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36集
由正文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要跟各位來說明的「常見外道法——廣論」。我們這四集的主題,最主要是在說明《廣論》的三士道的道總建立的謬誤。也就是說,《廣論》依著藏密祖師他們所建立的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這樣子建立道次第,是完全跟佛法背離的,因為《廣論》是依著藏密的祖師,乃至於依著他們所推崇的《密續》所說的這個法,這些法其實都是基於雙身法淫欲樂受的這些境界,為了滿足這些境界所修學的;他修學的目的,其實都跟我們的世間禪定,還有出世間的解脫,乃至於世出世間的這個菩薩的法道,都大相逕庭,都是違背的。
那密宗依著這樣修學佛法,乃至於把這個邪見教導給眾生,這其實是佛教界千餘年來最大的戲論,為什麼呢?我們如果依四聖諦來說的話,《廣論》所說的這個行門,只會造苦與集苦,更不知道真正的苦、苦集、苦滅以及苦滅道因的真義,所以他根本不能如實了知四聖諦的真義。如果依因緣法來說的話,因為他否定了法界實相第八識,只能在現象界中觀察緣起性空,落入了無因論的斷滅見當中,只能繼續在流轉門中生死不停、輪迴不已,根本不知道十二因緣的還滅法的道理還有真義,所以更不知道《阿含經》裡面所隱含所說的十因緣法「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這樣真正的道理。
如果另外又從二乘涅槃來說的話,《廣論》所說,根本連斷我見都沒辦法,只以為涅槃即是空,不知道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後,有一個本際、有一個如來藏、有一個第八識這個「實際」獨存;也就是說,涅槃真正的道理不是一切法空,是阿羅漢入了無餘涅槃以後唯留「本際」——五陰十八界滅除了以後唯留「本際」獨存,這個才是涅槃。
如果以菩薩道來說的話,《廣論》它否定了第八識如來藏,否定了因果的根源,它所說的菩薩道必然都會變成了戲論,只會口中嚷嚷著發菩提心,不知如何發菩提心,更不知道要證勝義菩提心。所以於菩薩道來說的話,它只知道說要發心,但是因為否定了如來藏,它的發心根本是虛妄的、根本是虛假的,沒有辦法真正落實到菩薩道的修行。
那從蘊處界來說的話,《廣論》只是稍微援引了一些佛法的名相來胡亂解釋,甚至他認為意識細心常住不滅;也就是說這些識蘊裡面,在這個識陰(這個意識心)他認為祂是常住不滅、貫通三世的,那連「意識是虛妄的」這樣子的道理都不知道了,更不能如實知道蘊處界是如何運作,這個是未斷我見的凡夫之論。
那以心法來說的話,《廣論》乃是主張六識論,只能知道前六識,不知道也不承認有第七識、第八識,主張意識乃是貫穿三世的主體,不知道真心妄心之差別;所以我們說佛菩薩所開示的是以八識心王為前提,所以叫作「一切最勝故」,所以,以心法來說的話,必須是以八識心王為前提才能夠確立後面的這些法。但是《廣論》把祂否定掉了,它只是主張第六意識是常住的,但是第六意識又是生滅的,所以說,若以意識心來說的話,《廣論》認為意識是不滅的,但是他不知道意識其實是斷滅的法,這個是標準的倒見,也就是認「無常為常」。倒見總共有四倒,也就是說「以無常為常,以非樂為樂,以非我為我,以非淨為淨」,以意識心為常住不滅,正是落於四倒。因為意識心不是常住的我、不是真我,所以祂是非我;意識心不是真正能夠常住的,所以祂是非常;意識心根本是我們生死的一個根源,不是四喜之樂的時候「樂空雙運」依意識心的這樣子的一個意樂,這樣子的樂心,這樣子處於雙身法的樂空雙運的境界以後,說那個就是樂;以那個意識心清清楚楚了知雙身法的覺受的時候,說那個就是清淨——那個是極度的染汙的心法。所以根本就是落入了「以非常為常,以非我為我,以非樂為樂,以非淨為淨」的這樣子的「常樂我淨」的相反方向的顛倒境界,標準的落入了四倒。
如果以色法來說的話,《廣論》只能了知有外五塵的局部,不知道有內相分五塵還有法塵,那對色法更是不如實的了知。如果從道次第來講的話,實際上《廣論》所說的中士道(也就是說它所說的解脫道),以及上士道(也就是說《廣論》所說的菩薩道)都是已經背離了佛道的次第,而且是誤會了佛道次第,這個不是正確的法道。如果從「奢摩他」來說的話,《廣論》只知道錯誤的一念不生,不知所謂的一念不生其實是有念而生;以欲界粗淺的未到地定為靜慮,不知淨念相繼的靜慮;更不知大乘法中對於正法、對於實相的「止」,這個心得決定的這個止這一部分,所以對於大乘的止的這個奢摩他來講的話,是完全錯解,而且完全不能了知的。對於「毗缽舍那」來講,也就是說對於「觀」這個法來講的話,《廣論》自以為所說是出世間勝義般若,卻不知它所觀的大多只是在修粗淺的欲界定的世間法;並且《廣論》當中所說的毗缽舍那,乃是為了要修密宗《密宗道次第廣論》所謂的樂空雙運的無上瑜伽而準備的,這個乃是粗糙欲界的未到地定而已,而且《廣論》更不知道,真正的觀行是可以通實相般若以及種智的。
另外,如果以「中觀」來說的話,《廣論》誤會空性是說「一切法空」的斷滅空,不知空性是「非有亦非空」,乃是法界實相第八識雙俱的空性與有性;並且《廣論》主張的「一切法空」應成派中觀乃是違背因果的律則,所以根據這樣子,當成師徒、父女、兄姊、親屬行雙身法的亂倫行為的藉口,它認為這樣的修法也是「一切法空」,所以密乘是荒謬邪淫的法。只有有智慧的人翻閱宗喀巴所造的《密宗道次第廣論》的時候,若知道其中的隱語含義,就可全然瞭解其內容全都是意識境界,而且是外道性力派的雙身法淫樂技術而已。
所以西藏密宗是喇嘛教,根本就不是佛教;如果有人橫了心,決定要入地獄,則他來修習《廣論》那當然是最恰當了,學了《廣論》以後,心中已先種下入藏密修習邪見的種子,將來必定會進入藏密中再修金剛乘,最後必定會修《密宗道次第廣論》,這樣就能如願以償修雙身法而毀破邪淫重戒了,那這樣子必定成就地獄純苦的重業。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修學《廣論》就是進入地獄的先修班,《廣論》實修完成班將是進入地獄的保證班,因為《菩提道次第廣論》跟《密宗道次第廣論》乃是宗喀巴《廣論》系列的上下冊,《廣論》後半部所講的「止觀」也是雙身法,它其實是以《菩提道次第廣論》前半部的「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個三士道佛法的名相,來接引初機誤信喇嘛教就是佛教的這些學人,以《密宗道次第廣論》來完成無上瑜伽樂空雙運實修的這樣子的目的。所以兩種《廣論》其實它是互為表裡的,這兩種《廣論》其實它是分不開的。
那在《廣論》第73頁裡面這麼說,【龍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此說增上生道及決定勝道,次第引導。】(《菩提道次第廣論》卷3)前面的這段論述,《廣論》為了攀附 龍樹菩薩所以用這樣子的說法,但是當我們找遍了聖 龍樹菩薩的論著,都找不到像宗喀巴所講的「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樣子的次第的說法。
那在《廣論》第73頁又這麼說,【聖者無著亦云:「又諸菩薩為令漸次集善品故,於諸有情,先審觀察。知劣慧者,為說淺法,隨轉粗近教授教誡。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處中教授教誡。知廣慧者,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次第利行。」】(《菩提道次第廣論》卷3)但是聖 無著菩薩受學於《瑜伽師地論》,受學於 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當中所說的這個劣慧、中慧或是廣慧,其實也不是在說三士道的這個道次第,而是說觀察眾生不同的根器,而為之說不同層次的法義。而聖 彌勒菩薩所說的這個劣慧其實是指聲聞人,而不是像宗喀巴所說的這個樣子,聖 彌勒菩薩在這個地方劣慧所指的這聲聞人,是說聲聞人智慧低劣不堪聽聞菩薩大法;所以在《瑜伽師地論》這邊的說法,就像《法華經》中所說的五千聲聞比丘、比丘尼等等退席這個事情一樣,這個是顯示根器的下劣,故只能為他們說粗淺的聲聞法,然後慢慢來引導趣入大乘。
而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彌勒菩薩所開示的這個中慧是在指什麼呢?中慧其實是在指緣覺乘,菩薩對聲聞乘人解說因緣法中的十因緣法,有「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道理,這個識就是第八識,然後再為聲聞人解說十二因緣法,也為說成佛之道,福慧兩足、殊勝無比的知見,使他們能夠發起菩薩道的這個種性的這個悲願,以這樣子來種下未來轉入大乘般若中觀,親證法界實相本識的因緣,如此漸漸地轉入大乘。
另外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所說的這個廣慧,是在指已經開悟的菩薩,已經具備了般若智慧,才能為之解說甚深極甚深這個唯識方廣義理的教授、教誡,而不是像宗喀巴在《廣論》裡面所說的純憑意識想像的廣慧,所以這個都跟聖 彌勒菩薩所說所開示的都互相的違背。
那在《廣論》73頁裡面又說,【聖天亦於攝行炬論,成立先須修習到彼岸乘意樂,次趣密咒漸次道理。攝此義云:「諸初業有情,轉趣於勝義,正等覺說此,方便如梯級。」】(《菩提道次第廣論》卷3)其實這是宗喀巴自編自導之說,全非事實,因為時空不符。聖 聖天菩薩就是聖 龍樹菩薩的徒弟,就是 提婆菩薩,他其實是承襲並廣傳聖 龍樹菩薩的中觀的理論,但是聖 聖天菩薩並未曾著作《攝行炬論》一書,所以宗喀巴這一段話其實是張冠李戴的說謊行為。
所以在《廣論》第73頁又說:【四百論中,亦說道次極為決定:「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若知為善巧。」此說道有決定次第。】(《菩提道次第廣論》卷3)《四百論》其實又稱為《廣百論》,那跟《百論》還有《百字論》同樣是 聖天提婆菩薩所著作,但是其中的義理是承襲自聖 龍樹菩薩的中觀理論所說明的;然而坦特羅密教竄入佛教而取代實質佛教的這個時候,印度的佛教其實已經滅亡了,但這個時間點其實是在 龍樹師徒入滅以後的事了,所以 龍樹師徒其實與坦特羅密教的宣揚完全無關,他們從來不曾弘揚過坦特羅密教修雙身法的左道密宗,後世以 龍樹及聖天為名的這些密教的著作,其實純屬密教的徒眾託名賢聖所偽作的。
另外《廣論》第66頁裡面又說:【攝行炬論云:「尊長佛說依,密咒度彼岸,能辦菩提故,此當書彼義。」】(《菩提道次第廣論》卷3)《廣論》第73頁又說:【敬母善巧阿闍黎亦云:「如淨衣染色,先以施等語,善法動其心,次令修諸法。」月稱大阿闍黎,亦引此教為所根據,成立道之次第決定。現見於道引導次第,諸修行者,極應珍貴,故於此理,應當獲得堅固定解。】(《菩提道次第廣論》卷3)但是吾人所瞭解《攝行炬論》其實是阿底峽所造,才會有「次趣密咒漸次道理」的文字。宗喀巴如此張冠李戴,已成就誹謗賢聖僧的罪業;至於敬母、月稱等人,其實都是應成派中觀行者,他們所說的道次第都是具足斷常二見的外道意識法,不能說為真正的佛菩提道。
但宗喀巴這邊最後一句,這一句話其實是對的,也就是說「現見於道引導次第,諸修行者,極應珍貴,故於此理,應當獲得堅固定解」,只是此處所說的道次第並不是宗喀巴所認定的道次第而已,也就是說真正的必須要「現見於導引道次第」,必須是依止著 佛所開示的道理,依止著 佛所開示的三乘菩提的真正的道理,也就是說三乘菩提其實佛道函蓋了解脫道還有菩薩道;那解脫道又函蓋了聲聞道還有緣覺道。所以這個是稱為三乘菩提的修學次第,而不是像宗喀巴所安立的「下士、中士、上士」,乃至於修行次第裡面極多矛盾、互相相違的這樣子的一個道次第的建立。
以上對於「常見外道法——《廣論》」三士次第的道總建立的謬誤,就先跟各位說明到這個地方,那我們對於道總建立的謬誤,到這裡跟各位分享完畢。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