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探源(三)

第7集
由 正村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佛教正觉同修会所为您制作的三乘菩提系列电视弘法节目。这个单元是探讨“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今天所探讨子题是“唯识学探源”,这是第三集的节目。上一集节目中,我们已经举示了部分阿含的经文来证明唯识学之本源,唯识学最早根据是在初转阿含解脱道时期,佛就已经隐说、略说这唯识八识心王法理;平实导师在《阿含正义》一书中,也从其他的阿含经文来证明阿含经典中的“识”,有时候在谈第八识──本识真心如来藏,并不是在讲识阴──六识妄心。

下面就有这段经文说到:人身是由寿、暖、识三法具足时,说有情就具足命根,当寿尽暖失,这个“识”由色身中舍离,此人就成为尸身;也就是如同草木石头一样的无情物,并不是有情。世尊在《中阿含经》卷58就有这段开示:

复问曰:“贤圣!有几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法乐比丘尼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云何为三?一者寿,二者暖,三者识;是谓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中阿含经》卷58)

世尊这段经文在告诉我们说,有情众生跟草木石块的这样的无情物,它的不同主要在说有情具有寿、暖、识三法作命根之所依,当寿尽了身体失去暖触,乃至识舍离身了,有情就失掉命根,他的尸身弃置在弃尸林处,这个时候尸身如同草木石块,一样是无情了。经文中所说最后舍离的“识”,在说众生的本识--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这个地方不是在讲识阴--六识妄心,那么为什么说这段经文,命根所依三法之一的“识”,在说有情的本识--第八识如来藏。

我们再来看导师书中所引的另一段经文,在《杂阿含经》卷21,

复问:“尊者!有几法,若人舍身时,彼身尸卧地;弃于丘冢间,无心如木石?”答言:“长者!寿暖及与识,舍身时俱舍;彼身弃冢间,无心如木石。”复问 :“尊者!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答:“舍于寿暖,诸根悉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杂阿含经》卷21)

注意这段经文,世尊是由有情的死亡跟入灭尽定当中差别法相,来开示入灭尽定中还有命根的三法──寿、暖、识俱在,所以能够出定恢复呼吸心跳,因为命根还在的缘故,所以不同于有情舍报死亡之后,在色身五根坏了、寿尽了、暖失了,且识也舍离了,就成为如同草木石块般的无情物了。在唯识的五个无心位当中,所谓的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在这五位当中是没有识心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识阴──六识妄心都已经断灭;但不论有情在眠熟,也就是他睡着无梦的时候,或者进入甚深禅定灭尽定当中,虽然六识妄心已经断灭,可是还是有命根──寿、暖、识三法在有情身中,所以有情这个时候并不会舍报死亡。由此可以知道,灭尽定中还是有识在身,是命根所依的识,当然不在讲在这个阶位中,已经断灭不在的六识妄心,是在讲外于这六识心还有一个识心,那就是众生的本识──第八识真心如来藏。所以经文说到,灭尽定中这六识的见闻觉知心都断灭,有情身、口、意行也断灭,可是还是有“命根”,有寿命、身有暖触、还是有有情的本识在身中,所以他色身不坏,这就是有情命终舍报与入灭尽定差别法相之所在。所以阿含经文它谈到命根三法--寿、暖、识的“识”,也是在说本识──第八识真心如来藏,并不是在说识阴──六识妄心。所以 世尊阿含经文中所说的“识”,有时候是在说识阴──六识妄心;但也有许多经文谈到的“识”,是在谈众生的本识──第八识真心如来藏,如果还没有真实亲证到这“本识”,也要由地上菩萨具有道种智证量的大善知识 平实导师,在他的《阿含正义》书中来为大家详实来演述;对于一般还没有亲证的凡夫,非常容易去依文解义而错会经文的义理,把这个《阿含经》所说的识或是识界,都认为是在讲识阴──六识妄心,因此才会有前面一、两集谈到的这位佛教“导师”,他把大乘唯识学说成是后人的创见,有了这样的虚妄想与他自己随意的创见,他自己在创说佛法;因此这样的说法,是严重误导近代为数甚多的有心学法佛弟子们,造作这样的恶业果报是真实而难可思议啊!那么为什么上面阿含经文谈到命根三法之一的“识”,是在说第八识──真心如来藏?当这个“识”舍离色身的时候,就是有情命终的时候。我们再依 玄奘大师所颂出的《八识规矩颂》来作探讨,大家就能够知道有情舍报的时候,最后离开有情身中的识,在偈颂当中就有说到:是第八识──真心如来藏,并不是识阴──六识妄心。

唐朝一代大法师 玄奘大师,他对于佛法能够从渐衰败毁坏的古天竺东传到中土,也就是当时的震旦,把 世尊一代法教重新地复兴,有着重大的贡献,大师他也是千年来中国佛教界所一致推崇景仰的一代大乘圣位菩萨摩诃萨。玄奘大师一生弘扬大乘唯识法教,在他颂出的《八识规矩颂》这个偈文,偈颂当中已经清楚为大众来说明大乘唯识的八识心王法理;大师把众生心所具有的八识心王,再把八个识心,不同类识心之间的规矩,也就是祂的差别体性,都在这偈颂中为大众来开示。玄奘大师他传承 世尊这一代如来藏正法教,以他地上菩萨的证量,当然知道 世尊的法教,从初转阿含期到二转、三转大乘法道时期,前后都是一以贯之,都是依八识心王法理来开演,它的差别只有在阿含期 世尊对于第八识──真心如来藏,是用隐说、略说的方式,这也就需要是一位开悟的圣者,而且同时具有道种智的证量;如同 玄奘大师这样的大菩萨,才具有择法觉分,能够知道 世尊在经典中对第八识隐说、略说之所在,而能够真正胜解这阿含经文。

时间的关系,我们只有就大师在偈颂中有宣演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这一部分的经文,举示给大众了解,大家就能够知道大师所明白说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到底具有什么体性,以及各各不同类识心之间的规矩;这第八识的规矩跟前五识心这一类,以及第六识──意识心、以及第七识──末那识心之间的规矩,各类识心之间的规矩,是各有不同的差别法相,是不可以混为一谭。在偈颂中,玄奘大师这么样来说明第八识──真心如来藏,偈颂说:

性唯无覆五徧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八识规矩颂》)

所以大师开示说:第八识──真心如来藏,并不是二乘小法者所能够实证;因为还没有实证这第八识的缘故,他们常会错误计执自己所误会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以致他们之间常常会有一些诤论;这也就是后人有未悟的凡夫们,譬如安慧、清辨、般若趜多、寂天、阿底峡、宗喀巴、历代的达赖喇嘛等等,他们之间常常彼此为这个互相作诤论,同时也跟真悟者如无著、世亲、玄奘菩萨等作诤论。真悟者跟还没有证悟者之间,在古时候常常就有这样的法义论证,譬如唐朝 玄奘大师在西天取经时候,曾经遇到还没有证悟的凡夫般若曲多,就跟他作法义论证,颂出了一千六百颂的《制恶见论》,用它来破斥未悟凡夫般若曲多之前所造的《破大乘论》。所以这样的法义论证其来有自、古今皆同,也有今时的正觉教团继续传承 释迦如来与 玄奘大师第八识如来藏正法教。在过去近20年来,在 平实导师率领下,以及所有证悟的大乘菩萨摩诃萨们,一起努力在作同样的破邪显正、法义辩证的工作,他们的慈悲愿力,就是期望这一代佛教能够回归 世尊如来藏正法教,大众能够不再受邪师外道法教之所误导;因为这些应成派假名中观者,他们所造的论著也流传到近代的中国,在过去数十年间非常严重误导了整个中国佛教界,当然也误导了这一位佛教导师,也同时误导随学这位导师的所有学法大众。

为了末法时期学法弟子们不再受这些六识邪见所误导,大师乃造此八识心王规矩的偈颂,来阐明八识心王的法理;在上段偈颂中特别指出第八识──真心如来藏是唯一的一个识心,具有能受熏持种这样的体性,这样的体性不共其他七个识心,尤其不是第六识──意识心所具有的体性;所谓受熏持种在说:有情众生世世以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的缘故,将每一世所造作的善恶业行种子与所有闻熏的法种,都由这第八识──真心如来藏所执藏,所以偈颂才说第八识具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的体性,而能如是受熏持种的识心是第八识的规矩,不是第六识──意识心所具有的规矩。偈颂中又说第八识这个心是去后来先作主公,这段在开示说第八识在有情舍报的时候,死去以后是八识心王中最后一个舍离色身的识心,因为有情在舍报过程中,前六识心会先后次第断灭,在有情命根坏了──寿尽了、失去了暖触、识舍离之后就成为尸身,如草木石块的无情,不再是有情众生,这个时候第八识如来藏与第七识末那会一起去受生,此中先入下一世母胎受精卵位中的识心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所以第八识又名入胎识;所以偈颂才会说“来先”,指的就是第八识最先入胎,因为这个时候,新的六识见闻觉知心都还没有出生的缘故,所以这第八识──入胎识是有情众生真正的主公、是有情众生的主人。因为要在几个月之后,才能够具足出生的这一世识阴──六识妄心,本是虚妄、不是真实的我,这个虚妄的六识心最多一世,是暂时而有的虚妄我、是有情身中的过客,并不是世世不生灭的真实我、真实主公,由上段的论证可以知道大乘唯识八识心王的法理,最早是在阿含的经典中 佛就已经隐说、略说,只是对于详细的第八识种种自性功德等等,都还没有宣讲。

圆满的八识心王法理,是要在进入二转、三转大乘菩萨法藏时期才会具足宣讲,所以 世尊三转法轮所宣讲经、律、论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依八识心王这样的法理来宣讲,都是依诸法之本母,也就是《阿含经》所说的识、识界、本识、入胎识而宣讲,因为一切法皆从此经所出的缘故。所以 世尊在下面这部经就有开示说,在《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卷2:

汝应当知,今此正法是广大法门,总摄四种阿含。何等为四?所谓杂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如是等,总摄一切声闻藏法。诸声闻人若于是中修学者,即为声闻藏,而能出生声闻乘果,亦摄声闻菩提分法。又此经中摄彼一切最上所说菩萨藏法,是故得名诸法之母。所有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亦于此经摄;乃至八万四千法蕴,一一皆从此经中出。(《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卷2)

这经典中 佛是开示说:四大部的阿含,包括有《杂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这四大部阿含就是声闻法藏的内涵,依此声闻法藏修学可以实证声闻解脱果,也就是二乘的声闻菩提法;而最上乘的大乘菩萨法藏,是进入二转、三转法轮时期才开始为菩萨们宣讲,所以不论是声闻藏、菩萨藏、乃至毘奈耶的律藏、阿毘达磨藏的论藏,都是此经所含摄,八万四千法蕴也皆从此经出,此经就在说诸法之本母,也就是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而此经文中说到此经,仍然当然是依本识,以诸法本母──真心如来藏而宣讲。所以 世尊三转法轮都是依八识心王法理而宣讲,是一以贯之从未改异。可知大乘唯识学之最初根据──唯识学的本源,是缘于初转阿含解脱道时期就已经为大众隐说、略说这八识心王法理,不可以如未悟的凡夫──古今这些应成派六识论邪见者之所说,说成大乘唯识是后人之创说,世尊在初转时期并没有宣讲,乃至进一步全面否定大乘菩萨法藏、创见“大乘非佛说”这样的一个邪见,因为这样的说法是在严重毁谤 世尊,具足毁谤佛、法、僧三宝,造作这样的恶业,他的果报是真实而不可思议啊!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以上有关于“唯识学探源”这个子题,我们总共分前后三集的节目,已经全部为大家宣说完毕。

最后要祝愿所有的菩萨们;色身康泰、学法无碍、道业增上、早证菩提。阿弥陀佛!


点击数: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