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17集
由正偉老師開示
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
阿彌陀佛!
現在您所收看的節目是「三乘菩提概說」。佛教正覺同修會,將一些平時學佛人修習三乘菩提所應該具有的基礎知見,把它彙整起來,然後在節目中為大家解說。
上一堂課程中我們講到,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裏面,佛藉由拈花微笑,而將如來心印交付給 迦葉尊者;並且 佛還繼續說到,預記了未來天魔波旬會穿著 佛的衣服來破壞 佛的正法。然後佛還說到——預先預記了,說想要證得這個真如實相,祂不是我們刻意的去想「唉呀!反正諸佛都是空的嘛,都是假的嘛」,所以就說自己證得了,不對!不要想說「反正諸法法爾如是,因緣就是如此」,這樣子也沒有辦法證如來藏。也不能說「諸法本來就原具一切之性,諸法自然而成,就已經就可以了、就成就了」,這也不對!然後也不要說,這個我去觀察妄念,發現了說「喔!妄念它是不知道它從什麼地方生出來的,它本來無從所起」,不對!這個也不是證得真如。佛又說,也不要去觀察說諸法,看來看去都是緣生緣滅,緣起故性空,然後就說自己證得空性了,這也不對!因為這一些事情跟如來藏根本無關。
各位有沒有發現,佛在經裏面已經預記後來大乘、大乘的佛法,會怎麼樣地發展——怎麼樣地往錯誤的方向發展。乃至於一直到今天的佛教界,大家可以看一看:是不是這一些大德、居士們教導佛弟子們修行的,盡落於此?要不然就是說要觀察自己的心,要不然就是說反正諸法本來緣起性空嘛!等等等等,都已經是 佛所事先預記,而且事先說:「不對!這些跟真如實相了不相干。」那這樣子說起來的話,如果這些都不是修習如來藏的方法,都不是證得如來藏,那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證得如來藏呢﹖我們接著上一次的經文說下去。
佛說:「如來藏這個法,祂必須是心心相印,以神會之則是。為什麼這樣子說呢﹖真如實相,這是諸佛究盡之法。梵王啊!由於一切法皆從真如實相所生,所以身為眾生,卻不能說盡眾生的種種法相,諸佛也不能說盡諸佛的種種相。這個如來藏法呢,如果以妄心的一念,想要去作觀、想要去理解,那就已經和真如相隔億劫而無法相見了。梵王啊!這個如來藏就在斷絕一切思慮之處,但又能處處地思慮。」梵王聽了就回答說:「世尊啊!這樣子圓滿極致的頓教大法,這還得像是迦葉尊者,福德、功德、智慧都已經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才能有這樣的大機大用,能夠頓然領會我佛真實意旨。世尊啊!像我等這樣子的小根小機的行者,現在聽聞了佛的教法,才開始能夠相信理解如來藏,離開頓悟真如還非常的遙遠啊!」佛說:「如是如是,就是這個意思。梵王啊!你們要好好地去思念這個真如實相的道理,要能夠護持這一個諸佛真如的心印,因為這是諸佛最重要、所護念之法啊!」
好!講到這邊我們可以瞭解了,想要學習諸佛與 世尊教法的人,必須瞭解諸佛世尊之所以出世這一件大事因緣,必須懂得諸佛出世的教法。雖然諸佛法教,有的是三乘法教,有的是二乘法教,也有的是一佛乘法教;但都是以每位眾生本來圓滿具足,在諸佛未曾多一分、在眾生亦未曾少一分的這個真如如來藏,這個諸佛的心印,作為唯一佛乘,來串起三乘的佛法。如果能懂得諸佛出世,皆以此為無上心印,就不至於在學佛的路上走錯了路而不能夠自知。
反過來說,在歷史的軌跡上,當 佛出世以後,一直到現在,二千五百多年了,這一段時間當中,就像 佛在經中所預記的,會發生的事實一件一件發生了。由於這個世界是凡聖同居之土,所以各種眾生、各種根器,他會並存在這個世間。有福德莊嚴的菩薩,能夠接受 佛的第一義諦教導,這些眾生在 佛還住世的時候,其實已經是少數中的少數了;更不用說 佛滅度以後,真正能信受、能親證真如實相的人,在佛教徒中可說是寥如晨星。就好像在夜晚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斗,數也數不盡;但是到了第二天清晨,太陽出來的時候,我們再看看天上的星星,會發現只剩下區區可數最明亮的那幾顆。
能夠得到如來心印的人,本來就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佛弟子,由於因緣福德尚有所不足,所以只能先在外門修行。這就是為什麼 佛要依著不同眾生的程度因材施教,而以三乘教法、五時三教的次第,來攝受所有的佛弟子。只是佛弟子們,光是從初信位到十信位,能夠具足對於佛法僧三寶以及真如實相的信心,光是這一點就得在一劫、十劫到百劫之中,才能夠修行圓滿。所以,這個世界就如同金字塔一般,十信位尚且不滿足的佛弟子,就像是金字塔的底層,一定是占有整個佛弟子中數目的最大多數者。從正法時期就已經是如此了,再到像法時期,現在的末法時期,大部分的佛弟子,對於 世尊的教法次第、五時三教的道理,已經渾然不知了。
莫說現代如此,即使是在中國的教法史上,能夠知佛法——這個知佛教授次第的人,也不算是很常見。譬如說,在中國的歷史上,能夠真正瞭解五時三教的大德,不算很多。因為正確的判教,是必須得要自己對於佛法第一義諦有了親證之後,才能夠隨著善知識增上學習的。無法親證真如實相的佛弟子,因為自己沒有證量,就只能在外門隨著經典表義、文字義的說明,然後就在外門猜測。所以,釋迦世尊的教法順序這一個部分,中國佛教古時候的大德,從淨影寺慧遠法師開始,到天台宗智者大師,由於自己對於如來藏缺少實證,所以只能大略的知道這個道理。也就是所謂的判教順序,會因為自己沒有實證真如實相的原因,無法通於佛法大意,所以只能照著經典的記錄來判定。可是,經典上錯誤的記載很多,所以在這些大師讀經判教的時候,推測佛法大意的時候,就會無法避免的有所錯誤與誤解。但是這一些也只是一個必經的過程,終究也是瑕不掩瑜,還是有他們不可抹滅的功德。
這件事情一直要到唐朝,玄奘法師以身親證佛法大意,並且從天竺學習了正確的佛法種智,智慧巡遊於三地之上,而身已過初地,說三法輪,這是佛法史上無法世出的人才。由於 玄奘法師的佛法證境太高,雖然徒弟滿天下,但若說真能挑起師父的擔子,繼承 玄奘法師衣缽,可以說是沒有。其中程度較高的就是 窺基大師,勉強接下了 玄奘法師的工作,但實際上兩個人的程度還是相差得很大。窺基大師一生所說所證,都沒有辦法趕得上 玄奘法師,還有一段相當的距離,所以當然也會有錯誤的地方。但是即使是如此,窺基大師的所證,對於一般佛弟子來說,已經是想都想不到,叫作猶未夢見,也就是一般人連作夢都夢不到 窺基的這個證境。
佛陀所施設的這個完整的說法次第,雖然在經典裏面記錄得很詳細,例如《解深密經》《涅槃經》《華嚴經》等等;但是一直等到 玄奘法師之後,才被 玄奘及 窺基把前人的錯誤修正了,然後完整地介紹給中國的佛教界。可惜 玄奘法師、窺基法師這兩位大師,在陳述唯識種智、一切種智的這些時候呢,法義過於深奧。他們的中心思想,可以包括在 玄奘法師所著的《成唯識論》裏面。
《成唯識論》這一本書,本來是 玄奘法師師父 戒賢的老師,也就是 玄奘法師的師公 護法菩薩一生的心得。但是在 護法在世的時候,因為當時客觀的環境,眾生的程度不夠,所以沒有辦法推廣開來。因此,護法把這一本書交給了身邊的侍者,並且交代:未來會有有緣人來到印度,到時候就把這本書交給他。結果後來也就如同師公 護法所預記的發生了,《成唯識論》這本書就交給了徒孫 玄奘菩薩。玄奘法師帶著這一本書回到唐朝,然後加上自己在印度的所學、所知、所見,把它放進去一起演說,於是就成就了《成唯識論》這一本書。但是,玄奘菩薩生前非常地忙碌,他是利用譯經中間的空暇的時間來講述此書;所以他用的是最簡潔的文字,能省則省。光是這樣子,就已經有很多的徒弟聽不懂了。再加上 窺基年輕的時候建議:不要指名道姓的去批評那些錯悟的法師大德,以免影響了他們後代徒子徒孫的名聞利養。所以很多東西,玄奘法師就把人名給隱藏起來,所以更讓人是霧裏看花,看不分明。直到 玄奘過世了,後來 窺基才知道自己的建議錯了,那因此 窺基大師後來為了《成唯識論》寫述的時候,就把它一一具名地挑出來評論,以彌補自己早年犯下的過失。可是 窺基法師為了《成唯識論》所寫的述記,仍然陳義甚高,不論是一般的大眾或者是徒弟們,還是無法領會。所以,自從 窺基過世以後,就沒有人真的有那個道種智能夠領會這一本書了。
在唯識宗裏面,可以說到這邊就斷絶了,反而是要等待後來禪宗真正證悟的法師們,重新來弘揚這一本書。不過這也不算是意外的事情,因為這一本書,本來就是菩薩為了登地而說的,可惜的是曲高所以和寡。因為一般的大眾尚且沒有能力去證得如來藏,就不要講說悟後起修的唯識種智是如何了!因此,這一支真唯識量、唯識種智 玄奘法師的教派,兩代以後就中衰了。到後來甚至連 玄奘法師他的證量,也不再為人所知,大家對他的記憶,僅限於在《西遊記》裏面的唐三藏了。
以上所說的狀況,其實並不會讓人太訝異。因為佛法的實相一向是難會,在 釋迦牟尼佛才過世不久,這種情況就已經出現在教團裏面了。比如說 阿難尊者,他是 世尊的侍者,所以他親自聽聞了 釋迦世尊所說的一切的法教,當然早已經證得真如實相;後來再加修禪定三昧種智,在二乘法上成就了俱解脫阿羅漢,在大乘法中成就了初地以上的功德,可是他仍然無法改變教團衰敗的事實。
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呢?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我們明天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