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大乘和小乘?

第31集
由正鈞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的題目,要跟大家談一下:什麼叫作大乘跟小乘?

說到大乘跟小乘,先要跟大家澄清一個觀念。因為有人說:「在佛的時代,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跟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於說法的物件不同,所以內容跟境界也有不同罷了。」佛法雖然是一味的,因為大乘跟小乘修證內涵的不同,所以佛世佛早就已經宣說大乘跟小乘的名相。因為怕這種「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跟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於說法的物件不同,所以內容和境界也有所不同」的說法會被誤會,說「大乘跟小乘只是心量的大小不同罷了,其實並沒有什麼差別」,所以首先要舉一下《阿含》的經文。

《增壹阿含經》第十八卷裡面這麼講說:「舍利弗當知: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增壹阿含經》卷十八)《長阿含經》第二卷裡面這麼講:【世尊觀此義已,即說頌曰:「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輿,一切渡天人,亦為自解結,渡岸得昇仙,都使諸弟子,縛解得涅槃。」】(《長阿含經》卷二)這樣看來,在經文裡面早就有提到大乘跟小乘了。

所以通常作這樣主張的人,他是說不出來大乘跟小乘具體的修證差別,只有可能含糊籠統地說:「哎呀!對於厭世觀念很濃的人,就說解脫生死的法門啊!然後這樣就叫作聲聞的小乘。然後對於根器深厚而又悲願化世的聽眾,那這樣就是菩薩的大乘。」可能他又轉著又會說:「事實上佛法又分為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人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人生人,然後把五戒十善綜合合起來叫作人天道。聲聞是由於聽聞修行而得解脫生死的,而獨覺是不由聽法,無師自覺而解脫生死的;綜合聲聞、獨覺合稱為解脫道。而菩薩道是既求取解脫道而又不捨人天行的一種法門,所以大乘的菩薩道是解脫道與人天道的綜合。」

那我偏偏要說這樣的說法是:口說三乘,又說五乘,然後有時候又加說大乘不共,其實都是掩人耳目之說。他的目的都只是要在說,三乘的解脫道皆共一味,目的是要否定菩薩道;所以,他一下子說「在佛的時代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小乘」,一下子卻又說「事實上佛法又分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等等。明明佛就已經指出來說,有大乘跟小乘修證的方便。眾生因為無從知道它大乘跟小乘具體修證的差別,所以就只能隨著他的語脈前後文的說明,然後就被引導而得到一個結論說:哎呀!原來佛法是一味的啊!大乘、小乘的差別只在於行者的發心大小不同。哎呀,所以佛法就只有解脫道,大乘行者所修證的也只有解脫道,只是悲心比小乘的行者更為悲切罷了。那麼這樣就會產生淺化佛法的一個很嚴重的後果!其實,佛法是不會被淺化的。只是因為人們沒有辦法知道乃至親證於佛法的緣故,只能說相似的佛法;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佛法被淺化掉了。這樣的過失,乃至多多少少會有謗佛的成分在啊!因為佛所說的法義並不是這樣的緣故,所以我們在這邊就不可以不小心!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大小乘的差別。在《大智度論》第二十六卷,龍樹菩薩提到說,佛法有二道:一個是聲聞道,一個是佛道。那這個部分跟平實導師所說的佛法二主要道——解脫道跟佛菩提道,其實是異曲同工的。也許有的人會說:「那平實導師所說的佛法二主要道中的佛菩提道,跟龍樹菩薩講的佛道是一樣的,這個我們可以接受;可是另外一個部分的解脫道,就跟龍樹菩薩所說的聲聞道不同囉!因為解脫道包含有聲聞法跟緣覺法,可是龍樹菩薩只說什麼?只說聲聞道。」其實這兩個部分還是一樣的。因為佛世的阿羅漢所證的是聲聞果,然後進而聽佛開示十因緣、十二因緣之法以後,也修證辟支佛果;可是這個時候由於辟支佛這些聲聞、緣覺法,他是隨佛音聲而聽而證的,所以同樣也叫作聲聞。那這個在跟無佛之世示現因為往世的熏習自悟自證辟支佛果的獨覺,這個是在事相上是有所差別的,但是所證的辟支佛果卻是一樣的。所以,龍樹菩薩只說聲聞道,因為佛世的聲聞道就兼含有聲聞法跟緣覺法;但是都是隨佛音聲聽聞,所以只稱為聲聞。

那這樣看來,小乘又分為聲聞乘跟緣覺乘,兩者所證的標的都是在斷我見、斷我所執乃至斷我執,那所觀行的對象都只限於在蘊處界裡面。但是這裡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道理,現在沒有空在這邊來作進一步說明;只作修學上的方便不同,我們來說因為他所修證的智慧深廣有所差別。

簡單地說,聲聞乘是以四聖諦,從苦集滅道這個四個方面,來先確定說三界中悉有苦;然後進一步觀察說,眾生不斷聚集未來苦的原因;進一步再知道說,讓後有的苦因不再聚集,然後後有的苦就會消滅的這個道理;最後再依據讓苦集滅的方法,而後有的苦因不再聚集,滅卻之後,滅卻了後有之苦,就真正見到了真實的道理。在這個過程中,如實去觀察、思惟蘊處界我,知道蘊處界我中含有能取、所取,也就是我跟我所,可是這個能取、所取都是虛妄的。當他初步的確定的時候,說這個時候斷了我見,乃至進一步觀察深細的我跟我所的執著以後,把欲、色、無色界愛斷除以後,這個時候說他「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已經實證了什麼?解脫果,可以出離三界。可是,他在這裡對生命的實相,卻仍然無所證。

緣覺乘者先順逆觀察、思惟十因緣法,確定有一個萬法所依的識;然後知道諸法是「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道理,再依照十二因緣來一一去觀察思惟。但是這個前提必須要一一去了解,十二因緣裡面的「無明緣行」、「行緣識」等等一一這些名相的真正的內涵;然後去觀察思惟說「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道理。同樣的,在這個過程中,如實去觀察、思惟蘊處界我,一樣要去斷我見、我所執跟我執;可是由於所觀察思惟的範圍遠超過聲聞乘觀察的蘊處界苦空無我,故而其所得的智慧包含乃至超過聲聞乘的所得。但是一樣,他所觀察思惟的範圍仍舊是在蘊處界中,仍舊是沒有辦法觸及法界的實相。

換言之,小乘法之所以能夠修證的前提,一定要相信有本際本然就在,這樣才能夠離開「於內有恐怖,於外有恐怖」的修學困境,能夠把蘊處界自我捨棄,親證無餘涅槃。二乘人同證人無我,但是只限於蘊處界的虛妄的人無我,並沒有親證本際。

那麼本際是什麼呢?就是大乘法所要修證的標的,本際就是諸法本母。祂有無量無邊的異名,就好像《阿含經》常常說我、無我、如、本際、實際、涅槃、如來藏,《般若經》裡面也常常說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菩薩不念心,而在唯識諸經中也常常提到說第八識、阿賴耶識、阿陀那識、如來藏、異熟識、真如、無垢識等等。親證了祂以後就是大乘的見道,這個跟二乘親證蘊處界的虛妄的見道,同樣施設為「人無我」的名稱,但是,所證所觀察的標的卻是不一樣的。菩薩是親證法界的實相的人無我,因為所親證的祂是無我性的,因而發起了般若實相的智慧;但這個時候只是總相智,悟後還得要繼續修學,進而再得別相智;別相智圓滿之後,再得道種智,證了法無我,然後進入初地;繼續修證一切種智,斷所知障,然後邁向佛地。這個中間將近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修學,可是這種種地修學無不依靠最初親證如來藏所得的人無我而為基礎。那麼,要先明白大小乘的差別,才能夠進一步去說:佛法是匯歸於一佛乘。

接下來我們先看一下《妙法蓮華經》裡面有一段記載:【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妙法蓮華經》卷一)

另外一部分記載這麼講:【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妙法蓮華經》卷一)

這樣就可以知道說,前面方便把佛法區分為解脫道、佛菩提道。也就是說,依於行者所修證的內涵不同,方便建立了大乘、小乘的名稱。

現在來說,為什麼大乘法函蓋小乘也就是二乘法?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把大乘、小乘這個名稱都捨棄掉,然後只說一佛乘。

菩薩開悟明心之前,有一個部分修證的內容是跟二乘人是相通的,那就是斷我見的部分——分證解脫果的一部分;然後菩薩主要是在般若慧上的修證去努力,而不急於在解脫果上進一步去圓滿修證。可是,這樣的修證非不進一步去圓滿解脫果,而且最後反而勝過阿羅漢、辟支佛在解脫果上的修證的證量。這是怎麼說呢?因為,菩薩努力在般若慧上的修證的同時,分分轉依如來藏的清淨性、涅槃性,而在解脫果分證反而變成一個副產品。當菩薩能夠入地的時候,他也一樣要降伏性障如阿羅漢,這個時候他並不是不能斷我執,是故意不斷;因為要留一分思惑來潤未來生,這樣才能夠繼續去利樂有情、邁向佛道。乃至七地滿心以後,雖然不得不斷我執,而且又進一步斷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那這個部分就遠不是阿羅漢、辟支佛在解脫果上的證量所能比擬的!因為菩薩這個時候又有深妙的實相上的智慧,這是從明心見真開始,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了知的智慧啊!所以說佛菩提道上,菩薩雖然主要在般若慧上的修證,但是,二乘的解脫果以及其所證的智慧,菩薩一樣也證。所以說,三乘的法其實是匯歸於一佛乘的佛菩提道,那就立名為一佛乘。

《深密解脫經》卷第二佛這麼說(爾時,佛告功德林菩薩摩訶薩言):「……功德林!一切法相有三種相。何等為三?所謂虛妄分別相、因緣相、第一義相。」(《深密解脫經》卷二)一切法,舉例而言,桌子是無量無邊法中的一個法,而從現象界來看,它是依於人們的分別建立,假名施設而稱為桌子,沒有它的真實體性存在,所以說是虛妄分別相;可是又依於人們的種樹、伐木、裁製,或是開礦、冶煉、鍛造而有木桌或是鐵桌的種種外相差別,乃至材質的差別,因為它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所以稱為因緣相。然而虛妄分別相跟因緣相的發生跟運作,卻始終離不開眾生的什麼?如來藏。當然,也包括眾生共業所感,而由眾生的如來藏所共同變現出來的器世間,乃至說種種地礦產材料,那這樣叫作第一義相。

聲聞人跟緣覺人,修證虛妄分別相或者因緣相的一部分;而菩薩盡未來際修證第一義相的內涵,並且也分證虛妄分別相跟因緣相,而進一步去證知說,其實都是從自心流注而運作,然後最後遍知如來藏中的一切種,究竟了知第一義相。所以才說,二乘法是含攝於大乘法中;由於這個緣故,而不說三乘菩提,但說一佛乘。

所以,主張「佛法是一味,大乘小乘的差別只在於行者的發心大小不同,所以佛法只有解脫道,大乘行者所修證的也只有解脫道,只是悲心較小乘行者為悲切罷了」;乃至於說,為人宣說「大乘法其實是後來歷史中演變而有的」,進一步明白暗示「大乘法跟二乘法所修證的內涵是一樣的」;那麼因為這樣的說法,會讓真正的佛法就在世間消失,我必須要說:這樣說法的人他其實是居心叵測,其實是不如實說的;那他未來的果報——謗佛謗法的果報,當在三惡道之中啊!

今天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