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真见道与相见道(下)

第105集
由 正莉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今天我们仍然是延续上一集的主题,叫作“大乘真见道与相见道”。

首先,我们看《成唯识论》卷9,玄奘菩萨开示说:“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意思是说:前面真见道,是证得万法唯阿赖耶识所生的唯识性;后面相见道,则是证得万法唯阿赖耶识所生的种种法相。也就是依唯识性;然后从阿赖耶识心体以及种子的一切法相中再作观行,叫作唯识相。在唯识相当中,仍然还是有唯识性存在,因为万法都是从阿赖耶识心体出生,都不离唯识性。

那什么是唯识性?是说阿赖耶识心体能出生、能显现万法的种种自性。所以 佛在《大乘入楞伽经》开示说:“生唯是识生,灭亦唯识灭。”(《大乘入楞伽经》卷6)从这句经文可以证明:万法唯识的唯识性。既然万法的出生都是“唯识所生”,唯是阿赖耶识中含藏无漏有为法所出生;万法的坏灭也是“唯识所灭”,也是由于阿赖耶识中含藏种子的缘故而坏灭。所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界的实相。能这样现观的人,就是亲证唯识性相的菩萨。这就证明了:阿赖耶识是实相心体。既然阿赖耶识是实相心体,就不可能是生灭心。

接着《成唯识论》卷9又说:“二中初胜,故颂偏说。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意思是说,真见道与相见道这两种功德,以初时真见道来得殊胜,因为前面真见道是发起后面相见道以及修道的基础,因为真见道能使后面相见道的功德发起,所以说为殊胜。但是前面真见道所证得的智慧,只是根本无分别智,而后面相见道位悟后起修所证得的智慧,则是后得无分别智。

所谓唯识性,就是万法唯识的真实性,这个识就是指阿赖耶识。菩萨在初明心时,亲证真如理体阿赖耶识,叫作真见道。真见道只是明心证真如——证得阿赖耶识自体,只是了知阿赖耶识自身真如性的总相,还不能了知阿赖耶识自体的种种别相,所以是根本无分别智。如果想要进入初地的入地心,明心证真如以后,还需要加修相见道,在阿赖耶识所生、所显的种种法相上-也就是在阿赖耶识心体以及阿赖耶识所生七转识的种种别相上-去作观行。这就必须比前面真见道的总相观行,更深入去证验以及了知,确认万法都是阿赖耶识所出生、所显现的法相;也确认七转识以及一切我所诸法,都是从阿赖耶识所执藏的种子所现行,或直接、或间接、或辗转出生。如果真见道以后,不在阿赖耶识心体上面作唯识相的种种现观,那么就不可能进入初地的入地心。所以说“唯识相”相较于“唯识性”,那是更上一层之法。

但不论是唯识性或唯识相,都是依阿赖耶识所作的观行,如果离开阿赖耶识,也就没有唯识性、唯识相可修可证。因为真见道只是总相智,还没有证得别相智,所以明心触证阿赖耶识,确认阿赖耶识为万法的根源,这只是真见道,还不是相见道。必须在明心证真如以后,进一步再作现观,更深入去现观阿赖耶识自体的种种体性,这样才能发起别相智,也就是后得无分别智。所以说,唯识相是真见道以后所应该进修之法。

但是唯识相所现观的心体,仍然是阿赖耶识自体,然后再配合七转识作现观,不像真见道时,只是对阿赖耶识自体作现观;因此,相见道的所观是更为深细。可是相见道所亲证的法义,仍然还是依真如理体阿赖耶识来作观行,也就是不可以离开阿赖耶识去作观行。此外,如果明心证真如以后,得少为足,不再跟随有种智证量的善知识继续修学相见道,那么就不可能进入初地的入地心。

接着我们再来看《成唯识论》卷9,玄奘菩萨开示说:“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论文中说的“二见道”,就是指真见道与相见道;“极喜地”就是指初地。意思就是说,当菩萨证得真见道与相见道,通达这两种见道时,就是生如来家,住在初地的入地心。

我们综合以上所说,真见道是在前面,相见道是在后面;真见道的智慧比较粗浅,相见道的智慧比较深广。但是前面真见道的智慧,却是后面修相见道的基础,如果没有前面真见道,也就不可能有后面的相见道。菩萨在初次明心时,也就是第一次明心不退,成为七住位菩萨,这时候虽然已经亲证阿赖耶识,可仍然还没有转成究竟清净真如,因为还没有发起“后得无分别智”,也还没有证得道种智,只能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当七住位菩萨证得“根本无分别智”进入中道,也就是证得阿赖耶识出生中道智慧以后,第六识意识就转生“妙观察智”,第七识意根末那识就转生“平等性智”。这就是明心真见道时所生的“根本无分别智”,都是在中道的法智、类智上来说,这是下品的转识成智,只是下品转。

换句话说,明心开悟时是以能分别的意识觉知心,来悟得本来就无分别的阿赖耶识,然后由阿赖耶识体性的证验,使得意识产生胜妙的观察能力,就叫作妙观察智。这表示已经有了初分的能力可以现观阿赖耶识如何运作,叫作下品的妙观察智,属于根本无分别智。这是由于能够观察本来就无分别的阿赖耶识的运作,所以这个智慧叫作无分别智。换句话说,这个无分别智的证得,并不是把能分别的意识心修行变成无分别,因为如果不能分别就不是智。这是由于意识有能力来观察无分别心阿赖耶识的运行,因此产生了智慧,这个智慧叫作无分别智。

再说,由于发起无分别智,所以能够现观:一切有情都是同样有这种无分别心阿赖耶识,体性都一样,平等平等而没有差别。那么从此就不会再对众生的贫富、美丑等等去作分别;这样意根末那识产生了平等观,心就安住在平等观,于是生起下品的平等性智,但也只是初分的下品平等性智。

接着,我们再来看《摄大乘论释》怎么说的:

论曰:“若菩萨如此入初地已,得见道,得通达,入唯识。”释曰:……由入唯识为方便故,能通达真俗境;由通达真俗境故,得无分别智行;由得胜行故,得初地果。(《摄大乘论释》卷8)

《摄大乘论》开示说:“如果菩萨这样修行,进入初地以后,叫作得见道功德,得通达见道内涵,真正进入唯识位。”《摄大乘论释》解释说,由于初地菩萨能够以进入唯识性的行门,作为方便法的缘故,所以能够通达真谛与俗谛两种境界。由于通达真谛与俗谛两种境界的缘故,就能够获得无分别智的出世行;也由于获得殊胜的出世行的缘故,所以才能够证得初地的果位。

释文中明白地说,由于见道的缘故,才能够有诸地的修道事行以及理行。又说,在大乘法中,必须了知外尘都无所有,一切都唯有识,都是“唯识所生、唯识所灭”,才算是通达真如;也必须了知万法皆空,都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出生,才算是通达俗谛。也必须了知阿赖耶识从来无生,才算是通达真如;而且也必须了知阿赖耶识离语言文字,无形无色,不可名状,不是三界有法,但假名说为实有法,才算是通达大乘法的世俗谛。大乘法的世俗谛,是以亲证阿赖耶识为基础而作现观,不同于二乘法的世俗谛单依蕴处界来作现观。

这个“论意”以及“释意”,明白地告诉我们:真见道就是证真如,而真见道所证得的真如法性,就是第八阿赖耶识心体在世俗万法中运作时所显示出来的真实性、如如性以及清净性。此外,证得通达位初地入地心的证量,必须以“证知阿赖耶识心体本来无生的体性”作为基础才能证得。所以说,不但世间万法是以阿赖耶识为归,乃至出世间一切无为法,以及菩萨亲证大乘无生忍与无生法忍所证得的果位,也都汇归于阿赖耶识心体。

二乘人所证得的初果到四果,也是依阿赖耶识心体中所含藏“我见、我执烦恼种子现行”的断除而立名;二乘阿罗汉所取证无余涅槃,也是依阿赖耶识改名为异熟识心体而立名;乃至最后身菩萨所证得佛地真如,也是依阿赖耶识改名称为无垢识心体后所显示的真实性与如如不动性而立名。因此说,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部都汇归阿赖耶识心体,如果离开阿赖耶识心体,也就没有一法可说了。

又依据《成唯识论》 玄奘菩萨所说,佛地所生起的四智心品,非一亦非四,都是由八识心王配合运作而出生能作观察、思惟、分别、了知的意识心。然后再由意识觉知心观察阿赖耶识心体,而了知阿赖耶识心体的真实性与如如性,才能够出生意识所拥有的妙观察智,也才能够在意识觉知心上显示阿赖耶识心体恒时处在真如法性中,因此而显示出佛地清净意识的清净法界。由于佛地清净前五识所相应的成所作智心品,而显示佛地前五识的清净法界;也由于佛地的清净意根所相应的平等性智相应心品的所行境界,而显示佛地意根的清净法界;也由于第八识无垢识所相应的大圆镜智心品作为四智的所依,因此而显示佛地无垢识的清净法界;这样四智心品所行的智慧境界、所显示的清净无杂境界和第八识无垢识心体,合称为清净法界。

这个第八识无垢识心体犹如虚空,无法染污祂的体性,所以说为清净法界。而清净法界不是心法,只是佛地八识心王所显示出来的清净智慧境界。那么清净法界既不是心、不是识,也就没有出生任何一法的功德,更不可能出生诸法本母阿赖耶识。既然四智心品以及佛地清净法界,都是由于通达般若真见道与相见道,并且发起增上意乐而进入初地;也是由于进修阿赖耶识心体所含一切种子的智慧,以及修集无量福德,净除阿赖耶识所执藏的二障随眠,才能成就佛地清净法界以及四智心品。所以,世间万法以及一切佛法全部都汇归阿赖耶识心体。

如果舍弃阿赖耶识、否定阿赖耶识,而妄想另外寻找一个能出生阿赖耶识之法,就是心外求法的外道。也就是说,如果外于阿赖耶识而求解脱、求佛法,就是心外求法的外道。可古往今来,心外求法的外道不乏其人,譬如古天竺安慧论师以及他的徒弟般若趜多,正是佛门外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安慧论师所创造的《大乘广五蕴论》,安慧论师把能生五蕴的阿赖耶识,摄归在阿赖耶识所生的五蕴中,安慧论师的这个邪见与法界实相完全不符,完全违背 佛的圣教。因此,一切学佛人都应该要远离,以免被邪师邪见所误导而坏了佛法慧命。

所以,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开示说:

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

意思就是说,想要成就菩提妙果,最为重要的,首先就是先要跟对善知识,因为如果能够亲近真正的善知识,接着才能够听闻到正法,才能够如理思量,乃至如法修证。

时间的关系,今天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点击数: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