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佛乘,得成佛道

第104集
由 正益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是“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今天的题目是“唯一佛乘,得成佛道”。

这经文的偈颂,谈到:【汝舍利弗我为众生,以此譬喻说一佛乘。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成得佛道。】(《妙法莲华经》卷2)就是说:舍利弗!我是为众生,用了诸等譬喻来说唯一佛乘,实际上如来的本怀,就是让大家都能够成就像如来的智慧功德,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并不是真的有二乘,是阿罗汉等等、辟支佛等等——这不是如来所要的;如来希望每一位众生都能够成佛。所以,你如果能够相信这样的如来的诚实语,那一切大众也应当如是信受,最后都可以成就佛果。

那我们来看“唯一佛乘”,是 佛陀所标注的、所标明的、所显扬的,并不是世间所以为的在佛教之外,或是在佛教之内还有个密宗。因为密宗他们所说的,他们说:“密宗是一个属于隐密咒来快速成佛的一个法门,这一样可以得到一切种智,一样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果。”然后,他们也把这个密咒,称为大乘,就叫作“密咒大乘”;那有时候也称为叫“金刚乘”,因为他们主张实修法门是男女双修,就是以金刚来譬喻男子的性器官,然后来作杵莲相合。杵莲相合就是金刚杵和莲花相合,这在他们所说的一个密续里面也有记载,就是《佛说秘密相经》里面,来说明他们交合以后,然后产生两种乳相,叫做金刚乳相,还有莲花乳相。那这一个本身,它是属于房中术,不可以来介入到佛法之中;更不应该来说,这是在波罗蜜多大乘以外的另外一个成佛之道。所以,密宗这个说法,是完全不如理的。

尤其宗喀巴,在他的《广论》更说,先要修学“波罗蜜多大乘”,实际上就是他们以此来称唯一佛乘,然后再说才能够修金刚乘;就是以密咒为主的身口意三密,拿来成就他的“即身成佛”,可是这完全是不如理的。因为,如果接受了佛法的知见,信受 如来所说的诚实语,那就会知道说,这法界的本体,实际上就是这个如来藏,一切都是这如来藏所生的,不能够离开如来藏来谈法界;三界一切诸法都是来自于如来藏,祂是一切诸法的所依。所以,不论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切诸法都是以如来藏这个真如妙心体性的功德来成就的,这就是 如来在唯识所说的圆成实性——圆满成就一切诸法的真实体性。

这真实体性,也是包含了如来藏第八阿赖耶识心体祂自己的真如法性——真实性与如如性,祂从来不会动摇;然而,这一个真如心体祂所含藏的七转识的种子是可以变异的,所以真如从这点来看,这个真如心体就是非断非常。因为心体是永远一直存在,而且保持着成佛未来的所有的功德,这个功德就是属于第八识祂的自体性;这个功德一直是被第八识自己心体所保藏,然后这就是真正的每一位众生的宝藏,祂可以在成佛的时候,毫无遮掩地可以发显出来,利乐一切有情。然而,真如心体这第八阿赖耶识,这如来藏所含藏的七转识种子是可以变动的、是可以变异的、是可以除去的。就是说,要看怎样的熏染,透过善知识的教诲,让它能够转为清净;所以这一方面,就是代表说,祂不是常。所以,佛法不是世间以为的断,也不是世间以为的常。所以不是世间人的思惟、寻思所能够抵达的。

所以佛法也说啦,单是闻、思、修不能够亲证这个法,你一定要透过真正的善知识来提携。所以应当要归依三宝、受菩萨戒、亲近善知识,这样才能够向佛道前进。如果不小心信受了密教、密宗、藏密这些喇嘛上师们的说法,说“可以很快地成就佛果”,可是他们几乎都不相信这如来藏,也不相信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甚至说,有的他就直接否定,像宗喀巴他在《入中论》的一个疏里面(就是《善显密意疏》),他在注释的时候,他是以为:“如果你要认可第八识的话,或是说你要认可阿赖耶识,那你就当作这阿赖耶识好了。”也就是说,他对于阿赖耶识是非常的轻慢。“如果你不想要认可阿赖耶识的话”,那他提出这个假设,他说“那你就回归意识就好了”。也就是说,他基本上是个六识论者;六识论者是不相信有七识和八识的。

所以,这些人是在破坏整个唯一佛乘的,他们在佛法上叠床架屋,可是他们并不相信佛菩提道是可以透过六度波罗蜜、十度波罗蜜,来修建完成抵达佛果。因为这整个的真实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真佛心——真正的实相心体——是每一位有情都有的如来藏。所以一位菩萨,他一定会来支持如来藏这个真正的妙法,不会违背这个心体,然后从外面再去找一个法,来取代这个心体;更也不会去冥想说,这三界中有一个冥性,或是一个清净的法性,或是一个真如法性在外面,或是说这真如法性将来可以独立出来。真正的菩萨,不会有人来作这样的完全无理的思惟。应当如《楞严经》所说,这些一切的诸法,从五阴、十二处、六入、十八界等等,这都是如来藏心体——这个真如心体的妙真如性——所成就的。

所以,我们看到说,后来的释印顺他因为接触到《广论》,他受到宗喀巴的影响,所以他就开始也跟着不相信有第七识和第八识;他就把第七识和第八识当作是说,从现代的科学、或是说现代的一些人的理解,他把祂称为下意识或是潜意识;然而,这是根本不对的。因为 佛陀在《阿含经》已经说明了:“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杂阿含经》卷9)如果意识祂是这么重要的话,然而祂前面至少还有意根啊!那您连意根都否定掉的话,就变成你的意识是不可能成立的,所以这个所依根是必须存在的。当然,释印顺也可能认为说,他在经典中找不到证据,但是实际上并不难。我们等一下会举出许多的证据,依师父 平实菩萨在《阿含正义》所说的,许许多多点来作澄清,让大家能够理解。佛陀实际上三乘菩提中,既然是从唯一佛乘分出来的,就都会主张八识;不会忘记说在二乘法的时候,就没有提到这个真如,就没有提到这个阿赖耶识,就没有提到这个如来藏。实际上有的名词没有使用,但祂还是这个本质;所以这实相心体的本质,是一直贯串这三乘菩提教法,贯串整个三转法轮。

释印顺他不仅是这样说,他还希望世间人都认为佛和阿罗汉是一样的。然而经典上,并不是如此说,佛的十力就不是声闻、辟支佛所能够相提并论的,因为声闻、辟支佛没有如来十力中的任何一力。经文是这么说的,《增壹阿含经》中说:【如来十力具足,此十力者,非声闻、辟支佛所能及逮。】(《增壹阿含经》卷49)所以,这不是阿罗汉、辟支佛、声闻、缘觉他们可以修行得到的。如来的十力,只有菩萨摩诃萨可以展现这十力,乃至于依这十力、还有一切种智而成佛。

同样的,我们来说,既然密教他们主张金刚乘,也是要得到种智成佛,那他们就应该要知道种子的“界”——功能差别——是应当储存在真如心体里面。那他哪一个心体会储存呢?如果按照应成派中观所说,他不接受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存在。这阿赖耶有“藏”的意思,也有执藏,还有能藏、所藏,既然这一个阿赖耶识被他舍弃了,那就变成他就没有这个能藏、所藏、执藏的种种功德性;而且这功德性没有办法移转到意识心的上面来。因为意识祂本身是被出生的法,祂还会在五个时候,祂会整个断掉;所以这种情况,是不可能来支持一切诸法种子的储存。

所以,佛法说得很单纯,过去造的业,它会一直持续,它不会亡故,就是不会就这样消失。行人可以透过忏悔等等,来让它改变一些的势力或因缘,但这些事情毕竟是留下来了。所以这留下来的势力,就是这个所造的业的业种,那后来就会过了百千万亿劫,然后因缘相会的时候,这种子因和当时候这个缘又聚会。以前杀我的人,然后遇到了,这时候我可能就会在无明中会反报回去,让他酬偿这个因果;这两边的如来藏心体,都会记录下这件事情,而且会将这一个业种储存得好好的,等着受报的未来去实现。所以,因果对于如来藏祂来说,祂只是让这些事情发生;而能够持有这功德的心体,我们就叫一切种子识。那要种智的话,就是种子的智慧;如果阿赖耶识不见了,那种子根本就不存在了,哪能够亲证种子的智慧而成就一切种智而成佛呢?所以,这密宗,还有包括释印顺他来否定,实在是没有道理的。

而且不仅是如此,从三乘来说,大乘和二乘的法道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开始的解脱道是一样,但是摄受众生也不同;二乘人是被动的,他没有一定要去救护众生,也不会想要护持正法。然后,尤其在这个末法时节,要让 如来的正法永续,这对他来说不是他所要的。而且不仅如此,在许多的方面,依现量来观察,八识是可以如实亲证祂们的心行、功德;这些都是在佛法中说,可以明心、可以眼见佛性,从真见道的圆满,一直到相见道圆满,最后入地。这终都不是密宗还有释印顺所知道的,他们把佛法当成是一个思想,而不知道这修学上是有非常、非常的不同;因此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能够接受也是很自然的,因为他们能够相信 如来所说的话,是非常非常的困难。

因为 如来就提到了,在《菩萨璎珞本业经》有菩萨他证得了这个心体,可是一样,他因为过去的种种因缘,他没有办法安住下来,他还是产生了怀疑,所以最后就退转了。这包括以前舍利弗尊者也都是如此,而且这一退转,也就退转了有可能一劫、多劫,乃至于一千劫,那这样会来造诸等恶事。要知道,证悟是非常困难,能够安住、能够转依、能够信受不疑,也是非常困难,所以不应该离开善知识,应当去想这个事情非同小可;这不是阿罗汉的境界,也不是辟支佛的境界。所以,要能够信受这个法,信受 如来的诚实语,说“一定可以成佛”,这是非常困难的;但只要愿意信受,这样的话,三大阿僧祇劫一定可以成佛。

那我们现在来说明这个“识”的存在是什么。《杂阿含经》说:【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杂阿含经》卷12)就是“识”和“名色”就像三个束芦,它们要能立在这个地面上,是三个互相的支撑,少一个都不行,不然就会倒下去了。这就代表说,识在名色之外,名色不是这个识。所以我们来推究名色,如果依佛法来说,十八界中有六根、有六尘、有六识;六根里面有意根,那意根的话,祂既然不是五根,所以祂是非色根;非色根的话,祂就是心、心识,那因此祂就属于第七识,在六识之外第七识。那今天名色、七识以外,再说有个“识”,这个心识的话,那祂当然是属于第八识。而且这第八识,是会在三界中运行的,所以才会说名色这法,是以这个识来作为所依的;离开这个识,你就没有名色可以说。

所以在经典上也说,祂就是入胎识;因为人死的时候,这六识不会去到未来世。当初,𠻬帝比丘他不接受这看法,后来就被 如来斥责;他认为流转轮回的这个心体会继续保持祂原有的体性,就是他希望这六识、或是说他的意识这觉知心一直去到未来世。但 如来说不是这样的,如来就责骂他、责备他,说他是愚痴人,说 如来从来没有这样说,是你一向这么说。因为这就是世间的常见,以为自己的意识是可以继续到未来世。可是这样随便想一下,不用很认真想也可以知道,前一世是女子,这一世是男子,那颠倒的情况也是如此,那如果这样是同一个意识,那应该喜欢的对象等等都应该一样啊!那这样不是又一下就错乱了吗?而且,还有的是从其他的畜生道来的、或是天人来的,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种种的执取也不一样,那如何可以说这一世的意识就是等于上一世的意识呢?所以这样也是不如理的。

所以佛法有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在经典里面谈到,这个“识”就是名色的“本”——它的根本,名色的习、名色的缘、名色的因。就是说从这个因、习、本、缘来说,这个因就代表说有种子因,然后习就是集起这种子,所以这个识就是代表说一切种子识,那这个能够含藏祂的因,然后就是集——所以以后这位有情就会受苦或是享乐。然后这名色的本,就代表说这个识是本识,因为有祂的功能存在,所以可以含藏这些种子;然后让这种子成为现行,也让这个种子能够受熏,也让能够发起菩提心,这有情最后一直修学三大阿僧祇劫可以成佛。这个心识也是造就名色的种种缘,祂可以在这个世间有依他起的功能,然后让这个名色继续地增长,去造作种种的善业、恶业。所以从佛法来说,这一个心识是一定存在的,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否定的。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点击数: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