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世间、出世间、世出世间?

第97集
由正德老师开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探讨的题目是“何谓世间、出世间、世出世间?”

所说的世间有五阴世间及器世间,五阴世间又称为有情世间,有情世间包括了人、天、鬼道、畜生道、阿修罗、地狱道等三界六道有情;器世间指的就是有情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等处所,包括了无色界四空天。

有情世间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无论苦与乐,不能出离生死本身那就是苦。那么有情世间的苦,菩萨怎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的所说:【若诸有情十资身具之所摄养,无所匮乏,身康无病,年未衰老,名为有乐有情世间。与此相违,当知有苦有情世间。世间众生少分有乐,多分有苦。】(《瑜伽师地论》卷十七)

这一段论文弥勒菩萨说:倘若有情他能够得到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装饰、玩乐等等的摄受滋养而没有缺乏,身体健康没有病痛,而且年岁也未衰老,那这种情况之下,他感觉这个生命对他来讲是很快乐的,我们称他为是有乐的有情世间。那么与前面所说的这些相违背的,譬如说他生活中缺乏了衣服、饮食,缺乏了需要这些汤药,缺乏了这些玩乐等等,而且身体众多病痛,年纪衰老,那么这样的日子就会过得有点辛苦,那我们称这样的有情,称为是有苦的有情世间。世间的众生其实乐是少分,多分是有苦,因为没有一位有情说他不会生病的,也没有一位有情说他不会变老的,所以大部分都是有苦比较多。

我们再接续这个论文中弥勒菩萨所说:【诸有有乐有情世间,常怀恐怖:勿我财宝王所侵夺,广说乃至勿由此缘遭诸苦难,勿或风热于内发动,乃至或人或非人等侵损我耶。如是惧虑未来财宝变坏之苦及身坏苦,心常怖畏。】(《瑜伽师地论》卷十七)前面有说这众生其实是乐少苦多,这里就等于说再解说一下前面所说的。也就是虽然前面讲的说,有乐有情世间有种种的这生活所需、身体健康,可是也常常怀着恐怖想,他所拥有的这些钱财会不会被国王所侵夺去,会不会哪一天加重税赋,会不会哪一天要征收为国有,然后就把他的钱都夺去了,会不会哪一天这个钱受到盗贼所偷,或者说会不会有什么水灾把我所有财宝都整个冲毁,会不会火灾都烧坏,会不会有这个恶子来把我钱财都败坏。甚至会想到,如果有天灾人祸会不会因为这样子又遭很多苦难,或者会不会受到风寒、感冒、发烧、生病,乃至于会不会有什么人要来侵损我、损害我,什么时候设计陷害我,会不会有这个鬼神要来骚扰我。所以这些恐惧忧虑,恐惧忧虑什么呢?未来财宝会变坏,恐惧忧虑未来身体会变坏,所以心里常常恐怖。心里常常怖畏不能得到安乐,虽然他是有乐有情,可是也因为这样,所以感觉到很苦。

另外论文接续这么说:【诸有有苦有情世间,现为众苦逼切身心,有苦有忧有愁有箭,有诸扰恼恒不安住。如是故言常有怖世间,众生恒所厌。】(《瑜伽师地论》卷十七)有乐有情世间,他虽然有钱、身体健康,可是就怕他的钱财会不见、怕身体会病痛。这些有苦有情世间,目前就受到种种苦的逼迫,生活所需不足,病痛没有医药可以解决之苦。有这些苦,有这些忧愁,有种种的扰乱,永远不能安乐、不能平静下来,所以说这些常常有众苦的器世间,其实众生总是厌恶这些苦的。众生对于生死之苦的这些逼迫,生起恐怖想,生起了厌恶想,要想出离生死苦。

如果能够出离三界生死之苦,我们说这就是出世间。所以刚刚我们略说一下,世间就是指有情在这个三界中有这些苦乐,如果说他想要脱离这些苦的话,能够脱离,本身就是属于出世间。出离世间称为出世间的道理,我们再来引用一段经文来说:【何故名之为出世间耶?善男子!五受阴名为世间,菩萨善分别五阴,观是无常乃至如涅槃性,已知此道中无有世间及世间法。知此道是无漏是出世间无所系着,是名出世间。】(《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这一段说:为什么叫出世间呢?说到五受阴叫作世间,之所以叫作五受阴,讲的就是说一般众生都是依五阴的色受想行识,来受用五欲六尘的苦乐忧喜舍,所以这五蕴又称为五受阴,这五受阴就叫作有情的世间。菩萨能善于分别五阴,菩萨为什么叫善于分别五阴呢?因为他能观察这五阴之所从来,是由自心如来所出生,自心如来藉因、藉缘出生了这五阴以后,它是无常的、它是没有真实我的、它是苦的、它是不清净的,可是却能够观察到说,能够出生五阴的这个自心如来,他永远是真如无我,永远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以因为能够这样子观察以后,菩萨知道这个自心如来就是般若实相心。

这个般若实相心虽然出生了这个无常、无真实我性的五受阴,但是他本身没有五阴世间的无常、无真实我性、执着、贪爱等等烦恼以及生灭法;而且他知道这个涅槃本际——般若实相如来藏心,他是本来解脱、本来自在的,虽然生了三界诸法,但不系着于三界,这才是出世间。不离世间而能够出离世间的生死流转诸苦与无常、生灭、烦恼、执着这些过失,这才是真实的出世间。也就是说,本身虽然在世间里面,可是他本来是自性清净的,他本来就没有我执烦恼的,本来就没有种种过失的,他在世间中本来就出世间,这个所说的就是大乘佛菩提法的出世间。

菩萨就是能够从般若来观照这无常、无我的这个五阴,以及真实、如如的这个般若实相心,所以这样叫作能够善于分别五阴。因为知道五阴之所从来在哪里,而不是只是纯粹从五阴的现象界来观察它是因缘所生,而不能去观察五阴之所生的本际。能够观察到五阴之所生的本际,才叫作善于分别五阴。

而这个大乘的出世间不同于二乘解脱道的出世间,因为二乘的解脱道,只是将五阴世间出生的烦恼因灭除,使得五阴不再于三界中出生现行,仅存涅槃本际如来藏住于本来解脱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寂灭状态中。因此说二乘解脱道法,没有世出世间的功德可以发起。世出世间的殊胜功德,一定是依止于不偏三界空、不偏三界有的般若中道才能够引发出来。因为出世间指的就是说,我们前面讲能够出离世间的种种苦,二乘人他能够将五阴出生的因灭除了,五阴不在三界中现行,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出世间,因为“我”要灭除,才能够远离三界生死之苦。所以二乘人的解脱道,它不是真实的出世间,也就是没有一法在世间中,而说它在出世间。真正的大乘法是涅槃本际——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在世间中而本来解脱,所以真正的出世间法是叫作大乘的般若实相解脱法。

可是这里又谈到说,又有所谓的世出世间,世出世间的意思就是指:在世间法中能够出离世间而又不离世间法,这才叫世出世间。那二乘人呢,他没有办法发起这个功德,而只有菩萨能够发起这个功德,因为菩萨实证了这个般若中道,所以才能够引发出来。我们来举一下般若经所说的道理,般若经中有一段经文这么说:【世尊!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为众德本能灭无量恶不善法,随所在处令诸有情身心苦恼悉皆销灭,人非人等不能为害。世尊!所说无价大宝神珠,非但喻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喻如来一切智智。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具足无量殊胜功德,亦能引发世、出世间无量清净殊胜功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百二十八)也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他为什么是所有一切众德的根本呢?是因为般若到彼岸的解脱法,能出生世间善法与出世间至善之法。他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所有福德与解脱功德,以及智慧的本源,是真实无我的清凉法,因此他能灭无量恶不善法,其功德能令诸有情身心苦恼悉皆销灭;他是金刚不坏之法,所以人、非人不能对他摧毁与破坏,一切的佛菩萨也不能摧毁一位微小畜生道有情的金刚心如来藏。因为这个金刚心如来藏本身他是不系缚于三界中的,他本身没有我以及我执的烦恼。所以只要能够实证这个法以后,转依他以后,就能够完全领受到这个真实法本身的功德法的清凉。所以依止他以后,就能够从这个清凉法本身,来看待这个五阴本身的与烦恼相应的法,所以这个时候有情身心苦恼就能够消灭,因为在这种般若实相心中,是没有一丝一毫的烦恼的。所以一切人、非人不能对他摧毁与破坏,这是金刚不坏之法。

那么世尊所说的无价大宝神珠的这个譬喻,指的就是说这个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也是譬喻如来依止般若波罗蜜所圆满修证的一切智智。因为这个般若波罗蜜多他本来具足无量殊胜功德,菩萨亲证自心如来藏发起般若实相智慧以后,转依般若到彼岸的真如无我智慧,但是他不离世间而行菩萨道。因为他还是仍然一世一世地再出生这个五蕴身心,以这个五蕴身心来行菩萨行,所以能够引发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等世出世间无量清净的殊胜功德。因此世出世间指的就是:不弃舍世间,不灭世间法,依止于本来解脱实相到彼岸的智慧入于世间,发起诸多的自利利他无量清净功德,而解脱于三界的生死系缚,解脱于三界的烦恼染着。

从智慧层面来看,又有所谓世间智、出世间智、世出世间智这三种智慧的差别。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世间智呢?也就是说:三界有情五阴世间以及说器世间所有内容,与生死流转的业因业缘,能够在这里能够如实了知;如实了知以后,能够如实见而如实安住;自己能够实证这些内容确实是烦恼过失,确实是无常的法,确实是不是真实法、不能常住,确实是苦的法,确实是不清净的法,它为什么会有这些法的出现?因是什么?缘是什么?这样的这些内容称为世间智。

那么出世间智指的是什么呢?出离三界生死流转的方法以及行门,以及说所获得解脱的智慧。那出离三界生死流转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要行八正道,要建立正知、正见,要正思惟。正思惟这个五阴的所谓颠倒,要怎么样让自己能够离这颠倒而获得正见,不在颠倒中而愚痴无明;然后正思惟过后,让自己能够在世间以正命而活,以正命而活就不去造作诸多损害众生的业;然后接着在身口意上面,能够清净的让自己依止戒行,不去犯戒;之后在这个解脱道的方向的内容能够维持正念,让自己随时能够忆持,要怎么样来解脱于这个因为在三界中的生死的烦恼的过失,让自己怎么去解脱,然后不要再落入过失中,最后能心得决定在这道业上修学。以这个方法,到最后也就获得初分的解脱,就是叫作断我见得到初果。能够真正的断我见,接着往前修进而能够薄贪瞋痴,进而能够让自己远离欲界的贪爱而发起初禅,得到三果,最后能够得到四果解脱。那么这些内容,能够自己如实知、如实见,而如实去实证获得的智慧称为出世间智。

那么世出世间智呢?它指的就是说,般若实相智它本身含摄了世间以及出世间,也就是一定要实证涅槃本际,万法出生的根源如来藏,发起般若实相智慧,这样子才能够修证的智慧,称为世出世间智。而般若实相智本身含摄世间法,同时含摄了二乘人所修的解脱道出世间智的根源。因为出世间能够让自己解脱于三界生死的本源,就是说一定要有这个不生不灭的法存在,否则的话,如果是断灭就没有所谓的出世间可说,因为属于断灭,就是戏论。那么外道本身他也是堕落在所谓的戏论上,既然外道也落在戏论上的话,那外道不能称为真实证得解脱者。表示落在戏论中就不能真实出离世间,要能够真实出离世间,一定不能落在戏论里面,不能落在断灭见里面。所以就是因为有这个,能够世出世间而运行不断的金刚心如来藏涅槃本际的存在,所以能够让二乘人能够证得出世间。所以菩萨所证的这个世出世间智,就是他能够了解,为什么二乘人能够解脱?为什么二乘人解脱以后他不是成就佛道?这个世出世间智的根源,就是这个金刚心如来藏,他一定要实证才能发起,这是所谓世出世间智。

我们再来看一下说,菩萨在论中也有申论到这个智慧的差别,这论中这么讲:【正智者,略有二种:一唯出世间,二世间出世间。唯出世间正智者,谓由正智,声闻、独觉、诸菩萨等通达真如。又诸菩萨以世出世智,于五明处精勤学时,由遍满真如智多现在前故,速疾证得所知障净。】(《显扬圣教论》卷六)那么菩萨告诉我们说,真正的智慧在佛法中,真正清净的智慧有两种:一种就是单纯的出世间,一种是叫作世间出世间。单纯纯粹的出世间正智,就是由于这个正智声闻人以及独觉,他能够证得五阴人我空、法我空的解脱智慧。也就是他们依止的正智。就是说这个五阴本身不是真实的,这个五阴的出生,是来自于因为自己贪爱这个五阴,所以系缚在三界中;因为有这个虚妄的、不真实的我见,所以须要把这个我见断除;他们知道说这个虚妄的我见才是生死轮回的根本,那么应该要灭除这个五阴在三界中生死的苦,才是真正的解脱。他们有这个智慧,所以证得原来五阴它是人我空、法我空,因此有这个解脱的智慧。

那菩萨们在七住位的时候实证如来藏不退,能够证得这个如来藏本身原来他就是涅槃的本际,原来就是万法的根源;能够完成三贤位的修证,通达真如人我空、法我空以后,入地永伏性障如阿罗汉。菩萨以般若实相世出世间智慧来修学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时,能够在真如智与真如相等的证量中灭除所知障,而通透五明的法要,因此能快速证得所知障清净的世出世间智慧。这里在告诉我们说世出世间这个智能,它不是说只是证得这个般若实相就已经圆满获得了,因为这个世间法是与五阴身心相应的。这个五阴身心相应在世间里面,它能够以这个五阴而去获得的智慧又有哪些呢?不能离开什么呢?不能离开这个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当然指的就是能够明了这个五阴的根源就是这个般若实相心;因明就能够知道这一切法的这个世间法的种种法的因是什么;能够知道众生的病因是什么;能够知道世间的一切的工巧,它是怎么样的方式能够成就的;菩萨也在声明中,在语言文字种种声明中,去懂得这些语言文字到底是怎么样的根源,然后将来怎么样来利益众生。

所以因为实证般若实相以后,而依止于般若实相的智慧来修学这个五明以后,才能圆满清净世间以及出世间的智慧,就是这个道理。今天就为大家解说到这边了。阿弥陀佛!


点击数:4700