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尋思之例釋

第34集
由正禮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這一節我們要來跟各位介紹四尋思跟四加行的內容。我們上一節簡單跟各位說明,四尋思就是以名、義、自性、差別來對五陰進行尋思,乃至對於十八界進行尋思,乃至對於一切法進行尋思;所以說,四尋思就是以名、義、自性、差別這四個法來進行尋思。

什麼叫作名的尋思呢?名的尋思就是說,我們要知道名它只是一種文字、語言,它只是一種名言。譬如說,我們說「花」這個字,「花」這個字呢,它就是一個名言,它就是名,就是名、義、自性、差別裏面的名。那我們說這個「花」,我們也可以知道,其他的人他可能說的「花」不是用「花」這個聲音;譬如說他可能說「flower」,說的是英文,或者是說「はな」(hana),說的是日文。所以說,「花」的這個字或這個聲音,它就是一個名;可是這個名跟真正的那個花朵,事實上那是不同的。我們要先具有這樣子基本的瞭解。

那花朵呢,真正的一朵花那就是花的義,所以名跟義事實上它是有差別的。也就是說,真正的一朵花,可能我們說的是「花」,美國人或是英國人說的是「flower」,日本人說的是「はな」(hana);所以,顯然「花」這個聲音或「花」這個字,跟花這個本身它是兩件事情;也就是說,花——真正的花朵,它的存在不必因爲音聲、文字而存在。所以說,「花」這個名它是假有實無,也就是說這個只是我們一種施設,所以它是假有實無的。

那真正的花朵呢?真正的花朵事實上它也是假有實無。譬如說,我們能夠了知這個世界有花朵,那是因爲我們有眼睛看到了花朵,乃至我們有耳朵聽到「花」這個聲音——人家告訴我們說「啊,有花!」這個花朵就是花,用這個「花」來代表。可是這個花朵,如果我們沒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乃至意識,如果我們沒有六識心,事實上我們對於這個花的存在,我們根本不能了知的。也就是說,這個名、義、自性、差別的建立,就是要讓我們來尋思我們所面對的境界、所面對的器世間的所有一切事物。

我們可以知道說,所有的名言的建立,不管是表義名言或是顯境名言的建立,事實上都是因爲有「識」,有六個識,有我們的六識心才被建立起來;如果我們沒有六識心存在的話,這個名不可能被建立,這個花朵的存在的這個義,我們也不能了知。所以,這個名跟這個義事實上它是假有實無。爲什麼呢?因爲它不是真正的存在,所以它們都是生滅的;就好比說我們的六個識,祂也都是生滅變異的。

那什麼是自性呢?自性是說這個花,我們對於說花朵,種種的花朵,譬如說玫瑰花、茉莉花或是牡丹花——種種的花,我們都能夠把它歸類說這個統統叫作「花」;那這個「花」這個字,就有它的自性,因爲它就指示了所有的花,所以說,所有的我們覺得它是漂亮、美麗、容易凋謝的這些花,我們都用「花」來把它含攝;所以說,「花」就有它的自性。那它的義呢,自性就是說,我們爲什麼可以來判斷說牡丹花、茉莉花種種花;我們也有可以看到松樹事實上它也有它的花,只是說它的花太小了我們看不到,可是科學家就可以去辨識它,說什麼部分就是它的花,因爲它有它的自性。所以,花有花的義的自性,所以使得我們對於花,能夠進行一種分類跟判定,這個就是它的自性。

那什麼是名、義、自性的差別呢?因爲它中間有種種的差別,所以說,名有名的差別,所以有種種的名。義也有義的種種的差別,譬如說,不同的花就有不同的花它的差別,花跟根、莖、葉、果也有差別。自性也有差別,譬如說花的自性,花這個義的自性,跟植物的根它的這個義的自性,就有所差別;因爲我們可以知道說,根有它的自性,所以我們稱它爲根,花有花的自性,所以我們說它叫作花;所以自性之間也有它的差別。那同樣是花,牡丹花、茉莉花或者是其它的花,它們有它們的自性,所以它們的自性之間,不同的花之間又有它不同的差別;所以,它有種種含攝的範圍不同,從最粗的分類到更小的分類,種種的差別,這樣就形成了名、義、自性、差別的這個義理。我們用花來作四尋思的一個說明。

那接下來就是要把四尋思——名、義、自性、差別這樣尋思的這個方法,把它運用在五陰、十八界還有一切法上面的尋思。譬如說,如果我們要進行四加行,就要能夠先對五陰裏面色、受、想、行、識裏面的譬如說識陰,或者是說受陰、想陰、行陰等等,去進行四種尋思。

爲什麼要作這種四種尋思呢?因爲作這樣的尋思,可以讓我們能夠對於四加行裏面的種種的位次,能夠如實地去進行。四加行它所指稱的就是說有四個位階:第一個叫作煖位,第二個叫作頂位,第三個叫作忍位,第四個叫作世第一。也就是說,煖、頂、忍、世第一,就是四加行所建立的一個位次,這個四個位次就是由四尋思對於五陰的這樣子的觀察所建立的。譬如說,我們在尋思色受想行識的時候,特別是其中有關於識、受、想、行這四個心法,我們去進行尋思的時候,當我們剛開始去尋思它的名、義、自性、差別的時候,這就是一個光明之法;也就是說,我們開始能夠去確定,識陰它的內涵是如何,它的受、想、行它的內涵是如何。

舉一個例子來說,譬如說對於識陰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等,還有意識等等,去進行名、義、自性、差別的尋思。譬如說對於眼識的尋思:眼識所說的就是這個名,因爲「眼識」這兩個字它本身就是個名;所以當我們知道眼識,我們知道這個名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眼識所指的就是了別事情,見可以讓我們了別外境——色塵境界的這個法。所以說,眼識這個名它有它所指稱的一個內涵,所以就形成了眼識的這個名。那眼識有祂真正的義。譬如說我們中文是說「眼識」,可是如果是其他的人,他不一定是用中文來說的時候,他說的就不是眼識;他用別的聲音來代表,用別的文字來代表,所以那是屬於名的部分。那義呢,它是離開了語言文字,而是直接來說:我們的眼睛有那種功能,可以讓我們去了別外面的色塵境,所以了別色塵境就是眼識的義。我們要能夠如實來確認,確實我們有眼識,那眼識的義是離開語言文字而單獨存在的。因爲這樣子,所以我們還可以繼續觀察耳、鼻、舌、身、意,這樣來尋思。所以說,因爲這樣子來尋思,來作種種自性的了別。眼識跟耳識祂有祂的自性,所以說祂有祂不同的法,所以眼識跟耳識我們絕對不會把祂混淆。我們每個人去作這樣子的建立瞭解的時候,我們都可以清楚地瞭解之間的差別,這個就是祂的自性還有差別。

除了對於識陰的進行這樣的了別之外,我們還要進行對於,譬如說對於受陰,我們有所謂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那什麼是苦受呢?苦受的這個名,有它所指稱的那個意涵,所以說苦受有它這個名的意涵存在。苦受也有它所指稱的義,譬如說違逆我們的心的這種境界,我們領受了,那就是我們的苦受。譬如說,原來我喜歡吃甜的東西,不喜歡吃苦的東西,結果我吃到一個很苦的東西,讓我產生了違心的境界,這個違心的境界讓我產生痛苦,這就是苦的義、苦受的義。所以說苦受有苦受的義,「苦受」這兩個字是名;苦受跟樂受有它自性上面的不同,一個是違心的領受,一個是順心的領受,所以建立了自性中的差別。所以說能夠如實一一的在境界裏面去分辨哪一些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然後去尋思它的名、義、自性、差別。

想陰也是一樣,譬如說有違心之想,有個不順己心的想。譬如說我了知了別人一個不好的眼色,所以我了知了。那我了知這個不利己心的想,那個了知有它的名,所以我們可能說那個人臉色很難看,這個是它的名。那它的義呢,就是我們所了知的那個境界,所以有它的這個義。那有所謂的違心的想,也有順心之想,譬如這個人今天對我笑得非常的燦爛,讓我產生愉悅之想,愉悅的了知,這樣子所形成不同的自性。這是名、義、自性、差別種種的事相,我們就要這樣子如實地一一來觀察。

譬如行,我們有種種的行,行就是一種造作。譬如說,我們有造作了善行,對於有益他人的善行,這樣子就是所謂的善行,所以行陰有它的名。譬如我們作了一個身行,這個身行是利益他人的,所以我們說這個是善行,所以說善行就有它這個名的意涵。那也有它的義啊,這個義就是真正能夠利益他人的,才叫作善行。既然有了善行,就有所謂的惡行或是不善行;我們就要能夠區別什麼是善行,什麼是惡行、不善行它的自性的差別。

所以這種尋思,在我們的四加行裏面作初步的尋思,對於識、受、想、行的基本的尋思,當我們第一次進行這樣的尋思的時候,那樣子就叫作煖位。也就是說,當我們能夠如實的在境界之中,能夠開始很清楚的來一一觀察我們五陰中識陰、受陰、想陰乃至行陰它的名、義、自性、差別,能夠如實地觀察,這個時候就開始了煖位。也就是說,這個人開始有了發起般若智慧的一種,要發起光明之前的一種熱,所以它是個煖。就像是鑽木取火的時候,要把火鑽出來之前,一定要先讓木頭有產生溫暖、產生熱,這個時候就是煖位。

可是這種尋思呢,事實上它不是我剛剛所說那麼簡單而已。譬如說,我們剛剛講了,所謂的善行就是行陰裏面的善行;可是什麼叫作善行,什麼叫惡行呢,這就有很大的差別,而且也牽涉到修學正法的佛弟子們所謂的正見的部分。譬如說,我們是不是應該對於別人錯誤的見解,要來協助他把錯誤的知見把它破除掉呢?那我們去摧邪顯正,到底是善行呢,還是惡行呢?有些人對於摧邪顯正就認爲:老是指稱別人的錯誤,那個是惡法啊!可是事實上他對於什麼是惡行,什麼是善行,是沒有如實知的。所以說,在作四加行進行四尋思的時候,事實上都會牽涉到這一些最基本的佛法的內涵。

所以我們剛剛所舉例,對於識陰、受陰、想陰還有行陰種種的尋思,剛開始在尋思的時候,也就是第一次進行尋思的時候,他如果能夠正確地去觀察、去思惟的時候,這時候就會開始產生煖相。也就是說當他正確觀行的時候,他能夠慢慢發起了正知正見,能夠邁向實證般若智慧的一個道路上面,所以這個叫作煖相。如果能夠在到達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如果能夠重新再進一步地思惟……譬如說,也許剛開始他對於善行跟惡行,他的了知是說「我要好好的,對人有種種的好的身口意行」,他了知這個了,這樣子表示他能夠了知所謂的善行是什麼。那所謂的重觀呢,要進入所謂的四加行裏面的頂位的時候,他還要能夠探求一件事情的本質;也就是說,他要能夠知道更深入的部分,他也要能夠看到事情的本質。譬如說,如果一個人雖然對人和顏悅色,可是他內心事實上是有謀略的,他可能抱的是不好的心。那我們要看到說,他的和顏悅色不一定是善行,那是善行的表面而已,所以他的本質是惡行。他能夠更深入能夠看到一個事情的本質,這樣的話他就能夠說,他對於所謂的四尋思他能夠更深入,他能夠看到事情的本質。

所以說煖位跟頂位,事實上它有所謂的創觀跟所謂的重觀的這種尋思。在我們所謂四尋思裏面,事實上就是要能夠來觀察這些事情的內容,跟它更深入的一個道理。

因爲時間的關係,所以我們這一節先解釋到這邊,下一節我們再做進一步的解釋。謝謝各位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