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了義與不了義(上)

第72集
由 正旭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今天繼續講「常見外道法——廣論」,今天所要講的主題是「評了義與不了義」。

在《廣論》第401頁說【又此正見,要依了義而善尋求,不依不了義,故須先知了不了義所有差別,乃能解悟了義經義。】(《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7)在這一小段文中,宗喀巴若是依於如來藏正法而說,倒也是如實語,也就是說,學佛的人想要證得並轉依空性的正見增長般若智慧,就必須依據八識心王的了義經論。但是宗喀巴否定了阿賴耶識,又依意識境界而錯解 龍樹菩薩以如來藏為根本所造的《中論》,因此他所認定的了義經論是落於依他起性的無自性性上,而把真實圓成實、勝義無自性性給否定了。

了不了義,以時間次第來對照三轉法輪:譬如《解深密經》卷2說:【爾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奈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惟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世尊在初轉法輪所說主要內容都是在蘊處界諸法無常、苦、空、無我上面,令修聲聞乘者能依四聖諦的正理修行而能趣入無餘涅槃,藉此脫離三界輪迴生死之苦,這樣子名為出離三界;然而卻沒有為修聲聞乘者詳細說明無餘涅槃的境界,只為他們說滅盡五陰十八界不受後有的境界是清涼、真實等等。阿羅漢雖然依四聖諦證得有餘涅槃的境界,死後五陰十八界滅盡入無餘涅槃;也就是說,住無餘涅槃當中意識是不存在的,因此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是沒有辦法觀察無餘涅槃這樣的境界,所以真實的涅槃法是聲聞人所不知道的。還有,世尊於初轉法輪所說的四聖諦,最多只能證得聲聞四果阿羅漢,而無法成佛,如果阿羅漢是佛,那麼就應該探討 佛到底有沒有證得無餘涅槃的境界?佛如果沒有證得無餘涅槃的境界,佛要如何為阿羅漢說無餘涅槃是清涼、真實這樣的話?如果沒有證得,就變成是推測,推測的話,就有可能是錯的。然而,佛是實語者,不會以推測的法來為眾生解說,如果以推測的法來為眾生解說,那就還有無明,而佛不可能還有無明,所以,佛一定有證得無餘涅槃的境界,所以阿羅漢的所證與佛不同是很明顯的。

由以上所說,可以知道 世尊在初轉法輪所說的法,並不是成佛之法,也不是究竟的法,所以說,有上之法是不了義法。然而五陰若是純是無常,則終歸於滅,滅後就不應該再出生,才可以稱為滅;若滅後還能出生,那就不應該說滅,如果受後有,那麼無常的說法就變成有爭議。因此外道問 世尊五陰到底「常、無常、非常非無常、非非常非非無常」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世尊就把它置記不答,世尊不答並不是被問倒,而是需要用更深妙的法才能解釋這個問題;然而更深妙的法,連定性聲聞的人都不說,更何況是對外道說。因此說,初轉法輪所說的法「有容」,也就是容許質難的意思。

那麼勝義生菩薩接下來說二轉法輪 世尊所說的法:【世尊在昔第二時中,惟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解深密經》卷2)

世尊在第二轉法輪中所開示的法,是為發心修大乘的人所說,也就是說,是為發心想要成就佛菩提道的人所說;成佛之道主要在實相心,因此解說實相心的自住境界跟種種體性,所以這一時所說的法也就是般若諸經,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心經》。《心經》所說的就是實相心的自住境界以及祂的體性,譬如「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等等,乃至「無智亦智得」,也就是實相心自住境界當中,沒有五蘊十八界等等一切世間無常的法;而實相心的體性是中道性,就如同《心經》當中「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等等。龍樹菩薩所說的八不中道,就是依於實相心的體性來說,後世的人以意識當成實相心來解說,當然是錯誤百出。

由於在初轉法輪中所說「一切法無常,有人有眾生,有地獄有天宮」,在二轉法輪中說「諸法空相不生不滅」,看起來好像是有衝突的,然而一點也沒有衝突。初轉法輪主要是要眾生知道五蘊十八界無常,而不要去執著它,因此不依實相心來說,純由世間法的現象來說;但是到了二轉法輪的時候,因為發心修大乘的菩薩已經有了初轉法輪的知見,但是卻不知道要怎麼成佛,因此首先就必須為修這些大乘者解說成佛的根本心的種種體性。就如同 龍樹菩薩所說,佛說四種悉檀:因為世界悉檀的緣故,有人有眾生,因為第一義悉檀的緣故,就沒有人沒有眾生;由世界悉檀的緣故,沒有如如、沒有法性,但是由第一義悉檀的緣故,就有如如、有法性;由於有四種悉檀的緣故,一切法皆通。而初轉法輪講的是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而二轉法輪講的是第一義悉檀;標的不同,道理上來說,就不能拿來對比。然而外道不懂這樣的道理,有人甚至說 世尊說法前後矛盾,由此說二轉法輪所說的法也有爭議。有爭議而不解說清楚的原因是,因為後面還有更深妙的法還沒有說的緣故,因此說二轉法輪的法「有上有容」。

接下來,三轉法輪 世尊所說的法,勝義生菩薩說:【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于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解深密經》卷2)

第三轉法輪所說的法,詳細解說如來藏的三種自性,使一切乘行者能依依他起性所顯示的種種道理,而能斷除令眾生輪轉三界生死的遍計所執自性,也就是聲聞緣覺乘者所應斷除的我見與我執。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大乘行者依於三轉法輪所說的法,能夠如實證得無生無滅本來性靜清淨涅槃的圓成實性,所以說三轉法輪是「普為發趣一切乘者」;又為了避免大乘行者於證得圓成實性以後,於自己的所證產生執著,所以就以「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就是勝義,來解說三種無自性性,來破除大乘行者對於自性的執著。還有,三轉法輪所說的法函蓋如來藏所含藏的一切種子(種子又名功能差別),講一切種子的目的,就是要令大乘行者能夠依這樣的這些道理,來證得道種智而進入初地,乃至地地增上,進入十地,最後成就佛道。因此三轉法輪所說的法,是真了義的無上大法,無可質難,所以說「無上無容」。《解深密經》是詳細解說第八識正義的經典,是令眾生能夠去斷遍計執性,能證圓成實性,也就是證如來藏。

宗喀巴未證得第八識如來藏,絕對無法稍微理解本經中的法義,他所造的《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解釋《解深密經》初轉法輪說:【初句有上者,謂過此上有真了義。第二句文,謂於此義如言執著,容有敵者攻難過失。支那疏中,譯為有難,其義亦爾。第三句文,謂此中義須作餘解。第四句義,謂未顯了分辨其義,故於其義可興異諍。】(《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卷1)宗喀巴說初轉法輪的法是不了義,這樣的說法是沒有錯。世尊初轉法輪在鹿林中說四聖諦、十二因緣這樣的法,是二乘解脫道的法,《解深密經》說是「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有上」的意思是說,過此還有更殊勝的教法,「有容」意思是容許他法質難,「是諸諍論安足處所」意思是還有諍論,各種論議都可以安心的提出來,而不容易被攻破,因此是不了義經。

還有宗喀巴解釋《解深密經》二轉法輪的時候說:【「以空性相」,有疏為說法無我。支那大疏謂以隱密相,義即秘密,彼釋較善。義謂後二法輪所詮,同依無自性說,惟宣說相別。第二法輪未如前辨自性有無,故名隱密相。後則分辨,故名顯了。】(《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卷1)宗喀巴錯解經意說:「第二法輪未如前辨自性有無,故名隱密相。」佛以「隱密相」來說二轉法輪,而宗喀巴卻把佛說法的「隱密相」錯解為「無自性」,而說隱密相就是無自性,認為這樣的「隱密相」才是究竟了義法,宗喀巴是錯了!

佛所說的隱密相不是說諸法無自性,佛在二轉法輪所說的諸法空相,在這個《般若經》中說有十八空,說一切法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性淨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本是如來藏的體性,而諸法從如來藏中出現,因此諸法與如來藏不一不異,所以說諸法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 佛卻不直接說如來藏在何處,而以隱密相來轉正法輪,這樣的目的也是要讓所有的弟子透過修行來參究,自己親身去觸證祂,所以弟子們要努力精勤實修苦練,當一念相應觸證空性如來藏而開啟了般若智慧,才能修習方廣諸經增上慧學;所以「佛以隱密相轉正法輪」,所說的隱密相,其實就是空性如來藏。再說,空性是如來藏的異名,東土的祖師依二轉法輪的經典義理,把空性說為隱密相,仍然是依 佛的交代,同樣的不能對弟子明說空性的所在,而是要弟子們自參自悟,透過弟子自己參究而悟入,般若智慧才能展現,所以才說是隱密相。

如果為人師者明白地告訴弟子說空性在哪裡,對於弟子來說,則會因為真修實證的參究跟體會得來全不費功夫而心生輕賤,很容易就會生起退轉的心,不但不能生起般若智慧,甚至會謗法、謗勝義僧,乃至還會謗佛,反而會斷送弟子未來無量劫的法身慧命。然而對於為人師來說,洩漏密意就是虧損法事,虧損法事就是虧損如來,虧損如來就是誹謗三寶的重罪惡業,所以 世尊在經教之外,以不洩漏密意特別傳授真實的密法,稱之為「教外別傳」,這就是禪宗的由來。由於師徒傳承之間,不能明白地直說空性心在哪裡,所以說為「密意」;但是修習的方法以及空性的真實體性,不但不是祕密,反而是要廣為宣說。因此空性不是神祕的法,不是修了才出生而得到的法,祂是眾生本來就存在而具有的法;但是空性祂在哪裡?一般凡夫學子不知道也不清楚,必須經年累月乃至多生多劫辛苦修集福德資糧,還要熏習正確的參禪知見,才能去觸證祂,所以又說非不修能得。

宗喀巴說「中土經論師把空性解釋為祕密,這是最恰當的」,這是宗喀巴自己不知道 佛說法的隱密相是什麼,更錯解 佛所說的隱密相,不過他卻把隱密相的名稱,套在藏密雙身法中;因為密宗所謂的「空性」,正是藏密的雙身修法中的覺知心跟淫觸,因為是真正需要祕密進行,而不能被外人看見的。

空性不是祕密的法,真實的空性是可以明確宣說的,只是宗喀巴自己不知道教外別傳的意旨,不知道佛世時這些大菩薩所證的空性到底是什麼,不知道西天歷代諸祖師,如 龍樹、提婆、無著,還有世親、玄奘……等菩薩所證的空性是什麼,不知道中國歷代禪師所證的空性是什麼──其實都是觸證自身的如來藏。能觸能證的法絕對不是隱密的,但是對於還沒有觸證的人來說,空性就是佛所說的隱密相,所以學者應依佛的教法,努力求證佛所說隱密相的第八識空性如來藏,般若智慧這樣子才能顯現。

各位菩薩,今天時間已經到了,「評了義與不了義」就先講到這裡,謝謝各位的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