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解脱的功德(上)

第023集
由 正德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单元是“俱解脱的功德”。

佛法中所说的解脱,指的是轮回生死的烦恼已经永远断除,脱离了三界贪瞋痴的系缚了;而颠倒染污的执著也已经清净,解脱的障碍也完全灭尽,远离了我与我所的欲贪。这些解脱的意义与内容,我们可以从修学四圣谛必须经历的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道理来了解全貌。也就是说,想要修证解脱道的学人,他必须要如实了知有生即是苦,因为这个生苦,才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所以如实了知苦的内涵,是解脱的第一步。

接着就要如实了知这些苦它是怎么来?怎么聚集的?也就是苦的因到底是什么?就是因为无明而对五蕴产生颠倒想,以为是真实不灭的,产生了我见、我执、我所执,也就是对三界中的五蕴与六尘的受用,都归纳到自我而贪爱染着。如实了知以后就会知道,原来苦的来由,就是对虚妄五蕴我的种种贪爱杂染与计着;将三界的贪爱断除了,就能够解脱于三界生死之苦。而三界中的欲界爱、色界爱与无色界爱的内容必须如实了知,并且要有次第性的一一地亲证,灭除所有三界爱烦恼的系缚,有实际修炼的过程才能获得解脱的功德。

从如实了知苦的内涵、苦的聚集到灭除三界爱,都需要有实证解脱的善知识来传授正知见,并且要持续不断地教诫与指导,学人依教奉行,进入闻思修证的次第中修学、调整、转变,才能够将三界爱的生死烦恼断尽,这个过程,身口意行也都必须遵循八圣道的轨则。这样的内容,是第一轮必须建立的知见。

接着在如实了知以后,要真正的亲身经历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第二轮实际修炼过程,必须经历心解脱、慧解脱的实证,犹如经中所说的:

若一切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彼一切悉知四圣谛。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杂阿含经》卷15)

佛陀说,倘若与三界生死有关的一切有漏烦恼都灭尽了,觉知心舍掉所有相应的有漏烦恼,成为无漏,这个解脱于有漏生死法系缚的心,就称为无漏心解脱,同时也具有解脱的智慧;如实知以后并且如实见解脱的法,依于法而能自己了知并证明:五蕴我出生的因已经灭尽了,欲界贪断除的清净行已经安立了,应该断除的三界爱烦恼已经断除,自己很清楚地了知不会再受后有的果报了。这个前提是,他们都必须完全如实了知四圣谛,也就是如实了知苦圣谛、如实了知苦集圣谛、如实了知苦灭圣谛,还要如实了知苦灭道迹圣谛。要这样一一地如实了知,并且一一地真修实证而如实见法,这样没有间断、没有退转,才能获得解脱,同时也能这样地说出内容。佛陀很清楚地开示,如实知以后的如实见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还要没有间断不能退转。假如间断了,例如停在如实知的层面,而仍然在五欲中爱乐追求,那就不能到达心解脱、慧解脱的地步了。纵然历经如实知、如实见的修炼,也有可能发生不能安住,心心无间的解脱境界,而容易受到外境影响而退失。

《阿含经》中 佛陀曾经运用一个譬喻,教导座下的弟子们依照正知见修炼的过程,要经常摄取观照自己内心安住的法相,是否有烦恼需要给予降伏对治,或者需要转进止观的层次等等,但是却不能放逸的去摄取外五尘相,一旦不能辨别、不能善于安住内法,把心向外散乱去攀缘摄取外五尘相,那就会落入五尘相的受用中了,而退减修炼所能发起的功德。这个譬喻说,就好像一位服侍主人的厨师,不能善取主人的饮食嗜好,到底是酸甜咸淡能接受的程度是如何,以及对于各种味道搭配的喜好情况,也不能亲自服侍在主人左右,来仔细观察了解主人的需求,或者听取主人的想法,以便善取主人的心意。而厨师他仅是用自己的意思,来调和各种饮食味道去服侍主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很难迎合主人的心意,主人当然不会高兴,不会爱念这个厨师,也不会给予任何赏赐。

佛陀说,应当要依照所说的法进行修炼,并安住于身受心法的观察,善于摄取自心相,断除应断的烦恼,就能够得到内心的寂静,得到胜妙的正念,也能够在现法中成就解脱之乐而安住,也能获得未曾获得的安隐涅槃。就像那位厨师,他应当要善取主人的心意,拿主人的需求来去准备饮食,调和各种味道,就能迎合主人的心意,让主人欢喜而得到主人的爱念与奖赏。想要求证解脱的心意就像厨师的主人,能让人解脱的法要与对治烦恼,就像各种饮食与味道的调和,所以 佛陀运用了这个譬喻,让佛弟子知道修炼,的过程要避免不能善取自心相,反而攀缘于外相而造成解脱的障碍。但是 佛陀座下弟子们的根性有所不同,虽然都遵照 佛陀所教诫的进行,如实地修炼,利根与钝根的修炼所呈现出来的解脱,就有退与不退的差别存在。

在大论中 弥勒菩萨说:

云何由退不退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由退故建立时解脱阿罗汉,彼于现法乐住容有退失。由不退故建立不动法阿罗汉,彼于现法乐住定无退失。如是名为由退不退差别建立补特伽罗。(《瑜伽师地论》卷26)

意思是说,由于退失了现前所成就的解脱证境,因此建立了一种叫作时解脱的阿罗汉;对于坚固不会退失解脱证境的,建立一种名称叫作不动法阿罗汉。

关于时解脱阿罗汉,弥勒菩萨的开示是这样的:

云何时解脱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钝根种姓,于诸世间现法乐住容有退失,或思自害或守解脱,励力勤修不放逸行。谓防退失增上力故,或唯安住自分善品,或经彼彼日夜刹那瞬息须臾励力升进,乃至未证最极猛利,是名时解脱补特伽罗。(《瑜伽师地论》卷26)

那如何是时解脱的有情呢?大论说,指的就是有情属于钝根这一类,修证解脱道时会出现退失了所成就的解脱证境这种情况,因此时解脱阿罗汉会有想自杀的,或者得要一直守护着解脱证境,很努力地一直修不放逸行。时解脱阿罗汉为了防止退失所做的一切增上努力,有的或者仅能安住自己所证的解脱证境;或者经过日日夜夜,刹那短暂时间勉励而有升进,在不能突破所有定解脱的障碍之前,都属于时解脱的有情。从这个解释的角度来看时解脱,他虽然已经到达了心解脱、慧解脱,但是却会出现两种明显的情况,一种是容易退失并且需要时时的守护,并且还会有想着要残害自己的情况;另一种就是论文所说的未证最极猛利,也就是不能突破定解脱的障碍。

我们先来说第一种情况,有的时解脱阿罗汉会想着要残害自己,依据《阿含经》的记载,有一位比丘有这种情况:

处于闲静,勤行精进,以不放逸,断于我见,得时解脱,自身作证,复还退失。第二第三,乃至第六,亦还退失。比丘念言:我今独处,修行精进,六返退失,若更退失,以刀自割。(《别译杂阿含经》卷2)

这位修证解脱道获得时解脱的比丘,自身作证但却又退失了,到底是哪个部分让时解脱的比丘一直退失呢?

自身作证的部分包括了生死已尽、梵行已立;而自知生死已尽的作证,必须在断我见以后,经由发起初禅的身证来完成梵行已立加以左证;因为离欲而发起初禅的经历,代表着现前的心确实到达了解脱于欲界爱系缚的境界。但是如果这位比丘由于我执深重容易被我执所影响,应断除的上果位烦恼,例如一分自我存在的我慢必须断除,却与我执相违逆而难以坚定地弃舍;或者不能堪忍于修炼禅定之苦,无法继续修炼,或者没有办法到达超越初禅的禅定,都会产生退失的情况。因为初禅的证境离欲界很近,如果属于钝根而有我执深重或者不能堪忍的障碍时,很容易受到外在的环境与境界所干扰,就会退失初禅。一旦退失初禅,就等于退失了梵行已立这个应自身作证的解脱证境,连带着也退失了生死已尽的作证了。所以比较钝根而证得时解脱的阿罗汉,当他持续地修行精进,历经多次退失以后,就会出现了想要自杀,以免退失解脱的情况。

时解脱阿罗汉还有第二种情况,就是不能突破定解脱的障碍。定解脱又有一个名称就是八解脱,八解脱顾名思义,就是要解脱于八个处所,《阿含经》中所说八解脱的意思是这样的:

复有八法,谓八解脱:色观色,一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瞋恚想,住空处解脱,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度有想无想处,住想知灭,八解脱。(《长阿含经》卷8)

经文中所说的第一种解脱,指的就是离欲发起初禅,解脱于欲界男女色的淫贪,也解脱于欲界独有的味尘与香尘,也就是说觉知心可以解脱于欲界的境界了,这是通过发起初禅所获得的第一种解脱。第二种解脱是解脱于初禅的境界,进入了二禅或者三禅,也就是觉知心要能够在不退失初禅的情况下,弃舍初禅的境界,运用正确的禅定修炼方法转进,安住于自心一处,解脱于初禅还不能脱离的色尘、声尘、触尘境界,进入完全脱离五尘色想的自心纯粹缘于定境法尘的二禅乃至三禅中。第三种解脱,完全舍离了、解脱了三禅以下的所有境界,心地也完全清净了,进入了并安住于四禅中,又称为舍清净、念清净。第四种解脱,指的就是说不再执著系念于所有的色法,包括微细的色界身在内,完全解脱于色界的系缚了;灭除了瞋恚的心行,不再有任何色界的境界相,安住于空无边处的境界中,这是从色界的四禅,再转进无色界的解脱。第五种、第六种、第七种解脱,分别是于无色界的境界中,从空无边处转入识无边处,从识无边处转入无所有处,来从无所有处再转入非想非非想处,在非想非非想的境界中,觉知心安住于弃舍对反观的了知,但是在悠闲定境法尘中,仍然还有想的那一分了知存在,因此就称为非想非非想处,这是三界中觉知心通过禅定的修炼,能够到达的最高层次了。但是这个层次并不是解脱的目标,因为修八解脱之前,佛弟子都已经断我见了,知道觉知心是无常的虚妄法,但却必须通过修八解脱,解开觉知心祂相应的三界中种种执著与系缚。

所以第七种解脱之后,还有第八种解脱,就是要解脱于觉知心所安住的非想非非想境界,就必须把意识灭除;如果意识不灭除,最微细的了知与不反观一定存在,那一分了知不能灭,就是落在我执中,就会与断我见我执的解脱圣教相违背。因此把从粗分修炼到细分的意识灭除了,就没有想的了知存在,同时因为断我见的功德,通过修八解脱来除我执的过程,能够把意根的受与想灭除。一定是意根对一切法的受与想灭了,才能到达想知灭,也就是说,灭尽定的境界,随着出生的五根而生起的六识心都灭尽了,意根执著的受与想也灭尽了,随时可以入无余涅槃,这就是第八种解脱。

我们从八解脱修炼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必须要有出离男女欲爱所发起的初禅功德出现了,依据 佛陀所教导的圣教量,以及亲自依教奉行的现证量,才能说他已经解开并且出离了欲界的系缚,具有不再受生于欲界的解脱功德了,之后再于色界的境界中次第转舍升进,转舍已经获得的定境受用,那才有已解脱不执著的实质存在。假如说未曾获得那个定境而说他不执著,所说的就会变成自欺欺人的大妄语了。所以说,每一次的转舍升进都是确实地在脱离我执的系缚,最后获得解脱于色界身心系缚的功德,接着再经历解脱于无色界微细意识的执著,然后获得灭尽定的解脱现证量功德。这些都必须在禅定修炼的过程完成,能够完成整个八解脱的修炼,表示定解脱没有障碍了,倘若不能具足八解脱的修炼,检讨起来,其中必定有定障存在。

哪些内容是属于定障呢?依据大论中 弥勒菩萨的开示是这样的:【复次心清净行苾刍,略有五种等持相违厚重过失,能为定障。一忿,二慢,三欲贪,四萨迦耶见,五不能堪忍。】(《瑜伽师地论》卷63)已经断我见,明确地知道修解脱道的内容与方向了,就是立基于断我见的智慧,遵循八正道,接续地断除我执与我所执,这样修解脱道的出家人,就叫作心清净行比丘。他如果有五种与修炼禅定制心一处不散乱相违背的厚重过失存在,就会成为修炼定解脱的障碍。

这五种指的就是:第一,不能忍,他容易瞋恚忿怒。第二,在本性上他对法与善知识没有很恭敬,很容易生起高慢心。第三,对自己的身财产生顾恋,所以他容易受到外在美妙五欲影响而散乱。第四,我见深重,当面临世间利衰苦乐称讥毁誉八风的境界,他就生起了相应的烦恼,想要制伏烦恼时,等于是要与我见相违背,都因为深深地陷入我见中,所以无法以智慧来降伏烦恼,他无法观察生死有大过失,也无法观察涅槃有大功德。第五,不能堪忍修禅定时外在环境冷热,或者蚊虫的种种扰乱。由于前面三种的厚重过失,将使得初禅难以发起。第四种过失就会导致不能够在禅定中真实观察功过,而难以生起止观的智慧。第五种的过失,会导致他无法在禅定的修炼中次第转舍升进。倘若能够消除这五种定解脱的障碍,次第完成八解脱的修炼,对于已经有了心解脱慧解脱的阿罗汉来说,就是成就了俱解脱的功德。

俱解脱的意思,根据 弥勒菩萨在大论中的开示是这样的:

云何由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慧解脱及俱分解脱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者,谓已解脱烦恼障未解脱定障;俱分解脱阿罗汉者,谓已解脱烦恼障及已解脱定障,是故说名俱分解脱。(《瑜伽师地论》卷26)

大论中 弥勒菩萨的意思是说,有慧解脱阿罗汉及俱解脱阿罗汉的差别,那是依据存在的尚未排除的解脱障碍而设立的。已经解脱烦恼障,但是尚未解脱定障的有情,称为慧解脱阿罗汉;如果已经解脱烦恼障同时也解脱定障的,由于获得了排除两种障碍的俱分解脱功德,就称为俱解脱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必定要经历离欲发起初禅的三果过程,虽然对初禅有现证量,但是由于没有具足完成八解脱,属于定障尚未排除的情况,所以假如慧解脱阿罗汉有退失的情形出现,他就要等待有舒适的环境,或者身体没有病痛等等殊胜的缘会合时,他才能入定,或者要时时地守护,他才能保住,那就称为时解脱阿罗汉。而慧解脱阿罗汉他排除了定解脱的障碍,次第地具足完成八解脱之后,就称为俱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绝对不会退失解脱证境,同时他可以随时舍报入无余涅槃。

从 弥勒菩萨的开示中可以得知,就算不能具足排除修学禅定的障碍,仍然可以经由八圣道的途径,以如实知苦、知苦集、知苦集的灭除、知苦灭道的真实内容,通过发起智慧的修断,证得心解脱果与慧解脱果,获得了无漏心慧解脱的功德。禅定的修炼,在解脱果与解脱的功德方面,它属于增上缘,不是主要的因缘;也就是说,不能拿俱分解脱的功德当作唯一的标准,来衡量有情到底是有证解脱或者没有证解脱。如果以俱分解脱的功德来当作标准,一般只看表相的世俗人,他就会拿说你是否有四禅八定的证量,来衡量佛教中所说的,关于小乘声闻的生死解脱以及大乘菩萨的般若解脱,会误以为说禅定它是佛教所说解脱的主要因缘。

所以我们要如实了解 佛陀所说的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的功德,知道说必要的少分禅定以及具足四禅八定,在佛法中解脱功德有什么样的差别,他所建立的正知见才能成为智慧生起的基础。

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点击数: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