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始无明住地烦恼

第060集
由 正祺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单元。今天我们来探讨“无始无明住地烦恼”。

胜鬘夫人在说完四住地烦恼以后接着说:“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胜鬘夫人说:“世尊!如果有烦恼是与觉知心不相应的,那种烦恼就叫作无始无明住地。”我们在证悟以前,是不曾与无始无明的住地烦恼相应过的,如果有,那就是起烦恼及上烦恼,不是叫作无始无明住地。因为无始无明住地烦恼是跟觉知心不相应的,只有在悟后才会跟它相应。这个无始无明住地,从无始劫以来都不跟我们的觉知心相应,一直到我们想要探究法界的实相时,才会与我们相应,但是刚开始时仍然无法打破它;一直到明心以后才算是打破它了!

一切的众生都不与无始无明住地相应,住地是说觉知心所住的境界。无始无明住地,是说对法界的实相不能了知的无智境界,是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但是众生觉知心从来不与它相应。这种无明也是二乘圣人从来不曾相应过的;这要到他们想要确实亲证无余涅槃中的境界,想要探讨一切法界中的实相的时候,才会相应,可是却都无法打破它。只有回心大乘而实证到了如来藏,才算是打破了无始无明了。可是无始无明住地,是一切的凡夫、一切的异生、一切的二乘圣者所不知道的;所以才说:无始无明住地,是觉知心所不相应的。

然后 胜鬘夫人又说:“世尊!这四种住地力,是一切上烦恼依种。”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四种住地来帮助,一切上烦恼也都生不起来的。上烦恼就是无始无明住地中的烦恼,譬如,悟后专心去断除思惑,思惑断尽了以后虽然悟了大乘菩提,却不能留惑润生,那么无始无明住地中的上烦恼也将起不来,因为已经没有继续生存的意愿,又怎么会去探讨与成佛有关的法义呢?当然就不会再有上烦恼生起的。一定要继续保留着五蕴,不想取无余涅槃,继续留在人间,无始无明住地所摄的上烦恼才会生起,这就是菩萨留惑润生的道理所在。如果不保留着一分思惑,死后就不会再去受生;若没有来世的五蕴,就无法跟无始无明住地中的上烦恼相应,就无法修学成佛之道,没有办法进求成佛之法;所以 胜鬘夫人才会这样说:“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二乘圣人所断除的四住地烦恼的力量,对诸地菩萨而言虽然是很粗浅的法义,但是无始无明住地中的一切上烦恼,却都必须或多或少的依存于四住地烦恼,维持着世世的五蕴不灭,才能够在七住位到七地满心位中发起上烦恼而次第修断上烦恼,所以四住地烦恼是一切上烦恼所依的功能。要依这四住地烦恼的功能,才会有世世不断绝的五蕴道器,用来探究法界中最究竟的真相。换句话说,如果入了无余涅槃,就不可能再有道器及因缘来探究法界的究竟真相了;就不会有因缘及五蕴可以探究要如何成佛的法义,也不可能实修了,因为在舍报的时候已经入无余涅槃去了。所以说四住地力就是一切上烦恼所依的种子(而上烦恼不是种子——不具有三界诸法的功能)。上烦恼是无始无明住地中的烦恼,不是四住地烦恼的力量所引起的烦恼。凡是依四住地力,也就是依我见和三界爱的力量所生起的烦恼,都是起烦恼,都是属于种子类。

接下来解释上烦恼。上烦恼,在明心之后仍不一定会相应到。假使有人明心了以后,心里面想说:“我悟了!我成佛了!因为《六祖坛经》说‘一悟即至佛地’嘛!”那就只是打破无始无明,不会跟无始无明住地所摄的上烦恼相应,因为心中已经认为:“我已经成佛了,我还要像凡夫众生一样修什么法呢?从此以后,只要坐在佛案上给人家供养就好了。”所以就不会跟无始无明住地中的上烦恼相应。他打破了无始无明住地,可是却不跟无始无明住地中的任何烦恼相应;而这种烦恼,并不是由四住地烦恼所引生的,所以这个无始无明住地所引生的烦恼,就称为上烦恼,不叫起烦恼。起烦恼,可以另外给它安立一个名称,叫作下烦恼,全部都是由于三缚结及三界爱所引生的层次低下的烦恼,是与众生的觉知心剎那、剎那相应不断的;只要觉知心现起的时候,只要意根存在的时候,都是每一剎那相应的。

譬如众生都不想死后断灭,甚至于断见外道也是一样,口中说断灭法,相信死后是断灭空;但是死后进入中阴身的时候,又不肯断灭而又投胎去了。所以说,四种住地烦恼会引起三界中的一切起烦恼;也因此说,这四住地会生起众生的每一剎那都会相应的烦恼。就因为这样的缘故,在突发的危险事故发生的时候,众生都会直觉地避开,不必经过意识觉知心的思惟。又如肚子饿了,就会引生食欲;又如见了异性,就会不自觉地欢喜;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乃至成为阿罗汉了,只是断除现行而不是断除习气种子随眠,所以余习未尽,才会有毕陵尚慢、大迦叶闻乐起舞、难陀比丘先看女众的现象存在。这些余习也都是依四种住地而引生的,生起的时候就是起烦恼;而这些起烦恼,是与众生心剎那、剎那相应的。但是,即使证悟法界实相了,也仍然无法与上烦恼相应的,还得要悟后起心动念开始探究为何悟了仍然不是成佛的时候,才会与上烦恼相应,这当然更不是众生与二乘圣人所能相应的。

这个上烦恼并非三界爱所引生的烦恼,它不同于四住地等三界爱所生的下烦恼——也就是起烦恼,所以就称为上烦恼。当这个上烦恼跟我们相应的时候,我们心中有了烦恼,开始思惟:我悟后要怎么样进修才能成佛?当已经在探讨这个问题了,这个时候上烦恼就变成起烦恼了;因为它已经生起了,生起了就会变成起烦恼。因为它会使我们与三界中的烦恼相应了,而这个上烦恼的生起,必须在有起烦恼存在的时候才能够引生,所以说:“此四住地力,一切烦恼依种。”若不依于四住地起烦恼的种子的功能,尚且不可能有我们的五蕴存在,何况能引生悟后修道的上烦恼呢?

所以,无始无明住地中的所有烦恼——也就是上烦恼,是众生心无始劫来不曾相应的。众生心在什么时候会与无始无明住地相应呢?(也就是说,虽然还不与其中的上烦恼相应,但是已经跟无始无明住地相应了)是什么时候相应呢?是当我们心中生起一个念头:“到底生命的实相是什么?佛法的真实本质是什么?诸佛以什么为究竟法身?”当想要探讨清楚:为什么法界中会是这样的?为何三界中会有山河大地?为何会有众生?为何众生会轮转生死?轮转生死是根据什么来轮转生死?为何众生所住的境界会有三界的不同?而众生是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些事相诸法总不能无因而有、无因而生、无因而死吧?当我们想要探讨这个真理的时候,就表示已经跟无始无明住地相应了。

但是相应了,仍然无法打破它,当时我们也不知道那是与无始无明相应。得要有人说明:这样就是跟无始无明住地相应。至于想要打破它,就得自己参究禅宗的明心,或者在善知识帮助下,不管是书籍或者善知识当面教导而努力参禅。有一天证悟了,终于知道:啊!原来一切法都是从这里开始!这个时候已经找到如来藏,现前可以证实说:一切的烦恼都是从祂开始,出世间罗汉法也是依此而有,所有佛法也都依此而有,修证成佛之道也是要从这里开始,而众生的生死流转也是从祂开始的,而祂却是无始的。那就表示已经打破无始无明住地了。可是把它打破以后,有没有和无始无明住地中的上烦恼相应呢?仍然没有!一直要等到想到说:为什么我已经证悟了法界的实相,却还没有成佛呢?这个时候生起了烦恼,认为:我一定要弄清楚,我为什么还不是成佛?我既然正确的开悟了,为什么没有成佛呢?这个时候才真的与上烦恼相应。

假使悟后自满而不深入探究,自以为是成佛,就永远不会与无始无明住地中的上烦恼相应。而这一些上烦恼的数量是无法计数的(所以又称为尘沙惑),所以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历缘对境实修以后,才能够断除净尽。所以,除了最后身的妙觉菩萨降生人间成佛以外,一切人证悟的时候都不可能成为究竟佛;所以说,六祖所讲的“一悟即至佛地”只是方便说,只是六即佛中的相似即佛罢了,距离究竟佛地还远着呢!如果往世跟它相应过,不只是打破过它,就确定你一定是乘愿再来的人——即使如今还没有离开胎昧。这是三地满心以下的已悟的菩萨都是如此的,乘愿再来的定义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二乘圣人所断除的起烦恼所摄的烦恼也很有限,它就只是见惑与思惑,而这四住地烦恼,当然会有力量导致众生轮转生死不断。但是这四住地烦恼的力量,要是比起无明住地的力量来,那又差远了。因为阿罗汉成为阿罗汉之后,辟支佛成为辟支佛之后,为什么他们不会所有的人立刻都取无余涅槃?都是因为无明住地所摄异熟生的缘故,这使得他们继续留着色身,每天跟着 佛学法;佛去哪里,他们就跟去哪里,想要一直听 佛说法,佛陀说法对他们有很强烈的吸引力。这表示,无明住地的力量其实还是很大的,所以他们多数人不会在成为俱解脱以后就立即入涅槃。而且,四住地的烦恼也是依无明住地的力量而有的,可是反过来,无明住地中的上烦恼,却要依四住地烦恼的力量才能生起;所以两者之间互相有关联,却必须在证悟以后进修,亲闻或者阅读地上菩萨对这两者之间的细说或者著述以后,才能够实际理解二者之间的关联所在。直接读经是不可能读懂的,所以证悟以后得要依止大善知识修学;未悟者当然更不可能读懂此经的真义,当然是更不应该去注解的。

无始无明住地中的上烦恼,是无量无边的;这些上烦恼的断除,要经由将近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藉由善知识的教导以及历缘对境悟后起修,才有办法全部的断尽,并非悟后就自己有智慧、有能力开始断除的,可见它的深邃与广大。所以四住地烦恼的力量很小,比起无明住地中的上烦恼的力量,其实微不足道;而四种住地起烦恼的数目内涵,比起无始无明住地中的无量无边的上烦恼的内涵,一样是微不足道的。所以阿罗汉与辟支佛断除了分段生死,这利根的人一生就能完成,迟钝而极精进的人,经历四生也可以完成。但是无始无明住地当中的上烦恼的断除,却不论你是如何的利根,都得要将近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才能够断尽。你想,这四住地的力量跟无始无明住地的力量,能用什么样的算数或譬喻来相提并论呢?这都是没有办法譬喻的。

假使说四住地烦恼的数目,比喻为一个杯子盛满了沙子,那么无始无明住地上烦恼将会是好几个恒河沙数的杯子中沙的数量,这要怎么去计算差距呢?恒河沙是很细的,六颗恒河沙合起来大约等于一颗白沙湾的沙子;恒河又那么宽广,以超过恒河沙的数目来比拟无始无明上烦恼的话,四住地的烦恼大概只能有这一杯子中的沙子。所以说,无始无明住地所摄的上烦恼,这是没有办法用算数譬喻去说明它的数量。

无始无明所摄的上烦恼,不但数量多,而且是众生心不能相应的;阿罗汉与辟支佛都相应不了,连刚明心的菩萨们也相应不了。如果我们明心之后,开始寻求请问:“我们开悟以后,接着要怎么修行才能成佛?”这就开始了跟无始无明住地的上烦恼相应了!

如果悟后很努力的把 导师的书深入地研读,也将经典不断地研读,想要弄清楚怎样才是真正的佛法的成佛之道与过程,那就是已经跟无始无明住地的上烦恼相应了。从此开始,就是说:心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不再是说: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但是,久学菩萨悟后一定就会与所有上烦恼相应吗?也不然!大部分人只是欢喜的享受禅悦而不会很快去探究悟后起修之道;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很快与上烦恼相应,因为还有很多是我们悟后所不知道的。所以由这里看来,在正法道场当中证悟之后,很悲哀的是:并不是悟了以后就没事,悟后反而更多事。但是根据这一段经文来看:其实在正法道场当中证悟的菩萨才是不悲哀者,才是真幸福者。因为这正是经文中所说的真悟菩萨,也是正在迈向初地的久学菩萨;也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四住地烦恼“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今天就为各位菩萨说明“无始无明住地烦恼”到此。谢谢各位菩萨的收看!欢迎您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点击数: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