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集
由 正源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正覺教團「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系列電視弘法節目,是針對假藏傳佛教密宗,也就是喇嘛教中黃教至尊宗喀巴所著《廣論》中的法義,進行詳細的辨正。

宗喀巴的《廣論》,一般人通常只知道《菩提道次第廣論》,其實還有《密宗道次第廣論》;而且對宗喀巴而言,這兩部《廣論》是有著深淺及修學次第先後關聯性存在。也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是次第在先的淺法,《密宗道次第廣論》則是次第在後的深法;而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目的,正是為進一步修學《密宗道次第廣論》作準備。因此,正覺教團這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既然以「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為它節目的名稱,為了講述方便,雖然是以目前在台灣被稱為廣論團體的一家里仁公司,以及在大陸代理它的悅意、里德等公司,在海峽兩岸所開設「廣論班」所使用的教材—《菩提道次第廣論》—作為我們依序辯論、評論、辨正的基本教材;但為了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們,真正瞭解宗喀巴所建立修行成佛的法義錯謬所在,對於他主張可以讓學人即身成佛的《密宗道次第廣論》內容,當然就得要舉出來一併加以辨正,才能究竟破邪顯正、救護眾生的功德。

在前面的節目中,正仁老師已經開始辨正了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有關「掉舉與昏沉」的論說,以及宗喀巴所舉出對治掉舉與昏沉方法的錯謬。這一集開始,我們要延續這個問題繼續來探究。

掉舉與昏沉都是佛法中所說的修行人的蓋障煩惱。佛法中說有五種能覆蓋修行人清淨善心,使善心不得開發的煩惱,稱為「五蓋」,就是貪欲蓋、瞋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中解釋說:【何故名蓋?蓋是何義?答:障義、覆義、破義、壞義、墮義、臥義是蓋義。此中,障義是蓋義者,謂障聖道及障聖道加行善根,故名為蓋。覆義乃至臥義是蓋義者,如契經說,有五大樹種子雖小,而枝體大覆餘小樹,令枝體等破壞墮臥,不生花果。】(《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48)也就是說,蓋有覆蓋的意思,說這五種煩惱蓋就如同五棵大樹,大樹種子雖小,甚至讓人看不見,但它的樹體枝幹卻是非常龐大,會覆蓋周圍的其他小樹,導致小樹無法向上、向外發育成長,甚至被破壞而倒臥了,根本不可能開花結果。蓋也有遮障的意思,說這五種煩惱蓋會遮障修行人修行聖道,乃至遮障修行人心向聖道、努力用功的善根因緣。所以,這五蓋是修行聖道的修行人首先應斷除的煩惱。

而要斷除五蓋煩惱,就得先明白其一一的真實意涵,我們就以此處要探究的掉舉與昏沉來說。彌勒菩薩的根本論《瑜伽師地論》中定義說:【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瑜伽師地論》卷11)說掉舉是因為修行人正在修清淨行之時,心中卻懷著染汙貪欲,或者尋求思念自己的親人眷屬、妻子兒女;或者對於所處居處和周遭環境的染淨,以及自己色身的盛衰離合,感生欣喜憂戚,因而心中不斷籌量思慮;或者尋思著自己年紀尚輕,應該多多享受世間五欲,而不必急著修行;或者隨著一時憶念起往昔所曾經經歷的戲笑、歡樂、愉快的那些身口意行,因而心中生起了喧鬧躁動,猶如在空中飛騰,在大地奔躍,不能止息。

又說:【惛沈者:謂或因毀壞淨尸羅等隨一善行,不守根門,食不知量,不勤精進減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於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生起一切煩惱,身心惛昧無堪任性。】(《瑜伽師地論》卷11)說昏沉是指修行人造作了違犯清淨戒律等,毀壞善行的任何一種身口意行,其原因乃是由於不能守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頭;或者暴飲暴食,食不知量;或者不知要減省睡眠,勤行精進等;也不能熏習修行正知正見,更無法正確地安住在正知見中;因此,凡有所作,不僅不能精勤地修種種加行來斷除所應斷除的煩惱,甚至隨順一切煩惱的生起,造作身口意行,結果就導致身心昏暗昧略,缺乏堪任於不受各種境界牽引的自在性。

而眾生乃至修行人,為什麼會有掉舉與昏沉的蓋障生起呢?經中聖教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成唯識論》卷4)所謂:【凡夫住於有漏食,聖者悉依無漏食,有漏無漏諸聖凡,一切無不依食住。】(《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5)釋迦世尊更在《楞嚴經》中對阿難尊者開示:【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8)就是說,有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這四種食能滋生長養有情的身心。所以,能滋養增長昏沉睡眠蓋或掉舉蓋的法,就是昏沉睡眠蓋、掉舉蓋的食,修學熏習這些法,正是提供了昏沉睡眠蓋、掉舉蓋的食;反之,就是昏沉睡眠蓋、掉舉蓋的非食;不斷地供給非食,不僅昏沉睡眠蓋、掉舉蓋不能滋養增長,還會逐漸消除。因此,要對治昏沉睡眠蓋與掉舉蓋,就不能不正確了知它的食與非食。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就以問答的方式開示說:【問:惛沉睡眠蓋以何為食?答:有黑暗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光明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瑜伽師地論》卷11)意思是說:昏沉睡眠蓋以黑暗相為食,以及對於黑暗相有不正確的思惟與認知,因而一再地修習黑暗相;也就是說,昏沉睡眠蓋是由於黑暗相及不正思惟的修習而增長,越熏習就越來越厚重。而要使昏沉睡眠蓋不增長,則要有光明相,以及對於光明相有如理作意,並且要反覆一再地去修習這光明相。

但假藏傳佛教密宗喇嘛教是如何對治昏沉蓋呢?有關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說:【諸大經論皆說除遣沉沒,思佛像等諸可欣境及修光明相策擧其心,故心闇境晦及心力低劣,皆應滅除。雙具所緣明顯與策擧之力,唯境明顯及唯心澄清非為完足。】(《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其中的錯謬,正仁老師在前幾集節目中,已經有所辨正。

我們再來看看宗喀巴在他另一部《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中,又怎麼說?他說:【若欲修不沉沒悉地,可於泉水等旁,或于隨所樂處,以大瓦器滿注淨水,安可見處,意誦「班拶拶羅」。若諸水塵,變金剛相,更互相著,結成一金剛形。四座修習,乃至獲得見觸等相。次至堪受手足等觸堅如金剛,於彼隨繪何部曼陀羅輪,修前行儀軌已,經一通夜安住三摩地。次若欲于水上行時,但當現起此三摩地安住其中,即能于水上行住等。若緣虛空諸塵,修成羯摩金剛,變成一金剛梯。乃至堪受手足觸著,如前而修,則能上升須彌頂等。】(《密宗道次第廣論》卷6)在《密宗道次第廣論》這段文字中說的「沉沒」,對照《菩提道次第廣論》同樣的用語,其實就是指「昏沉」。這裡宗喀巴說:觀想把水變成觸摸的堅硬金剛,然後觀想這個堅硬的水上去畫壇城,又再觀想在這個水上的壇城中修三摩地;說這樣修成之後,就能在湖水等這些水上行住坐臥。先不說這段文字所說修除昏沉的種種過程,全都是想像的畫餅充飢!更有意思的是:原來喇嘛教所說的修「不沉沒」,竟然不是對治昏沉的方法,而是指「不會沉入水中」,變成是學武術的人在修練蜻蜓點水,修練草上飛的輕功了!

這是假藏傳佛教密宗喇嘛教四大派祖師才會有的怪誕想法。但從來也沒有一位活著的密宗祖師觀想成就而能在水上行住坐臥,都是死後才被人渲染誇大說有這種功夫;更有甚者,這段文字中還說,若觀想虛空五塵,把五塵修成堅硬的金剛,再變成能用手足觸摸的金剛梯,順著觀想的金剛梯就能爬升到須彌山頂。這也是只有喇嘛教密宗祖師,才能幻想出來的虛誑之法;而且,可以說一向都是死無對證不能檢驗的。因為所有還活著的喇嘛活佛,永遠都不敢誑稱自己具有什麼證量;卻都在死後,才由信眾們傳說出來,說他有什麼證量,但是已完全無法當場檢驗。就像前面所舉《密宗道次第廣論》中所說,用觀想把水變成金剛體,和把虛空五塵變成金剛梯的證量,究竟有哪一位密宗喇嘛教祖師修練成功?宗喀巴自己有實行嗎?有成功嗎?有什麼證據可以證實?如果連提出這種主張的人,自己都沒修成!那不正是畫餅充飢,誑惑無明眾生的伎倆而已?

電視機前面的觀眾或許還記得去年播出的「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其中〈喇嘛教密宗的修色身莊嚴〉一集中,我們就辨正了宗喀巴說要修「天瑜伽」來觀想自己有一個廣大莊嚴的天身,說那個天身觀想成就時就是未來成佛時的莊嚴報身成就,這都是喇嘛教密宗慣用以假代真的虛妄想。假使真的如宗喀巴所說,人類只要會觀想,就能從人身變為天身,而不必等到死後再去四王天、忉利天受生;或者觀想金剛梯成就,就可以用觀想出來的金剛梯爬上須彌山,去到四王天乃至忉利天享天福;那麼法界就沒有異熟果報可說,世間的因果也就被打破了!所以說,這純然是密宗四大派喇嘛、仁波切們的大妄想。然而,假定真的如宗喀巴所說的,能用這觀想出來的金剛梯爬到須彌山頂,也還是忉利天而已,還是在欲界六天的底層境界中,更到不了色界初禪天,比之孫悟空的筋斗雲還不如!現代的密宗喇嘛們,是不是乾脆說,能「觀想變成一座金剛電梯」,那就可以按個鈕以逸待勞直上須彌山頂,又何須爬得那麼辛苦!

釋迦世尊聖教中,確實也有以觀想來修行的教導。譬如,《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十六觀,其中第二觀就是水想觀,是先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都如清淨水一般明潔清澈,再觀想水結成冰也是清澈透明猶如琉璃一般,其次又觀想琉璃所成的地面上,有黃金繩間錯及七寶金幢等等。這裡所觀想的是《佛說阿彌陀經》所描述真實存在的極樂淨土世界,是娑婆世界眾生極其嚮往能往生的世界。佛陀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開示這些觀想法門,是因為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莊嚴,對於娑婆世界,尤其是人間的眾生們可說是完全不知不見,乃至無法思議的;因此,世尊就以娑婆眾生能夠理解的事物和語言文字,來描述本來就真實存在的極樂世界樣貌。

而學人依著 世尊教導的這些觀想方法,想像未曾親見的極樂世界種種殊勝莊嚴,就可以使念佛人不忘失對極樂世界的意樂及往生極樂世界的淨願。也就是說,這是增強念佛信、願、力的行門,並不是說觀想所成的境界就是極樂世界的實體,就已經到了極樂世界,而只是增強行者未來往生極樂世界的念力而已。所以就算觀想已經成就,所觀想成的境界仍然不會是真實的極樂世界,而只是學人心中的內相分境界罷了;但這種種觀想的功德,卻能讓學人求願往生的信願力更加殷切堅固,捨壽之後必能依願蒙佛菩薩的攝受往生極樂淨土。這與密宗喇嘛教所說,本來不存在的事物觀想之後變成真的,純然是癡人說夢的虛妄想,是完全不同的。這是我們要以增長智慧為目的而修學佛法的正信佛弟子們不可不知,一定要弄清楚這其中的差異,不能夠人云亦云,然後自己不加以簡擇,完全地信受,這樣子的話,就不是一個有智慧的學佛人應該有的態度。

那麼今天由於時間的關係,就先解說到此。

阿彌陀佛!


點擊數: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