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理无明(二)

第070集
由 正子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演述的主题是以 萧平实导师著作《胜鬘经讲记》为蓝本,依着胜鬘夫人与 世尊的对答内涵,证明唯一佛乘是 如来示现降生人间宣说佛法的目标。

我们继续上一集所说,胜鬘夫人所提出之“有爱数四住地”的“见一处住地”,就是处处生起“我见”,在三界世间的欲界处、色界处、无色界处,有情会产生这些“有”的贪爱,无非就是觉知心的自我贪爱,不知道“名”仍然属于三界有的境界,所以称为有爱住地。

那如何是“我见”呢?就是把“我”这个五阴身心的全部或者局部,当作是真实、永恒、不会坏灭的这种错误的见解,在佛法中称为“我见”;处处起见时,总是把欲界、色界、无色界中的觉知领受的自我,当作是真实存在。这个我见的最低层次,是从欲界的地狱众生就已经存在着,次第而上是饿鬼道、畜生道、人类以及欲界六天,处处都有见一处住地烦恼;总是认为:“我这个五阴就是永恒的,能够思惟、能够懂得作主,这个觉知心就是真实我。”如果于三界中处处生起这样的见解,即使定境很高而生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了,还是无法解脱生死。由于是处处起见,而每一世都只能够在一个处所存在、一个地方起见,所以就说是“见一处”。而众生所见的永远都只有一处,就是自己的五阴,不会见到别处。

四住地无明归纳起来,就只是见惑与思惑;简单地说,见一处住地就是“我见”。假使我们能够把我见断了,这时候就是大乘通教的初果人,或者是声闻初果人;可是,这个初果人在四住地烦恼中,仅仅只断了见一处住地,其余三个住地还没有破除,那就是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还是不能解脱。然而把有情绑在世间的结使,都是可以计数的,而且是以觉知心三界有为主要,因此胜鬘夫人说为“有爱数四住地”。

如果有正知见,我见可算是比较容易断的;可是断了我见以后,虽然知道身心自我确实是虚假的,可是理上来说,固然是假,却是很好用啊!可以用这个身心享受生活上的吃喝玩乐。实际上内心还是放不下我,这就是执著,最粗浅的执著就是一些我所的执著,都会从五阴这个我作为中心点,来思考所接触的一切。从我所拥有的执著,到向内的自我执著,都是根源于我执。只要意根存在,觉知心现起的时候,是与众生的觉知心每一剎那、每一个念头全都相应的;所以说,四种住地烦恼会引起三界中的一切烦恼,就简称为“一念无明”。而我执主要有三个大类:第一大类就是对欲界境界中的自我产生执著,第二是对色界境界中的自我产生执著,第三是对无色界境界中的自我产生执著。所以断我见与断我执显然是不一样的,才会存在着纵使断了见一处住地,还有其余三个住地,就是: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仍然存在。也可以简单地说,欲界的代表是贪,色界的代表是瞋,无色界的代表是无明。

各位菩萨!解脱道出离三界生死,无非就是要有解脱智慧,能断除系缚我们在三界的“见惑”与“思惑”;这两种内容,是可以计算、有边际的。这样归纳起来,一念无明——四住地的无明——总共就只有四个,如此而已。然而无明住地,也就是无始无明含摄的上烦恼,是无量无边而不可计数的,所以不能用数来计算。我们反过来观察:如果能够断尽四住地烦恼而成为阿罗汉、辟支佛以后,对于无始无明住地却是完全无法发生影响力的。由此看来,无始无明的住地力是最大的,断尽我见、我执的四果圣者,仍然是无法打破无始无明的;可是打破无始无明的菩萨们,至少都可以断除见一处住地,也就是断见惑,这是最基本拥有的功德。

如果在开悟之前已经证得世间禅定的境界,譬如说四禅八定具足,这时只要获得正知见打破无始无明,也就是亲证如来藏,当场就可以成为俱解脱大阿罗汉,并且也是俱解脱的大菩萨,同时也是大乘别教中的第七住贤位菩萨。仅仅是一个亲证如来藏打破无始无明的功德,就有这么大的不同,所以说无明住地的力量,对于三界有贪爱四住地的影响力,其力量是最大的。换另一种说法,有爱数四住地,对无始无明住地完全没有影响力;而无始无明住地,也使得有爱数四住地的烦恼可以久住。这个意思是说,见惑与思惑等烦恼,其实是依于无始无明烦恼而存在的,是笼罩在无始无明之内的,只是无始无明烦恼里面一个很小部分。

为何这么说呢?假使众生无始劫以来已经了知无始无明,已经打破了无始无明,见惑当下就断除了;而思惑也一定不久就有能力断尽,成为菩萨而留惑润生。当找到如来藏时,一定能确实检验证实:祂就是离念灵知的根源,祂是色身的根源,也确实是十八界的根源。如今已经现观而确实了知,我见就不可能再存在了,也就断了见一处住地;其余三种住地烦恼,只是早断与迟断的差别而已,终究会断尽。可见四住地无明所摄的烦恼,全部含摄在无始无明住地中;若没有无始无明住地,就不会有四住地等三界有的贪爱无明。

胜鬘夫人于经中接着又如是说:“世尊!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胜鬘夫人说:“世尊!又譬如‘取’,它是缘于有漏业作为业因而出生三界有的。”也就是说,“取”产生了有,所缘的都是以有漏业为因。什么是有漏业的因?有漏业就是对三界有爱。而见一处住地只是见惑,与业因无关,是邪见而不是业因。业因,是因为曾经造作了有记业或者无记业,是具足身业、口业中的一种,并且要有意业配合,才能成为后世的业因,这也是属于“取”。譬如造作欲界中种种贪爱的事相,虽然属于无害他人的无记业,以后熏习成种,也会成为“欲取”所含摄的有漏业因。比方上一集所引经文,恶生王的婇女众依于善心声援娑罗那比丘,没有造作恶业,依然属于无明相应的有漏业因,结果是会继续在三界中受生,无法离开三界生死。若是造下害人之业,那当然更是业因了!

若是造作色界境界的贪爱事相,熏习成种;比方说,喜爱禅定境界,不断地修禅定,仍然是成就色界取的有漏业因。虽然修禅定是善业,但是它是良善的有漏业,这个有漏业因导致有情舍报之后出生到色界天去,这就是色取。如果不断地熏习无色界的种子,证得四空定以后,喜欢四空定中的境界,于舍报后就会往生无色界天——出生了无色有,这就是无色取。这也是有漏业因,造作了来世往生无色界的业果;虽然都是善业,仍然属于有漏业;因为这种无色境界无法永远不坏,生命寿尽时就会下堕,重新轮回,所以是有漏的善业。因此说,凡是出生在三界中而持有三有之身,或如无色界持有名色中的名——受想行识四阴,都是缘于有漏业因而生的,也都全部是取三有。总结而言,由于四住地中第一个见惑的缘故,以致所有造作都是与三界生死有关的,所引生的业行都会成为有漏业,都是与贪、瞋、痴相应,所以是有漏业因。

接着胜鬘夫人于经中又说:“如是,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经中胜鬘夫人说:“同样的道理,无明住地是缘于无漏业的因,而出生了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三种意生身。”换言之,无始无明住地并不属于三界中的有,是超越三界有的境界,所以已经能够出离三界生死的阿罗汉、辟支佛、八地菩萨;以及留惑润生的初地满心至七地心的菩萨们,仍然可以因为发愿回小向大而特地留下一分思惑,而润未来世的出生,再度出生于人间或天上,继续广行菩萨道。这样故意起惑润生或者留惑润生,都是缘于无漏业因而再度出生于人间,并非是由于有漏业因而出生于人间;同时,他们都还有无始无明住地上烦恼尚未断除,或者尚未断尽。由此缘故,从另一个层面说他们在人间的色身,是由自己的意志力而重新再受生于人间,名为由意所生的色身;不因为他们已经能出离三界生死,就无法再受生于人间;所以说,这三种圣者都同样还有无始无明住地,但却无妨已经解脱三界生死,也无妨继续乘愿世世受生于人间;而他们在无明住地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受生,不像是一般人缘于有漏性的善恶业因而受生,而是缘于无漏性的净业因缘。

换言之,无始无明住地所缘业因,都不与障碍解脱生死的起烦恼等有漏业因相关,但是都与障碍成佛的上烦恼等无漏业因有关;因此无明住地所缘的无漏业因,虽然能促使异熟识出生了诸地菩萨的三界有,所缘的却都与四住地起烦恼无关,都是缘于无漏性的上烦恼;也由于这个缘故,才使二乘圣人不会立即舍寿入涅槃,才能使诸地菩萨永远不会取涅槃而继续受生于人间。

而这个无始无明住地,在菩萨七住位明心时打破了,可是打破它而进入里面时,才发觉还有非常非常多的上烦恼,等着我们继续去断除;上烦恼的数目却是不可计算的,所以称为尘沙惑,有时还称为过恒河沙数的上烦恼。这些上烦恼在何时才会与明心后的觉知心相应呢?当我们生起念头想要探讨:“我在七住位中要怎么圆满呢?我要如何再进修才能进入初地呢?”这个时候,上烦恼就跟我们相应了。终于有上烦恼了,而上烦恼是从无始无明中出现的,不是从四住地无明中出现;这时上烦恼与我们觉知心相应,我们会开始产生佛菩提道中的修道上烦恼、果上烦恼等;这些上烦恼就会演变、衍生为起烦恼:必须落实在身口意行上面去执行。但是这些上烦恼引生的起烦恼,在修道过程中一直继续存在,却是无漏业因引生的,四住地相应的起烦恼才是有漏业因,是不相同的。所以,无漏业不会导致我们生死流转,反而是在生死流转中帮助我们更彻底地远离生死,进一步迈向佛地的究竟解脱境界。

胜鬘夫人于经中还继续说:“无明住地异,离四住地,佛地所断,佛菩提智所断。”(《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我们下一次再继续跟大家分享这个内容,说明到此。

敬祝各位菩萨:福慧增长!

阿弥陀佛!


点击数: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