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7集
由 正圜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這個單元主要是在辨正藏密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之外道邪見。值此末法之際,各種邪說傾巢而出,正覺教團為了救護深陷藏密邪法中的學人回歸正教,也為了正法久住、續佛慧命,開演這次的主題,對《廣論》之內容作詳實之辨正,祈願您能因此而轉易錯誤知見,趣入佛陀正法,邁向浩瀚深廣之佛菩提大道!
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繼續來探討如何才能明見因果的道理。我們說如果真的要能夠明見因果的話,就必須要先在大乘別教法中證悟明心,悟後繼續進修,才能真正地明見因果。因為找到實相心如來藏時,只有總相智,還無法發起深妙的般若智慧,還必須要有能力現前觀察:心真如確實是執藏業種的心,而自我十八界的每一個法界,也都是從心真如中出生的,這時才可以說是明見因果。可是,如果明心的境界是人家跟你明講的,你無法現前體驗真如的本然存在,與能生萬法的自性性,那你就沒什麼受用!心裡面還是懷疑著:「到底這個心是不是真的真如心呢?人家都告訴我說這個是真心,到底祂是不是真心呢?」一直在懷疑著,智慧就出不來了!雖然號稱明心開悟,但其實沒什麼功德受用,這樣就無法明見因果生滅之相。如果是你自己辛苦參究出來的,經歷過種種意識妄心的變相境界,確定那些都是意識的變相境界,都是生滅法,然後才一念相應而證悟到心真如,不是靠打聽來的;再從這個第八識真實心,去作種種的體驗,檢查、證實以及深入地瞭解祂、體驗祂,智慧才有可能出現,之後就會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造的一切業行種子,都是在這個根本心如來藏裡面收存著,這樣才能叫作「明見因果」。
光是一個明心,就已經很困難了,何況要悟後深入觀行才能現觀的因果生滅相,一般人又如何能真正地了知呢?因此,想要明見因果的生滅相,必須要先證得心真如;證得以後,可以詳細地觀察:所有的無記業種,所有的善業、淨業、惡業種子的未來功德、福德、惡報,都是在心真如裡面所含藏以及現行出來。確實地觀察而證實了,才能明見因果生滅之相;能如此現前觀見因果生滅之相,才是般若之中真正的觀行,也才是馬鳴菩薩所說止觀中的「觀」。換句話說,佛種性已經具足成就了,不會再轉變為二乘種性,已經能夠在實義上安住而息滅戲論境界,並且心得決定,這就叫作「止」。可是這個止,卻是要由觀而來,離了觀就不可能有止;可是如果剛證悟的時候不能止—心不能決定不變—這個觀也就隨之不能成立;然而觀才是止的決定性力量,正因為觀得很深入而得決定不變,所以才能安止。因此,止與觀二法是互相產生作用的,二者可以互相增益,但也可以互相扯後腿。以上為大家說明的是大乘般若中的止觀。
說明了止、觀的正確意涵之後,我們回頭來看看宗喀巴在《廣論》第338頁中是如何說止的?【初奢摩他自性,如解深密經云:「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間內正安住,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義謂隨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等義為所緣境,由念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住而不散亂。故心於境能任運住,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由內攝其心不散所緣即能生起,不要通達諸法真實。】(《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宗喀巴的意思是說:「《解深密經》的義理是說,要決定理解十二分教中,所說五蘊等義理為所緣境,能夠清楚明白而不昏沉,讓能緣的意識心於所緣的境界上持續安住而不散亂。能緣的心與所緣的境能夠任運安住,這時候就生起了身心輕安而有喜樂,而這個三昧樂就是奢摩他。這個三昧是向內收攝此能緣的心,所緣的三摩地與身心輕安的境界就能夠生起,根本不需要通達諸法的真實義。」
各位菩薩!您認為不必親證、通達實相,只要意識能於所緣境上攝心不散,身心輕安而有喜樂,就是在修止嗎?這樣的說法,正是標準的外道見,也是西藏密宗為了合理化其淫樂境界的雙身修法,所作曲解經論正義的具體事證之一。為什麼呢?因為以男女雙身合修而生起五蘊身心的喜樂,令意識相續安住於此樂觸境界而不散亂,正好符合他曲解佛語而說的「能緣的意識心專注於淫樂中的空性,只要內攝其心不散,其所緣的無上瑜伽境界相即能生起」而說之為「心一境性」。宗喀巴認為只要能保持此喜樂境界不散失,就叫作「已得決定境」,就是真實的止,就是已得奢摩他。密宗行者依這樣的「修行」法門,努力享受樂空雙運,就可以不必親證、通達《解深密經》及諸經中所說的諸法實相了。
然而,佛為菩薩說的十二部經等一切法,假借安立所謂的契經、應誦、記別乃至譬喻,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等等,菩薩都要能善於聽聞、善於領受;對於經典中所說的語言文字所表達的義理,也能夠通暢無礙,內心善於尋伺觀察和思惟,見解正確而且明瞭通達。能夠這樣善巧思惟正法,並且能夠獨自於清閑安靜之處,作意思惟;能夠於意識心中持續作意思惟而相續不斷,由於這樣的思惟正行安住於內心中,因而生起身、心輕安,此時身心皆能因此而得安止,稱之為奢摩他,也就是止。
《解深密經》中所說的奢摩他,完全是為了修學菩薩道的行者而說;菩薩依十二部經所開示之義理為所緣境,以能分別的意識心分別思惟正法,並且依止另一個無分別的心,是本來就不分別境界,也不思惟一切法,但卻能了知意識、意根等七轉識心行的真心如來藏阿賴耶識。祂與七轉識同時和合運作,安住於如是永不入出的那伽大定之中,而使意識生起身、心輕安;這是菩薩已證般若智慧的奢摩他,是於禪定的隨順境界中證得的,而不是入定實證所得。因為,入定時制心一處不生分別,是不可能起心參禪而證得阿賴耶識的。假使修習止觀而未生起身心輕安,未實證心得決定境界者,就稱之為「奢摩他之隨順」。但宗喀巴所說的止、觀二法,乃是意識專注於淫行與樂觸中的離念靈知,是無法與禪定相應,也是無法發起身心輕安的,因為那是欲界中最粗重的煩惱,根本不可能證得世間禪定中的奢摩他,何況是大乘止觀之標的——實相般若的親證!
以上是宗喀巴所說的止。至於觀,也就是毘缽舍那,宗喀巴又是如何說的呢?《廣論》第338頁云【二毘缽舍那自性,即前經云:「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捨離心相,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如是菩薩能善巧毘缽舍那。」此經宣說毘缽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這段論文意思是說,依於奢摩他所得身心輕安,然後善思惟身心輕安的定中影像,並加以觀察、深入瞭解,捨離所緣以外的境界相;如此於定境中所有了知的影像,能正確地思惟世俗諦,抉擇勝義諦,粗淺地思惟之後繼續作深細地思惟。對於所知義之世俗與勝義,經過粗細不同的觀察之後,生起無疑無怯之心稱之為忍,生起興趣稱之為樂,能了知諸異門之分別稱之為覺,心見勝境稱之為見,於所觀正理堅持不捨稱之為觀。如是生起忍、樂、覺、見、觀,就名之為毘缽舍那。
這是宗喀巴想要依於《解深密經》來圓其所說毘缽舍那自性的道理,但是經中所說的思惟、抉擇、尋思、伺察等法,宗喀巴說之為「毘缽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其實,宗喀巴是把意識覺知心自身的觀察慧,當作經典中所說意識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的空性慧,這與諸佛菩薩所開示的正理,可說是天差地遠了。
然而宗喀巴所舉《解深密經》卷3的原文其實是這樣的:【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如是菩薩能善毘缽舍那。】
各位菩薩!您如果夠細心的話,一定會發現宗喀巴所舉的經文、標逗和原典差異極大,為什麼會這樣呢?最主要的原因,他是為了想讓雙身修法合理化,嫁禍於諸佛菩薩,說這些都是諸佛菩薩所說;然而,諸佛菩薩可能連如何是止、如何是觀都不懂嗎?實在沒有這樣的道理啊!
這段經文中所說的「正思擇」乃是依於世俗真理,於五蘊十八界等法的生滅不實作正確的思惟和抉擇。而最極思擇是指,證悟真實心如來藏的菩薩,於此第八識之功能體性上所作的思擇;「周遍尋思」是指周遍地覺知,「周遍伺察」則是周遍地細觀察。也就是說,當意識心於境界中生起作意思惟觀察時,先起粗糙的覺察以分別定中的境界相,然後再起心詳細觀照而作更細膩地分別,如此才是善於修觀的菩薩呀!
而《廣論》同一段文中提到聖無著菩薩的開示說:【正思擇者謂思擇盡所有性,最極思擇謂思擇如所有性;以有分別慧作意取諸相時名周徧尋思,真實觀時名周徧伺察。】(《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這裡所謂的「盡所有性」乃是菩薩在悟前與悟後的思擇範圍,通於二乘菩提;而「如所有性」則是只有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的菩薩,在悟後才有能力思擇的範圍,不共二乘聖者與凡夫。「分別慧」是指意識的分別,真實觀則是意識進一步,深細地觀照實相法界。智者大師也說過:「前心覺察名覺,後心分別名觀;粗心覺察名覺,細心分別名觀。」因此,毘缽舍那與奢摩他法,悉皆不離意識心行,對凡夫來說,都不是出世間的般若智慧;對三乘菩提中的賢聖而言,也只是修證三乘菩提時的觀行方法,而不是實證的標的。
然而,證悟的菩薩又是如何修奢摩他與毘缽舍那的呢?根據前一段《解深密經》經文所說,菩薩依於奢摩他所得的身心輕安,以分別的意識心思惟定中意識所緣的影像,深入觀察而得到真實的瞭解,並且捨離語言、文字、聲音、形相……等相應的意識心法相;乃至依於不分別的真實心如來藏作為根本,觀察祂的不思惟、不觀察而恆住於不生不滅之境界,就能夠於意識心所住,心得決定境界的影像中,所能了知的種種法義,來作正確的思惟與抉擇,以及最究竟的思惟和抉擇。對於其中所有的諸法,都能夠作周全而普遍地尋思,並且進一步作周全而普遍地深細觀察,進而周全普遍地觀察其他境界法相,譬如觀察能安忍、樂於所觀察,或是因此而出生的智慧,因此而增長的知見,因此而作的深細觀察,這些都是毘缽舍那。能夠這樣修行,才算是菩薩善能修習毘缽舍那。
如果修習止觀時未能生起身心輕安,所修毘缽舍那就只能稱為毘缽舍那隨順,因為毘缽舍那的修習尚未實證,不能心得決定的緣故。總而言之,奢摩他與毘缽舍那雖然是世間有為之法,但菩薩卻仍然不能離開這兩個法,必須依於意識的尋思與伺察來找真心如來藏;找到真心以後,還要現前觀察真心與妄心的和合運作,因此還要繼續修學止觀;因為修止觀可以使菩薩悟後的般若智慧,迅速增長乃至通達,早日圓成佛道的修證,止觀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了!
各位菩薩!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