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根本信真如法

第57集
由正惠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大乘起信論》。我們首先來看這個論裡面的文。

論:【問:「若諸佛有無邊方便,能於十方任運利益諸眾生者,何故眾生不常見佛?或覩神變?或聞說法?」】(~《大乘起信論》卷2)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諸佛菩薩都有無邊的方便,就是各種神變、各種方法,能夠在十方世界往來,然後能夠利益各種眾生;那為什麼我們眾生沒有辦法常常見到佛?或者親眼目睹諸佛的神變——神通變化?或者聞佛說法?接著論:【答:「如來實有如是方便,但要待眾生其心清淨乃為現身。如鏡有垢,色像不現,垢除則現;眾生亦爾:心未離垢,法身不現,離垢則現。」】(~《大乘起信論》卷2)這句話是回答說:如來本來就有各種神通方便,但是祂現的時候,眾生因為自己的心要等祂清淨了之後,才能夠感受到佛的現身;就譬如鏡子有汙垢,色像就沒有辦法顯現一樣的道理。如果這個汙垢能夠把它清除完畢,自然這個影像就能夠顯現無虞;眾生也是這樣的狀況,因為眾生心充滿了汙垢,所以法身現前的話,也沒有辦法去觀察到,那離開各種的垢,自然就很容易知道法身現前的狀況。

接著我們再來說,論裡面又提到這個問題:【云何修習信分?此依未入正定眾生說。】(~《大乘起信論》卷2)我們要怎麼樣來修習這個信分呢?言說都有對象,那這個是依還沒有心得決定的眾生;也就是說,沒有下定決心不疑,能夠在大乘法上用功的眾生來說這個法,來修這個信分。

好,那接著論又說:【何者為信心?云何而修習?信有四種:】(~《大乘起信論》卷2)信心是怎麼一回事呢?如何來修習才能夠信心成就?接著就介紹信有四種狀況:【一、信根本,謂樂念真如法故。】(~《大乘起信論》卷2)第一種信,就是一個根本信。那這根本信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呢?就是說:要我們眾生很喜歡地想要修習真如法;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眾生,大家對大乘佛法往往不知道,不能如實了知,你要建立一個信心,就是所有的大乘法,都是建立在第八識如來藏這個真如法的前提之下,才能夠成就大乘法;這個基本觀念要先建立,那自然因為相信有真如法故,所以我們就會用心地想要去能夠參透,能夠證悟如來藏,這個就是首要的一個標的。

好,那第二個我們來講:【信佛具足無邊功德,謂常樂頂禮、恭敬、供養、聽聞正法、如法修行,迴向一切智故。】(~《大乘起信論》卷2)這個也是依據第一個來建立第二個。這個四信它是有一個次第性的:就是最根本的提出來,接著提出來就是佛法僧,就是大乘佛法,你要怎麼樣的依止佛法僧,這些信心怎麼建立。一般所謂的心得決定,它的次第依我們的五別境來說,就欲、勝解、念、定、慧;想要有這個定,一定要有欲,就是你要有那個希望心,想要作這件事,那才能夠心得決定,安住在那種修習的狀況。現在來介紹佛法僧,第二個信就是對佛要有一個觀念,就是佛祂是有無邊的功德,我們想到佛的這些功德能夠利益我們修行,我們能夠有修行的一個目標,將來能夠成就佛道。有這樣的一個觀念建立之後,我們就會常常喜歡去頂禮佛,去供養佛;然後對佛所說的法,我們當然也會能夠信受,乃至修行;這些修行它都有一個目標,它是要迴向一切智。什麼叫一切智呢?就是佛的智慧,也就是依真如法來往佛道上修證,這個是第二個信要建立。

第三個信,就是要:【信法有大利益,謂常樂修行諸波羅蜜故。】(~《大乘起信論》卷2)這個論文是在講,就是說依據 佛所講的法,能夠讓大家成就佛道;知道這個法有很大的利益,眾生就會產生一個欲啊!這個欲、勝解、念、定、慧,才能夠成就定,這個次第還是這樣子地建立。好,因為知道這個法有大利益,眾生就會很喜歡去修行六度波羅蜜;六度波羅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個六度,這個法就是這樣次第修。

好,第四個信再看論怎麼說:【四、信正行僧,謂常供養諸菩薩眾,正修自利利他行故。】(~《大乘起信論》卷2)這個就在講說歸依僧這個僧,是要怎麼一個定義呢?就是想要修學大乘佛法,除了根本信之外,要依止佛、法、僧。好,最後一個重要的,這個就是要信正行僧。所謂僧,就是能夠教導正確佛法的人,也就是親教師;這些能夠教導我們修證佛法的,都是正行僧。那要怎麼作呢?要常常去供養、去親近,對這些菩薩僧,我們就要如是地供養,如是地依法修行,所謂所有的供養,就是依法。如法供養就是如法修行的意思。所以,這樣的修行就是往正確的道路,往正確的佛道,大乘菩提道的路上在走;這樣能夠有什麼結果呢?就是自利利他—自己能夠成就佛道,然後將來也可以廣度有緣—這樣的修行,是一個正確的修行方法。

接著論又說:【修五門行能成此信,所謂施門、戒門、忍門、精進門、止觀門。】(~《大乘起信論》卷2)這個要修六度,我們大乘佛法它六度最後面就是般若度,般若度就是依於前面第一信所要修學的主要內涵;也就是所有的六度,前五度都是為了要成就第六度,也就是我們般若;般若就是依第八識的親證,能夠產生了般若智慧。這個論裡面就提到:你想要能夠成就、想要能夠修習大乘佛法,就是對第八識真如心的親證,要先一一修前五度。好,這邊就講說修前五度就能成就此信,這個信其實就是大乘般若度的成就,也就是真如心的這個親證。這個要怎麼修?這邊就告訴大家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然後是禪定;止觀門就是講禪定的意思。

接著論文又說:【云何修施門?謂若見眾生來從乞求,以己資財隨力施與,捨自慳著,令其歡喜。】(~《大乘起信論》卷2)布施就開始講了,什麼叫布施呢?就是看到眾生他來跟我們乞求,我們就應該量自己的這個財力,然後方便來施與、布施給他,讓他解除生活的困難;或者他所需要的東西,我們來給他。這個有什麼好處呢?就自利利他。第一個「捨自慳著」:就是這樣的布施,能夠捨棄自己這個貪著心,然後執著心,就是貪愛跟執著兩樣都可以能夠慢慢地消除,然後令對方能夠產生歡喜,因為滿他所願了;所以這個就是前面是自利,後面是利他,能夠成就布施的功德。

接著論又說第二種狀況,這種狀況是剛剛講的所謂財施(布施分成財施、法施、無畏施),這邊我們緊接著來講無畏施,論又說:【若見眾生危難逼迫,方便救濟令無怖畏。】(~《大乘起信論》卷2)這個就在講無畏施。我們如果看到眾生在危難逼迫中,我們要用方法,見到了就馬上去幫忙他,能夠讓他離開怖畏的狀況,也就是解除他的危難。

下面我們接著再說論裡面講到的法施的部分,論說:【若有眾生而來求法,以己所解隨宜為說。】(~《大乘起信論》卷2)這個就是說,眾生他如果想要修學佛法的時候,他只要有來求法,我們就要依自己所瞭解的,然後看看他的因緣,還有場所、各種狀況來觀察,是不是適合講法;如果適合的話,我們就應該跟他說法,讓他能夠信受奉行、能夠修行,這個是講三種布施的狀況。

接著論又說:【修行如是三種施時,不為名聞、不求利養,亦不貪著世間果報;但念自他利益安樂,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乘起信論》卷2)這個是說我們在布施的時候,當時要存什麼一種心態呢?就是說我們在布施的時候,是看到眾生有這個需要,我們就發慈悲心來幫忙眾生。所謂慈,就是與眾生讓他能夠得到歡喜,就是與樂;悲就是拔苦,就是他在苦難中能夠救助他,讓他離開那種苦難的狀況;所以慈悲心是在講兩種狀況:一個是與樂,一個是拔苦。我們在整個布施狀況的時候,要知道我們不是為了名聞利養,也不是因為貪著布施之後有一個很好的果報;因為這樣的話,你離開財物或者法,等等的這些貪著之後,你反而又去貪著另外一個來世的果報,這樣來講也沒有斷除我們的貪愛煩惱,就是等於一個小貪換成一個更大的貪,這樣對我們的修行是不利的。所以,這邊就教導我們在布施的時候,我們心心念念都是想要為了利益眾生,讓眾生能夠得到安樂;然後依這個想法,來布施眾生的時候,來累積福德,然後能夠讓我們修得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大乘的一個般若智慧,也就是成佛的智慧;這個首要的、最淺顯的,就是要從破參開始。親證如來藏,也就是說親證真如心,或者叫第八識,或者叫阿賴耶識;因為這個目標而來作各種的布施,那這樣這個利益才能夠往我們親證如來藏這個法來相應。

接著論說:【云何修戒門?】繼續說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布施講完了,接著要講戒門要怎麼修呢?好,論又說:【所謂在家菩薩當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慳貪、瞋、嫉、諂、誑、邪見。】(~《大乘起信論》卷2)就是在修戒門的時候,論有把它分成在家菩薩跟出家菩薩。現在我們介紹在家菩薩他怎麼來修這個戒呢?也就是說,在家菩薩要離開身三、口四、意三;也就是殺、盜、淫,這個是從身所造作;然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個是從我們口所造作;至於後面這個就屬於我們的意,就是身口意裡面的最後一個意,這個意就是貪、瞋、癡。當然詳細說就有六種根本煩惱,我們就從這邊大概很容易記的,就是身三、口四、意三,就是等於從十善這邊開始起,五戒演變進一步的修行就變成十善,也就是十戒;然後乃至想要修習更深廣的菩薩道,就要守菩薩的十重四十八輕,十重也是從十善戒裡面再演變。這些,大家基本上的觀念要先建立,修學就覺得無礙。

接著我們來說明,這個論裡面說:【若出家者,為欲折伏諸煩惱故,應離憒閙常依寂靜,修習止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大怖、慚愧悔責,護持如來所制禁戒,不令見者有所譏嫌,能使眾生捨惡修善。】(~《大乘起信論》卷2)這個有關戒的部分,出家他怎麼守這個戒呢?好,我們稍微解說論裡面所說的這些戒行。出家的菩薩,他出家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當然是為了斷煩惱,能夠出離三界苦。因為想要斷煩惱,這些煩惱的標的都要清楚,煩惱就是貪、瞋、癡、慢、疑;也就是對三界的這些貪,要離三界的這些貪,怎麼辦?首先就應該離開人世間這些繁雜的事物,然後到寂靜的地方來修習定。因為什麼呢?三無漏就是戒定慧;你現在守戒,接下去就是要修定,定就是止跟觀,就是要寂靜,不管是外在的寂靜,或者是內心的寂靜,所以應該依止寂靜,然後離開憒鬧的地方,然後修習頭陀行(頭陀行就是生活最簡單的出家修行方法),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所謂苦行。就是說能夠對眾生的布施很滿意,然後不起貪愛心,這樣能夠安住在出家的修行狀況。然後接著乃至小罪,對於違犯的這些小戒,我們都要心生大恐怖;然後有犯作了之後,就馬上產生後悔,然後責備自己,永不復作,這樣小心地護持 如來所制訂的這些戒律,就是包括出家戒律。然後不令人見到修行人對戒律不嚴謹,進而產生對三寶的毀謗或者是譏嫌;那這樣,眾生如果能夠看到出家眾修行非常地嚴謹,身口意都莊嚴,眾生就會對佛法產生了信心,能讓眾生捨離惡、修善,也就是能夠讓眾生願意來守這個戒律。

因為犯戒就是惡,戒就是戒眾生的惡行,所以一般修學佛法都要有一個基本的觀念,那就是「諸善就要奉行,諸惡就要莫作」。所以佛法講起來,整個重點要讓眾生離苦得樂,就是要從戒律這邊下手,所以這戒定慧才叫作三無漏;然後三無漏,在大乘佛法又更周延,就變成六度,這個是後面下一堂課我們會詳細再來解說。今天講到這裡,希望各位能夠有所利益,然後能夠如法修行,透過聞慧、思慧乃至修慧,能夠成就佛道。

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