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舉與散亂

第37集
由 正仁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說到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中,關於修習禪定是否要離欲的互相矛盾之處,今天我們要繼續來探討《密宗道次第廣論》中,有關男女雙身修法的內容。

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說要取欲界貪,不許捨棄男女愛欲,而且要長時勤修雙身法,在《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處處可見這類男女邪淫雙身法的文字。在舉例說明之前,為了讓大家瞭解這些文章中所隱含的密意,我們先把幾個密續中常用的暗語向大家說明一下。密續中所提到的「金剛」或是「金剛杵」,所暗指的就是男性的生殖器官;而「蓮花」所指的就是女性的生殖器官;禪定中的名詞「等至」,在密續中的意思,是修雙身法時,男女同時達到高潮;而密續中的「甘露」,指的是男女修雙身法的時候,性器官中所產生的淫液;知道了以上這些暗語所代表的意思,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廣論》中教導學人如何修雙身法。

在密灌頂中,宗喀巴這樣說:【先供物請白者,以幔帳等隔成屏處,弟子勝解師為金剛薩埵,以具足三昧耶之智慧母,生處無壞,年滿十二等之童女,奉獻師長。】(~《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3)這裡的意思是說,要供養上師的時候,要先用幔帳隔成一個私密處,然後以生殖器官沒有染病或是缺陷的約十二歲的女性,來當作智慧佛母,供養上師修雙身法。另一段又說:【將俗女身觀空之後,生天女身,先應加持金剛蓮華,而入等至。】(~《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3)這是說要將女性的身體觀想為空之後,再從觀想中產生天界女性的天身,然後應該加持男性的金剛和女性的蓮花,來一起達到共修雙身法中的最樂境界——密宗說這就是禪定的等至位境界。

以下這一段講的是密灌頂中取甘露而食的方法:【次明妃從定起,不著衣服,於蓮華中取甘露滴,如是置彼口中,彼亦如上而飲。】(~《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3)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合修雙身法的女性,離開共修的最樂境界,不穿衣服,從她自己的生殖器中取出液體,就是所謂的甘露,放在男性的口中,讓其喝下,而女性自己也是以一樣的方法,喝下此液體甘露。以上這些內容,都是極其粗重、淫穢不堪的欲界貪淫之法,這些欲界最低等的淫欲之貪若不能捨,如何能夠離開三界中最低下的欲界生?如何能夠引發離生喜樂定的色界初禪之實證?

像這樣,宗喀巴一方面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應該修清淨、遠離掉舉,在論中也鼓勵大眾最後應該要修習密宗道;而在《密宗道次第廣論》卻又反其道,說應該在欲望中引發貪愛,並保持這貪愛,說這是貪欲性本空,因此也沒有貪可說;真是名符其實的口中說空,卻行在有中的大騙子。當宗喀巴等人在行貪欲行的時候,他們的心必定已經掉散高舉,那怎麼能夠離開欲界呢?怎麼能夠離開貪欲呢?而又如何心清淨下來而入定呢?宗喀巴說法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時都不覺得痛,實在是真正的愚癡人。

六根本煩惱所分出的二十個隨煩惱中,掉舉與散亂這兩個法有什麼不同?在《大正藏》第31冊第665頁說:【掉舉者,謂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摩他為業,由憶昔樂事生故。】(~《百法明門論纂》卷1)又《集論》卷1說:【何等掉舉?謂貪欲分,隨念淨相,心不寂靜為體,障奢摩他為業。】(~《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1)以上這一段解釋掉舉的產生,是因為貪愛,或是對於欲望的貪愛,或是對於以前所發生快樂的事情之貪愛,讓心無法寂靜止息下來,結果就障礙學人修習禪定。而關於散亂,《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2說:【散亂者,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又《集論》卷1說:【何等散亂?謂貪瞋癡分,心流散為體。】(~《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1)總合二論所說,掉舉就是心緣於六塵境界時,不能寂靜安止,掉舉能障礙止,也就是定的修習;相對於散亂而說掉舉不障礙觀,散亂則是屬於貪瞋癡所攝,對於種種所緣的境界,令心流離遊蕩在各種境界中,障礙正定的發起,是因為惡慧所依的緣故,所以無法產生觀的智慧。

關於掉舉和散亂的差別,玄奘菩薩的《成唯識論》卷6中說:【掉舉、散亂二用何別?彼令易解,此令易緣。雖一剎那解緣無易,而於相續有易義故。】玄奘菩薩的弟子窺基菩薩在《成唯識論述記》卷6中,是這樣解釋的:【述曰:下論主答。掉舉舉於心,境雖是一,令俱生之心、心所解數轉易,即一境多解也;散亂之功,令心易緣別境,即一心易多境也。】所以《成論》論文之中,所說的「彼」是指掉舉;「易解」是說意識念念變異轉易,不斷地掉散,心不得定,讓心對於同一境界的知解轉換更易,心不寂靜,即自心胡思亂想,在同一境界中,自己對於該境界的認知和瞭解一直在變換,因而產生許多的知解。另外論中的「此」指的是散亂;「易緣」是說隨著境界相而轉,在境界相中不斷地攀緣,不斷地更換變易所緣的境界,也就是一心緣於許多境界的意思。散亂是心馳散流蕩,惡慧所依為其所產生的功用,因此容易引生邪知、邪見、邪思惟而造作惡業;掉舉則是心不寂靜,以障礙止為其所產生的功能,雖皆屬大隨煩惱,但是有明顯的差別。

以上說明的為掉舉和散亂的差別,那麼掉舉和惡作又有什麼關係?在《瑜伽師地論》卷11〈本地分〉中,彌勒菩薩開示掉舉與惡作合起來成為五蓋之一蓋,稱為掉悔蓋:【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惡作者,謂因尋思親屬等故,心生追悔。】這裡雖然是針對出家眾而說,但是以廣義的解釋,也可以函蓋在家眾,因為都是同一個道理。這一段的意思是說:「這位修行人自己想著,為何我要離開親友、離開家園?為何我年少就出家,不等年紀大了、老了才出家?為何我要令親友悲傷?或是他想起過去在遊戲中的歡笑快樂之種種事情,讓心中先生起了掉舉,接著就又生出悔恨之心,這出生悔恨心就是惡作。」根本論〈本地分〉中的意思,主要是說因為掉舉而生起悔恨心,是故不能得止;此處惡作是所造的因,產生後悔就是所出生的結果,這是說對先前所作的事情,因為不對而產生厭惡,接著就追悔,是故後悔是因惡作才產生的。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要修止的人,當心住於一個境界的時候,忽然因為有貪的煩惱現行而生起一個妄念,這個時候因第七識末那識並無證自證分,也就是無法反觀末那識自己的存在,不知道已經住在妄念當中,此時如果第六識意識沒有生起證自證分返照,來反觀自己目前的狀態,也未證知意識自己已經掉落在妄念之中,因此意識與末那就隨順妄念攀緣下去而不休止,這就是掉舉;在以上這樣的狀態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意識忽然起了證自證分,反觀自己的狀態,而覺察到自己正處在掉舉妄念之中,因而了知自己在妄念中,隨著妄念而轉變,於是就在心中生起了懊惱,這就是悔恨。

大部分的凡夫行者,心生掉舉的時候總是連帶生起悔恨,這是在修止上最大的障礙。心生掉舉在初修止的人之中,是極稀鬆平常的事情,但重要的觀念是,心中不能再生起悔恨之心,否則就輾轉掉悔不停,永遠沒有止的時候了。譬如《瑜伽師地論》卷11〈本地分〉就說:【除先追悔所生惡作,此惡作纏猶未能捨,次後復生相續不斷憂戀之心,惡作追悔,此又一種惡作差別。次前所生非處惡作及後惡作,雖與掉舉處所不等,然如彼相騰躍諠動,今此亦是憂戀之相,是故與彼雜說一蓋。】經常追悔就是經常惡作,譬如作惡以後心生恐怖,也後悔自己曾經造作了那些惡事,成為惡作;有了惡作之後又輾轉追悔,就這樣子憂戀騰動,惡作追悔不斷循環,就永遠無法靜止下來進入禪定的境界。攀緣追憶之心就是掉,惡作之心就生起追悔;既掉又悔,心如何能夠止息下來修定呢?故說有掉有悔,心如猿猴,不能得止;因此想要修定的人,應當要有正知見,能迅速回歸到正念之中,這樣有掉無悔,才是真正懂得修止觀的人。如《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1就說:【悔者,悔能成蓋。若掉無悔,則不成蓋。何以故?掉時未在緣中故。後欲入定時,方悔前所作,憂惱覆心,故名為蓋。但悔有二種:一者因掉後生悔,如前所說。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懷怖畏,悔箭入心,堅不可拔。】至於意識心住於定中,無掉也沒有悔的境界,這並不是菩薩真正希望依止的地方,因為那只是禪定境界,與佛法中般若智慧的實證並沒有關係。從以上的說明,我們知道悔是惡作,它能夠障礙止的修行,其程度更甚於掉舉,這一點宗喀巴不知道,但想要修學禪定的人一定要知道。

另外,前面所說悔恨之悔與一般我們說的懺悔之悔,所代表的意涵是不一樣的。懺悔是已犯過失或是違犯菩薩戒等正戒,不論重罪、輕罪,全部都不隱覆藏匿自己的過失,懺是發露,悔是後不復作,心懷慚愧,發露悔過,自淨其意,永不復作,這些是與慚、愧等善心所相應的。這在《大般涅槃經》卷19中說:【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雖先作惡,後能發露,悔已慚愧,更不敢作。……覆藏者漏,不覆藏者則無有漏;發露悔過,是故不漏。若作眾罪,不覆不藏,以不覆故罪則微薄,若懷慚愧,罪則消滅。】另一方面,掉悔蓋的悔,是在修止的過程中,因掉舉所引起的悔恨,是惡心所。因此說,這二種悔是不同的,修行人應該要知道這個差別。

至於在《廣論》中,宗喀巴只提到掉舉而未提惡作,是因為他以為掉舉是二十隨煩惱之一,是貪心所,是不善法,而以為惡作之法不是屬於煩惱法中;但惡作在《百法明門論》中屬於不定法,不定的意思,是它不一定屬於善法、惡法,或非善非惡的無記法,宗喀巴對於這點完全不知道。譬如在《廣論》第366頁他說:【問:由餘煩惱從所緣境令心流散,及於所餘善緣流散是否掉擧?答:掉是貪分,由餘煩惱流散非掉,是二十隨煩惱中散亂心所。於善緣流散隨其所應,是善心心所,非一切散皆是掉擧。】(~《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由《廣論》所說可知宗喀巴對煩惱等等心所法的無知。

因為,貪所生的散亂隨煩惱還是散亂而非掉舉,況且《集論》也說散亂是貪、瞋、癡所攝,而不是宗喀巴所妄想的將貪排除在外說「貪分所攝散亂為掉舉」;再者,就算真的會因為「善緣」而生散亂,那也還是煩惱心所法而不是善心所法,怎能妄說「於善緣流散隨其所應,是善心心所」!宗喀巴不知道掉舉總會隨之有惡作,有惡作必會有掉舉,因此將這兩種合說為一蓋的道理;而且悔較之於掉更能障礙修止。然而真修止觀的人,會生掉舉之法並非由世俗貪煩惱所生;由世俗貪煩惱而生掉舉的人,是凡夫所修的止觀,並不是菩薩所修之止觀,這道理以後我們再說明。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說明到這裡為止。非常謝謝大家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道業精進、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