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意识故名涅槃(一)

第044集
由 正娴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单元。今天我们再接续谈“离心、意、识故名涅槃”。离心、意、识方名涅槃;但是这一句圣教已经被学佛人-不论是大师或学人-误解很久了,往往有人以错解之后的离心、意、识来破斥真悟之人,成就无根毁谤贤圣的大恶业,而仍然自无所知的洋洋得意、说向他人。这总是须有人出面,讲出离心、意、识的道理来,让以后的大师与学人们都不会再次、再三的重犯这种过失,免受来世的恶报。

在二乘菩提的声闻佛法,四阿含经中所说的心、意、识,与大乘经所说的心、意、识的通说,并不相同;但与古时禅宗祖师所斥责的“心、意、识”是相同的,都属于意识心。这个现象的存在,当然有古代的时空背景原因;这是说古时禅宗大弘,从六祖慧能大师才开始的;当时的中国佛教正是俱舍宗的天下,多以俱舍宗的教义为主要的弘法内容;但是即便如此,俱舍宗的弘法者对于己宗的《俱舍论》法义也往往是误解的,纵使没有误解而如实的弘扬,也还是不究竟的--与成佛之道都不相应。由于这两个缘故,促使当年的玄奘菩萨冒着旅途不测的生命危险,也冒着违背国禁而被捕杀的危险,私自西行前往天竺求法;当他后来学成归国时,才终于把中国佛教大力提升为大乘佛教,间接的护持了禅宗的证悟正法,以使禅宗免被俱舍宗诬谤为外道自性见。

所谓的心、意、识,在俱舍宗、在声闻阿含法中是说: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的意识觉知心,也可以说是过去念、未来念、现在当念的意识觉知心;这都是随根性不同而作的方便说,便藉以使人了知意识心的虚妄性及分别性罢了!正因为当时中国佛教界所说的心、意、识都是意识心,所以禅师往往会教导学人“离心、意、识参”。

为何说二乘法中所说的心、意、识都是指第六识?有论文为证,《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卷3:【偈曰:“ 心、意、识一义。”释曰:“ 心以增长为义,能解故名意,能别故名识。善恶诸界所增长,故名心;或能增长彼,故名心此心为他作依止,说名意;若能依止,说名识。如心、意、识,三名一义如此。”】

这意思是说:从意识能增长善恶法的体性来说,称之为心;若是从意识能理解诸法的体性来看,就命名为意;再从意识能识别六尘的体性而命名为识。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这个意识觉知心,是会被善法或恶法所增长的缘故,渐趋善性或渐趋恶性,能使某一法增长的缘故而被命名为心;有时则是因为祂自己拥有善恶分别体性,能作简择而自行增长善法或恶法,所以被称之为心。但又从依止来命名:说意识觉知心能被前五识及他法作为依止,所以说为意;若是能依止的前五识能了别五尘-意识配合前五识时就能了别六尘-所以就命名为意识。这样看来,在二乘法中,心、意、识都是指第六意识一心,有时是包括前五识在内的;既然如此,二乘法中所说的心、意、识都是识阴所摄,入无余涅槃时当然是应该灭除的,当然是虚妄心。亦如《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11说,论曰:

心、意、识三,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谓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或种种义故名为心,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为识。或界、处、蕴施设差别,或复增长相续业生种子差别,如是等类,义门有异。故心、意、识,三名所诠,义异、体一。

所以在二乘法中所说的心、意、识,其实都是从不同的方向来说意识心,都是指同一个意识觉知心,与一般大乘经典所说的心、意、识,各代表八、七、六识的定义不同。

在俱舍宗大行的禅宗六祖时代,乃至后来几百年内的中国佛教,俱舍宗的声闻法一直都是拥有庞大势力的。在此背景下,多数人所知的心、意、识,当然都是指意识心,禅宗祖师当然要重复的主张“离心、意、识参”,因为那时的心、意、识三名,都是指称同一个意识觉知心。而意识觉知心是生灭法,不是法界万法的实相心,不应该是禅宗祖师所证悟的第八识真心。

心、意、识在大乘法中的说法,与二乘经论中的说法并不相同。一般大乘经论中所说的心、意、识是说第八识如来藏为心、第七识意根为意、第六识或前六识为识。在唯识学派中,心是第一能变识,是指第八识如来藏;意是第二能变识,是指意根末那识;识是第三能变识,是指意识觉知心等六识;这与二乘经论中所说的心、意、识,都明说是意识一心,确实大不相同。

在二乘解脱道的四阿含诸经中,没有详细的解说“心”是过去世的意识,或是未来世的意识?也没有详细的解说“意”,是过去世的意识,或是未来世的意识?而“ 识”字却常常被佛陀说是认识法尘及五尘的觉知心,所以“识”字通常都被用来指称现在世的意识。但是在二乘圣人结集成的四阿含诸经中,也常常把佛陀所说的入胎识本识,单用一个“识”字来指称。所以造成智慧不足的凡夫们,误解了“识”字的广泛意涵而单说为意识,解脱道就走偏了;再加上声闻乘阿罗汉们所造的论中,对于心、意、识也都解释为同一个意识;又由于他们对第六、第八识,都只用一个“识”字来指称;而第七识意根则大多单用“意”字来指称,偶尔也用“意”字指称意识;所以后人就更难以理解、了解,说何处是“识”字是第六意识?何处是“识”字是指第八入胎识?何处是“意”字是第七识意根?何处是“意”字是指第六意识?但二乘圣人也是常常将意识的三世,定义为心、意、识的;可是他们对过去世意识与未来世的意识,究竟是应该定义为心或是定义为意,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过去世意识是意,未来世意识是心;另一派则说,未来世意识是意,过去世意识是心;但现在世的意识却都被命名为识,这是阿含道的造论阿罗汉们所有的共识,一向都没有异议。然而在中国,后来的《成唯识论了义灯》卷5中,作者慧沼法师却说:“四、世门,过去名意,现在名心,未来名识。”这是他独有的说法,与诸论的解释大不相同。但这是有过失的,因为识是指了别诸法,过去世意识已经过去了,过去的识已不存在,不能了别,当然不可说是识;因为识就是了别的意思,未来世的意识也是一样的道理,未生之识不能了知诸法,所以都不可以说是识。由此缘故,只有现在世的意识才可以说是识。主张过去世意识为意、未来世意识为心的阿罗汉及大乘法中的论师们是最多数的。只有一个例子是说“过去名心、未来名意”,这是 平实导师所认同的说法,就是《鞞婆沙论》卷5说:【如是说心、意、识同一义,非若干。或曰:有差别,心者过去,意者当来,识者现在。】。

二乘法中的凡夫往往主张说:实际上并没有第七识存在,只有六识的存在;当六识现行运作而落谢以后,成为六识种子了,那时就名为意根,是意识的所依根;意根现行时就是六识的种子现行了,那时的六识种子已经不在而成为六识了,意根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意根与意识是同一法,只是有时不现行而成为意识的根,有时现行而成为意识觉知心;实际上并没有第七识的存在,因为意根就是识阴六识的种子,所以人类总共只有六个识。这不是今时应成派中观者印顺等人的创见,而是古时声闻部派佛教中凡夫法师们已有的主张。这里只提出一个简单的说法供养佛教界,前六识落谢不现时,当然也是意根,故众生眠熟或闷绝时已无现行识了,有谁能触眠熟位的法尘而起作意,促使六识种子的意根现行?当意根只是六识种子而非现行识时,当然无法了别眠熟位中的法尘,若无现识意根在持续了别法尘。在他们不承认有本识存在的情况下,是没有现行识存在来了别眠熟位中的法尘,当然是不可能有其他识的作意来促使六识种子现行的,那就应该所有人眠熟以后,永远都无法再醒过来了,兹事体大啊!所以某些人将六识落谢后的种子,说为意根;使意根成为种子而非现识,是有重大过失的,是严重违背声闻佛法四阿含圣教的。四阿含中处处说:“意、法为缘触生意识。”这表示意根是恒时存在不灭的,一切时中都是现识而非种子,除非入了无余涅槃。至于理上的过失更多,言之不尽。圣玄奘大师曾提出十种大过失来评破,此处暂且置而不言。有智者应该舍弃六识论者、六识合称意根、根是识种的邪谬说法,以免精勤久修一世之后空无所证,又成为妄说而成就谤法、谤贤圣的大恶业,遗憾未来无量世。类似的谬说“佛法”而被收入大藏经中的事例非常之多,若是没有智慧,而盲目崇拜大藏经中凡夫位的古人说法,即是尚未断尽疑见的人;纵使已经了知解脱道的见道,或者进而了知佛菩提道的见道密意了,其实仍是属于尚未见道的人。所以不能生起法眼净的功德,尚未出生择法觉分,才会因未悟古人的著作收在大藏经中而产生迷信,崇信不已而不能分辨正讹;那么他修学佛道的进程,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重重遮障,佛道进程将极为迂回而缓慢,甚至稍有不慎便成就谤法、谤贤圣的大恶业。

言归正传,由于未证初果的声闻人、及应成派中观见者,一向都以意识等六识心的种子当作是意根,所以才会说“过去名意”,意思是指过去的意识心即是意根;他们的看法是:缘于过去世的意识,这个是指意识种子,才会有现在世的意识心能再生起,所以才说过去世意识名为意根。然而这种说法是有许多过失的。譬如佛说:缘于意根与法尘相触,而生出意识。而这时的触心所是意根所有的心所法,这已表示意根是现行法,是现识,而不是意识落谢后的种子了;因为只有心体现行时,才会有心所法能产生触六尘的功能,若是种子不可能会有心所有法的;假使种子可以有心所有法,那应该名之为种子所有法,不该名为心所有法;而意、法相触的这个触,正是意根的心所有法,不是六识种子所有法,由此证明意根一直都是现识而不是意识落谢后的种子,是恒存而与意识同时同处存在,并运作不断的心体。所以不可以说,人们的识总共有六个识,六个心。当然不可以说“过去世意识名为意”,因为那样指称意根时,二乘法的“意、法及触三法为缘而出生意识”的圣教将难以成立,就会成为谤法、谤佛之说了。二乘凡夫说“意”是过去世的意识,从这个说法而衍生出来的许多过失暂且不谈,单从意根的作意继续存在不失,能使未来世的意识继续出生,就应该说“未来名意”;意是可以存在于现在而延续到未来的,但却不可能再存于过去。再从阿罗汉的此世意识灭后,并无“灭后是想要永远灭失”的作意继续存在,因为这样作意是在意识存在时才能存在的;当他回小向大时就一定是“未来名意”,若是说“未来名心,而说过去名意”,对于不决定性的声闻人回小向大的未来意,可就讲不通了。再从世俗人意识心都希望未来世的意识仍然存在来看,这个作意一定会在意根心中存在,才会有意根的心所法运作,因此才会有中阴身的生起、及中阴境界入胎的动力。所以把未来世意识名之为意,才符合法界真相;所以不应该把未来世的意识名为心,而应名之为“意”。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留待下一集再继续解说。

祝愿;福慧增长、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点击数: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