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41集
由 正源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在上一集節目中,我們舉出根本論《瑜伽師地論》有關昏沉睡眠蓋以何為食、何為非食的開示,彌勒菩薩這樣說:【問:惛沈睡眠蓋以何為食?答:有黑暗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光明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瑜伽師地論》卷11)論中說昏沉睡眠蓋是以黑暗相為食,以及對於黑暗相有不正確的認知與思惟,並且反覆不斷地熏修複習這種不正確的認知與思惟;意思就是說,昏沉睡眠蓋是由於黑暗相及不正思惟的修習而增長,越熏習就越來越厚重。假藏傳佛教密宗喇嘛教四大派種種希奇古怪的觀想法,正是被愚癡所遮蓋的黑暗相,它是以在黑暗相中作種種不如理作意的不正思惟為食,越多修習就越容易掉進昏沉和觀想的黑暗妄想之中;因此,那些跟著密宗喇嘛教上師學習的人,就會跟著長期處於黑暗相中,可說是已經習以為常。當有人想要以光明智慧來照耀他們,救助他們離開愚癡黑暗時,他們就會心生畏懼,以為是毒蛇猛獸要來侵害他們,就會極力反抗並且還反過來打壓慈悲想要救助他們的對方,真是顛倒至極,無以復加!因此,應該如 彌勒菩薩所說的,以「有光明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來對治,這樣才是除去昏沉的正修之法。
像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就舉出了修正知應有的二種重要的因:一個是「修念法」,另一個是「緣佛像等」,他認為這二種因都能成就三摩地的果。其中「修念法」,譬如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說:【於所緣境攝心不散而正觀察,是生有力能覺沉掉正知方便。】(《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然而,《菩提道次第廣論》所說的正念、正知方便,在前面幾集節目中,已有老師據理加以辨正,這裡我們就再略作補充地說明。
就是說,用心學佛而想要消除昏沉的學人應該瞭解,正念之所以不能相續,都是因為自己第七識意根末那識的習氣使然。眾生的末那識都具有遍計所執性,就是普遍地把其餘七個識和所緣的諸法,錯誤地計度分別為我或我所;因此,第七識意根末那識的我執、我所執的習氣特別強盛。然而末那識的分別慧卻是極為低劣,當末那識由於無始劫來熏習的染汙習氣,引發出第八識如來藏中所執藏煩惱種子的時候,煩惱當下就現起了,而擾亂意識的專注性,使意識散亂,進而掉舉或昏沉;這時如果沒有現起意識的證自證分,根本不能返觀去檢查自己,已經不住在正念之中,意識就會隨著末那習氣所引生的妄想而沉淪,這段時間就稱之為失正念。
等過了一段或長或短因人而異的時間後,末那識才又忽然讓意識現起觀察慧,這時意識才能回復祂證自證分的能力,也才有可能觀察自己並不住在正念之中。但是,眾生的第六識意識本身並不是真正能作主的心,如果第七識末那識作主而決定有所造作的「決定思」這個思心所,不現起與末那識相應運作,那麼意識是無法自己止住散亂等這些煩惱心所的現行。雖然末那在每一剎那之中,都能覺知意識的心行;然而由於末那無始以來遍計執的攀緣習氣,就掌控了意識,讓意識持續住於打妄想的境界中。必定得意識生起了證自證分作返觀時,依著祂熏習的正知正見,除了知道自己已落入妄想之中外,還要相應想要回歸正念的欲心所,才能說服處處作主的末那識,讓末那識願意隨順意識的欲心所,而作意回到所修學的止觀之中;這樣妄念煩惱才能暫時不現起,意識所緣的正念也才得以回復,並且持續運行。
那麼前面說到:正念斷續的過程中,失念及失念時間長短,會因人而異。這其中有兩個重要關鍵:第一是末那識意根無始劫來的我執、我所執習氣的輕重差異;第二則是意識證自證分的觀察慧能否生起。這二者都需要靠學人在日常生活中,藉由意識正知見的熏習以及定力的鍛鍊,而能逐漸降伏了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以及疑這五蓋,使得對於所觀察的境界不會產生錯謬的解讀,就是不會有染汙的分別慧,那就能漸漸地不攀緣世間五欲的六塵諸境界相,使得末那識攀緣和執著的習氣漸漸改變。這樣一再地在歷緣對境中熏修,久而久之煩惱就不容易現起,那就能心得決定地安住在三摩地中不失正念。或是大小乘已見道的學人,要時時轉依解脫道斷我見、斷三縛結的見地;或在大乘佛菩提明心開悟,轉依親證萬法實相第八識如來藏所得的見地,來伏除我執和我所執的煩惱,這樣末那識就不會增長煩惱習氣,妄想就會漸漸減少乃至消除;這才是正修初禪等定境止觀,而能不昏沉掉舉的主因。其次,學人如果能在行住坐臥中時時保持正知正念,讓心不散亂,久而久之意識的觀察慧也會逐漸變得猛利;這樣在修三摩地的過程中,失念的時間會縮短,失念的次數也會減少。
以上我們所說,乃是對治失去正念正知的治本之道。如果依宗喀巴所說,不是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歷緣對境修除五蓋性障及熏修正念正知,卻只在打坐修定中,才修正念正知。這樣想要像《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的保持相續正念,或覺知失念時間長短,或者如宗喀巴引《入行論》密意所說「住念護意門,爾時生正知」等,都是緣木求魚的妄想。因為宗喀巴其實並不知道何謂正念,以及如何才能使正念相續;他也不知道失念、散亂、不正知,會使修行的煩惱隨之增加;也不知道根本的對治方法是什麼。更何況這裡面所說的「意」就是指眾生的第七識意根末那識,宗喀巴既然主張眾生只有六個識,否定有第八識如來藏和第七識意根末那識的存在,他對「意門」的內涵肯定是完全不知,又如何能「護意門」呢?由此,我們可以大膽地斷言:宗喀巴不見森林,甚至不見一樹,而只見該樹的枝葉,只能在枝末上鑽研,就像是無根的浮萍,永遠渺渺茫茫,修道必定唐捐其功;像這樣想要對治煩惱,猶如近火車薪,想取遠處的杯水來灌救,終究是無濟於事啊!
我們不妨以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像《佛說阿彌陀經》中聖教開示:【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另外,像《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向 世尊稟白:【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5)這都是淨土行人極為熟悉的經文,在這兩段經文中,《阿彌陀經》說:持名念佛就是要能一心不亂,然後臨命終時,心不顛倒,這樣就能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而《楞嚴經》中說:憶佛念佛也能夠讓行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可見,不論有語言、有文字形相的持名念佛,或是無語言、文字形相的憶佛念佛——也就是無相念佛,目的都是要讓行人能制心一處,就是安住在佛菩薩名號,或想念佛菩薩的憶念中;然後精勤修習之後,就能成就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乃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念佛定、憶佛定功夫;則不僅能去除掉舉與散亂,也能去除昏沉。
而這行門中佛菩薩名號以及對佛菩薩的憶念,正是對治昏沉黑暗相的光明相,並且是《瑜伽師地論》中所說「修習隨念佛」的「光明相」。但是還得如我們在前面說明的,能夠真實瞭解正知正念之所以不能相續,都是因為自己第七識意根末那識習氣使然,才會使得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不是昏沉就是掉舉,不是散亂就是被睡眠蓋所遮障。進而,也要以憶佛念佛行門修習令心止息,以對治昏沉、掉舉和散亂的原理原則,能夠如理作意去思惟理解;然後,還要如 平實導師在《無相念佛》一書中,引禪宗四祖道信禪師:「摒除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的開示,實際在歷緣對境中,遠離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去除或降低行者對於色身、名號、聲音、妄念的執著,多所修習憶佛念佛這個光明相,這樣對治昏沈、掉舉和散亂,才有成功的因緣。
那為什麼說修習念佛法門,不論是持名念佛或是無相念佛,除了能對治昏沉外,也能對治掉舉和散亂這兩個大隨煩惱呢?在上一集節目中,我們已經引《瑜伽師地論》中 彌勒菩薩的定義說:【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彌勒菩薩同時也說掉舉是【於親屬等,所有尋思;於曾所經戲笑等念,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瑜伽師地論》卷11)此外世親菩薩造的《大乘阿毘達磨集論》解釋說:【何等掉舉?謂貪欲分,隨念淨相,心不寂靜為體,障奢摩他為業。】(《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1)總合來說,掉舉是指由於對親人眷屬等的思念,或者回想起過去曾經經歷愉快、歡樂、嘻笑的這些事情,因而生起了貪欲而不斷憶念,致使本來已經清淨的心念變得喧鬧騷動、不寧靜,所顯現出來意識、意根的心行;又因為意識沒有正知正見,於是對於這些所曾經歷事情中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貪著不捨,不能隨著本已生起的清淨心念,安住於一念不生的正定境界,因而障礙了讓心安止一境,也就是制心一處的定力修習。正如《瑜伽師地論》所說:【新修善品者,數數思惟彼形狀相故,……從離欲退。】(《瑜伽師地論》卷1)因為不斷憶念思惟過去所曾經歷的那些令心歡樂愉悅事情的相貌,於是就使得一個才剛剛修習善法清淨離欲的行者,又再退回到原來貪著五欲的心思中去。
在 玄奘菩薩《成唯識論》中區別掉舉與散亂這二個煩惱心所的差異,玄奘菩薩說:【掉舉、散亂二用何別?彼令易解,此令易緣。雖一剎那解緣無易,而於相續有易義故。】(《成唯識論》卷6)窺基菩薩則進一步解釋說:【掉舉舉於心;境雖是一,令俱生之心、心所解數轉易,即一境多解也。散亂之功,令心易緣別境,即一心易多境也。】(《成唯識論述記》卷6)簡單地說:掉舉,是意識雖緣於同一個境界,但同時生起思惟理解的心、心所卻不斷地轉變,也就是說,一心多解、心不得定的意思;而散亂,則是說心識不斷更易所攀緣的境界相,也就是一心緣多境,不得定心的意思。因此,散亂是心馳散流蕩,容易因為邪知、邪見、邪思惟的惡慧而造作惡業;掉舉則是心不寂靜,令心識不易止息,而障礙定心生起,二者確實是有著明顯的差異。但就掉舉與散亂,都是令心不能決定安止一境的大隨煩惱而言,則並無不同。
彌勒菩薩教導我們:【有奢摩他,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來對治掉舉;並解釋說:【奢摩他者,謂九種住心,及奢摩他品所攝諸法,謂於自他若衰若盛可厭患法,心生厭離驚恐惡賤,安住寂靜。】(《瑜伽師地論》卷11)那麼能夠讓行者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心不亂地安住於憶佛念佛一境,不正是止息一切雜念的奢摩他?因此說,憶佛念佛是能夠對治掉舉的非食;同樣也能對治與掉舉體性相近的散亂,當然就不在話下。
時間的關係,就先解說到此。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