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62集
由 正文老師開示
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與菩薩們:阿彌陀佛!
我們這個單元還是繼續要來跟各位說明的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我們所依止的是 平實導師的《阿含正義》來為各位作說明。我們接下來的兩集要跟各位說明的是〈十二因緣之名色緣識─六識身、七識身〉;也就是說,十二因緣之名色緣識的這個「識」,最主要是在指六識身跟七識身,尤其是六識,這個跟十因緣的這個「識」是有一點差別的,我們後面再來作說明。
十二因緣的名色緣識,是在說明名色緣識的名與色,是因為緣於往世識陰六識身以及意根而有的真實義。但是這個十二因緣的名色緣識,卻是依著十因緣識緣名色的這個第八識─這個齊識而還的第八識入胎識、第八識根本識─才能建立的。所以修學因緣觀的人,一直都無法親證辟支佛的果證,他的原因都是因為不懂十二因緣觀與十因緣觀的關聯;也都是因為把十因緣等同於十二因緣觀,誤認為只是廣說或略說、增說或減說的不同而已,所以就無法證得因緣觀的真實理,連我見都斷不了,更何況是成為辟支佛?
如果不修學十因緣觀,就一定沒有辦法親證十二因緣觀;有聞思智慧的人,由十二因緣當中,可以理解到名色與識陰的關係,但不能從中理解到名色與如來藏的關係,為什麼呢?由於「於內有恐懼」的緣故,我見就沒有辦法斷除,當然沒有辦法實證因緣觀而獲得斷我執的解脫功德。有智慧的人,必須進而聞熏及思惟十因緣法,並且是聽聞真正善知識解說的十因緣正確法義以後,才能夠理解到名色跟本識如來藏之間的關係,我見才有可能斷除,並繼續深觀之後才能夠斷除我執。
「十因緣法」這個因緣法的真實法理,我們保留到下面幾集,由後面的老師再來詳細說明。這兩集當中,先說明十二因緣中「名色緣識」的名與色,是因為緣於往世識陰六識身以及意根而有的真實義。我們在順觀十二因緣「行緣識、識緣名色」這兩句所說的識,以及逆推十二因緣中所說的「名色緣識」的識,其實都是在指前六識合為一心而說的,也就是說識陰的六識心;這是在阿含解脫道中才這樣子說的,因為二乘人不曾證得第八識心體,所以不懂第八識的真義,因此在這裡所講的識是指前面的六識。而且,在二乘菩提的阿含解脫道中,如果說到順、逆十二因緣觀的「行緣識、識緣行」的時候,所說的行都是六識行與身行、口行,並不是在指七識、八識。這是在說明,過去世的識陰六識不斷地緣於身口意行,所以不願成為斷滅空,就會繼續受生於三界當中,於是就一定會有未來世的名色,於是就會有生老病死等等這些苦。
那行緣識是在說什麼呢?行緣識是說:因為過去世的名色身口意行都緣於六識心行的緣故,在過去世中使六識種子熏習諸法而不斷絕,就會想要使未來世的六識種子不斷地再生起,一定會再受生於三界當中,所以順觀十二因緣當中的行緣識的識是指六識心。假使不讓六識心一再地現行於六塵當中,二乘法所應斷的識食就斷除了,就不會一直想要讓六識心在無量世當中不斷地出生,就不會一直受生而獲得名色,就不會有生死等等的苦患。
但是眾生都被無明所籠罩,不懂這個道理,一心一意想要保護六識心繼續在六塵當中存在以及運作,就會導致未來世世都會不斷地入胎而重新獲得名色,未來世就一定會不斷地有識陰六識生起,就會有識陰六識心的心所法的受與想出現;加上必須擁有的五色根存在,於是就有身行、口行、意行種種這三行的出生不斷,就又具足了受、想、行三陰,於是合稱這四陰為名,而將意根也方便包含在名當中,於是來世的名與色就具足了!這都是由於往世不斷地使識陰六識熏習世間法而不願滅失所導致的;假使沒有往世識陰六識的行,沒有往世識陰六識作為行的所緣,就不會由於前世熏習諸行的動力而有此世的識陰出生,也就不會有來世的名與色的出現,所以我們說「行緣識,識緣名色」。逆觀時就成為「名色緣識」:也就是緣於往世的識陰等等諸行,所以有此世以及後世的名與色,也就一直處在於生死苦惱當中。
也就是說,當六識心不斷地熏習六塵諸法的同時,就會使六識心不斷地想要現行運作,一定會執著自己的存在,不願意見聞覺知的自性消失,就不得不在死後去入胎受生,重新取得五色根,否則就不可能會有來世的人身與六識的出現。既然要入胎重新取得人身,才能有來世的六識心出現,投胎之後當然就會再度有來世的色身與名中的受想行識了;由於識陰六識不肯自我斷滅,這種熏習會導致來世不斷出生名與色;所以說,由於流轉門的「識緣名色」,所以造成生死循環的鎖鍊不斷。所以,有些人教導徒眾們要保持覺知心不滅,保持覺知心不斷,並訓示徒眾們要常常保持覺知心的警覺性常在,這正是在幫助徒眾們堅固我執還有我見,師徒就都永遠不能證得初果,永遠免不了生死苦;這樣的教導是在鞏固您的無明,是在遮障您取證解脫果的,不是在幫助您解脫的。以上是純從十二因緣的流轉法中來說「行緣識、識緣名色」,這時所說的識當然是指意識或眼識等六識的合說。
這與四阿含其他經典講解十因緣法時,從名色往前推究時所說「齊識而還」的「名色緣識、識緣名色,猶如束蘆相依而轉」的另一個識的意義是大不相同的,這留待下面幾集當中,由後面的老師再來詳細地說明。因為這兩集中的十二因緣流轉門當中所說的十二有支,都是屬於假號法、因緣法,不是真實法、實義法。只有在還滅門中,向前推溯名色從哪裡來?從何法出生?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十二有支的部分,只是在探究名色,還有十二有支裡面,是從何法出生的道理。推溯名色以什麼為緣,並且同時以什麼為根本因才能出生時,才會說到實義法,不單只是說到流轉門的十二有支假號法而已;這才是「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的真正的道理。也就是說,真正的「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其實還是必須以十因緣為前提,才有辦法說明十二有支的假號法。
流轉門的十二因緣為何說每一支都是假號法而不是實義法?如《增壹阿含經》卷30 佛所說:【彼云何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佛在這裡開示說:「什麼叫作第一最空之法呢?以眼識來說:如果眼識生起的時候就生起了,也看不見祂從什麼地方生出來;斷滅的時候就斷滅了,也看不到祂滅了以後去到何處;要這樣子除掉假號法、因緣法。」
經中繼續又說:【云何假號、因緣?所謂是有則有,此生則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苦陰成此因緣。】(《增壹阿含經》卷30)這個意思是說,什麼是假號、因緣呢?就是在講:這個法有了,就會有那個法;這個法出生了,就會出生那個法。這個在說什麼呢?就是說,有了無明,就會有行;有了行,就會有六識;有六識等三行熏習,就會有來世的名與色;有了名與色,就會有六入處(乃至於十二入處);有了六入處,就會有六識對六塵的領納功能;有了六識對六塵的領納功能,就會有對六塵的觸;有了對六塵的觸,就會執取六塵中的境界而不肯捨離六塵境界;有了對六塵境界的執取,就會產生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有這三種愛,就會出生三界法中的四種受(哪四種受呢?就是欲受、見受、戒受、我受);有了這四種受的執著不捨,就會有來世三種後有的種子(哪三種後有呢?就是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有了來世的後有的種子,就會有來世的出生;有了出生,就會有死亡;有死亡,就會有對五陰的愛別離等愁憂苦惱,這些苦惱多到無法說明與計算;就像是這些有支一樣,都是由五種苦陰來成就這個流轉門的因緣法。
經中繼續又說:【無是則無,此滅則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痛滅,痛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死滅,死滅則愁憂苦惱皆悉滅,盡除假號之法。】(《增壹阿含經》卷30)這就是說,沒有了這個法,也就沒有了那個法。這個是在說,十二因緣支裡面一一支,如果沒有前緣之法,就沒有後面的法;這個法滅了,那個法也就跟著滅了。也就是說,往世的無明滅除了,就能滅除身口意行;身口意行滅了,就不會有六識想要出生;往世六識不會想要再出生,就不會引生此世的名與色;沒有此世的名與色,就不會有此世的六入處(也就是十二入處);沒有六入處,就沒有六入;乃至貪愛滅了,就不會有苦樂捨受;苦樂捨受都不在了,就不會產生來世的有;來世的有滅了,就不會有來世的出生;沒有來世的出生,就不會有來世的死;來世的死亡現象不會出現了,就不會有死時的愁憂苦惱;這樣子,就全部除掉了假借名稱而說的十二因緣法。
經中繼續又說:【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滅時則滅,亦不知滅處;除其假號之法。】(《增壹阿含經》卷30)所以說,眼識的假號法十二因緣是這樣,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等五識的十二因緣假號法也是一樣的。也就是說,耳鼻舌身意識生起時,就忽然生起了,也不知祂們五識來自何處;這五識斷滅時,就忽然斷滅了,也不知這五識滅了以後去到何處,都是藉著因緣而出生、而斷滅的,都沒有實在不壞的本質,這樣就除掉了這五識的十二因緣支的假號之法。
經中又繼續說:【彼假號法者,此起則起,此滅則滅;此六入亦無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無人造作,由父母而有胎者亦無因緣而有,此亦假號;要前有對,然後乃有。】(《增壹阿含經》卷30)這也就是說,那個假號法的意思是:這個法生起的時候,那個法就跟著生起;這個法消滅的時候,那個法就跟著消滅;這個六入也是沒有人去造作出來的,也是名與色所擁有的六入,不是六入自己有常住不壞的本質,這個六入也沒有人去把它製造出來;由父母的因緣故而有胎身的事情,也不是因為父母特地加以製造的因緣才有的,而是因緣法中自然而有的,這也是假號之法,不是佛法中的真實義;都是要前頭有一個相對的法,然後才有這個法,這個就叫作依因待緣。也就是說,十二有支裡面一一支,都是必須依靠著前面的一支,後面的一支才會產生。
所以才會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老死憂悲惱苦;乃至於逆推回來也是這個樣子,一一支都必須要互相緣起,必須要依著前法才會有後一法產生,這些法全部都是因緣所生法。也就是說,必須要依著因緣法才有辦法出生;而這十二支的因緣法,是必須要以十因緣的這個識—入胎識如來藏為前提—十二因緣法才有辦法「依因待緣」這樣子運作。如果沒有以如來藏為前提的話,單講十二因緣的這個因緣法,就沒有辦法成立十二因緣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從生老死憂悲惱苦不斷地往前探究的時候,一直往前推、推到無明的時候,為什麼會有這一世的生老死憂悲惱苦?就是因為有無明;這個無明是從什麼地方來?是因為過去世造作了身口意行,乃至於六識的無明業種;那這無明業種又是從什麼地方來?這無明業種又是從過去世來;那過去世的無明又是在什麼地方?如果沒有如來藏來儲存這些種子的話,那無明不斷地往前推,必然會造成了 彌勒菩薩所說的無窮過。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這一集就先跟各位分享到這個地方。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