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复有五种异名——转识

第62集
由正钧老师开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今天要和大家谈“意”有五种异名,其二:“名转识,谓依动心能见境相”(《大乘起信论》卷上)。

前一次提到,在《大乘起信论》之中指出:“此‘意’复有五种异名:一名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大乘起信论》卷上)意思是说,意根有一种异名叫作“业识”,我们之所以会有继续在三界轮回生死,不断地投胎、受生,其原因都是因为意根末那识不肯让自我消失,也不肯让自己附带而有的意识觉知性消失的缘故,所以使得意识也不停地去攀缘而造作种种业行,反复地加强意根去执取三界法的势力。因为种种的业行都是由意根在背后掌控,如是周而复始,才称意根为业识。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虽然分析、归纳、简择好坏境界,乃至是因之而受苦享乐,都是由于意识的觉知性所成办的,但却是意根在背后处处作主所致,所以意根便以觉知心的觉受来作为自己的觉受,用这样的方式来受苦乐,意根其实是世间凡夫正受苦乐的主体。而众生所以会在世间享受苦乐,正是因为往世曾造作种种善恶业行的缘故,并且强烈地执取之;之后这一些与意根相应的无明业种,虽然说被执藏在阿赖耶识之中,但随着种种与这一些烦恼业种相应的状况之下,不但意根末那识不肯让自我消失而不停地运转,见闻觉知心也就因此而现行,就有了三界的生死相续,这就是不觉而一念心动,所以称意根叫作业识。

依于论文的内容,今天接着来看“意”的第二种异名:“转识,谓依动心能见境相。”我们常常听得到“七转识”这个名相,其中的一个意思是说,眼等六识加上意根——也就是第七识——是在三界尘境之中运转的,而六识等的和合运作,又能够很巧妙地去分别尘境的美丑、胜劣、好坏等等的差别相,就在分别完成的同时,产生了喜欢厌恶的觉受。具有遍计所执性的意根又是识阴六识的俱有依,就在背后配合着作主,让六识等继续攀缘喜欢的境界,或者是远离讨厌的境界。不管是继续攀缘,或者是立刻远离境界,都随着现前的境界而产生了取舍的作意,因为是会与善恶性相应而运作的缘故,这个时候说前七识是随着尘境而运转,所以才合称为七转识。又六尘之相也是不断地在变动,从衪在六尘之中不断地分别、转变的缘故,而就说衪是随着六尘相之变动,而有着生起与消灭的转相。七转识如是运转之后,就把种种善恶性相应的染污种子,种到第八识如来藏之中,此时此刻,七转识则是能熏,如来藏则称为所熏。第八识本身是自性清净的体性,却因为七转识及其心所有法有殊胜作用的缘故,所以能增减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习气种子,然后意根又与无明种及业种相应,就反复而有我们生生世世。这个部分的意涵,就如同在前面“意根又名业识”之中所叙述的一样。

有的时候我们在经论之中,会发现一种情况:某一个名相明明是一字不易,可是在这一部经论之中与另一部经论之中,所代表的意涵却是有一些出入的,或者甚至于说是完全不相同的,所以因此就判断说“可能是这一部或者是另一部是伪经”。然而世间法之中,往往一件事就可能会有很多的相貌,或从某甲的角度来看、或从某乙的角度来看,是各有差别的,并不能说一定是哪一种状况才对。这就好像说,从东南西北上下六方来看一个人,每一个方向所见的均不相同,但却不能说只有某一个方向所看到的才是正确的,因为六个方向来看一个人的话,每一个方位所看到的都是同一个人,只是因为方向是不同,所以所见的相貌也是不同罢了!佛法之中也是这个道理,有时候会在经典中看到“心意识”三个字,善知识此时就解说,这分别指的是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也许另一部论典之中,又看到“心意识”,善知识却解释说,这是第六识的过去、现在、未来相貌的方便施设。这个时候,你得要看经论中的前提,才能够确定那个名相的真正意涵,而不是说把某一个名相就认定说只有一个意思,因为世俗之中,就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

这又好比说“我”这一个字,一般都把他当成世俗中的我,有的以色身为我,有的以见闻觉知心为我,有的则是以这两者的和合运作为我,有的则是以离念灵知心为我,都是以蕴处界的法为我;这一些的情况,还不如说以处处作主的心为我,因为这才是三界法之中的我。可是你假如在某一些经典之中,尤其是宣说了义法的经典,就好像《佛藏经》卷上之中,就提到很多,例如“我是真实相法,不可入不可取,……我此法中无男无女、无天无龙……我是法中无常无无常……。”(《佛藏经》卷1)这一些的“我”,就不是指蕴处界我,而是作为第八识的异名。所以往往一个名相会有多种的意涵,这是在世俗法中与佛法之中都会有的情况。

然而 马鸣菩萨在这里称意根为转识,这个“转”字的意涵是有一些不同的;这里的转,有运作、操作的意思。也就是说,意根在三界之中是有作用的。同时,既然说是转,那也显示出衪不是都一直处于如如不动的境界,所以才叫作转识。怎么转呢?依于无明及业力而心动。这里所说的心动,并不是世俗上所说看到喜欢的东西而心动,想要把它买回家;或者是说,看到心仪的对象而心动,想过去跟对方聊聊天。这里指的是意根的心动,心一动之后就唤起了意识,乃至是前五识,共同运作起来了别境界。既然是意识等现起而了别境界,当然就会有能见的六尘境界相的情况出现,然而意根虽然也有五别境心所有法中慧的一分,但由于了别慧的功能是很低劣的,只能了别尘境巨大变动的相貌,而无法了知尘境的细部内涵,必须得要由意识的配合才能够完成。

譬如说,一个人眠熟而无梦之际,他的前六识是暂时不现前运作了;换句话说,这个人就暂时没有办法了知外尘境界了,而在世间法施设说,这一个人是睡着了。可是他的意根从来不睡觉,也从来不会睡觉,衪仍然是不停在缘于种种的法,当然也包括五尘境;所以突然一阵雷响──叫作声尘巨大的变动,意根想要了别是怎么回事,却又因为慧心所很羸劣,所以唤醒意识及耳识,也就是说,令阿赖耶识流注出意识及耳识的种子;有了意识及耳识的配合,就能够运转于突然出生的声尘的内涵。当然也许同时又睁开眼睛,眼识也跟着现行,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于是就知道只是一阵雷响,心中也许又想起睡觉之前看过气象报告,知道会有一场雷阵雨,反正窗户也关好了,就不管它了吧!因为明天要上班,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睡觉比较重要,所以眼睛一闭又睡着了。而意识与眼识、耳识的配合,而能够见境相的运转过程,仍然是离不开意根,这是因为前六识是无法离开意根而单独现前运作的,第七识意根是识阴的俱有依的缘故。就这样子互相配合而运作于三界法之中,而能觉知之心延续不断,也就显示说,意识的种子是前后不断地转易,所以从前念、后念的差别的相貌,就有了一个分别的作用,一直地持续运转下去。因此某甲睡觉的过程,就会有从清醒时而睡着,又从睡着中突然又醒过来,会有着这一些种种三界法中运行的一个相貌,这都是因为意根从来不睡觉,而衪又是转识的缘故,所以有着能觉知的心在运转着,这仍然是要依于意根的,因为有能觉知之意识心在配合的缘故,所以“依动心能见境相”就变得伶俐不得了了,有时候就转而与善法相应,有时候又转而与恶法相应,当然也有无记的时候。

这就好像说,一般人常常有这么一个经验,也许某乙走在路上看到了美女,不经意地就多看一眼,可是突然间警觉到:“我已经开始学佛了,善知识说,要常常反观自己的身口意行,不可以过分攀缘外面的色声香味触,因为那是生死轮回的因。”这么一警觉以后,立刻就收回贪看美女的眼光,可是才不过几秒钟过去而已,心中随即又出生了一个念头:“不看白不看,因为真的很美又很美。”那想当然耳,眼神又会再度聚焦在对方的身上。就这样,可能是一来一往好几个回合,也许一直要等到对方离开他的视线为止。为什么要说往来好几个回合呢?因为一下子很想看,就看啦!一下子又想起来不该看,又不看啦!这样的过程,通常都会重复好多次,所以就说往来好几个回合。

世间法不是也说,碰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们的心中就会交错的出现白天使跟黑魔鬼吗?白天使是要你改恶向善,黑魔鬼却是要你下堕沉沦。而从佛法上来说,不管是白天使或是黑魔鬼,其实都是自己的意识,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又那样想,只是有时候会说,一者是比较偏向于往昔的习气的现前,这是由于意根攀缘无明种而现行的缘故;一者则是依于今时此世的知见判别,但却不能一定说往昔的习气一定是恶、一定是善,因为这是因人因事而异的。但不管如何,两者都是意根与意识的配合运作所致,所以这么一来,转的状况就可能是或善或恶、或净或染了。但这个部分,就可得要看您所亲近的善知识是如何教导的,或者是每一个人的过去世他的习气的种种差别而定了。

然而在三界之中,虽然眼等七个识都缘于尘境而运作,只是前六识是会暂断的。不说前五识,单单来看第六、第七识其互相间的关系,譬如说,一般众生住于欲界的散心位,六、七识都很忙碌地运作着,而在二禅以上的等至位,意识觉知心相对的不那么忙碌,因为是制心一处的缘故,而第七识意根除了配合意识住于定境之外,同时还要缘于别的法,所以当有人要唤醒入定的某甲的时候,就在他耳边轻轻地敲一下引罄,“锵”的一声,某甲的耳识又现行运作了,那就说是出定了。

若是某甲入于无想定,前六识都暂断了,为什么还能够出定呢?因为意根还在运转啊!而若是舍报之后生到无想天去,前一刹那还在了知境界,下一刹那意识不再现行,就依于四禅的天身而入于无想,不再了知境界了;即使说寿长五百大劫,不但无法利他,亦复不能自利,这不是菩萨所应求生的境界。然而五百大劫之后,某甲还是会下堕,又生到人间乃至是三恶道之中,因为他的意根,在他在无想天意识断灭而不再了知境界的时候,依然还在运作;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当定福受用完毕之后,就接着受用其他较轻的诸业果报。正因为意根是业识,所以才会有某甲在无想天再度生起一念觉知心而下堕的情况。

若是某甲入于灭尽定之中,前六识当然也不再现行了,不但是如此,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是连意根五遍行中的受、想两个心所有法亦复不现行。虽然是如此,但仍有触、作意、思三个心所有法运作着,所以阿罗汉每天中午用了午斋,经行了一阵消食了之后,上座入于灭尽定,但都先有所施设,虽然入了灭尽定,而没有意识再了知尘境,但意根一旦在第二天触了预设的法尘,就会因此而出得灭尽定之外。也就是说,依于意根心动的缘故,接下来前六识现前运作,当然就会有能见的六尘境界相的情况也出现了,所以说意根是转识。若不是这个缘故,那么某甲晚上一旦睡着了,或者是说某一个状况令其闷绝了,岂不是说他要等同是舍报吗?乃至说,某甲入于无想定、灭尽定之时,是不是也要说他是入于无余涅槃一样呢?但事实上都不是这个样子,因为在定外、定中,意根都是转识。

今天就说到这里,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

阿弥陀佛!

 


点击数: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