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37集
由正國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節目,今天我們要以《大寶積經》卷108中有關「佛三月中食馬麥的悲心」之故事,來與諸位探討其中相關的法義。這個故事本身顯示了幾個重要的佛法道理,一般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就有可能對於佛菩薩的慈悲之行產生誤解,而對自己的道業產生遮障,因此我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與大家來探討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起因,是因為有一位婆羅門原來曾發心要供養佛及眾僧,但是後來這位婆羅門卻棄捨了當初的發心;而佛明知這位婆羅門已經不願供給飲食,然而仍然故意前往受供。因為世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救度那個地方的五百匹馬的緣故,因此還是前往受供。這五百匹馬在往世中,已曾修學菩薩乘的大法,已曾經供養過去無量的諸佛,卻因為不小心親近了惡知識,造作了惡業的因緣,因此才會墮入畜生道中;而因為目前這五百匹馬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了,因此世尊便利用這個機會前往度化;同時因為這樣的因緣,也使得隨行的五百位比丘能夠心得調伏,並且使得該婆羅門能夠不墮於惡道。
而因為原來那位婆羅門已經不願供養,因此這五百匹馬才會有機會分出他們的食物—也就是馬麥,來供養眾僧—而能累積廣大的福德。從五百匹馬因為前世親近了惡知識、墮入畜生道的事情,也可以讓我們瞭解親近惡知識的問題所在;因為從惡知識受熏邪見、邪教導的關係,雖然他也有可能在修行,但是因為知見錯誤的關係,因此往往造作諸惡業,而卻以為自己是在護持正法,因此使得自己的修學徒勞無功,乃至墮落惡趣,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在《正法念處經》卷1中,有一段勿親近惡知識的開示,值得我們深切警惕:【如是若與垢業之人共相隨者,則樂垢業。若與彼人共行坐等,雖無垢業,他謂垢業。若如是者,應觀察法:惡知識者,勿與相隨。此惡知識於生死中,最堅繫縛,則墮地獄、畜生、餓鬼,所謂隨逐惡知識行;若善知識相隨行者,則得解脫。】尤其初學佛者,對於許多法義尚未具備簡擇之能力,如果親近惡知識則易被誤導;菩薩也應該遠離惡知識,以免造成別人的誤解,以為菩薩也贊同惡知識所弘傳的法,那就讓眾生分不清楚惡知識與善知識了。從這裡大家也可以深切體會到,有善知識攝受對於修學的重要性。
譬如平實導師在《維摩詰經講記》第三輯中的開示:「福德是什麼?就是要怎樣去跟善知識結善緣。緣結得深,未來生生世世你都會信受他,就會跟著他一路順利地走上去。如果結惡緣,善知識想要幫也幫不上,自己還是會退轉;因為結了惡緣,自己就是一定會對善知識討厭而不信受。」(《維摩詰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96)在同樣一本書,平實導師又開示說:「你如果跟善知識結善緣,未來世將會一世又一世不斷地遇到他。你能因此而世世跟著善知識,成佛的路也就可以走得很快;這就好像說,一個人走路,一個鐘頭大概能走四公里;但是你如果跟著善知識,那就好像坐上他的轎車,速度會有多快?真的不一樣。」(《維摩詰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86)所以大家就可以很清楚確認,跟隨善知識絕對是佛道修學中,極為重要的一件事情。
這五百匹馬之所以能夠在這次的機會裡面得度,最主要的原因,除了他們往世曾經修學菩薩乘,以及這次佛世尊的無量方便善巧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一位與這五百匹馬曾經有大因緣的日藏大菩薩。這位日藏大菩薩,過去世在人間時,已曾經勸過這五百匹小馬,要發起成就佛道的菩提心;他為了想要度化這五百匹馬的緣故,所以今生也示現為馬身,同在馬群之中。由於大馬,也就是日藏大菩薩的神通威德力,使得五百匹小馬能夠明白自己過去世發菩提心及造惡業的因緣,讓原本早已忘失的菩提心,能夠重新獲得發起。大馬為了度化那五百匹小馬,也用馬的音聲為牠們說法,並且教導牠們懺悔改過,以及要禮拜佛菩薩和比丘們;又再勸導五百匹小馬把所食的馬麥,分出一半來供養比丘們。由於這樣的緣故,因此過了三個月之後,這五百小馬因為如實地懺悔改過,及半食供養僧寶的功德,所以命終之後,上生於兜率陀天成為天子。
這個故事裡,提到五百馬經由聽聞大馬說法之後,重新發菩提心、悔過、禮佛及比丘僧,供養於僧,以及於佛及僧生淨信心的過程,而得以在命終之後,就出生於兜率陀天上,直接由畜生道轉而出生於天界;而且得天身後,就到佛所供養如來,聽如來說法,因此都能夠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修學上,住於不退轉,這個過程真是非常迅速。除了往世曾修學菩薩乘及與善知識結緣之外,最主要也是因為這五百匹馬能夠真誠懺悔,而得以拔除惡業根本;並且因為供養三寶之故,而有大福德,加上對於三寶生起清淨的信心,因此得以有足夠的福德,可以往生天界,並且可以繼續修學佛法。
事實上這幾件事,也是佛弟子常常要作的事。佛弟子每天都要檢討自己的戒行與過失而懺悔之;也能把握任何供養三寶的機會,來培植福德;同時於三寶生起淨信心,也是必要的。這也就是一般所說,對於佛、法、僧、戒的四不壞信,如果能夠作到,就能夠與見道相應。譬如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第七輯中的開示:「成就四不壞信的人,都能在聲聞法解脫道中斷除我見、三縛結,乃至在大乘法中親證本識如來藏,成為開悟的菩薩。」(《阿含正義》第七輯,正智出版社,頁2213~2214)因此,我們在修學路上一定要成就四不壞信,也就是要真實歸依於三寶,同時也歸依戒;對於佛、法、僧、戒四法能夠信受不疑、奉行修持,就能夠逐漸具足四不壞信。
從上述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大慈大悲的世尊,真是不會放棄任何救護眾生的機會。譬如在《菩薩地持經》卷3中的開示:【如來以是,晝夜六時,常以佛眼觀察世間,誰應度者,未起善根我當令起,乃至誰應得無上果。】因此,雖然婆羅門已經不願意供養,但是世尊還是要趁這個機會,來度化這五百匹小馬。而在這個故事裡面的日藏大菩薩,他的悲心也是令人非常感動,為了要度化五百匹小馬,他寧願親自投生在畜生道行菩薩行而救護眾生。
諸位觀眾應當都知道,這並非是業力的關係,而是日藏大菩薩的大悲願,使他願意投生在畜生道來度化眾生。譬如在《優婆塞戒經》卷2中的開示:【善男子!捨離煩惱,終不得受惡有之身,是故菩薩雖現惡業,實非身口意惡所作,是誓願力;以是願力受惡獸身,為欲調伏彼畜生故;菩薩現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語、法語、實語、不麤惡語、不無義語。心常憐愍修集慈悲,無有放逸,是名菩薩不可思議。】乃至菩薩為了救護眾生,菩薩都願意到地獄中受無量的痛苦。譬如在《悲華經》卷6中所開示,釋迦世尊在行菩薩道時所發的大願:【有諸眾生離聖七財,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作五逆罪,毀壞正法,誹謗賢聖,行於邪見,重惡之罪,猶如大山,常為邪道之所覆蔽;是故我今為是眾生專心莊嚴,精勤修集六波羅蜜。我為一一眾生種善根故,於十劫中,入阿鼻地獄受無量苦,畜生、餓鬼,及貧窮、鬼神、卑賤人中,亦復如是。】聽聞了這樣的大悲願,真是讓我們無限的感動與感謝!您、我今日能夠修學正法,都是有許多佛菩薩曾經為我們承受種種的痛苦,給我們種種的救護及教導,我們才能夠有機會修學正法。
想到這裡,大家如何能夠不感恩戴德以及精進修學呢?再來,世尊的方便善巧還不只如此。因為一般人可能會想,既然婆羅門已經不願意供養,為何還要帶五百比丘這麼多的弟子前往受供;而讓這些弟子都受食馬麥之苦,豈不是增加了婆羅門的罪過?但是真正的原因並非在此,原因是世尊也想要利用這次的機會,來讓這些弟子的道業能夠迅速增上。在《大寶積經》卷108中有這樣的開示:【善男子!若彼五百比丘共如來夏安居食馬麥者,有四百比丘多見淨故,生貪欲心。彼諸比丘若食細食,增益欲心;若食麤食,心則不為貪欲所覆。彼諸比丘過三月已,離婬欲心,證阿羅漢果。】這也是世尊善觀根器的智慧與方便善巧。因為這五百比丘中的四百位,如果這四百位比丘,在這段時間繼續受用精緻順口的飲食,則益發增長對欲界飲食的貪欲之心;如果讓他們食用粗澀如馬麥的食物,心就不會被貪婪的欲望所覆蓋。因此這些比丘們因為食馬麥,而精進修習清淨梵行,過了三個月都遠離了淫欲心,證得阿羅漢果;當然這也增益了五百匹馬供僧的福德。從這裡可以看出佛世尊的慈悲與方便善巧真是無量無邊啊!
在這個故事中,有一個情節也是讓人很感動的;就是阿難尊者因為看到世尊食用大馬供養祂的馬麥,因此心生憂惱——在《大寶積經》卷108中的開示是這樣的:【爾時阿難心生憂惱:「轉輪聖王種,出家學道,如下賤人食此馬麥?」】因為阿難尊者非常慈悲多情,而且對於世尊極為恭敬,因此心想:如來是轉輪聖王的尊貴種姓,出家學道之後成佛了,怎能像卑賤的人一樣吃下劣的馬麥呢?因為這樣的緣故,如來為阿難尊者開示:「諸佛都有舌上味相,所以能夠獲得所有美味中的最上味相。」假使如來用最粗劣的食物放入口中,所得的美味仍然勝過諸天人的勝妙飲食。譬如,在正覺同修會平實導師所開示的《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二輯中的開示:「諸佛不論吃什食物,都覺得很好吃。……菩薩是爲了布施才去賺錢,不是先自己賺了錢享受,有了餘錢才來布施,所以他成佛時就可以得到味中的上味相。」(《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二輯,正智出版社,頁175~176)
經由上面的說明,大家就可以知道,為了善於調伏五百位比丘遠離一切貪欲的心行,也為了度化五百匹馬發起菩薩性的緣故,所以如來示現方便力,受用三個月的馬麥,並不是業報現前而食用馬麥。譬如在《大寶積經》卷108中的開示:【善男子!如來成就一切善法、斷一切不善法,無有生死業報習氣,若有遺餘不斷滅者,無有是處,何況有障礙業報。善男子!若有眾生謂無業報不信業報,為是眾生示現業報因緣。如來實無業報,我是法王尚受業報,況餘眾生而不受耶?為彼眾生作如是示現,是故如來自現業緣。】因為如來已經究竟斷除業障、煩惱障、所知障,一切種子究竟清淨了;如是福慧兩足尊之佛身,何有受報之可言者?但為憐愍眾生、教導眾生故,示現此等業報,教導眾生因果昭昭不爽,莫造惡業;也教導菩薩們盡未來世都不入滅,而世世受生行菩薩道時,果報都會現前的。
在《大智度論》卷9也曾開示世尊因為:「憐愍未來世五眾佛弟子施福薄故,乞種種自活之具不能得。」因而示現「乞食不得,空缽而還」。因為世尊這樣的示現,一般眾生才不會對於乞食的修行人毀謗說:「你們連衣食都不能獲得,哪有可能修道成功而利益他人?」因為連世尊都會空缽而還,何況是一般佛弟子呢?因此一般眾生瞭解這個道理之後,便能以四種供養來供給佛弟子,讓他們能安心修道,這樣對於佛弟子與大眾都有大利益。所以世尊空缽而還,實際上是憐愍弟子所作的示現,並非因為業報而受罪,這些都是如來的方便威德力。
因此從這個故事以及其中的相關法義,我們也可以知道佛菩薩種種不可思議的救護眾生之行,並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因此在還沒有瞭解清楚之前,千萬不可以妄加評論而說「如來是因為業報而受三個月的馬麥」,否則對於自己的道業就會產生遮障。
在這個故事裡面,也提到世尊前往受供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當知如來常法,雖受他請,不得供給,不令請主墮於惡道。】(《大寶積經》卷108)故事裡面說,有出家的修行人、在家的修行人,奉持佛陀所施設的淨戒;如果世尊接受了他們的請求前往受供,即使世尊明知這個邀請的主人,因為荒佚而迷失心性,以致不能供給飲食,或者不允諾提供安居的處所,世尊仍然會信守承諾依約前往。這是因為他們奉持淨戒的緣故,如來已經許諾之處,只要因緣示現成熟,必定成就他們的邀請;並且是為了示現因緣果報真實不虛的緣故。因此邀請佛受供的婆羅門,也能夠因為這樣的緣故,而能夠真實懺悔、深信因果,以及對於三寶生起增上的淨信;如此,因為世尊的慈悲及方便善巧,而令此婆羅門得以不墮於惡趣。
各位菩薩!從這個故事裡面,我們可以瞭解到世尊無量無邊的智慧與方便善巧。由一件事情而度了五百匹馬,也使幾百位比丘證得阿羅漢果,同時也使邀請世尊受供的婆羅門免除惡趣之報;這樣的慈悲智慧之行,實在是我們佛弟子最好的榜樣!因此,當我們碰到各種因緣的時候,也要學習世尊的智慧善巧,能夠利用種種的逆境或者種種的因緣,來成就各種利樂眾生之行。同時由這個故事,我們也學習到一定要與善知識結下很深的緣,未來世就能夠常常值遇善知識及得到他的教導與護念。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