錯誤的歷史事實,為了就是要能夠讓他的錯誤的道理能夠跟龍樹菩薩連結在一起,用這種方式來混淆視聽。可是我們可以知道,其實中觀是要對於真實的道理──也就是對於法身、對不生不滅法的觀察,這才叫中觀啊!

我們可以看看在經典中怎麼來說中觀,我們看《阿含經》裡面說:【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這是《雜阿含經》卷10,它說明的就是什麼叫作中道觀,是要離兩邊,哪兩邊?生、滅這兩邊。因為可以看到有因緣法流轉,所以此生故彼生,有法會出生,表示法界的實相不可能是斷滅見啊!可是這些法有了因緣生之後,還會因緣滅,可是既然會因緣滅,表示它也不能落入常見,依於這樣子來說中道觀,所以稱為中道。所以《阿含經》其實已經講明了中道──不是落入十二因緣法裡面的流轉或還滅;表示流轉跟還滅之後,還要有一個根本依啊!就是阿賴耶識──或者稱為如來藏。能夠這樣如實來正觀如來藏、阿賴耶識的法身,才叫作中道觀,所以其實中道觀所說的,在講這個道理。《廣論》裡面,它就用這種攀緣的方式來說佛護、清辨統統都是 龍樹菩薩的傳承,是提婆菩薩的傳承,《廣論》裡面它這樣說:【彼二論師所有釋論,解說聖者父子之論最為殊勝,故今當隨行佛護論師、月稱論師,決擇聖者所有密意。】《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7裡面就說,龍樹菩薩跟提婆菩薩他們兩位父子,他們宣說的這些道理裡面其實解釋得最好的就是佛護跟月稱,根據他們的道理,可以抉擇所有的密意,可是這個符合事實嗎?

我們可以看看,同樣是在西藏的覺囊派多羅那他,他在《印度佛教史》裡面,他就對於這件事情提出了反駁。我們看看他怎麼說:【此二阿闍黎立中道無自性論。佛護弟子甚少,清辨弟子極眾,比丘數千,隨侍左右。彼之宗義,廣為弘揚矣。彼二阿闍黎未出世前,諸大乘者,皆住一教。此二阿闍黎始峻別聖龍樹與聖無著之宗為二云。】~(《印度佛教史》卷23,達喇那他著,王沂暖譯)多羅那他在《印度佛教史》裡面他就提到,他說當時在 龍樹菩薩之後,有了佛護跟清辨,佛護的弟子比較少,清辨的弟子比較多,他們兩個產生了爭辯,然後他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事實,他說有了佛護跟清辨這兩個人爭辯之後,大乘才開始分裂的;他說在佛護跟清辨之前,不管是龍樹的中觀或者是無著的瑜伽,其實都是沒有爭議的,它們是融合在一起的,因為他們所說的都是同樣的佛法的道理,它是一致的;是有了佛護跟清辨,才產生了這些法義上的爭辯,然後才分裂的,才變成有所謂的中觀跟瑜伽之間的爭辯。這就是多羅那他,這個真正的藏傳佛教的實證者提出他迥別於現在所謂的藏傳佛教的見解。因為多羅那他他有實證中觀的證境啊!他是個實證者,他就可以看出來:原來在佛護、清辨之前,大乘是一致的,不管是瑜伽行派或者是說中觀學派,它們是一致的,因為 龍樹跟無著他們之間的法義是不衝突的;可是因為沒有實證的佛護跟清辨,他們成為佛弟子之後產生了爭辯,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曉得真正的中觀正見是什麼,所以他們產生了爭辯。龍樹的中觀正見是正確的,因為他跟瑜伽行派所實證的-後來這個《瑜伽師地論》或是玄奘的《八識規矩頌》等等之內容-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彼此之間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因為只是所說法的角度不一樣。因為中觀說的是《般若經》,是第二轉法輪的;可是瑜伽行派所要說的是道次第的問題,就是今天你證悟之後,要如何成佛呢?菩薩法道如何修呢?說的是這些事情,所以兩者之間並沒有衝突啊!可是佛護跟清辨因為他們沒有實證,就產生了衝突。所以多羅那他就把這個事實宣說出來,用這樣子就可以來證明,真正的藏傳佛教──覺囊派的多羅那他,他有真正的中觀正見,所以他就可以看出來佛護跟清辨-也就是藏傳佛教裡面的自續派,還有應成派-它們之間的爭議,其實是無謂的爭議,因為兩者都錯,因為他們都沒有真正的中觀正見。因為真正的中觀正見,其實是在覺囊巴裡面,在多羅那他這邊,所以覺囊派的他空見,才是真正的中觀正見,自續派或是應成派統統不是正確的中觀正見。所以我們要抉擇法義,一定要根據真正的實證者的內容、他的見解,我們才能夠作正確的抉擇,所以《菩提次第廣論》所說的道理,並不符合真正的佛教歷史的內涵。

好!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喇嘛教他們所說的這些內容,除了沒有法身、沒有中觀正見之外,其實他們還涉及到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沒有清淨的法,什麼叫沒有清淨的法呢?也就是他們對於什麼叫作清淨,他們缺乏。前面我們舉了所謂的中觀見、法身,那都是很深刻的義理,如果我們要談到所謂的空性,那個更複雜,所以那個不容易抉擇,所以我們又要回到事相來看,因為清淨是一般人容易判別的。那我們來看看《廣論》目前的傳承者、最高的傳承者,就是達賴喇嘛丹增嘉措,他在《藏傳佛教世界》這本書裡面,他怎麼說清淨呢?我們來看:【從一般修行無上瑜伽的觀點,轉化淨光根本心以入道的方法,就是要去除粗重心和驅使粗重心的氣。……即使在平常,我們也時而可以體驗根本淨光的微細心和無想狀態,那就是在睡覺時、打噴嚏時、昏厥時,以及性高潮時。……在這四種自然發生的狀態中,給我們體驗根本淨光最好的機會是性高潮。】~(《藏傳佛教世界》,立緒出版社,頁92-93。)這是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在《藏傳佛教世界》這本書裡面,就提到應成派所提到的根本淨光,在什麼時候體驗,他直接說是在性高潮的時候。可是我們說佛法,並不是透過性行為去獲得證量啊!我們說在佛法裡面,是依於止觀、是依於奢摩他,是內心的安止,跟對於法界的總相智的觀察來獲得證量、獲得佛法的實證,而不是透過男女之間的性關係。所以在佛法裡面,談的都是對於法界的觀察,因為以這樣的安止跟觀察產生的智慧,才是我們修學佛法的所依;當然佛法也有它的方便法,可是那個是獲得智慧的方便法。可是從丹增嘉措的這番話裡面可以看出來,他們是以性高潮作為獲得證量的工具,而不是把性的部分作為方便,這個是我們學法者要仔細去分別的一個地方。因為他們可能會宣稱:「我們是清淨的啊!我們沒有這個男女雙修。」有的會這樣說。可是如果說藏傳佛教真的是沒有這樣子的法在修練的話,等於他的證量不是從男女的性關係而獲得的話,那麼喇嘛教就應該要宣稱、要公開說:「我們不修這個法」,而且也要公開宣說:「透過男女的性行為是不可能獲得證量」;他們必須應該要說出這樣的話,可是我們從頭到尾從來沒有聽說他們有這樣的宣說。他們所宣說的都是去攀緣顯教的某些方便法,把方便法當成是證量的來源。可是在真正的佛教裡面,證量的來源不是來自於方便法,而是來自於所謂的總相智,也就是對於黑法、白法,緣法、無緣法,照、無照法──從這個生滅與不生滅法的觀察來獲得證量,這個才是佛教真實的產生證量的來源,而不是透過男女的關係。可是我們可以看到,他以根本淨光的體驗是要從性高潮得,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是把性行為當成是獲得證量的來源啊!這跟佛教迥然不同,所以這個也是佛教跟喇嘛教之間最大的區別。

所以我們佛法的修行的道理裡面,我們就要去區別這兩者,讓我們能夠很清楚地去分辨真正的佛教;它的智慧不是落入世俗的那種智慧,而是對於法界的觀察,而且這個觀察是可以驗證的、可以實證的,而不是落入世俗那些奇怪的法,甚至違背善良風俗的這種法。所以我們佛法所修一定是高尚光明的,而不是隱匿而不讓人家知道的,或是把那一種男女雙修當成祕密的,那個就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我們要去區別什麼叫作佛陀的正法;什麼是佛教的正法?就要從證量是從何而來來區別,如果說是從觀察法界,根據 佛陀所說的總相智的觀察來獲得,這個才叫作真正的佛教正法;那如果要透過男女的關係性高潮去觀察根本淨光才獲得證量,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好!這一集我們就簡單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點擊數: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