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架構

第58集
由正惠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講的課程是《大乘起信論》。接著上一堂課,我們繼續來講我們想要修大乘佛法,它怎麼起信呢?為什麼很多人非常喜歡大乘佛法,但是沒辦法修、沒辦法證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整個佛法的架構根本就沒有瞭解,這樣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到底是要怎麼修證?自然就盲修瞎練。

這一堂課我們比較詳細來把佛法整個架構介紹給大家知道,這樣就知道一個目標,那修行就是只有快跟慢的問題而已,就不會有所偏差,可以快速能夠成就佛道。我們來介紹三界、三無漏與六度的修證關係,乃至我們如果要斷煩惱,然後斷這些三毒,或者是六種根本煩惱,這些貪瞋癡慢疑等等,我們來作一個詳細的解說,希望對大家的學佛有所幫助。

一般我們學佛都知道學佛要兩足尊。要怎麼修福、修慧?到底我們修學佛法裡面,讀了那麼多文章,乃至這些名相,這實際上是怎麼用、怎麼起修行?這個整個架構,我跟大家報告一下,大家在佛法上就有一個知見,就知道怎麼來修、怎麼來證。

首先,既然是修福、修慧兩足尊,那福的部分,它是哪一個部分呢?跟三界什麼關係呢?然後跟三無漏又是什麼關係?跟大家都一一來說。你想要修到哪一界?你要用什麼方法?乃至你要出三界是什麼方法?最後想要成就菩薩道又是什麼方法?這整個架構跟大家說明:第一個修福,福就是三界法都叫作福,三界裡面又分成我們的欲界、色界、無色界。至於欲界,它的修行方法就是戒,修行五戒就能夠得人身,然後修習十戒,就是十善,就是能夠生欲界天;你再怎麼布施,頂多就到了欲界的天,或者欲界的人身。讓大家知道這個就是三無漏裡面的戒,他所修習的目標就是將來能夠得人身,然後能夠生欲界天,所以這個是戒的修法。

第二就是定,定呢它能夠修到哪裡去呢?他就修到色界、無色界。所以色界,又叫作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無色界就是四空定。它怎麼修呢?你想要上去,你就是一定要修定,這個就是更進一步。等一下再說戒、定、慧三者的關係。好!這個目標確定了之後,大家就知道不管你戒怎麼修,修得最好了,你就是在欲界裡面打滾,你出不了這個欲界。那你定呢?以定為禪的人,你再怎麼修,修到一念不生,頂多就在色界、無色界,就是在無色界裡面的非想非非想,這個還是出不了三界啊!所以我們的 釋迦牟尼佛,祂才降生於印度來介紹慧,這個慧就能夠出離三界了。

好!接著我們再說慧,兩足尊裡面的福已經介紹完了,它就是在戒跟定的這兩門修法。第三個慧,也就是我們福、慧裡面的慧,這都是一樣,這些慧有分大乘跟小乘乃至中乘,就是大中小。這個怎麼修習呢?第一個,我們先講聲聞乘,就是小乘——這個阿羅漢的修法,也就是解脫道的修法。它怎麼修呢?如果你具備了四禪八定,然後再告訴他五陰十八界的虛妄;因為四禪八定頂多就是修到第六意識:譬如二禪,那前五識就不現起;你修到非非想,那個都還是有意識心,也就是第六意識不敢斷;為什麼?他怕落入斷滅空,他不知道有一個第八識這個真如心的存在,所以他們修到了非想非非想,就是想、就是了知,就對三界法對這個法塵好像有了知、好像沒有了知,就是將斷未斷,斷了就出三界了。那他為什麼不敢斷?因為他沒有這個慧力,他不敢斷,他怕落入斷滅空;也就是說,他以意識心為我,如果斷了,他就變成沒有我,那他修這個幹什麼呢?所以就因為害怕,那這個害怕就是因為知見不足。所以 佛降生在印度的時候,那時候他們很多已經修到四禪八定。所以 佛一說法,說:你們把這個意識心(禪定就是在修第六意識心),你修到這麼細了,你就把祂斷掉就好了。所以他們聞 佛說法,馬上就可以證得阿羅漢;如果有四禪的功夫,那是很快就得俱解脫了。如果沒有呢?佛也就跟他講無常、苦、空的這個方法。根據《阿含》或者四聖諦來講所有的五陰十八界都是無常、苦、空、無我,讓他產生厭離—對三界產生厭離—他就可以證初果。因為你知道對這個意識心,包括前五識,這些都是無常、苦、空、無我,都是虛妄法,所以你就願意斷離;也知道斷離之後,還有一個第八識,所以我不是真的斷滅,他們就很放心。依止佛的關係,所以就可以很安心地去斷除我見,乃至對三界的貪愛,這樣就出三界了。這個是小乘的修法。

第二個就是緣覺道的修法,佛對十二因緣有興趣的眾生,祂就來教導他修習十二因緣的觀察。十二因緣比這個四聖諦的修法又更進一步,為什麼呢?因為它已經有講到五遍行的這些受、觸這些等等,包括貪愛的這些各種法。所以它已經慢慢介入大乘佛法裡面的五遍行、五別境,就是心王、心所乃至色法,這些它都有介紹到了,只不過沒有詳細說明而已;但是因為簡單的擇錄這些五位百法裡面的部分,就可以很快出離三界,所以這是很殊勝的一個修法。這個我們簡單介紹到這裡就好。只要願意修習十二因緣乃至十因緣,自然就能夠斷除對三界的貪愛,因為你發現它是無常的,那不是真我,所以你就會覺得不留戀;然後你知道出三界可以常樂我淨,自然而然就可以很安心地來修習這個法。

第三個,我們就來介紹所有佛法的根本,就是第三個「菩薩道」,也就是大乘佛法,所有佛法的修證標的就是在我們根本信。上一堂課講到根本信就是真如心,也就是所有的大乘佛法都建立在什麼?為什麼要有大乘佛法呢?就是佛的根本,也就是諸菩薩的根本,又稱為菩提。這個菩提名相很多,所以有的叫作慧,有的叫作般若,有的叫第八識,有的叫作阿賴耶識,包括異熟識,很多名相;這個名相是因為修證的位階不一樣,就用不同的名稱來解說而已。其實回歸起來,眾生就只有八個識啊!你敢斷掉前五識,那你很容易就能夠證得二禪;如果你敢把前六識,乃至前七識都斷掉,你就可以證得阿羅漢;然後也可以證得什麼?緣覺,出三界;因為三界的不現起,其實不是出三界,是你不在三界現身語意。現了什麼身語意?就是五蘊,就是十八界;那你十八界都斷掉,三界就不現起,一邊方便說叫作不在三界現身語意,其實了義的說法就是根本就不現起三界。所以三界這佛法,它是有簡單說,然後有廣說、有細說,簡單說叫作三界;然後要再細說,就是再說名色;或者叫作什麼?叫作五蘊;然後五蘊又細說,又叫什麼?六根、六塵,然後六識——十八界。所以佛法其實它是一體的,因為眾生的需要而把它分段來簡說,來比較深的說。

就像我們在學校教育,有幼稚園,有小學,有中學,乃至有大學,研究所,博士;博士之上還有沒有?沒有了;如果博士之上還有,就是頭上安頭,那個就是外道的妄語。要成就菩薩道,就是可以一直修到成佛,所以這個成佛之外,沒有再比佛更殊勝的了;如果有的話,佛就不是究竟了知。因為佛對所有宇宙,沒有一法不了知;對三界沒有一法不了知,所以才能夠成就佛道。所以,如果說有人自稱是比佛證量更高的,你就知道他不是佛教徒,那是外道,才敢這樣欺誑的講法。

那這個修學佛法的根本,既然大乘佛法的根本是在真如心的實證,也就是第八識的實證,那我們用什麼方法修呢?我們這個時候就要透過參禪,然後能夠證悟般若實相,也就是第八識;然後悟後起修,就依止唯識、方廣。當然破參前如果能夠先修學唯識,這樣要親證第八識又更容易,因為條理都很清楚,就更容易親證。所以很多修習,在沒有破參之前,雖然是先修了,但是你悟後可以省掉很多修行的步驟,因提前修了。

所以修學佛法,它是一個整體的概念。至於我們的小乘修法,就是三無漏:戒、定、慧。但是在大乘佛法又把它細分:戒之前又多一個布施,所以叫作布施、持戒;然後定的時候,前面有兩個方便,叫作忍辱、精進;禪定然後才能夠修得般若。它這個是有次第法的,為什麼呢?因為大乘佛法大部分都是菩薩道,菩薩要在人間成就佛道,自然要跟眾生廣結善緣;戒想要持好,一定要先有一個布施的心態,利益眾生;這樣可捨掉自己的貪、瞋、癡、慢、疑,對自己來講就能夠有自利,布施給別人也能夠利他、修集福德,這兩樣都是要有前方便,這個戒才能夠守得好。

至於禪定,為什麼前面要先有忍辱、精進呢?忍辱就是你要安止在制心一處的狀況,人都有邊際效用遞減,安住久了就不想安住;所以那時候你若能夠繼續安住,那這樣你的定就能夠成片。由點、線、面,乃至成片—就是面—這時候靠安住還不夠,還要精進;精進的意思就是不斷地練習安住在制心一處的那種狀況,然後安住到成就了,就是成片了、沒有問題了,意根接受了,那就變成禪定。所以說禪定的修習,它是有一一的次第的,後面我們再細說。

至於慧,前面這五度修好了,那你心就心得決定。好!我想要找到第八識,我不斷地找、不斷地找,自然而然遲早會被你找到的。這個找,你要有很多的知見,這些知見就要透過修習《阿含》或者是十二因緣,然後《般若經》、《唯識經》,當然最重要是要有禪師教我們參禪的正確方法。親證第八識產生了般若,注意哦!所謂般若慧,就是依於第八識所講的經論都是屬於般若,所以我們大乘佛法都是說我們要有般若智慧。

首先,破參找到第八識,之後知道第八識的功能差別,一一的能夠去現觀;然後就能夠印證大乘的所有的經典,包括所有的論,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證大乘的經論、能夠親證。所以,如果沒有親證,都是門外漢,大乘的經都一定看不懂,他一定會用第六識的狀況來解說大乘經典,乃至用聲聞道、用緣覺道來解說大乘,那就是與佛的真實義已經完全誤會了。我們再詳細說這個整個狀況,三無漏跟三界這個觀念建立了之後,那後面要修習就不會有偏差。

我們接著來說,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無漏就是戒、定、慧,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三無漏的戒、定、慧,它當然要次第修。首先,要怎麼修?修習的目標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為什麼會在三界流轉呢?是因為我們貪愛三界,那就投胎在三界,不斷地投胎;那貪愛是什麼意思?貪愛其實就是煩惱,所以煩惱又細分為什麼?貪、瞋、癡、慢、疑。乃至細分為六種根本煩惱——就是貪、瞋、癡、慢、疑,然後又加一個不正見。常常說:我們要破煩惱賊。煩惱賊是什麼?你要知道它的相貌,然後才能夠知道用方法去對治:或者是守煩惱,或者是伏煩惱,或者斷煩惱,或者轉煩惱。

一般來說,煩惱就是漏,貪、瞋、癡就是煩惱,整個對三界的貪愛就是煩惱;漏就漏在我們三界裡面,不得出離。那守住這個煩惱不去犯戒,當然就是一個戒的方法;如果能夠伏煩惱那就是什麼?能夠得定。如果能夠斷煩惱,就能夠得慧,就是出三界。那對治煩惱的方法,它要有一個次第,就是能守而後能伏,乃至能斷,乃至能轉。這個再跟大家細說一下:第一個,凡夫一般就是守著煩惱不犯戒,這樣就得五戒。五戒能夠有什麼作用呢?就是得到人身,下輩子還是再投胎當人。如果再進一步能夠守了身三、口四、意三這個十戒,就能夠生天界、欲界天去享福,這個是屬於戒的部分。

第二個說定,定它是怎麼修法?它就是伏煩惱。它不面對煩惱,它乾脆把心、注意力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這個叫作制心一處;也就是這個煩惱,我們不去管它,我們的心都注意到我們要面對的。譬如說,我們面對法塵,意、法為緣生意識;好!我們就在這邊一直用功。這個意識祂有尋有伺,譬如說,我們的五位百法,在我們的心所裡面,最後一個不定心法;不定心法有四個,其中兩個就是尋跟伺,當你把這個尋、伺練習起來,你就能夠得止、得觀,這樣自然就能夠得定。我們的注意力轉移之後,煩惱就調伏了,它就不起了;不起的時候,我們會生到哪裡去呢?我們就對欲界的這個貪愛不起,自然就生到色界、無色界去。這個時候都在定上用功,我們當然不會犯戒,所以這個叫作定共戒。

第三個解脫道呢,他們是要斷煩惱——斷三界的煩惱。那要怎麼作呢?要現觀煩惱的現行,什麼叫煩惱的現行?譬如我們對三界的任何一個法的貪愛,這個心一起馬上就知道。你想要對三界產生一個厭離,你真的想要滅除自己在三界中的五蘊十八界,你知道它是無常、苦、空、無我、不可愛,所以就願意把它斷除,斷除就出三界。出三界的時候,因為整個用功的這個心都在出三界上、斷煩惱上來用功,所以這樣就是解脫道的道共戒。所以我們從戒來說,再進一步有定共戒,有道共戒;因為你在用功的時候,你哪有時間去犯戒呢?所以那個戒就自然而然能守。

第四個,我們來講說有菩薩道可以轉煩惱。那是怎麼回事?就是現觀煩惱即菩提。能夠實證,然後能夠轉依如來藏——對如來藏有一個實證,然後乃至能夠依止。為什麼呢?因為知道萬法都是如來藏所生,煩惱也是如來藏所生,也是含藏在如來藏裡面;三界都是在如來藏中生,在如來藏中死,既然是這種狀況,大家都轉依如來藏,來現觀所有的三界乃至五蘊、十八界,乃至五位百法,一一能夠產生現觀,自然就能夠了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真實道理,這個時候就是叫作菩提道的道共戒。所以你看看,同樣一個戒可以衍生,如果後面的法都可以攝受前面的法。

所以,禪宗的祖師就乾脆叫你們參禪,去實證如來藏。在修行,想要參破如來藏的過程中,你自然就戒定慧會具足。因為你那時候沒有心思去犯戒,你一邊在參禪,參禪成片自然就得定;得定了之後,你要能夠證悟如來藏就更容易,要破參就更容易。因為你不斷地在參禪的疑情中歷緣對境,只要說五陰十八界任何一個界相應,就能夠破參。因為十八界法都是如來藏所生,你從所生法去找如來藏,一定可以找得到,這個就是參禪的方法。

好!那今天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點擊數: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