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77集
由正圜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單元。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繼續來探討:菩薩的自利利他。
在上一集中,我們說明了:如法住的菩薩具有八智的話,凡有所說都能具足十六件事。我們可以從這十六種現象的多寡來觀察一切善知識,以作為自己簡擇和依止的參考。現在我們就要開始從第三輯第137頁繼續說起。我們先來看看經文內容:「如是之人,能從他聽;從他聽時具十六事:一者時聽、二者樂聽、三者至心聽、四者恭敬聽、五者不求過聽、六者不為論議聽、七者不為勝聽、八者聽時不輕說者、九者聽時不輕於法、十者聽時終不自輕、十一聽時遠離五蓋、十二聽時為受持讀、十三聽時為除五欲、十四聽時為具信心、十五聽時為調眾生、十六聽時為斷聞根。善男子!具八智者能說能聽,如是之人能自他利,不具足者則不得名自利利他。」(《優婆塞戒經》卷2)這段經文意思是說:具有八智的菩薩,除了有前面所說的十六種清淨說法的現象以外,而且「能從他聽」,也就是他願意繼續聽法,乃至傾聽眾生的心聲。佛接著就為我們開示應該注意的事項。各位菩薩!請問您:「您平常在聽別人講話的時候,是否都能專注地傾聽呢?」講話、聽話這件事看起來雖然稀鬆平常,但事實上,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知道一般人往往是只顧自己講話,而多半沒有耐心聽別人講話。然而菩薩是否能夠專心傾聽眾生說話,卻也是菩薩能否成功攝眾的重要關鍵。菩薩為了攝受眾生,即使知道這個眾生今生沒有學法的因緣,也無妨在世俗法中和他互動,讓他心生好感而專心聽他講話。這樣,未來世他可能就會跟著你學法,所以菩薩「能從他聽」很重要,這也是菩薩能否順利攝受眾生的關鍵所在。這裡所說能從他聽的「聽」,主要還是在佛法的聞熏上面來說。具有八智的菩薩,從別人那裡聞法時,也會有十六種現象出現。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來說明這十六種現象。
第一、時聽。所謂時聽,就是說他會觀察時節因緣,譬如「這個時節因緣,我該不該去聽某人說某一個法。」如果那是一個未悟的人在籠罩世間人的虛妄說法,就沒有必要去聽;而且那個人得度的因緣還沒有到,去結緣也沒有意思。所以,凡有所聽都得觀察時節因緣。
第二、樂於聽。假使我們去聽人家說法,應該要樂於聽聞,而不是心生厭惡而聽。譬如,有時候我們去護持某一個人說法,因為我們的到場,能使別人信受那個法;雖然他所說的法義層次比較淺顯,但仍然是正法,那我們又何妨到場去護持一下呢?既然去護持了,當然就應該樂於聽聞;可別因為礙於人情而不得不去,在聽法時卻皺著眉頭、撇著嘴角,那就不好了,也會失去護持的目的。
第三、至心聽。意思是說,即使對方說的法義很粗淺,我們也要至心而聽;正因為我們能夠至心聽法,所以就能攝受眾生隨順於正法。
第四、恭敬而聽。在聽對方說法時不是以輕心而聽,而是要以虔誠恭敬的心來聽法。即使是淺顯的二乘法,也是 世尊所說的法,所以我們應當以恭敬心來聽法。
第五、不求過聽。意思是說,當有人邀請你去某個正法道場聽法時,你不要以尋求過失的心態來聽法,應該是以護持的心態來聽法;因為在這個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的時代裡面,難得有個正法道場能夠宣說正法,即使是粗淺的二乘法,我們也不應該是以尋求過失的心態來聽法。
第六、不為論議而聽。意思是說,我們去聽法不是為了想要聽他哪裡說得不對,然後出去向人轉述,這就叫作為論議而聽,這樣是有過失的,菩薩不會這樣作。
第七、不為勝聽。我們聽法的目的不是在心存比較,想要比較到底是他講得比較好,還是自己講得比較好?這種為勝過他人而聽法的心態是不正確的,具有八智的菩薩不會這樣作;如果有人這樣作,就表示這個人一定是還沒有菩薩的八種智慧。
第八、聽時不輕說者。我們去聽人家說法,不應該抱著輕視的心態。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不管我們的道行如何,總多多少少可以從別人說法中獲得一些借鏡和利益。假使我們是抱著輕視的心態,如果不小心被人撞見,看到我們的嘴角往下撇,那就不好了!也許有人說:「我只是在心裡嘀嘀咕咕而已,又沒有表現出來。」其實不然!只要我們在心中生起輕視的作意時,我們臉部的肌肉不自覺就會顯現出來,萬一被人家拍下來以後,再放映給大眾看時,大家會說:「這某某善知識原來是這副德行啊!」那就不妙囉!所以聽法時,心中千萬不可以輕視說法者,有八智的菩薩都不會以輕心而聽法。
第九、聽時不輕於法。去聽人家說法,不應該輕視他所說的法。關於這個部分,平實導師常說起他和眾生互動的情形來教導我們,譬如某個人在 導師面前說某個法的時候,明明是說錯了,但是 導師都沒有異議的表情;不但不當眾說破,連一點否定的表情都沒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 平實導師覺得有情眾生學佛的時程長短不一,所以見解不正確是正常的現象,只要他沒有出問題,我們都得包容他,畢竟他是新悟的菩薩智慧仍然有限,因此我們不可以對眾生要求太高。除非有一天他真的覺得自己了不起了,開始發明一些新的佛法想要來取代實相法,而成為破法的行為時,我們就得拿他所講的法義來作辨正,以救護眾生。如果他沒有破法的行為,我們就不必去講他,心裡聽過就算了,就當作沒有聽到他的錯誤,這叫作不輕說者、不輕於法。
第十、聽時終不自輕。所謂終不自輕,是指下對上的聽法心態。譬如:如果我們有機會聽 佛或大菩薩說法時,千萬不可以輕視自己。也許有人心裡會想:「我哪有可能聽過諸佛說法呢?」怎麼沒有可能啊?《金剛經》裡面不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意思是說,光是能夠信受《金剛經》的章與句,當知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而是已經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了,所以怎麼可能會沒有聽過諸佛說法呢?今生能夠學習究竟了義正法,就一定是在往世曾經聽聞諸佛說法,只因為胎昧的關係所以忘記而已。因此,我們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心裡不要想說:「要開悟,我哪有可能啊?」如果你一直這樣想,當然就永遠不可能開悟了。你應該想:「我也有可能開悟,我也有可能見性。」因為往世的學法因緣不可思議,當你一直這樣想,就漸漸會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是證悟的首要條件,對自己有信心,才會有求悟的動機:才會努力去培植福徳、聞熏正法知見,努力把你的心增上為決定性的菩薩。能夠這樣努力去修行,最後才會努力地參禪、求開悟,也因此就會有開悟的因緣。所以我們在聽諸佛、菩薩說法時,千萬不可以輕視自己。
第十一、聽法時遠離五蓋。在聽法的時候,不起貪欲心、瞋恚心、掉散心;也不起昏沉心,不會聽著聽著就睡著了;更不會生起疑心說:「你在上面講得口沫橫飛,到底是講真的還是假的?」這就是疑;這樣總共就有五個遮蓋智慧的方法了,稱為五蓋。這就是說,有八智的人一定能夠遠離五蓋而聽法,而且聽每一個法的時候都很專心,越聽越歡喜,法樂無窮!即使白天上班身體累了,也絕對不會打瞌睡,這就遠離了睡眠蓋。這當中還有一個蓋叫作掉悔蓋,就是掉散與悔恨,這兩個法會遮蓋佛菩提智的修證。所謂掉散,就是一面聽法、一面打妄想。有八智的人,聽法時總是專心地聽;假使聽漏了一段法,也不會悔恨剛才不注意聽,而一直責備自己,這就遠離了悔恨蓋。能夠遠離掉散與悔恨,這就遠離了掉悔蓋。
第十二、聽時為受持讀。聽經的時候是為了受持這一部經典而去聽法,希望自己在聽完之後,能夠讀懂這一部經典。也就是說,是為了受持、為了讀誦而來聽經聞法,不是為了排遣時間或者是為了找尋說法者的過失而來聽法。
第十三、聽時為除五欲。菩薩既然要在人間自度度他,就不能離開色聲香味觸,所以必須把色聲香味觸給平常化。平常化以後就覺得無所謂,就不會對五欲生起喜樂之心。假使對五欲非常喜樂,就會有非常討厭之心情出現。非常討厭五欲的人,其實是最執著五欲的!也許有人心裡會想:「咦?這句話好像很矛盾喔!」其實不是!譬如某一個人家中到處都是奇花異草,他就不會覺得奇花異草有什麼好執著的;但如果有一個人從來不曾見過奇花異草,有人送他一株,他就會覺得很稀奇很興奮。相反的,送花給他的人,已經習慣於那種勝妙的境界,所以覺得很平常沒什麼奇特,一切都只是世間法而已。這就好像諸大菩薩們,當天花亂墜時都覺得和他們沒有關係,所以天花掉到他們身上就掉了下來;而諸大阿羅漢都害怕天花掉到身上,心裡想:「我是阿羅漢,萬一天花黏在身上,那可不像話啊!」所以就趕快把天花給撥開,越撥就越發黏住,因為他們都畏懼五欲。之所以會畏懼五欲就表示他們對五欲的貪愛無法完全捨離,對五欲還有貪的習氣存在。而菩薩則沒有這種習氣,管他什麼五欲不五欲的,我每天處在五欲之中根本就不稀奇,當然也就沒什麼可執著和害怕的,所以天花落在菩薩身上的時候都不會黏住,因為菩薩貪著五欲的習氣已經不存在了,所以他也就不會恐懼五欲。同樣的道理,有八智的人聽經的目的是為了修除五欲。修除五欲的方法,是要能現觀五欲的平常性、無常性以及五欲中的苦性。五欲並不是純粹的樂,五欲之中其實有苦存在,所以眾生都是苦中作樂,但是眾生又何嘗知道這個道理呢?菩薩了知了真相,所以為了修除五欲的習氣種子而來聽法。
第十四、聽時為具信心。菩薩聽法時是為了具足自己成佛的信心。關於成佛的信心,也許有人會說:「在十信位中不就是信心具足了嗎?」其實不然!十信位只是對三寶有信心,可是對自己能不能成佛,卻是一點兒信心都沒有;而八智的菩薩雖然有了信心,可是仍然不具足,因此為了具足信心而繼續來聽法。
第十五、聽時為調眾生。菩薩聽法時還有一個目的,那是為了增進自己的智慧,可以用來方便調伏眾生。能夠調伏眾生,就能夠使眾生得到法益,也同時可以成就自己的佛國淨土,所以菩薩是為了調伏眾生的緣故而來聽法。
第十六、聽時為斷聞根。聞根,一般人會說:「聞根很好啊!為什麼要斷呢?因為一切法都要從聞、思、修當中去得,所以這個聞根很重要,如果沒有聞根,如何能夠進修一切佛法呢?」然而這裡講的不是那個意思,這裡的聞根是還要從他聞法。請問菩薩們:「有誰不必再從他聞法呢?」對了!只有諸佛!你想要斷聞根,就是想要成佛。可是你想要斷聞根,就必須不斷地跟隨諸佛修學;等到一切圓滿具足的時候,以最後身菩薩身分在人間成佛時,聞根才能斷盡。假使諸佛都還得要聽別人說法,一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來護持正法的緣故。菩薩聽法的目的是為了斷聞根,聞根斷了才能成佛。可是為了斷聞根,就必須熏習許多的法,然後經過思惟、整理、親證之後,才能轉變成自己心中的東西。當所有的佛法都具足了以後,你就不必再聽聞,就斷了全部的聞根。像這樣不斷地往前推進,到了等覺位,就能聞根悉斷而成佛。所以有八智的菩薩,他們都懂得要藉聽經聞法來斷除聞根。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的是八智具足的人,不但能說法,而且也能聽法。能說法也能聽法,又各具有十六相的菩薩,不但自己能獲得深妙的法益,也同樣能使別人獲得深妙的法益呢!
各位菩薩!這個單元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