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与法身(下)

第112集
由 正祺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单元。今天我们继续来讨论〈法王与法身〉的问题。

在上一个单元说明《胜鬘经》的经文:“得一切功德,法王、法主而得自在,登一切法自在之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在经文中所谓的于法得自在之地,成为法王与法主,这是必须要一切种智圆满才行,不单是证得法身而已;证得法身的时候只有初分的法身德,但是这个法身德要到究竟佛地的时候才能够具足。因为具足法身德的时候,八识心王都各有祂的功德;成佛的时候,前五识转生成所作智,第六识转生上品妙观察智,第七识转生上品平等性智,这个时候金刚喻定现前,也让第八识真如转生大圆镜智;这都是一切种智,就这四智圆明而成一切种智,也就是一切种的智慧圆满成就。

我们先不谈大圆镜智等,光说前五识的成所作智的功德,都不是我们所能够想象的,连等觉菩萨也都无法想象,只能够从经典中的说明加以理解而已,这更不可能是佛门外道的假法王、凡夫们所能够了知的。如果要谈到成佛以后的无垢识,还能够与五别境、善十一心所法相应,那到底是什么境界?这连等觉菩萨也无法想象。等觉菩萨都还没有具足法身德,都不敢自己宣称是法王;可是佛门外道凡夫、法王们,倒敢公然堂而皇之的说自己是法王,这不是很可笑的事吗?所以必须要究竟一切法,而于诸法得到自在以后,才能够称为法王。

我们这个时候的娑婆世界的所有佛法,都是由两千五百年前的 释迦世尊宣说出来而得到的,所以这个年代,只有 世尊才能够称为法主、法王。一切的声闻、菩萨都要随同 世尊来修学,同样以 释迦世尊为主,所以 世尊就称为法主。

佛教界早期常常有人说:“佛其实等于阿罗汉。”他们的意思就是说:“佛的证境就是阿罗汉的证境。”但是问题来了,佛陀能够于诸法得到自在,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却常常要来请法,又是为什么呢?如果佛等于阿罗汉,而不是在佛菩提道上面有所不同,同样都只是修解脱道,那么 释迦世尊当年入灭以后,应该会有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出来继续成佛——绍继佛位,然而事实上却没有。即使是大迦叶,佛早期弘法的时候曾分给他半个法座,他都不敢自称成佛;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等等,都没有人敢自称成佛,都没有人敢绍继佛位。

诸大阿罗汉们也都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法义还有很多,可是去到 佛那里一问就全部解决了。又常常有人来见 佛(也有外道、也有佛弟子),在 佛为他们说法以后,他们往往当天就死掉了!而阿罗汉们的习惯是:凡是有佛弟子死了,就要去问 佛:“这个人生到哪里去了?”佛都会一一记说:“这个人生到某处去了,或是这个人没有后有了,或是这个人生到某处以后还会再生到某处去。”佛陀都会授记,可是阿罗汉们能够为人授记生死之处吗?答案是没有几位。如果是入无余涅槃,他们找不到、也不敢随便讲话。那么这样,佛等于阿罗汉吗?显然是差异很大的。而且阿罗汉们与外道辩论以后,回到园林中,都会先向 佛陀请问说:“我这样与外道论法有没有错误?是否有谤佛的嫌疑?”都要请问 佛陀的,可见佛地与阿罗汉地的差别是很大的。所以从历史事实以及从圣教,或者从理证上面来看,阿罗汉都不等于佛,因为阿罗汉都无法等于菩萨了,何况能够等于佛!

所以要能够当法王、法主,绝不是容易的事,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册封一下,就变成法王、法主了。即使是总统公开为谁册封,也仍然不是法王、法主;因为法王或法主,是要依三德的具足来认定的,只有佛地才能够自己认定,谁都没有能力来册封跟认定。所以现代一切自认为已经成佛的人,敢认为是法王的人,保证他一定是凡夫,连初果都没有证,我见都没有断;如果断了我见,他就会知道所有的阿罗汉都还不是法王,自己更不敢自称法王了。所以佛门外道所有法王都是僭越王位,因为法王只有佛陀当得。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法身,主张“大乘非佛亲口所说”的法师,他在他的《胜鬘经讲记》当中说:“法身有二义:约法性说,名一切清净。得最清净法界,由于具一切功德,离一切烦恼所显,所以法身又即是白法所成身,功德聚名法身。离缚而成一切功德,法身即一切自在义。”(《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页181~182。)这位法师认为法身有两个义理,第一个是从法性上来说的,叫一切清净;他说法身是一切清净,可是阿罗汉有没有清净?有啊!不然阿罗汉怎么能够出离生死。阿罗汉有没有法身?也有啊!可是阿罗汉没有证得法身。事实上每一个有情都有法身,问题是有没有亲证;假使没有亲证,就说他没有法身的功德。因为关于法身、实相的智慧,都不会生起来,但是法身仍然继续存在而运作不断;其实阿罗汉的法身还是每天在为他卖命,可是他不知道。所以阿罗汉心地虽然清净了,能不能在法身德上面产生作用?答案是没有用。即使阿罗汉回小向大,三大阿僧祇劫不断地以解脱智慧去利乐众生而无私无我,并且把所有的烦恼习气种子全部断尽以后,他自己的法身在哪里?这位阿罗汉还是不知道,所以没有法身德。他若是想要证得法身德,还是要回到佛菩提道,从六住菩萨满心位开始,希望明心而进入第七住菩萨位,才有法身德。

所以,如果说阿罗汉就是佛,阿罗汉们得“最清净法界,由于具一切功德,离一切烦恼所显。”像这样子所谓的白法所成身,真的是一切清净了,凡有所说、所思、所行都是清白法,没有黯污之法,可是有没有证得法身呢?还是没有。万法出生的根源—诸法之身—在哪里?还是不懂。所以还是没有证得法身,当然也没有净除上烦恼,就不是一切清净了。

接下来“功德聚名法身”这句话倒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功德聚是指什么?一切功德聚集在哪里而能出生、而能有功用?功德都聚集在法身中,所以“功德聚名法身”这一句是正确的。但问题是,能把功德聚集在自己身上的那个法身是什么?那就是入胎识、本识。这个本识祂在哪里呢?阿罗汉都还不知道。所以即使已经得一切清白了,仍然只是生灭性的意识心,还是不能称为法身的;因为万法并不是聚在意识心中保存的,一定要证得万法的“功德聚”,才算是证得法身的人。万法功德都是从哪里出生来的?都是从本识中出生来的。证得这个出生万法的本识,才叫作证得法身;证得法身的人,才能观察法身的种种功德,这样子才有法身智慧的功德。如果否定了法身而讲法身德,那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这位法师又说:“离缚而成一切功德,法身即一切自在义。”事实上阿罗汉已经离缚了,却没有成就一切功德,这样的自在是真的一切自在吗?当然不是。即使成佛了,意识也还有不自在的时候,譬如去托钵时,在路上木枪刺足,很痛!那时只有进入无想定,让意识停止现行才能免除痛楚,所以 佛陀说祂那个时候是进入无想定中。我们以前以为说 佛陀是进入四禅,因为进入四禅中就不触五尘了,也可以免掉痛苦;《阿含经》中则 佛说:“那时是进入无想定中。”佛陀有时背很痛,也进入无想定中。只要痛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就进入无想定中,而无想定中没有意识领受痛楚;因此呼吸、心跳都停了,不懂的人就会误以为是死了;可是这样就能免除痛苦了,因为意识断灭而不在了。

但是也不能永远住在无想定中,有时候还是要出定,出定的时候不是又有痛苦了吗?所以意识心是无法永远、无法一切时都得自在的。所以说:“一切自在义就是法身。”就这一句话就破了大乘非佛亲口所说的主张。因为大乘非佛亲口所说,主张一切法缘起性空,否定有一个自己本来就在,是无生无灭的如来藏。可是谁能一切自在?只有如来藏,如来藏不论何时、何处都自在。自在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是自己本来就在,祂不必靠别人才能存在,这样子最自在;如果要靠别人才能存在,就不自在了。七转识都要靠如来藏,意识甚至还要靠意根、五色根,以及如来藏变生的六尘,否则祂就不能存在,怎么能够说是自在的法?只有如来藏自己本来就在,不必依靠任何人,那才是真的自在,那是一切时都自在的。第二个自在的意思是说,在所有的时间都不与苦乐相应,所以无烦恼而得自在,这也只有如来藏才能作得到。可是六识论讲的一切自在是意识,但是很明显的,意识是无法一切自在的。

《胜鬘经》中经文最后说:“是故,世尊以师子吼,依于了义,一向记说。”(《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这正是 佛陀晚年时,破斥那些误会佛法的声闻凡夫们,私下所说的成佛之道;声闻凡夫不喜欢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够成就的成佛之道,心中认定阿罗汉就是佛,要把声闻法解脱道当作成佛之道。因为这个缘故,世尊不得不作狮子吼,胜鬘夫人也追随 世尊而作狮子吼。

这位法师在他的《胜鬘经讲记》中说:“二乘不断的习气,在声闻学派中,称为不染污无知。无知即无明的别名;习气,是极微细的无明,这与大乘的无明住地一致。”(《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页155。)显然他认为习气就是不染污无知,就是极微细的无明,也是大乘的无明住地所知障。因此他说:“无明住地是所知障,是声闻学者所称为不染污无知的。依此而明二乘的不究竟,似乎二乘学者也非承认不可。”(《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页182。)可是真正的道理应该是这么说:“习气种子却是烦恼障所摄而非所知障所摄,所以习气种子并非声闻学者所称的不染污无知。习气种子却正是染污的无知:平时不知其存在,一旦现行时必定是染污性的心行,不是无染污的心行,故是烦恼障所摄而非所知障。”(《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页187。)

这位法师说:“无明住地是所知障,这是声闻学者所称的不染污无知。”其实阿罗汉们不是声闻学者,而是无学圣人;不染污无知是声闻无学圣人所讲的,这位法师却故意说成是声闻学者,这是心地不直。是阿罗汉所讲,就说是阿罗汉讲的,何必推给声闻学者。所知障讲的都是与成佛有关的“无明”,都是法界中的种种真实理,不是讲世俗法蕴处界的缘起性空,而是讲万法根源的实相心法界,这与解脱道所断的烦恼无关。可是这位法师,所谓的所知障无明住地,却是指烦恼障的习气种子,把所知障(也就是无明住地)扭曲为烦恼障的习气种子,这是移花接木。

这位法师在这个出发点,就已经把方向弄错了,于是弘法就一路偏差了。“不染污无知”是阿罗汉讲的,他们知道有一种无知,这个无知不属于解脱道上的无知,与断除三界生死烦恼的无知无关,而是与成佛上的无知有关;所以这个无知是不染污的,是与解脱道所断的见惑、思惑等无明是不一样的。见惑、思惑都是有染污性的,但是所知障当中的无知却是不染污的,是与生死流转无关的。既然是这样,就应该说它是与成佛有关的无知,不应该解说成解脱道上的无知;这是因为解脱道上的无知,是属于染污性的,是我所的染污、我见的染污、我执的染污;这种染污性的无知会使人造恶业,使人不断流转生死。既然阿罗汉已经断尽了染污性的无知,而且有说过不染污的无知,显然这是与成佛之道有关的。

由此事实,这位法师文中所说的声闻学者,应该改为声闻无学:“所知障是声闻无学所说的不染污无知。”而习气种子却是染污性的无知,因为平时不知道它在哪里,可是一旦现行,就一定会与染污性的心行相应。譬如毕陵尚慢、难陀贪看女众、大迦叶闻乐起舞等等,都是属于习气所摄的染污心行,不属于无染污的心行。所以习气种子是烦恼障所摄而不是所知障所摄,习气种子现行的时候有功用,会主动影响佛道的成就;所知障纯粹属于无明而不是种子,不会影响菩萨或阿罗汉的行为,只是障碍成佛。因此说,二乘无学讲的“不染污无知”是所知障,不是烦恼习气种子。

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就为各位菩萨说明到这边,下一个单元我们继续来说明所知障与烦恼习气的问题。欢迎您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点击数: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