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伏性障

第056集
由 正国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节目。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降伏性障”的相关法义,“降伏性障”在佛道修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及基本的课题,因为性障是有漏法,令修学者不断漏失功德,所以是修学者所必须要慎重对待及积极去对治的。

本节目的因缘,是因为在琅琊阁网站上,刊登了一篇《琅琊快报》名为〈QQ群组两岸正觉学员探讨对萧平实的认知〉之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琅琊阁及其同道,对于 平实导师提出了许多偏颇的看法,并以许多惊悚的语言来诬谤 平实导师,譬如“非常狠毒、刻薄、人格有问题、多行恶事恶行恶语、谋财、害命”等等,好像是他们跟 平实导师有深仇大恨似的。由于这篇《琅琊快报》基本上没有论及什么法义方面的内涵,所以我们就来探讨一些有关于修除或降伏性障方面的知见,希望有利于大家,也顺便可以提供《琅琊快报》的作者参考。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般“性障”说的就是“心性上面的障碍”,基本上主要是在烦恼障方面。烦恼障的范围很广,如果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来说,就是“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掉举恶作、昏沉睡眠以及疑。这里面“贪欲盖”与“瞋恚盖”,大家都很清楚其过失所在,如果被这两种盖所系缚,对修行人来说则容易违犯戒律;而“掉举恶作盖”,则是会障碍学人修学定学,因为心一直无法安住下来、心不寂静;相对的,“昏沉睡眠盖”以及“疑盖”,则会障碍慧观。所以这五盖实际上是会障碍修学戒、定、慧三学的。因此,佛菩萨特别施设五盖,来提醒修学者应当留意并对治之。

对治五盖的基本方法,就是修学五停心观。譬如,在正觉同修会的修学内容里面非常重要之无相念佛,就是属于五停心观中之念佛观,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来修持,可以令修学者快速发起动中定力,因此可以逐渐降伏刚强难调的心性。性障五盖的伏除,就如同把一个有漏洞的水桶补好,因此倒入的功德水才不会一直流失;所以在修行路上不能只有修集善净法,而是染污恶法也要同时去对治。所以,如果放任性障五盖一直存在,那实际上善净法也修不好。所以在菩萨三聚净戒中,除了“摄善法戒”与“摄众生戒”之外,还有“摄律仪戒”,也就是有一些不利自他的身口意行,是必须被遮止及修除掉的。

接着,我们来看在这篇《琅琊快报》中批判 平实导师说:【这人的人格有问题,有问题不是骂他,而是说明他没证量,……。】这种批判方式,显示《琅琊快报》作者本身的佛法知见是有问题的;把“人格”与“证量”混为一谈,对于评论善知识非常轻率,真的是令人为他捏一把冷汗。人格,根据《国语辞典》的解释,意思是说:“人的品格”,或者“心理学上指个体在思考、情绪及行为上,所显现的一致而特定之模式”。因此,如果说某人没有证量,就是“人格有问题”,那这位作者不就连同自己跟同道都骂进去了。所以这篇《琅琊快报》实在真的用词非常草率,其所说的内容是非常粗糙及不可靠的;同时也显现出作者不了解佛法中“十法界”的道理。

同时,这篇《琅琊快报》也批判说:【导师的书你看久了会发现他这个人没啥“感情”, ……】这也是不了解在“法义上之破邪显正”与“评论他人身口意行之过失”的差异。在法义上之正邪厘清,当然要非常明确精准,而且是菩萨之所应为,所以不应该落入情执之中而有模糊之空间存在。所以 世尊开示“依法不依人”。而相对的,菩萨应当要避免去评论他人身口意行之过失,所以这两者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很遗憾的,这篇《琅琊快报》作者,并不晓得这两者的分际,对善知识妄加批判,这也是令人很无奈的。须知将来正法之所以坏灭,就是坏于相似佛法。圣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0中开示:【于尔所时像似正法不得兴盛,正法不灭;若于尔时像似正法当得兴盛,即于尔时能引实义所有正法当速灭没。】所以菩萨在作法义辨正时,就会同时“破邪”与“显正”,把对的与错的作对比及详细的解说,因此当然会让邪师与外道闻风丧胆,而令人觉得菩萨笔锋犀利,实际上这是菩萨极为慈悲的作为,因此并非《琅琊快报》所说的“没啥‘感情’”。

包括这篇《琅琊快报》也批判正觉:【完全把所有的思想活路都堵死了。……连发愿往生西方的路都堵死了。】(〈《琅琊快报》2021-6-12:QQ群组两岸正觉学员探讨对萧平实的认知〉,琅琊阁。)这显然也是非常草率与不负责任的批判。在现代民主自由社会与网路〔网络〕时代之下,谁有办法把别人之“思想活路都堵死”,何况正觉的门风一向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平等摄受;就像目前有的人理念或知见不同,他便可以自行离去,正觉也不可能加以强留。而“思想”属于内心之事,又如何去“堵死”?乃至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只要他吻合 弥陀世尊的大愿,便可随愿往生,又岂是别人可以阻挡的?同时,在现代拜科技发达之赐,修学者可以取得的佛法经论、文章等极多,而且大多是免费的;同时网路〔网络〕上,亦存在着许多的弘法节目,包括各宗各派,有谁可以限制您去取得及阅读?所以,《琅琊快报》作者之说法,显然只是个人之虚妄想而已,完全不足采信。

大家要注意的反而是读了这么多的资料之后,要如何正确解读而不会产生混乱。例如,在琅琊阁网站中的文章认为:【这几部经与《成唯识论》不属于一个体系,《成论》里面完全没有如来藏这一名词与概念。两个体系的理论架构完全不一样,不可以混为一谈。】(〈正觉法义辨正:萧导师错解如来藏、第八识、真如(上篇)〉,琅琊阁。)又主张“如来藏经论与纯粹唯识经论两套难以共融的系统”,这就是因为自己无法融会贯通法义,而把佛法拆解成不同体系,并误认“理论架构完全不一样”、“难以共融”;同时以为《成论》用的是“第八识”,而某些经典用的是“如来藏”,便以为说的不是同一个心。须知诸佛所证皆是以生命根源第八识为核心,所以在《摄大乘论释》卷2中开示:【谓根本识,为一切识根本因故;譬如树根,茎等总因,若离其根,茎等无有。阿赖耶识名根本识,当知亦尔。】也就是诸佛所证及开示,都是依据根本识为核心,不论祂被称作什么名称,是第八识或如来藏或阿赖耶识等,都同样是这个根本识,因为法界实相说的就是这个本住法,故说“一实相印”。所以在现代佛法资料极多,而且取得非常容易的情况下,如果只作学术研究或者文字考证、比对,那就很难真正契入佛法的核心;相对的,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行,这才是最快速及最有保障的。希望这篇《琅琊快报》的作者,能够接受这样的观念而知转变。

在本节目一开头,我们有说这篇《琅琊快报》中,使用了许多惊悚的语言文字,来诬谤 平实导师;究竟其背后是否与瞋心相应,才会使用这么多惊悚不实的语言文字,这就有待《琅琊快报》作者自己去反观与抉择。然而,我们却是可以趁此机会,来学习一些相关的法义,了解有关性障的过失及修除的功德,如此可以逐渐降伏性障烦恼,远离功德法之漏失。在《显扬圣教论》卷1中开示:【瞋者,谓于有情欲兴损害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无瞋为业,如前乃至增长瞋恚为业,如经说诸有瞋恚者为瞋所伏蔽。】这里面开示说,有情与瞋心所相应的时候,通常是有生起想要损害别人之心;而如果常常起瞋,就会令瞋习越来越重,所以说“增长瞋恚为业”。这当然是不好的,因为菩萨应当慈悲而以四摄法对待众生,不应当起瞋伤害众生。这里面也开示说,瞋“或是俱生或分别起”,也就是说,起瞋,他有时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性,是由多世所熏习累积而成;这当然是对于行菩萨道会产生严重的障碍,应当设法分分修除。而有时候瞋心是由分别而起,譬如遇到某种境界,经由意识分别之后,认为是对自己不利之逆境,因此而引发瞋心;那这部分就显现出修学者正知见及抉择慧之重要了。因为对于境界,有些人会把它当成观行的机会,所以表面上虽然是逆境,但是实质上却是验证法义与修除性障的机会。所以有智慧的菩萨,便会把逆境当成逆增上缘,因此菩萨一发现自己起瞋的时候,便要留意而能一触即止。

在《大宝积经》卷90中开示:【舍利弗!因贪犯者,为过微细,难可舍离。因瞋犯者,为过麁重,易可舍离。因痴犯者,为过深重,复难舍离。】也就是“瞋”因为会直接伤害众生,故与“贪”比较起来,过失相对就很重,因此应当逐渐远离。而众生起“瞋”的时候,行相较粗,而且通常是面对逆境,所以容易察觉;因此,如果有“正知见”,知道起瞋的过失,便可以逐渐舍离。相对的,“贪”的违犯,通常是一分一分累积加重,以及起贪的境界一般都是顺境,因此较难警觉其过失,也较难舍离。而其中“因痴犯者,为过深重,复难舍离”,这就需要非常小心了,因为愚痴的关系,而不知道身口意行是错误的,或把破法的行为当成是护法,而且积极去作,这就容易造成“为过深重”;并且因为愚痴的关系,而不晓得是不应当去做的,当然是“复难舍离”。所以在圣教中的开示,就提醒我们对于“瞋”与“痴”的违犯要特别小心,尤其是在公开的网路〔网络〕平台发表评论善知识或评论正法文章的时候,因为会影响许多人的法身慧命,所以要极为小心。因此这部经中也开示:“因痴犯者,当堕八种大地狱中难可解脱。”明显的是在提醒我们需要特别留意。

在这篇《琅琊快报》中也怀疑正觉说:【难道你们的循环逻辑论证是:因为萧老师和亲教师都有实证,所以他们的说法都是对的,然后,用你们的萧老师和亲教师的说法,可以证明萧老师和亲教师们有实证?】(〈《琅琊快报》2021-6-12:QQ群组两岸正觉学员探讨对萧平实的认知〉,琅琊阁。)也就是他怀疑正觉是以自己主张的法义,来证明自己有亲证,实际上这也是完全不符合事实;因为正觉的实证,并非如《琅琊快报》中所怀疑的,是属于“循环逻辑论证”,而是完全吻合经教,也完全经得起检验。会有这样误解的原因,是因为《琅琊快报》作者自己误解经教法义,而错认正觉所说不吻合经教,所以不信正觉是有实证,而怀疑是属于“循环逻辑论证”。平实导师已经出版接近两百本著作,里面大量引用经教证明及详细解说实证的内容,也有许多著作本身就是解释经论的;著作里面也多有 平实导师依自心现量、依现观所说,而且完全可以用圣教印证。然而,这篇《琅琊快报》却说:【再从逻辑上来说,谁来证明、用什么来证明你们的萧老师及其亲教师们都有现观实证呢?】(〈《琅琊快报》2021-6-12:QQ群组两岸正觉学员探讨对萧平实的认知〉,琅琊阁。)可见《琅琊快报》作者大概阅读的不多,而竟为文来质疑,可见其草率了。

而这篇《琅琊快报》及琅琊阁网站的文章,常出现有批判正觉鼓励学员培植福德的论述,甚至说:【佛法中的证果,不论二乘还是大乘,都与福德无关。】(〈琅琊随笔(27):世尊为何教导弟子布施“毒田”?〉,琅琊阁。)这明显是违背唯识五位中最基本之资粮位的道理。在《成唯识论》卷9中开示:【菩萨住此资粮位中,……所修胜行,其相云何?略有二种,谓福及智。】也就是想要进入“加行位”前,需要先修集福德与智慧资粮,缺一不可。所以资粮位又称为“大乘顺解脱分”,也就是修集这二种资粮,是菩萨见道及解脱的基础,也是必备的,因此不能只修集智慧资粮。所以很明显的,《琅琊快报》的作者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才会一直在正觉菩萨护持正法、修集福德上面作文章及刻意渲染扭曲。

而《琅琊快报》的作者似乎也不晓得要证般若度需要先修布施度。布施度不就是福德所摄吗?同时这篇《琅琊快报》一开始便说:【辩论群和实修群组里面有一串讨论,……闲聊他们对萧平实的看法,……。】(〈《琅琊快报》2021-6-12:QQ群组两岸正觉学员探讨对萧平实的认知〉,琅琊阁。)把共修群组称为“实修群组”确实不错,但是既然是“实修”,难道不晓得布施度的重要性,反而要批判正觉学员之积集福德资粮,真是令人费解!如果没有一度一度在六度上实修,基本上是不能见道的,智慧也无法依着闻、思、修、证的次第前进;因此,由于《琅琊快报》作者批判在福德庄严上面精进的正觉菩萨,以及喜欢“闲聊”,造成他们无法正确解读经教,因此诬谤正觉是属于“循环逻辑论证”,显然是事出有因。所以,菩萨道最后成佛称为“二足尊”——也就是福德与智慧皆圆满具足,这是佛弟子们一定要相信的道理。所以每一个修证位阶的智慧,皆需要有相对应的福德支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开始我们所提到的性障之修除,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事,菩萨不应当花费许多时间在寻觅别人身口意上的过失,应当“护戒自观身,不求他过失”。如果没有用心去对治性障,那自身的功德法之漏失便会越来越大,而且各种性障烦恼其实是会互相引生的,所以性障的过失远比想象中来得严重。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卷60中开示:【若作是心,诸有此见,拨无施与乃至广说,彼于王等获大供养及衣服等,即以此义增上力故,起如是见,名贪所生邪见业道。若作是心,……我今不应与怨同见,彼由憎恚,起如是见:无施、无受,乃至广说,名瞋所生邪见业道。若不如理于法思惟、筹量、观察,由此方便所引寻伺,发起邪见,名痴所生邪见业道。】这里开示的就是:有人因为贪求财物的关系,而接受或生起没有布施果报与其他违背因果的邪见;或者有些是因为瞋恨对方的关系,而偏要与有正确知见之对方有不一样的见解;或者有些是愚痴的关系,无法如理抉择法义,因此信受或与邪见相应。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对治性障烦恼的重要性。这里我们只引出有关贪瞋痴引发“邪见”的论文,其他引发各种烦恼的开示,有兴趣的观众可以查阅论中的详细开示。

上述说明有关伏除性障的法义之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多观察及对治自己的问题,不要浪费时间在留意别人身口意行上的过失。因为现代时节因缘有大善知识住世,及经教因科技进步而广泛流通,并且属于富裕和平的大环境,因此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好好精进修行累积福德与智慧资粮,那要“超劫精进”是不难的。也就是要把握时间及环境因缘“超劫精进”,避免浪费时间在“闲聊”别人的过失;何况这些“闲聊”的内容多是道听涂说,刻意被渲染扭曲的,谈之何益!并且,如果因而批判或评论错误,便成为毁谤善知识的严重后果,何苦来哉!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来作几个简单的结论:第一点,性障五盖对于修行人会产生功德的漏失,所以应当正面加以对治。第二点,对于菩萨破邪显正的慈悲之行,应当加以护持而不应批判,以免像似正法逐渐取代正法。第三点,佛法是整体的,皆是以本住法为核心而开展出来,亲证这个本住法之后,才能入内门修学。第四点,佛法的成就需要有闻思修证的过程,而且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


点击数: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