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是菩薩智境

第87集
由正元老師開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第87集。在上一集當中,我們談到馬鳴菩薩有開示說:粗法,指的是與虛妄境界相應的意根、意識所生的六種粗相法;而細法,指的則是不與虛妄境界相應的心,也就是如來藏心因為無明不覺而出生的三種細相法;而且我們也說明了「粗中之粗,是凡夫智境」的道理。今天我們要接著來談「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是菩薩智境」。

所謂的粗中之細,最基礎來說是二乘解脫道的部分;但是,如果以馬鳴菩薩前面所說三大無量數劫成佛之道中的六種染心來分別的話,那就是其中第二種的不斷相應染以及第三種的分別智相應染,這兩者分別是菩薩道中,第一大無量數劫以及第二大無量數劫中所要修學而去除的部分,這些都還是屬於粗中之細的法。因為這兩種染心,還是函蓋於與虛妄的能取、所取境界相應的見惑與思惑之中,還是屬於七地滿心以前所該修除的阿賴耶性之中。

不斷相應染是屬於意根五種異名中的相續識,這也是六粗中的相續相。因為這個執著會依於意根的俱生我執、我所執而相續不斷生起,所以就稱之為不斷相應染。這個不斷相應染,是要信位滿心的菩薩,依於唯識觀的尋思方便才能逐漸捨離的;要到七住位證得本覺如來藏心,才能斷除對於意根虛妄我相續相的分別執著;而要到初地的清淨意樂地,能夠降伏性障如阿羅漢時,才能遠離這個不斷相應染。

因為第一種的執相應染是屬於行相粗顯的意識,是外道凡夫都能清楚了知的,所以說是「粗中之粗的凡夫境界」;而第二種的不斷相應染以及第三種的分別智相應染,則是屬於六識、七識的相續識以及智識的部分。雖然同樣是屬於有境界粗相的相應心,但是這兩者的行相較為微細,已經不是外道凡夫所能了知的,而是三賢位解行地菩薩,乃至初地到七地菩薩的證境,所以說這是屬於「粗中之細的菩薩智境」。

這個粗中之細的法,最基本的是在說解脫道中,菩薩破一念無明、斷我見,乃至斷我執的境界。因為解脫道的斷我見、我執的意識、意根等七轉識,都是和六塵相應的心;解脫道中所斷的我見與我執都是在含攝意識及意根的五陰十八界中。自己的我見斷了沒、我執斷了沒?也都是可以由自己用意識來作檢驗。這些都是屬於三界世俗法中,在五陰十八界上面所作的觀行,是眾生聽聞了這些蘊、處、界法的知見之後,就能夠了知的法相;所以說這個部分,是屬於粗中之細法中解脫道的部分,是屬於一念無明、煩惱障的部分。菩薩的修證境界,當然也有解脫道的部分,這是通二乘無學、有學的,也就是大乘通教菩薩所證得的解脫果,和聲聞教相同,只是菩薩們有發起大菩提願,要利樂眾生而不入無餘涅槃罷了!

另外,因為「粗中之細」中的不斷相應染,是屬於六粗中的相續相,或是意根中相續識的部分,這是會依於意根的俱生我執而相續生起不斷。菩薩又不能像阿羅漢,只要斷除煩惱的現行就可以了,所以在菩薩道的修行中,只有斷我見是不夠的,還需要到菩薩七住位證得本覺如來藏心,才能逐漸淨除這個意根我相續相的俱生我執,才能進入到內門來修學菩薩道。所以我們要再來談談菩薩進入內門所要證得的如來藏心。

一般眾生都具有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都一直不曾和這個心相應過。這個如來藏,這個無心相心、菩薩心在哪裡?始終都找不到。因為這個不屬於二乘聖人所斷的起煩惱,而是屬於大乘菩薩所有的無始無明上煩惱、所知障的境界,所以這不是二乘聖人所能了知的。但是這個心並不是那些佛門外道邪見所說的,是想像法、建立法,也不是把意識作切割,由意識細分出來的法;這個心體是真實、恆而常住的,也是可以親身證驗的。這個心雖然說是離見聞覺知,雖然時時隨緣變現六塵境界,卻又完全不了別六塵境界;但是祂卻有了別有根身、器世界以及一切種子的功能。祂一直不斷有無量種子在流注著,有種種的功能差別一直不斷地在現行,可是凡夫與二乘聖人從來不曾相應到祂。這得要等到悟了般若實相以後,才終於知道說:原來這個心有無量種子,祂有許多的功能差別,這時候才算是與祂相應了,那麼就是已經進入到實義菩薩位了。可是凡夫眾生和二乘聖人,他們還沒有能力相應到祂。

可是如果我們從已經斷除見思二惑的八地以上菩薩的深細智慧來看的時候,才剛破參明心的人,雖然已經開悟而和這個不相應心相應到了,但是終究還是沒有能力離開與能取、所取境界相應的、粗重的見思二惑,所以說這還是屬於粗中之細的法相。但是雖然還很粗重,卻已經不是二乘聖人與凡夫所能知道的了,已經是進入內門的菩薩智境,成為實義菩薩,而不是假名菩薩了,已經不屬於二乘人,更不屬於凡夫了。這個粗中之細的不斷相應染,從菩薩初住位開始,一直到初地的清淨意樂地,要整整一大無量數劫,才能斷除對於意根我相續相的分別執著;能夠降伏性障如阿羅漢之後,才能遠離這個不斷相應染。

而「粗中之細」法中的另一個分別智相應染,這是意根五種名中的智識,也是屬於六粗中的智相;這是因為能夠分別世出世間的染淨諸法,所以就稱為智相。這個對於境界的微細分別,是要到二地菩薩,已經滿足三聚淨戒之後,才有能力開始漸離;乃至要到七地滿心,見惑與思惑都已經斷盡,能夠念念入滅盡定,而進入到八地的無相方便地之後,才能夠遠離這個與境界相應的分別智相應染,而完成菩薩第二大無量數劫的修學。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談「細中之粗」的法相。「細中之粗」,一般來說指的是菩薩在整個佛菩提道修學的範圍;但是如果是以馬鳴菩薩所說的六種染心來解說的話,那麼就是指六種染心中,不相應染的前兩種,這是屬於如來藏無始無明種子的流注;包括能現境界的「現色不相應染」,以及能見的「見心不相應染」,這是屬於佛菩提道中第三大無量數劫所要修學的範圍。雖然說實義菩薩在第一大無量數劫中的第七住位,就已經實證了這個不相應心如來藏,但是對於如來藏因為無明不覺,而流注變現出能取的七轉識,以及所取的境界相這種等流習氣、異熟習氣,這是要到第三大無量數劫才有能力開始去除的。

這個如來藏心雖然本不生滅,但是祂本身的種子流注就是一種生滅相。譬如說,祂出生了我們這個色身,所以我們的色身也是屬於祂的一部分,而這個色身種子的流注也算是祂的生滅相。另外,由於色身具有五扶塵根以及五勝義根,因此如來藏還能夠如鏡現像一般,在五勝義根處變現出五塵境界。

另外,我們自己本身能見聞覺知、處處作主的七轉識,也同樣是生滅相的;只是這個有生滅相的識陰不是自己本來就在著,而是從如來藏中出生的。既然識陰七轉識是從如來藏中不斷地生出來,滅了的種子又回去祂心中,那當然就顯示七轉識也是有這個種子流注的生滅相啊!

如來藏心體是一直都恆在著,可是這些種種的功能差別的生滅相卻是一直不斷地在現行著。這些由於無明不覺所流注出來的業相、能見相以及境界相,是七地滿心以前的菩薩還難以相應而斷除的。所以馬鳴菩薩說:這種不相應心的生滅相、種子流注的法相,是細法而不是粗法。因為連二乘聲聞無學阿羅漢、辟支佛,乃至八地以前的菩薩,都還不能夠相應的,所以把它叫作細中的粗相。

這個現色不相應染,是屬於意根五種名中的現識的部分,也是屬於三種細相中的境界相。這是說依於根本無明心動,而能夠猶如明鏡現諸色像。這要到八地菩薩,才能滅除意根中這種因為無明而顯現的染心,得到器世間、眾生世間、以及智正覺等三種的自在行,才能夠色性隨心,無有障礙。所以說,要到八地菩薩的色自在地、不動地,才能離開這個現色不相應染。

第二種的不相應染是見心不相應染,這個能見心,是意根五種名中轉識的功能,也是三細中的能見相;這也是因為根本無明不覺心動,而生起了這個能見相。這要九地善慧地以上的菩薩,能夠善知眾生的心念,能於眾生心得自在,又得到了四無礙辯,這時才能夠遠離這個見心不相應染。

上面這兩種的不相應染,都是因為無明不覺心動而現起的,所以說這些都還是屬於細中之粗的法相,這都是屬於菩薩道中第三大無量數劫所要修學的內容。

至於「細中之細」,則是指最後一個,還沒有生成能見相與境界相的根本業不相應染,這是意根五種名中業識的部分,也是三細中的業相。這個最後一分的無明力,不覺心動的微細習氣,要到菩薩究竟地的妙覺地,進入佛地時的金剛喻定無垢地時才能夠永盡。所以說這個第六種的根本業不相應染,要到佛地時才能究竟遠離。

在《大乘起信論》的另一個真諦三藏法師的譯本裡面有說:「細中之細,是佛境界。」(~《大乘起信論》)細中之細最容易表顯出來而讓大家理解的道理,就是四智圓明。這是說最後身的妙覺菩薩成佛的時候,第八識自心真如已經有了大圓鏡智,第七識意根有了上品的平等性智,第六意識有了上品的妙觀察智,而無垢識所含藏的五識心也已經有了成所作智;所以這時候能夠對十方世界的有緣眾生「隨緣赴感靡不周」——只要有緣,就可以感應得到,不分遠近。但這個佛地的境界,包括大圓鏡智,以及與前五識相應的成所作智是怎麼回事,對等覺菩薩來講,也都還是難以想像的。另外,像是等覺菩薩以下的第八識,只能夠和作意、觸、受、想、思,這五遍行心所有法相應,但是佛地的第八識,除了這五遍行之外,還能夠和五別境以及十一種善心所相應,這也同樣是等覺菩薩難以想像的境界!

當然,除此之外,究竟佛地還是有太多值得等覺菩薩們恭敬之處,也只有等覺菩薩最瞭解 佛陀的尊貴之處,反而是離佛地越遠的下地初學菩薩以及凡愚眾生,是弄不清楚的,大多只能憑著自己粗淺的知見以及感覺來想像罷了。所以,在等覺菩薩對諸佛都恭敬得不得了的情形下,世間卻有許多的凡夫菩薩,為了籠罩天下人,讓人誤以為他真的是證悟者,所以就一天到晚學禪師訶佛罵祖,這其實是非常愚癡的作為。

那他們這些愚癡的根源究竟是在哪裡呢?都因為有無始無明啊!也就是對於佛菩提的境界完全都不了知。這些道理,佛門外道的法師是完全不瞭解的,所以就用阿含的解脫道來函蓋所有的佛菩提道,並且是以誤會了的阿含解脫道來解釋佛菩提道。如果他們對佛菩提有正確瞭解的話,就一定不敢寫下一句對佛有一絲絲貶抑的話來。這意思就是說,馬鳴菩薩在論中所說的細法,就算是已經修到了等覺地,但是依於佛地的境界來看的話,那都還算是粗的,都還是細中之粗相。就連等覺地都尚且還算是細中之粗,何況是我們呢?因為這樣,所以說,雖然一般我們看到的佛像只是木頭或玉石雕的,我們還是應該得要很恭敬地去頂禮,因為那聖像就代表了佛教三寶的住世,所以我們就應該要很恭謹的表示對於 佛陀的敬意才是啊!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說明到這裡為止,感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