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是法供养(三)

第129集
由 正旭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今天要继续讲“如何是法供养?”

佛开示说:“依于法、不依人;”(《维摩诘所说经》卷3)依法是依什么法?法是指什么法?人又是指什么?我们来探讨这几个问题。在大乘法中处处说“一切法”,然后一切法都从如来藏中出生,一切法不能离如来藏心而存在、还有运作,所以说:一切法者名如来藏。那么法到底是什么就很清楚,当然是如来藏。再来探讨人是什么?人有哪些内涵?人就是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五阴是人,所以色身是人,如果真正想要学法,人不可以依止。识阴有六个识,能见、能闻乃至能觉还有能知,这是识阴,识阴也是人,人不可以依止。乃至受、想、行三阴也是人,人当然不可以依止。假使有人所证的真实法是五阴,依止于五阴,这个人就是依人不是依法,因为是落在离念灵知的意识的人中。

那什么是依法呢?依法就是依止一切法的根源。一切法都依如来藏什么而生、而灭。所以依于一切法的根源,认定如来藏是常住不灭的人,这样才叫作依法者,不是依人者。所以我们不会说:“你不要依止谁,你要依止法。”因为那样是错误的,他们都误会了“依法不依人”的真实义啊!他们是不了解的,人是指五阴,不是某一个大名声的名师,而有些人一天到晚讲:“你要依法不依人,不要依止萧平实。”那证明他们完全不懂依法不依人的道理,指称说“人就是指某一个人”,那就是不懂了义经的真实义。了义经的真实义所说的“法”,是指万法的本源才是正法;所说的“人”则是指五阴,落入五阴中就只是依人而不依法。人,不单只是五阴,当然也可以从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来说。凡是落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当中,把它认定为真实法,那个人就是依人者,不是依法者。

那么前面所说这四依之法真的是不容易做到啊!能够真正依止不了义经讲的三法印当中,最少是证得初果的人,但是初果人仍然不能了知四依,仍然做不到。如果能做得到菩萨的四依,就一定能符合声闻不了义经讲的三法印,这就是层次差别的问题。能做到四依止,就能做到不违背三法印;但是能做到不违背三法印的人,却不一定能做到四依止;因为有了义、不了义之分,有智与识的差别,而且大乘经的真义不在语文当中。所以有很多人把祖师开示录或证悟的公案一读再读,然后躲到深山里面每天参究;一面参究又一面读,始终不能通达。所以说四依真的是很难确实依止,大部分的人总是误会而自己认为已经做到了。

讲完了四依之后,佛继续开示︰“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维摩诘所说经》卷3)假使能够如实做到前面所说的四依止,那么就一定能够随顺法相,但是却又无所入、无所归。佛法的难证就在这里,随顺诸法的法相一定是入还有归,可是随顺以后却说“入而无所入,归而无所归”,与声闻解脱道所说的大不相同。有的禅宗祖师临走的时候他却说“没有来去”。之前也有广钦老和尚-他是个证悟者-他临走前说︰“无来也无去,无啥咪代志。”那你说啊,真的有来去吗?真的没有啊!来只是如来藏出生一个五阴而已,去的时候只是如来藏把这个五阴灭掉而已,一样还是如来藏;可是如来藏无形无色,你怎么能说祂从哪里来、去了哪里?都没有来去啊!所以广钦老和尚说得好啊,“无啥咪代志”。

那么接下来说,当菩萨悟了以后随顺诸法的法相的时候,却又入而无所入,归而无所归。因为当你随顺如来藏所生的种种法相的时候,都是如来藏中的境界,都是如来藏所现、所生,何曾离开如来藏?所以你入一切境界的时候,也是在如来藏中,何曾有所入?五阴从来不曾离开如来藏,何曾有所归?因此菩萨随顺法相,但是却无所入也无所归。

那么 佛继续开示︰

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维摩诘所说经》卷3)

二乘人他们会说:无明毕竟灭了,所以我一定会入无余涅槃;入了以后,身行、口行、意行都不复存在,所以这样子叫作毕竟灭。但是菩萨不同,菩萨会这样子说:无明毕竟灭的缘故,所以五阴一切诸行全部虚妄,现观它的虚妄而如来藏不于三界万法中产生任何心行,所以诸行亦毕竟灭:这是依于法的实相如来藏的自住境界而说的。

“诸行亦毕竟灭”的诸行灭,是把五阴的身口意行观透了,发觉它真的无常、所以是苦,无常所以是空,空所以无我,所以身口意行全部虚妄,不落在五阴身口意行当中,这叫作诸行灭;已对五阴没有执著,可是无妨继续有五阴诸行来利乐众生。菩萨的这样子灭无明、诸行灭,而不同于二乘圣人的灭无明、诸行灭,那么有智慧的人当然要取菩萨的说法,而不取二乘人的说法。如果你取了二乘人的法,舍报时入无余涅槃,灭尽五阴了,已经没有意识、没有离念灵知,在那种情况下没有知、没有觉,当然也就不能成佛,更不能利乐众生,这就跟闷绝了差不多,并且连意根跟色身都灭掉了。如果无始劫以来一直闷绝下去,一点用处都没有,那么你要不要?所以当然要取菩萨的。

佛接着开示︰“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这跟前面所说的道理是一样的,二乘圣人是蕴处界灭而不生,菩萨却是蕴处界不灭的时候就已经不生了,是本来就不生。二乘的阿罗汉是把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六入都灭尽了而不再生,所以是用灭来停止生。可是菩萨对生是看得很清楚的:生从来不生而有,因为如来藏本来不生,由这个本来不生而出生了五阴,所以说:有生的五阴就是不生的如来藏的自性,如来藏本来不生,是在五阴存在的当下就现见无余涅槃中的本际常住不灭、本来不生。知道如来藏出生五阴的虚妄以后,五阴也可以说是不生的,因为现观它的虚妄,所以五阴是可以不再出生的;而如来藏是本来不生的,转依如来藏的五阴也可以说是不生的。知道了生是从不生而生的,这样才是对生已经毕竟灭。所以二乘圣人只知道五阴的灭而不生是依幻有的五阴而说不生,不知本来、究竟的不生,因此并不知道“生要如何毕竟灭”。因此诸行的毕竟灭,只有菩萨能修行、能够亲证,却不是辟支佛、阿罗汉所能证得。

那么佛接着说︰

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不复起见。(《维摩诘所说经》卷3)

菩萨他所知道的十二因缘不同于二乘人,十二因缘法是一般人所知的法;但是一般人都是依于文字表相来了知十二因缘,是不能如实了知的,这样是不能如实了知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十二因缘法必须有十因缘法作为依止才能成立。十因缘讲的最主要的就是:“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这个意思是说,一切法的因缘探究到最后只能到出生名色的本识为止,再往前推就没有任何一法可以存在了,所以万法的根源就是本住法,也就是住胎识。正因为“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所以众生才能有十二因缘法而无有尽相,世世轮回不断。

十二因缘法中所说的无明,最主要的就是不知道名色由常住的本识当中出生的道理。假使不是有一个本住法第八识,这样子就会有两个过失:变成十二因缘在老死后成为有尽相,也会变成十二因缘往前一直推寻而会无穷无尽。这是因为十二因缘法都是在蕴处界的范围当中,如果探究十二因缘法而灭尽蕴处界以后,就会成为空无一法的断灭境界,那么一切众生跟辟支佛死后都将成为断灭,成为有尽相。那么后面这个过失是因为老病死缘于生,生缘于有,一直往前推到名色缘于识,识缘于行,行缘于无明,那么无明应当还有所缘,然后无明所缘的那个法还可以往前再有所缘,那这样子十二因缘法就变成无穷无尽,无穷无尽就不可能穷究因缘法,就无法还灭而断除生死。不断生死,十二因缘法就不断地延续,生死一直延续而使十二因缘无有穷尽;所以十二因缘必须依于十因缘法的大前提—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然后才能够有众生的十二因缘法无穷无尽地生死延续,才能有诸地菩萨留惑润生而有世世的十二因缘无有尽相。菩萨已经能现观这一点,所以在十二因缘法上面不复起见,只接受“十二因缘必依十因缘才能成立”这样的正见;也就是说,菩萨只接受“十二因缘法必依十因缘法才能成立”的正见,只有这样的道理才能成立因缘法,除此以外,菩萨不复起见。

那么 佛接着说︰“是名最上法之供养。”(《维摩诘所说经》卷3)这意思是说 药王世尊为月盖而说明法的供养的内容,结论是以上所说的种种的法供养,是对诸佛最好的供养。换句话说,一切供养以法供养最为胜妙、殊胜,还有广大。佛陀其实是藉着往世 药王佛与王子月盖菩萨之间的真实故事,来为大家说明法供养,教导大家要先证法,然后努力弘法、护法。但是 药王佛与 释迦佛其实关系是很密切的,而当时的月盖菩萨究竟又是现在的什么人?那就值得我们去了解,所以接下来请看下一段经文,佛怎么说。

王子月盖从药王佛闻如是法,得柔顺忍;(《维摩诘所说经》卷3)

柔顺忍虽然还不是无生忍,也不是无生法忍,可是心已经柔顺。换句话说,于一切基础佛法以及闻所未闻的胜妙法,都已经能够柔服其心、随顺其法。这就是说,这时他的信位已经圆满,对十住位的法已经能够修到六住位,也可以安忍而住,所以称为柔顺忍。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段经文,回到经文,佛说:“月盖王子当时听闻法供养的道理以后就得柔顺忍,心中欢喜,就把身上所穿的宝衣以及身上庄严的饰品,用来供养药王如来,向药王如来禀白说:‘世尊!在您灭度后,我将会实行法供养,我一定会守护正法。但是我一己的力量不够,希望佛以威神之力哀愍我,建立我成就护法的大业,让我可以有智慧降伏诸魔以及种种破法的怨家,使我可以如实修菩萨行。’当时药王如来深心之中知道他已经把法供养的胜妙道理熏入心中,未来世纵然未离胎昧,仍然将会继续去作,所以就为他授记说:‘你未来将会是我药王如来最后末法时守护法城的人。’”

那么 佛就告诉天帝说:“天帝啊!当时月盖王子因此见法清凈。”也就是说,佛为他授记之后,他终于见道了。“月盖王子同时又听闻佛的授记,就藉着这个大信心而出家修道了。从此开始精进地修集善法,不久之后又发起了五神通,而且已经能了知菩萨道的全部内涵,接着又得到总持以及说法不断、无碍的辩才。因此就在药王如来灭度之后,用他所得的五种神通、陀罗尼、无碍辩才等三种力量,整整十个小劫之中将药王如来所弘传的法轮加以一一分布。月盖比丘就因为守护正法,而且勤行精进终不懈怠的缘故,所以他这十小劫中度化了百万亿人,都能在无上正等正觉之中得以建立不再退转;而且也度化了十四亿那由他人,都深刻地发起了声闻心、辟支佛心。”这个意思是说,他不但宣扬佛菩提道,同时也宣扬二乘菩提,所以才会有十四亿那由他人发声闻、辟支佛心。佛接着说:“并且还有一些人,缘不具足而不能证道,但是能因为他的度化修人天善法,所以有无量众生得生天上。”

佛接着又说:“天帝!当时宝盖王难道是别人吗?他其实就是现在已经成佛的宝炎如来,当时宝盖王的一千个儿子,就是现在贤劫中的一千尊佛;其实第一尊佛是迦罗鸠孙驮,最后一尊佛是楼至佛。当时月盖王子出家成为月盖比丘,就是现在我释迦牟尼佛。”佛接着说:“就像是这样,天帝!你应当要知道法供养的种种重要事项。”从上面所说的,大家都应该要记住,所谓法供养,不是在经本面前供养清香、素果,而是要读诵、实证、受持、为人解说,是要请下来研读及求证,而不是供奉;要把所证的正法,继续不断把它弘传久远,这样才是真实的法供养。那么佛接着说:“因为法供养是所有供养当中最高层次的供养,所以一切供养,再也没有任何供养可以比法供养更殊胜了。由于这个缘故,天帝!你应当以法的供养来供养于佛。”

那么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如何是法供养已经讲完,谢谢各位的收看,下次同一时间再会。

阿弥陀佛!


点击数: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